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衣冠不南渡 > 第446节
  当蒋班和马隆文鸯等人从两边开始围攻西陵的时候,西陵根本就无法坚持,士气低落,且没有主将,只是在三日之内,西陵失守。
  西陵和江陵都落在了王基的手里,王基开始召集各地的军队,以绝对的主力朝着丁奉的方向进军。
  这一刻,丁奉汗流浃背。
  他明知道王基的打算,却还是只能选择撤往巴丘。
  以丁奉如今的军队数量和士气,他根本没办法跟人数是自己四倍的敌人交手!
  甚至还要打野外遭遇战,若是不撤走,那他们就要死在这里了。
  在丁奉撤兵之后,王基顺利的跟夏口的孙恩等人会师。
  王基也顺势接收了他麾下的吴国降兵。
  这也代表着,吴国经营了多年的江北防线,完全落在了曹魏的手里。
  当这个消息传到建业的时候,刚刚因为平定权臣而高兴不已的皇帝孙休,只觉得天昏地暗,一头栽倒。
  施绩的战略还没来得及施行一步,就被王基给打的粉碎。
  就如杜预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淮阴侯来了都没用,上下皆没有战心,将军们带头投降,施绩一个人又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来呢?
  而在拿到了战略目标后,虽然还是有着很丰厚的实力,王基却没有选择继续进攻,他开始修建城防,稳固各地的来往,稳定自己的后勤补给。
  稳如老狗!!!
  第173章 开考
  洛阳。
  县衙府外,早已有士人聚集在了此处。
  有甲士驻守在周围,负责这里的治安问题。
  士人聚集在此处,天然的分成了两派。
  聚集在远处的那些,都是些大族子弟,此刻的洛阳忽然以破旧为美,这些大族子弟穿的跟寒门子弟都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吧,其中的区别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毕竟,衣裳可以破旧,但是用的材料是不会改变的。
  一身破烂的锦绣,那也是锦绣。
  而他们身边还有诸多的奴仆来帮衬,马车停靠在不远处,奴仆不断的从马车上拿来各类的东西,来回的奔波。
  这些人高谈阔论,讲述着士人里最近的潮流,看都不愿意看远处规模更庞大的寒门子弟们。
  “听闻阮公有新作啊?”
  “呵,败乱之际,定有名篇。”
  “当今奸臣当道,德治败坏,名篇倍出,不足为奇!”
  “噤声!何贼的鹰犬分布各地,可勿要胡说啊!”
  “那些奸贼只能是出现在没有道德的小人之中,在此处的都是高门名士,岂能助纣为虐?”
  众人说着说着,矛头就不由得对准了皇帝。
  曹髦如今在这些士人心里的地位当真是差到了极点。
  他们都觉得,这大魏要灭亡在这个暴君的手里了。
  他们将曹髦比作秦皇汉武,这两位皇帝的名声其实在曹丕时期还是不错的,属于是有功有过,还算客观,可当二代们崛起之后,这两位的名声就开始直线下滑了,在高雅脱俗的士人们的心里,他们的行为很野蛮,很独断,非常的“不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前汉后汉的诸多皇帝们在魏晋士人之中的风评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刘秀的风评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武,宣,景,包括刘邦等皇帝的名声出现了下滑,文帝还是不变。
  而在衣冠南渡事件之后,这些皇帝们的风评将会再次迎来变化。
  今日,是洛阳内的县试之日。
  曹髦所开创的科举,跟后世的科举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结合了秦汉的官吏考核法以及太学五经考核后所弄出来的东西。
  哪怕是草创的科举法,也比中正制要先进的多。
  对这个所谓的科举法,这些士人们是非常不喜的。
  原先的他们只需要露个面,就能被举荐,考核也是单独进行的,只要家族势力够大,那就完全不必担心考试的问题。
  而若是选择太学的道理,也是可以用轻松的办法通过五经考核,随即成为候补的官员。
  可如今,他们居然要放弃自己的优势,跟着这些泥腿子们去参与同样的考核。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羞辱。
  大魏的第一次科举,大族子弟们几乎没有参与,这是他们反对新制的表态。
  如今参与的这些,还是被家中大人所逼着去参加的,他们的家中大人,都是庙堂内的重臣,若是族内没有人参与,他们担心会得罪了皇帝,因此才逼迫麾下的几個子弟去参与。
  当然,也有少数几个真心来参与,想要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来冲到皇帝面前,扬名天下的。
  故而,这些大族子弟们的状态很差,对这次的考核完全不上心,有几个人甚至在商谈等会要不要交个白卷,来证明自己的勇气和态度。
  科举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机会,他们想要做官,那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尽管皇帝宣布废除中正和太学五经,可他们心里并不在意,庙堂不用自己来当官,还能用谁呢?
  就不怕无人可用吗?
  而远处的那些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寒门以及庶民出身的学子们。
  这些人的状态跟那些高门士子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此刻很是激动,脸上满是期待。
  科举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天大的恩德。
  在原先的中正制下,他们这种家族下品,甚至没品的人,是根本得不到做官的机会,哪怕是投奔了大族,侥幸去了太学,那没有机会,他们没有资格参与五经考核。
  道路彻底被阻拦。
  他们最大的机会是在地方为吏,然后抓住某个大族子弟的大腿,阿谀奉承,等着对方提拔自己。
  如今,事情终于有了变化。
  他们也可以参与考核了,大家不是靠家世,而是靠着本身的知识水平。
  当然,大族出身的子弟,哪怕再没有心思求学,可是自幼享受着最好的资源,老师,书籍,各方面都不知领先他们多少,可这并不算什么,能让对方跟自己参与同样的考试之中,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他们此刻没有心思来商谈什么天下大事,都是在紧张的背诵经典,生怕自己出错。
  到了规定的时日,县衙的大门敞开,有官吏出来,让众人有序入场。
  站在最远处的那些大族子弟们,此刻令自家的奴仆开道,随即大摇大摆的进场,寒门和庶民子弟只能在两旁等候着,等到他们全部入场之后,方才跟在他们的身后一同入场。
  县衙很重视这次的考核,尽管参与的人数非常的少,只有七百多人。
  曹髦没有设立太多的限制,甚至对考题也没有太重视,任由地方来操办,这是因为曹髦原先清查地方,弄掉了太多的酒囊饭袋和狡诈恶徒。
  如今大魏地方官吏的空缺是极大的,郑袤在识别了一下大魏的储备官吏们后,将他们派往了各地堵住漏洞,可还是远远不够。
  最离谱的就是青州地区,因为原先的叛乱,导致官吏大规模减员,有些县城里,只剩下了七八个官员还得郡里帮着去管。
  这次的科举,就是要从民间临时抽调出一批有才能的人来,让他们来顶上这些空缺。
  通过县衙的考核,就可以在县下担任小吏,将原先那些没有参与贪污的人提拔一下,再让这些新人来辅佐他们,就可以在地方上组建一个全新的行政班底。
  就是因为庙堂的窘迫,这次的科举显得有些潦草,甚至有些幼稚,不成熟。
  但是这也是如今的局势所逼迫。
  在局势的变化下,任何事情都是会改变的,就说那江陵,若是在吴国上下正常的局势下,哪怕只有三千人,魏国只怕也得用十万大军去围攻很久,还未必能拿下来。
  因为对方可以通过水路不断的得到援助。
  但是吧,孙綝这么一杀,本土无法给与救援,士卒没有士气,不敢交战,将领们都想着投降了,惶恐不已,那别说三千人了,就是三十万人也守不住。
  当今的考核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严重的缺乏官员的情况下,也顾不上事情办的糙不糙了,先办了再说。
  在进出的时候,这些人都要被盘查,确保他们身上并没有带着可以作弊的东西。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却遇到了那些大族子弟们极为强烈的反对。
  “这是何等的羞辱?!”
  “难道尔等以为我们是那种无信之人吗?!”
  他们觉得,这种的搜查身体是对他们的不尊重,用他们之后的人常说的话来说,那就是有辱斯文。
  若是一般的官员,还真的就压不住他们。
  可洛阳令却并非是什么软弱的人物,当今的洛阳令唤作武茂。
  他就站在不远处,盯着面前这些叫嚣着的士人们。
  武茂的父亲武周曾担任过卫尉光禄大夫,也算是大族出身,世代忠良,而这个人,自幼就比较叛逆,他不喜欢跟权贵结交,为人清廉,正直。
  历史上,他担任上洛太守,有德行,有政绩,一路升到了尚书。
  当时有个不当人的叫荀恺,他很喜欢这位名士,觉得自己出身大族,就写信来跟对方结交,但是武茂看不起他,拒绝跟他来往,然后,他就被污杀了
  又是一个追星不成就杀掉偶像的故事。
  而此刻的武茂,刚刚出仕,他跟其余的士人们不同,他很欣赏皇帝整顿吏治的行为,做事积极,就连曹髦都听说过他的名字,特意吩咐郑袤,让郑袤多看着这个人,若是做的出色,可以多提拔。
  他完全没有要纵容这些人的想法,当即开口训斥道:“倘若心中无愧,何以惧怕搜身呢?!这是为了确保没有人舞弊,倘若是心中有鬼的人,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听到武茂的话,几个士人勃然大怒。
  却没有再继续说什么离开的话,接受了这次搜身。
  然后,他们就被搜出了提前准备好的文章和作弊用的各项工具。
  武茂大怒,当即令人拿下这几个人,将他们送往廷尉治罪。
  武茂都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在作弊的情况下还敢这般张狂!
  当众人分别走进了考场后,大魏的第一次县试就开始了。
  第一场,考的就是经典。
  因为是郡中出题,故而难度并不是很大,就是些简单的经典解释,经典短句,关于经典的问策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