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第855节
  “我们绝不能被他们咬住尾巴,亦不能让他们趁机渡河南下!社稷存亡在此一战,你若是敢战败,本王决不轻饶!”
  杨德明只得抱拳而去。
  “事已至此,你们注定是要败亡,吴王何必苛责部下?不如放开约束,就地请降,这样还能死得有尊严一些。”
  一个漠然而高渺的声音忽地降临,在杨延广等人耳畔如雷炸响,回荡不休经久不绝。
  众人转头看向西方。
  他们看到了赵宁。
  带着大群王极境高手,如仙人一般闪电临近的赵宁。
  赵宁此时出现,即意味着大局已定。
  备受羞辱的杨延广五官抽搐,恼羞成怒。赵宁在这个时候称呼他为吴王,戏谑不屑之意可谓是分外明显。但他再怎么愤怒,也无法轻举妄动,冒冒失失地向赵宁出手。
  “宁小子!你休要猖狂!本王还没有败!你大言不惭什么?!”杨延广恶狠狠地盯着在千步之外停下的赵宁,恨不得指着对方破口大骂。
  被大晋王极境高手们众星拱月的赵宁,负手而立风仪出尘,闻言淡淡地道:“孤不过是陈述事实而已,何来大言不惭之说?再者,孤就算是猖狂,那便猖狂了,吴王又能如何?”
  杨延广气得七窍生烟,脸色泛绿,每一根颤抖的汗毛都在表达他内心的痛苦。
  他不能不痛苦。
  若是平时,赵宁无论说什么都不可能让他情绪失控,甚至无法撼动他的心理防线。
  但如今吴国战败,吴军折损了七七八八,就连亡命奔逃想要求个生路都不可得,杨延广本就痛苦不堪,又如何还能忍受赵宁这番高高在上,视他若蝼蚁粪土的姿态?
  若非自身修为不济,杨延广立时就会跟赵宁拼命。
  修为不济也就罢了,打仗还没打过,眼下落得个穷途末路的下场,杨延广到底还是个有自尊心的,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嘴硬,故而气得越来越难受越来越心痛。
  他浑身都在发抖。
  倘若如今还是国战时期,杨延广不曾称王,是沙场悍将的身份,面对的是天元将领,悲愤交加之下,他说不定会仰天大吼一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然后横刀自刎。
  主忧臣辱,杨延广被赵宁奚落得五脏欲焚,王载当然得站出来替君王找回场面,他立时向前一步,先是发出一声轻蔑的冷笑,乜斜赵宁一眼,继而仰首挺胸口绽莲花:
  “中原之争打到现在,你赵宁能够略占上风,不过是时运相助而已,有什么值得骄傲自满的?就算是一头猪,时运到了,也能被飓风吹到天上去。
  “退一步说,纵然你赵宁最后侥幸赢了中原之战,那也不过是一时一地之功而已,这种时候就得意忘形,无论心胸还是志气都不值一提,注定难成大器。
  “此战吴国虽然不幸落败,但全因魏氏背信弃义,张京丧心病狂,一时之败非战之罪,不过是时运暂时不济而已。以吴国粟米之丰州县之富,假以时日必能再拥百万甲士,征伐中原!
  “你赵氏倒行逆施,不遵圣人之言,不循王道教化,只知道煽动刁民犯上作乱,实为祸国殃民之辈,天下大乱之罪魁祸首!若非如此,四海之内岂能群雄并起?
  “可笑事到如今,你还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胜,就自满不已喜形于色,全然不知天下大势如何,真是鼠目寸光之辈,愚蠢无知之人,我王羞于与你言谈!”
  王载这番话说得流利无比、格外顺畅,加之语调铿锵、字字有力,落在吴国君臣眼中当真是份量十足,引得他们精神振奋、腰杆挺直,仿佛自身掌握了真理,来日必将坐拥天下。
  赵宁的神色很简单。
  他什么神色都没有。
  就像是听到蚊虫嗡嗡作响,一如面对鹦鹉学舌。
  这种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发言,说得再有气势,也不过是贻笑大方罢了,落在赵宁耳中跟野狗乱叫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可言,完全无法让他在意。
  他是一个胸有天下,脚踏实地去为苍生战斗的人,也是一个到达天门之前,看见过星辰大海的准天人境修行者,哪有心思去在乎这些?
  太阳会在乎鸟叫吗?明月会在意蝉鸣吗?大家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存在,彼此差距比云泥之别还大,有什么交流的必要与可能?
  赵宁但凡是就王载刚刚的话跟对方辩论一句,那都是降低了自身的格调,侮辱了自己的智慧,把自己变得跟对方一样愚蠢无知,输得彻彻底底。
  所以赵宁的反应同样简单。
  他的嘴里只说出了一个词:“聒噪。”
  他的手上只有一个动作:挥刀。
  无论是开口说话还是伸手挥刀,赵宁都做得格外随意,云淡风轻不惹尘埃,跟轻挥衣袖拂开飘到面前的落叶没有区别。
  他这一刀的效果也没甚么惊艳的地方。
  不过是杀了一个人而已。
  杀的人当然是王载。
  刀气不长不短不宽不窄不快不慢,在所有吴国王极境高手都来不及反应、阻拦,亦或是无心救援的情况下,刚好把王载从身体中线劈成了两半!
  那一瞬间,王载神色僵硬,目光凝滞,眸底还有一丝茫然。
  他似乎是神游天外,不确定这一刹那发生了什么;他好像是还打算侃侃而谈挥斥方遒,不相信自己就这样突兀地,毫无预兆地,轻描淡写地被人取了性命。
  哗啦,他身体中花花绿绿的脑浆、脏腑,合着鲜血掉落而出,跟尸体一起从半空下坠,砸在了淮河边的旷野里,跟杂草混在了一起。
  从此,世上再无吴国太傅王载这个人。
  第九五五章 势如破竹(11)
  在赵宁看来,杀一个王载这样的人,实在是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不比踩断一根野草来得份量更重。
  但这一幕却让吴国君臣惊诧彷徨,短时间无法接受,不少人都张大了嘴,一些人夸张到下巴都好似要脱臼的地步。
  死的这个人可是堂堂太傅,吴王的左膀右臂,吴国的寒门士大夫代表,才华横溢智谋百出的名士,威望深重备受敬仰的长者!
  这样的人,等闲是会死的吗?纵然是国灭,他们大多也能保全自身,乃至在新朝出任官职。此等大人物怎么能死得如此突然,又死得如此平淡?
  杨延广反应过来后的第一个动作,不是向赵宁发难,而是猛然扭头,面色极为冷冽地看向杨大将军,目中的愤怒与不满如要化作刀剑,在杨大将军身上劈砍一番。
  作为见过天门的准天人境高手,赵宁在出其不意骤然发难的情况下,哪怕是面对面,也能让王极境中期的高手们应对不及。
  但同为准天人境修行者的杨大将军,在有一千步作为反应距离的情况下,是无论如何都能救下王载的。
  杨大将军没出手,只有一个解释。
  她不愿出手。
  对方坐视吴国太傅被杀,杨延广焉能不怒?
  杨大将军目不斜视面无表情,一副既往顶着一副木然的脸,让人完全看不到她的内心,体察不到她的情绪。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她的确对王载的死没有任何歉疚之意。
  现在不是责问杨大将军的时候,杨延广不得不暂时放过对方,转头看向赵宁,从鼻孔里呼出一团冷气:
  “宁小子,你杀我太傅,辱我君臣,无视吴国国威,今日之仇不同戴天,本王就算是披肝沥胆,也一定会替向你讨要代价!”
  他说的是“会”,而不是“要”。这表明向赵宁讨要代价是日后的事,今天他没打算跟赵宁短兵相接,也不想跟赵宁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赵宁却把长刀向前一引,径直指向杨延广,用稀松平常的语气,没有任何犹豫与停顿地,向身后的高手们下达了命令:
  “诛除国贼!”
  嗡的一声,响亮厚重的轰鸣霎时在半空炸响,重的像是天穹炸开!
  那是许多道自王极境高手身上同时升起的真气光柱,在天空开辟王极境领域时引发的共振雷音。
  赵宁身后的大晋修行者们,在他话音落下的一瞬,便同时调动全部修为之力,群龙出海一般,从赵宁身侧掠出,笔直杀向一众吴国高手!
  杨延广:“......”
  千步距离转瞬即至,杨延广这下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了,只能立马调动全身修为之力开辟领域之力,投入到与大晋高手的厮杀中。
  不错,杨延广亲自上阵了。他修为有限,无法脱离战场,他身边的高手数量也有限,不可能把他隔绝在战场之外,故而他只有参战这一个选择。
  众王极境高手捉对厮杀在一起,苍穹下云波翻涌,真气掀起阵阵巨浪,闪电交相辉映,雷鸣连绵不绝,场面狂暴而混乱。
  在几乎所有修行者都开始以命相搏时,只有两人没有下场搏杀。
  他俩以远高出在场所有修行者的修为,让旁人不敢向他们进攻。
  他俩虽然身处激烈的战场,却好似置身事外,隔岸观火。
  这自然是赵宁与杨大将军。
  赵宁没有动手怎么都说得过去,他是堂堂太子三军统帅,重要性不可言喻,不冒然出手理所应当。
  然而吴国这边连吴王都已下场,亲自跟尺匕、扈红练等人激斗正酣,杨大将军却无动于衷,好似世外高人一般立在场边,仿佛眼前战斗跟自己无关似的,情形就显得有些诡异。
  更诡异的是,她还半点儿要出手的意思都没有。
  杨大将军不出手,赵宁自然没道理去主动纠缠对方,他乐得俯瞰整个战局,间或调兵遣将发布军令,指挥一下地面战士的奋战。
  到了此时,地面战况的惨烈程度,比半空的战况有过之而无及。之所以是惨烈而不是激烈,原因非常浅显:晋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吴军死伤非常之快。
  赵平、赵英率领反抗军精骑最先冲到渡口,与吴军结阵,阻拦他们的是亲自率部断后的吴军统帅杨德明。
  身为杨氏族人,又是国家中流砥柱,杨德明在危急关头的表现体现出卓越素质。
  他亲临战阵位立最前,率领亲兵营与反抗军精骑厮杀不退,哪怕是被赵平这个年轻了一轮的骁将打得险象环生,也没有丝毫怯懦之意。
  战刀挥动间呼喝连连,绝大多数招式都用来进攻,半分也不介意自己不时被赵平击中,哪怕是受了伤依旧面不改色,杨德明一门心思打退晋军,当真是悍勇无比。
  他犹如回到了国战时期,与天元悍将亡命相搏之际。
  然而杨德明虽然彪悍轻死,他的部曲却没有这么舍身忘我,两万步骑组成的大阵被以重骑打头阵的五万反抗军一冲,就像是单薄的堤坝遇到了势若千钧的洪水,没坚持多久便出现了缺口。
  缺口兀一出现便急速扩大,崩塌眨眼向左右蔓延,混乱急剧扩大。
  第一处缺口出现后,第二处、第三处缺口依次出现,在一片人仰马翻骇人惨叫中,吴军将士倒的倒,逃的逃。有人被反抗军精骑撞翻,有人被精骑洪流吞没,堤坝成片成片倒塌。
  到了中段,提拔土石被洪水所裹挟着向前倾流。
  这个时候,吴军将士与反抗军将士已是不分你我。
  而到了最后,被卷入铁甲洪流的吴军步骑则被完全吞没,不见了踪影,只在反抗军精骑身后,留下满地冰冷尸体与断肢残骸。
  反抗军精骑冲破吴军步骑大阵后,分作三股,直奔三座铁索连舟浮桥而去,一路上遇到零散吴军莫不闪电斩杀,势若大风扫落叶。
  此时此刻,吴军大队人马不是已经度过浮桥,就是上了浮桥,加起来有近四万之众。杨德明率部断后到底起到了一定效果,虽然没能挡住反抗军精骑,但毕竟通过战斗迟滞了后者的步伐。
  “上桥,杀过去!”
  “休要放跑贼军!”
  “向前!向前!反抗军向前!”
  在赵英以及众精骑将领的指挥喝令下,反抗军精骑飞快变阵,中后部速度放缓,前部有序变成能够上桥突击的队列,没有任何混乱与迟滞的杀上浮桥,从背后砍杀夺路求生的吴军将士。
  被精骑追到了身后,吴军将士莫不惊慌失措,就算他们是侍卫亲军中的精锐,眼下也不能不狼奔豸突。互相推搡者有之,掉落河水者有之,惊慌大叫者有之,跪地投降者有之。
  哪怕是渡过浮桥到了南岸的吴军将士,恐慌之际回头看见高头大马、鲜衣亮甲的反抗军精骑一路杀人如屠狗,将前面阻碍前进的吴军将士不是撞翻杀倒,就是逼得纷纷跳水,天兵恶鬼一样紧追而来,不由得亡魂大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