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靖安侯 > 第26节
  有进士功名,便是士大夫的身份,即便创制童谣的那个人真是陆安世,那也是“针砭时弊”,是见义勇为。
  毕竟粮价暴涨是铁一样的事实。
  不仅官府拿他没办法,这件事如果传了出去,说不定还会让他这个江左大儒,再一次声名鹊起。
  但是不管怎么说,陆夫子这个长辈做的还是很讲究的,沈毅退后两步,对着陆夫子深深作揖:“学生多谢先生。”
  陆先生对着沈毅挥了挥手,开口道:“你且去罢,专心学问,来日金榜高中,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都会顺利容易许多。”
  “是。”
  沈七郎拱手告辞:“学生告辞。”
  说完这句话,沈毅离开了陆安世的书房,等到他走出房门之后,又回头看了一眼这间书房,小声嘟囔了一句:“小老头挺讲义气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他混个师徒名分……”
  “沈师兄,你在说什么?”
  一个清脆动人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沈七郎被惊了一个激灵,连忙扭头,只看到陆姑娘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现在自己身旁不远处,睁着大大的眼睛,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沈毅。
  沈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着陆姑娘微微欠身。
  “见过小姐,我正在自言自语,没说什么……”
  刚才两个人距离不近,沈毅自己嘟囔的两句话,不可能被陆姑娘听见。
  陆姑娘打开自己的食盒,用手从食盒里取出一块糕点,递在沈毅面前,声音温柔:“师兄,这是我给父亲做的糕点,做的多了,父亲一个人恐怕吃不完,给你一个尝尝。”
  她这话说的落落大方,话里并没有任何小儿女情愫,只是单纯的见到沈毅,便拿出一块糕点给他吃而已。
  沈毅一个成年人,自然也不会害羞,双手接过之后,便低头道谢:“多谢小姐。”
  “师兄怎么变得客气了?”
  陆姑娘对着沈毅笑了笑:“先前咱们只见一次面的时候,师兄便一口一个师妹喊着,现在师兄经常到我父亲这里,反而生分了许多。”
  沈七郎也不怯场,拿着糕点对着陆小姐露齿一笑:“但愿有朝一日,能真的称呼小姐为师妹。”
  陆姑娘眨了眨眼睛,顿时明白了沈毅的意思,她轻笑了一声,开口道:“师兄是想拜我父亲为师啊?”
  沈七郎含笑点头:“自然想拜入先生门下,聆听先生教诲。”
  “这可难了。”
  陆姑娘轻声道:“父亲已经七八年没有收过正经的学生了。”
  沈七郎咬了一口手里的糕点,对着陆姑娘笑了笑:“我会好好努力的。”
  ……
  不同于甘泉书院那边一片祥和,此时的江都城里,却是波涛汹涌,江都城里十来家粮行的东家,此时都被请到了江都县衙喝茶,江都县衙的冯知县坐在主位上,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站了起来,这些粮行的东家,自然也忙不迭的跟着站了起来。
  冯县尊看了看在场的众人一眼,淡淡的说道:“今日与诸位员外有公事要谈,便不饮酒了,本县以茶代酒,敬诸位一杯。”
  商人再富,也不可能与县尊摆谱,这些人纷纷端起茶杯饮下,然后齐齐开口:“县尊客气。”
  冯老爷放下茶杯,重新坐了下来,咳嗽了一声之后,开口道:“诸位,今日本县是奉了陈府尊之令,来与诸位商议粮价的。”
  他缓缓开口:“陈府尊说了,粮价必须要回落,哪位员外要是钻进了钱眼里出不来,陈府尊便要对他不客气了……”
  第四十章 官与商
  冯知县这番话,说的是很讲究的。
  他说的是“陈知府”对这些粮商不客气,并没有说他本人对这些粮商如何如何,这句话就是告诉这些粮商,这件事虽然是他冯某人在办,但是实际上是陈府尊要求的,跟他这个江都知县没有什么关系。
  说完这句话之后,冯老爷看了看在坐的十来个粮商,然后把目光放在了一个跟他身材类似的胖子身上,微笑道:“马员外,江都粮行之中,数你马家的生意最大,你先表个态。”
  马员外名叫马晋,是江都乃至于整个京畿都首屈一指的粮商,这一次江都粮价暴涨,也是马员外牵的头,目的很简单,就是从百姓头上拿回朝廷“买粮”的亏空。
  听到冯知县点名,马员外缓缓站了起来,他先是对着冯县令拱了拱手,然后开口道:“县尊老爷,非是我等要涨价,实在是朝廷从江都买走了太多粮食,咱们几个粮行各自也没有粮食了。”
  马员外长叹了一口气,面带忧色:“朝廷花钱买的我等的粮食。本来就算没粮食了,不卖也就是了,可我等实在不忍心见到父老乡亲挨饿,只能花钱去外地购粮。”
  说到这里,马员外看了一眼冯县尊,又长叹了一口气:“县尊老爷也应该知道,这一次朝廷买粮,不止从咱们江都一府买,整个京畿乃至于附近的省份,都给朝廷供了粮,咱们江都缺粮,隔壁州府没有不缺粮的道理,想要买粮,就只能去其他省份去买。”
  “老爷,山高水远呐。”
  马员外面带忧色:“不要说买这些粮食要花多少钱,就运到江都的价格,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县老爷,您是外地人,府尊老爷也是外地人,可咱们这些粮商可都是本地人呐……”
  马老爷痛心疾首道:“我等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将来县尊老爷您与府尊老爷高升外地,我等也还是要在这里生活,要在这里做生意的。”
  “但凡有一点办法,我等怎么也不可能去涨粮价,去祸害自己乡亲……”
  马员外这番话,说的很是漂亮。
  其他的粮商闻言,纷纷站了起来,随声附和。
  有些人更是连连点头,拍掌道:“马老爷说的是,我等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可能这样涨价!”
  “归根到底,还是朝廷买粮……”
  有人小声说了这么一句。
  冯老爷本来正老神在在的喝茶,同时在心里鄙夷这些奸商,听到了这句话之后,这位县尊老爷缓缓站了起来,冷冷的看了一眼这些粮商,冷声道:“是谁说全因为朝廷买粮?是想诽谤朝廷吗!”
  这个罪名就有些大了,一时之间在座的所有粮商统统偃旗息鼓,不再说话了。
  冯知县面无表情,沉声道:“朝廷是买粮,又不是跟你们征粮!再说了,朝廷买粮,也是为了抵御北蛮,北蛮要是南下了,你们这些商贾也别想有好下场!”
  “这个时候谁敢诽谤朝廷,不要说陈府尊,本县也不可能坐视不理,诸位即便家大业大,恐怕还没有到能对抗官府的地步罢!”
  “不敢,不敢……”
  马员外连连摆手,他看了冯老爷一眼,小声说道:“县尊老爷,但是这件事总要有一个解决的法子不是?我们现在卖粮的价格,基本上都是底价了,有几家粮行,还是贴本在卖,如果官府一定要我们回落粮价,即便我等有一些家产,恐怕补贴不了多久就倾家荡产了,若非要如此……”
  马员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同行们,长叹了一口气:“若官府非要如此,我等就只能暂且关了粮行了。”
  马员外话说的虽然谦卑,但是话里的态度却十分强硬,他的意思很简单,你官府如果不让我们卖高价粮,我们便索性不卖了,现在粮价虽然高,但是好歹还有粮食可以买,一旦他们不卖粮食了,不出十天,江都城立刻就要乱起来!
  冯县尊面无表情,冷声道:“马员外这是在威胁朝廷?”
  “不敢。”
  马员外回头与几个粮行东家对视了一眼,几个人纷纷从袖子里掏出钱庄兑票,两只手拿在手上,递在了冯县令面前。
  马员外低着头,恭敬的说道:“县尊老爷,您到江都四年多了,我等没有短过对您的孝敬,只是这件事实在是不好办,您看能不能宽限一些时日……”
  他很会做人,继续说道:“当然了,我等也不敢让官府为难,我们会降粮价,只是降的可能不多……”
  “眼见就要秋收了,等秋收之后,粮价绝对会回落到原先的价格……”
  “秋收?”
  冯县令看了一眼这些钱庄的兑票,然后瞥了一眼马员外,淡淡的说道:“现在还未到六月份,秋收少说也要八月底,九月份才能开始,马员外的意思是,你们还要涨价两三个月时间?”
  说着,他又瞥了一眼这些兑票,继续说道:“再有,不要胡说八道,本县从未收受过你们的什么孝敬。”
  “你们给本县听真了!”
  冯县令虽然是个小胖子,但是现在严肃起来,说话倒也有了几分气势,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这一次朝廷征粮,非在江都一府,别的府怎么没有见到像你们这样涨价?短短十几天时间,江都粮价翻了四倍!”
  “再像你们这样卖下去,用不着你们去外地买粮,外地的粮商自己就会到江都来卖!”
  “现在,府尊老爷已经在向附近的州府借粮了,本县给你们三天时间。”
  冯知县说话,正气凛然。
  “三天之内,江都粮价要回落到四文钱以下一斤!”
  “三日之后,本县会亲自带人在城里巡视,如果再有高价卖粮的,本县会亲自封了你们的铺子!”
  “大不了。”
  冯老爷说话,无比硬气:“大不了由官府去外地买粮,由官府在江都卖粮,江都百姓没了诸位,恐怕也不至于饿死!”
  说完这句话,县尊老爷闷哼了一声:“本县言尽于此,诸位好自为之。”
  言毕,冯老爷拂袖而去。
  冯老爷离开之后,县衙的偏堂就只剩下了这十来个粮商,粮商们互相看了看,然后都围在了马员外旁边。
  “马老爷,您是咱们的主心骨,您拿个主意啊……”
  “就是,马老爷您说话,咱们都跟你干!”
  “这一次如果不是官府强买咱们的粮食,咱们也不会涨价,现在好处让他们得了,他们还想要好名声!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身材肥胖的马员外被众人围在中心,他先是眯了眯眼睛,然后微微冷笑:“两个外地佬,想要在江都当江都的天,还差得远呢!他想要在江都卖粮?”
  马员外声音沙哑。
  “他也配?”
  第四十一章 言而有信沈七郎
  马员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一方面是因为江都本地的乡绅势力根深蒂固,并不用特别畏惧冯知县以及陈知府这两个“外地佬”,更重要的原因是,马家也有马家的后台。
  朝廷上有人,就不必太畏惧这些本地的官员,就拿冯知县说的话来说,假如江都县衙出面去买粮卖粮,用不了多久,朝堂上的御史就会一纸文书弹劾江都县,弹劾江都府。
  用不着别的罪名,只需要“官府经商,与民争利”八个字,就可以把冯知县这身官皮给扒了。
  至于外地的粮商进场……
  江都本地的乡绅势力很是团结,外地人想来江都做生意,其他行当倒也罢了,敢插手进粮行,除非背后有天大的背景,不然不出两个月生意必黄。
  因此,马员外这些人才有恃无恐。
  只要他们团结一心,朝廷派来的官员未必就拿他们有办法,毕竟这几十年来,江都本地的乡绅势力,也不知道赶走过多少任知县了,知县要是懂事,双方就能和气生财,知县要是针对本地乡绅,那么要么被江都乡绅联合起来赶下马,要么被调任外地。
  想要做好官,尤其是做好知县,要牢牢记住“皇权不下乡”的道理,与当地乡绅以及本土势力合作,便能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干满一任知县,如果非要与当地势力作对,那双方就要掰掰手腕,斗斗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