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靖明 > 靖明 第610节
  明军自然也有死伤,可是相较北虏,在最擅长的守城战中,交换比远大于此前野战。
  只不过不论代价如何,双方需要的,都是达成战略目的。
  俺答要尽快拿下集宁,使朱厚熜的进退成为问题。
  毛伯温则要守住集宁、把俺答拖在这里。
  这一切,还是要看集宁城最终的归属。
  朱厚熜已经有几个夜晚没睡好了。到了得胜堡之后,郭勋已经领兵朝集宁进发,大同北面的这靖虏五堡一带,是平静的。
  得胜堡位于靖虏五堡中间,北面还有四堡和一道边墙,南面也有数座旧边堡和一道边墙。
  这个区域,是真正的重重堡垒。
  本就处于山间,不利于大规模骑兵机动。
  朱厚熜在这里,确实是很安全的。
  但那只是他个人的安危,不是大明的整体得失。
  因此他没睡好,因为北面传来的消息让他有些担忧。
  堆土攻城,效率一般、死伤很大。
  俺答率数以十万计的精兵、青壮南下,难道就算要丢下数万性命也决意攻下集宁城?
  朱厚熜传出的几道旨意,都是以包围俺答为主。
  虽然说哪怕牺牲集宁也在所不惜,可万一当真牺牲了集宁,在他内心而言也将只是惨胜。
  以命相搏,面对这样的对手,一样付出了足够的代价,才可谓有对等的尊重。
  但朱厚熜并不愿真的接受那种结果。
  夜色宁静,堡中御驾所在,灯苗摇曳。
  朱厚熜忽然开口:“孟静,这一战俺答的取舍,你以为如何?”
  赵贞吉闻言心头一凛,斟酌了一番才回答:“陛下,臣以为此人堪称豪雄。有霸王之勇,无陛下之智。”
  “项羽?”朱厚熜轻叹一声,“那么这集宁,到底是巨鹿还是垓下?”
  “穷途末路,奋力一搏而已,自然是垓下。”赵贞吉赶紧找补。
  不论如何,楚霸王最终是败了,那就行。
  “还没到十面埋伏的地步啊。”朱厚熜却幽幽看向了灯火,“其勇决至此,若果真先克集宁,再携威进逼土城、兴和、猫儿庄,那就是当真破釜沉舟功成,可以迫朕划定鸿沟了。”
  “翼国公已北援而去,陛下不必忧虑过甚。”
  朱厚熜想着两鬓斑斑的郭勋,过了一会才悠悠开口:“朕的运道,着实是不错的。”
  赵贞吉一愣,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本为藩王世子,却能继承大统。登基为帝,群臣皆体国,除却湖广一乱,新法也顺利推行了下来。两度北征,皆有良臣猛将拾遗补漏。若非运道不错,岂能只有些许波澜而功业如此?”
  “……此陛下天命所归,学究天人,勤勉治政,一心为民大公无私之故!”赵贞吉终于听出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了,跪了下来,“陛下,万不可再北进了!”
  朱厚熜看向了他:“朕自然也惜命,更希望能看着大明走向更远处。但你看现在,俺答一改常态,全是搏命架势。他不要命,可集宁城里、翼国公麾下将卒,这些都是大明子民,朕终究是怜惜他们性命的。”
  “陛下!”赵贞吉连连叩首,“陛下万金之躯,万不容有失呐!”
  “……俺答若甘愿舍去数万甚至十数万的命,集宁城……恐怕难以守住的。”朱厚熜这话,近乎自言自语了。
  “若鞑子当真如此,军心自溃!如此不计代价,攻了下来也守不住,更无力进窥他处!”
  那等规模的伤亡,该有多少后事需要处理?
  赵贞吉认为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
  朱厚熜却摇了摇头:“不一样……这次不一样……他何必守呢?能破一座城,让大明死伤过万,接下来大军四处劫掠就行了。现在,他是光脚的,大明穿着鞋……”
  终究算的是代价。
  有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
  如果这一次的战局走向变成这样,河套、宣宁就算仍被大明大略控制着,但是却谈不上真正安全、无法放心建设发展了。
  信心,有时候是很微妙的。
  在谋国、治国层面,俺答和他的臣子,也许比不过朱厚熜与大明文武。
  可这是战场。到了比拼拳头,除了本领之外,还有勇者方能得胜的概念。
  俺答在用不要命的打法,逼迫朱厚熜放下他的长处,降低到只与他比拼武勇的层次。
  他输不起,大明其实也不算输得起。至少对于朱厚熜的宏图大略来说,这一仗不仅不能败,也不能只是惨胜。
  必须胜得干脆利落,胜得彻底。
  “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两个君王终于彻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朱厚熜深深吸了一口气:“太祖、太宗都能亲临前线,朕又有何不可?朕的龙旗出现在集宁,才是足以令俺答发疯的变数!”
  “陛下!”赵贞吉浑身一颤,“三思!三思啊!”
  “朕射出的箭,还是由朕亲手拔出来的好。”朱厚熜笑了起来,“朕这二十多年,无愧于心,无愧于大明!朕既无愧,就可以相信朕亲手培育的一切。翼国公老迈之躯犹能赶赴沙场,不正说明了朕用人信人之明吗?朕可没有点他的将。”
  赵贞吉有很多话想说,此刻却不知从何说起。
  “京营在前,此去集宁万无一失。”朱厚熜站起身来,“走吧,事不宜迟。朕与这个对手,也是时候该面对面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二王相见知真君。
  哪怕是在最不需直接比较的武勇这个层面,朱厚熜又何必怵他?
  此生为帝,已是不曾想过的机缘。
  大明的一切,他已经奠定了基础。
  现在也无需去想老天是不是继续站在他这一边,朱厚熜只是觉得:大明的煌煌盛世,该有这样一场无所畏惧、睥睨当世的胜利才是。
  在这样的胜局当中,他这个皇帝除了在后方看看纸面的战报,又何妨真的亲临沙场一次?
  闻言赶来的陆炳看了朱厚熜很久,自小一起长大的他很久没有这样直视皇帝了。
  过了一阵之后他才直接说道:“臣这就吩咐下去!”
  第506章 只差一点点
  没必要。
  没必要折腾,没必要急,没必要冒险,没必要……
  但也没必要假设。
  太多事情,甚至是要尘埃落定几十上百年,后人才能论一句功过得失,而且也往往是各执一词。
  此时此刻,俺答的选择如是,朱厚熜的选择亦如是。
  大家都不是庸碌之人,此刻也都显得“不智”。
  集宁城外,今夜惨烈至极。
  黑夜确实更有利于鞑靼的进攻,至少在夜色掩护下,明军的准头会差上一些。
  而鞑靼则有明确的冲击目标,箭矢抛洒成雨、尽量压制城头、而后拼命往里冲就行。
  只要能够登上城墙,稳住了一条通道,后面就是潮水一般涌入城肆意屠杀的局面。
  战争往往是最高烈度的消耗。
  物资和人命是一方面,活着的人的体力和意志是另一方面,还能用的军械的稳定状态同样是一方面。
  又一副粗糙却沉重的梯子从空中划过弧线砸向城墙,另一头是数十虏骑射往这边逼退守军的箭雨。
  守城将卒之中有盾手,他们高举的盾牌能够尽量遮挡箭矢,但不能硬扛那个砸过来的梯子。
  古来守城,如果都能让敌人架梯到城头,往往已经是极为凶险的状况。
  只有敌我实力相当悬殊,根本没有办法在城外再构筑一道防线形成纵深,而且也没办法阻止敌人接近城墙,那么一般来说绝不能允许这样做。
  到了城墙底下,不论是掏墙根还是弄出梯子来,对守军都是极大的威胁。
  这是攻方已经接近成功的象征,为了尽早结束惨烈的战事,攻方都会让源源不断的兵卒来冲击城墙。一旦成功登上了城墙,宛如抢滩登陆一般构筑起一个通道,随后便是潮水一般涌入城中、大开杀戒的局面。
  而一旦梯子架到了城墙上,理论上来说也别想着把梯子推下去。
  因为费力、低效。
  如果是十分正经的工程梯,首先顶端就会加装牢固的铁钩,在砸到墙头的时候就咬住城墙。其次还可能钉满铁刺、涂上了很滑的油甚至毒,让人难以下手。再次,既然有了突破口,有多少箭手、兵卒会紧盯那梯子的顶端?谁出头,都是最优先被攻击的目标。
  但那是从城墙下仰攻、以云梯搭上来;而鞑子的梯子,也不是十分牢固、造办精良的梯子。
  “无需畏惧,再来!”
  是从对面的土坡上被放下来的、粗制滥造赶工出来的梯子。就地取材,木头没有经过处理,他们本身也没有好木工。
  已经不是第一副被明军掀翻、推入城墙下,又或者被砍断的梯子了。
  “左右,放!”
  梯子上又开始有鞑子冲过来,甚至有人冒险骑着马直接冲过来,城墙上两翼铳声再响。
  之所以要让对方走到这一步,就是为了让他们觉得有成功的希望,并且自信有应付这种攻城办法的手段。
  “利斧,力士!”
  在铳枪、箭矢、小型炮的压制下,每一次围绕梯子的攻防便成了有效消耗。
  但是也不能一直放任一个梯子稳定存在太长时间,毕竟防守的火力波次也会产生空档期。
  力士们抬起梯子这一端,齐声喊着号子。
  不是那种过于巨大、过于沉重的梯子,更没有什么铁钩铁刺,所以能够去尝试推下去、砍断。
  但同样不容易,因为对面土坡已经高于墙头,梯子上已经涌上了许多人马俯冲过来,而他们能着力的距离很短。
  与此同时,还有兵卒持长柄利斧不断砍凿,震得力士和他们自己的虎口迸裂。
  “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