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科幻 > 代周 > 第八十二章
  百里无忌终究还是没有如愿亲征,在安排好这些之后,他需要忙碌的是,纳妃。
  按行程计划,段思聪将在七天内到达金陵府,而百里无忌册封他为大理王的仪式被安排在百里无忌纳其女儿段佛音为妃之前。
  这是百里无忌故意安排的顺序,这是向天下诏告,明国对大理的政治态度不会因为皇妃姓段而有所改变,同时,也向大理各部落宣告,段氏的执政权是合法的,是得到明国朝廷认可的。
  先册封后纳妃,因为在册封之前,段思聪是大理皇帝,那么百里无忌将纳的是大理国公主;而经过册封之后,段思聪已经成为明国藩国的大理王,是皇帝之下的一个明国臣子,那么百里无忌纳的就不是公主,也是一个臣子的女儿。
  而百里无忌并没有意识到,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百里康,再次发挥出他优秀的指挥能力,以三千之众击溃了三万高氏叛军,再次创造了他辉煌的战绩,与他自己在湘乡——醴陵击溃原马楚静江军相比,毫不逊色。
  而百里康的指挥风格,是以血换血,以命换命,每次百里康领兵作战,可以说都是以血流成河来形容。
  百里康擅长示人以弱,以性命换空间,以鲜血困惑、疲惫对手,然后集中局部绝对优势,给对手以狠辣一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往往在百里康一击之后。他的对手就算不被歼灭,也再无战意,这就使得数千人俘虏数万人这种天方夜谭之事。变成可能和事实。
  百里康领兵前往澜沧江前就已经取得了段氏朝廷军的控制权。
  其实百里康原本只要段氏军进行佯动,在澜沧江两侧为自己打掩护。
  但百里康了解百里无忌,在明国即将完成统一大业的时候,不希望出现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人员损失。
  所以,百里康把本打算让三千明军去执行的任务,交给了三万段氏军。
  这就造成了段氏军几乎全军覆没的后果。
  段氏军无论从军械、士气还有作战意志上。是完全不能与明军相比的。
  明军从它的前身黑旗卫时,百里无忌就刻意地在士兵心中种下“魂”的种子。而这种魂,遇强越强,见血发狂的。
  所以,百里康才能如臂使指地以数千人俘虏数万静江军。
  否则。能一厢五千人的黑旗卫士兵性命去疲惫三万静江军,换作别的军队,譬如眼前的段氏军,或许还没开战就崩溃了。
  一支好的军队就算是指挥官胡乱指挥,一样能打出漂亮仗。
  就象一支好的乐队,就算是让一个丝毫不懂音乐的普通人去指挥,它照样能完美地进行演奏一样。
  而好的军队并不是取决于装备,也不取决于粮饷,虽然这是两个重要的方面。而真正所取决的是它的精神力量。
  就算输也要打痛对手,就算死,也要从对手向上撕下一块肉的精神。
  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句话话糙理不糙,当一支军队如果真的文质彬彬,君子之风的时候,也就离覆没不远了。
  军人本就是一种特殊的生物,说是杀人机器。虽然有些难听,但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合格的军队,更称不上是优秀的军队。
  但段氏军士兵却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
  百里康出现的失误源出于此。
  两天后,当百里康率三千士兵赶到澜沧江东岸战场时,段氏军的上流防线已经数处被突破,防线岌岌可危。
  百里康并没有将三千士兵分散充作救火队员,去填塞这些被突破的漏洞。
  而是将这三千士兵集中一起,对澜沧江中段的主战场进行全力反击。
  三千明军如同一把尖刀直插东岸江滩,对已经上岸的高氏军以全力反冲锋。
  既然高氏军全线进攻,那么无论从哪个点去堵截都不能够抵挡住敌人的进攻。
  将三千明军分散,只能是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与其这样,不如集中兵力,将已经正面登陆江滩的高氏军士兵赶下江去。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攻我全线,我反击你必救的一点,这一点,就是你的主力,只要打痛你的主力,就算你的散兵游勇突破澜沧江防线,进入段氏军纵深,也无法有所做为。
  百里康的想法很正确,以三千援兵,无论如何都救不了东岸的防御。
  只能猛击敌人主力,打痛它,打退它,方才能为东岸段氏军争取一些喘息的机会,同时尽量拖延,为明军来援创造时间。
  三千明军如饿虎扑食般地冲向江滩的敌人。
  可想而知,这些刚刚洗干净泥腿的“农夫士兵”,以多击少对付段氏军还能凑乎,但在明军士兵雷霆般的打击下,仅支撑了半个时辰,就崩溃了。
  近万已经登陆的高氏军士兵,被三千明军仅用半个时辰赶下了澜沧江,而留在江滩上的尸体却只增加了一千多具。
  太多的高氏军士兵选择了跳下澜沧江泅渡回西岸。
  从而使得东岸得到了许多泅渡工具,这为百里康的计划增加了物资保障。
  百里康知道,上次澜沧江大战中,徐守仁的军情院士兵已经大规模地使用了炸药,对段氏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这次想要故伎重演,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作为旁观者,高方非常清楚火器的威力,必定对明军的火器有了刻意的防备。
  而火药的天敌就是水,澜沧江中唯一不缺的就是水了。
  炸药的使用需要预埋或者预设,百里康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埋设,对手也不会给他充裕的时间。
  如此,百里康便无法在江上有效使用火器。
  为了扬长避短,发挥出明军火器的威力,百里康决定反击。
  有了这些高氏军退走时留下的泅渡器具,百里康有理由相信,凭借着段氏军三万多人的全力反击,必能为自己的三千明军打通渡江的通道。
  百里康本来的任务是增援东岸段氏军,防御住澜沧江,如果防御不住,则尽量拖延敌人主力过江的时间,使得敌人延迟对大理府发起总攻的时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