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 > 逆兰(重生) > 逆兰(重生) 第91节
  兰宜不需要她的劝解,这也不是旁人可以安慰到的。
  她打起精神,转而又聊了些京里的事,如此三五天安稳过去,这一日午后,护卫孟三快马到了府门前,没下马,直冲进前院,找到窦太监,抓住他大叫:“快收拾起来,太子谋反被废,皇上病倒在床,朝中诸事暂时委了王爷,王爷急召你进京,一大堆的事等着你!”
  此时正是盛夏,日头明晃晃的,照得窦太监眼前发花,脑中发昏,但他的手死死地反抓住了孟三:“真、真的?!”
  “窦公公,这么大的事,我还能撒谎骗你吗?我不要命了!”孟三哈哈大笑。
  窦太监用力揉了把发红的眼睛,终于也笑起来:“哈哈,好,哈哈哈!”
  消息飞一般随之传到兰宜跟前。
  孟三一点也不嫌累,灌下半壶茶后,就说起太子的造反经过来。
  一屋的侍女连同窦太监都听得津津有味。
  说实话,过程并不惊险,如同兰宜前世所知的一般,宫中有人向皇帝密告太子图谋不轨,皇帝让人搜寻东宫,搜出军械若干,当即封死东宫,将太子囚禁。
  不过这一次,她知道这看似平平无奇的结果后,有多少人力推动,而有无她出现,他最终都会做到这一步。
  孟三说完后,催窦太监:“窦公公,快跟我走吧,王爷那少不了你。”
  窦太监问他:“王妃娘娘呢?要不要一起进京?”
  孟三摇头,转向兰宜解释:“王爷说,京里还乱着,现在接娘娘过去不放心,请娘娘在青州再留一段时日——一个月左右,就派人来接娘娘。”
  太子这一倒,皇帝又病了,京中必然乱,而青州是沂王的地盘,留在这里,当然比赶着去趟京里的浑水安全。
  兰宜点头:“知道了。”
  她始终未有什么态度上的起伏,窦太监等人看在眼里,只觉得她宠辱不惊,不由也屏气凝神了些,窦太监笑道:“还是王妃娘娘镇定,老奴到了京里,正该学着收敛才是。”
  沂王在京里等着用人,窦太监也不敢耽搁,当下赶着去收拾了行装,把府里各处得用的人也带上了,只除了兰宜这里和小王爷处的。
  等他们走后,府里就空了一半。
  兰宜把见素善时等人派出去:“我这里没什么事,留翠翠几个够了,你们多在外面转转,查漏补缺,尤其是小王爷那里,别出岔子。”
  这段是要紧时候,见素等人也有些紧张,都无异议,各自领命而去。
  兰宜也没闲着,她静静地做点她自己该做的事。
  她做事时,是将翠翠也支开了的。
  但她的支开不太成功,她才做到一半,翠翠还是闯了进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喘着气,质问她:“娘娘是不是想丢下我?”
  兰宜:“……”
  她下意识想把手边的包袱往后藏,藏到一半,颓然放弃,叹了口气。
  那么多侍女之中,翠翠最没心眼,最直肠子,可是也是最了解她的一个。
  她都快问到她的脸上来了,再掩饰也无用。
  “我想你和铃子留在王府少些辛苦。”兰宜轻声道。
  她要走了。
  像她很久前决定好的那样,总是要走的,也许中间发生了许多她想象之外的事,但终究,这个时候还是到了。
  她只是不想再带上两个丫头,沂王的为人,她已经清楚,他再震怒她的出走,不至于为难惩罚她的丫头。
  顶多冷落罢了,而时间长了,一切终会过去的。
  留在沂王府,终究比跟她出去好。
  “但是娘娘走了,我们留在这里算什么呢!”翠翠说着,呜呜哭了,“铃子还小,让铃子留下好了,我跟娘娘走,我不怕辛苦,我一个人在这,我害怕啊。”
  兰宜沉默。
  翠翠恳求她:“我知道,王爷要做皇上了,娘娘不想留在这儿,看他以后像杨文煦一样纳妾生子,我也不想,我们一块走吧,到哪里都行。”
  兰宜动容。
  她想起来前世她死后,翠翠和杨文煦吵了一架,被杨文煦撵了出去。
  她终于点头:“——好吧。”
  天下之大,总有她二人容身之处。
  作者有话说:
  折腾一天删删减减之后决定实际造反的过程还是侧面简写了,大家应该也不想看那么多太子的戏份。
  ~~~~~
  然后,皇位抢到了,老婆跑掉了,咦嘻嘻嘻嘻。
  第82章
  “娘娘, 我们离开王府,要去哪里?”
  “淮安府。”
  “那是哪儿?”
  “在青州南边的南直隶, 是个大府, 有运河连着,顺水漂流下去,大约十天半个月就到了。这条路上来往的客商很多, 很繁华, 会安全一些。”
  这个目的地是兰宜精心选定的,她早就有所留意,要远离青州,又要路途方便,同时尽量保证安全,沂王的西次间里有舆图, 她对照着看过, 琢磨好久,最终看中了这个水路上的要冲之府。
  翠翠没有异议, 只是又问:“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再等五六天。”
  五六天后,窦太监等人就去得远了,府里发现她不见, 也不便及时地联系上他们, 就算联系上了, 想掉头回来也不那么容易,多半还是要到京里,禀了沂王再决定。
  该收拾的东西兰宜已经收拾好了, 很简单, 几件换洗衣物, 一点日用物品, 她一直陆续在记录完善的食谱,一把锋利的匕首,从杨家带出的私房银子,就这么多。
  还缺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她正打算利用这几天功夫去办来。
  路引。
  本来只需一张,现在要两张了。
  这也不难,相比周太太出逃那会儿,兰宜如今在王府的地位已经稳固,这样的事她自己就能办,派翠翠以王府下人有亲眷要出行的名义去找县衙,塞了点银子,隔天就开办出来了。
  不过上面的目的地不是淮安府,而是浙江湖州府。
  湖州离青州更远,多出近一半路程,她不打算去那么远,路途拉得太长,危险也会增多,她打算在半途的淮安府就找个借口停下,先住一阵子,再慢慢找门路去当地官府落户。
  至于路引上那么开,是为了避免沂王直接追查到她的真实去向。
  他如果查到路引,那就到湖州慢慢找她去吧。
  找一阵子找不到,应该就罢了。
  不知道他那点真心,够支撑一个月呢,还是两个月,或者再久一点——?
  兰宜想着有点失笑,慢慢低头,笑意又一点点隐去。
  她曾经没能说全的那句话,终究是要实际去做了。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五天以后的清晨,兰宜以忽然想回娘家看一看为托词,拒绝了见素等人的跟随,只带着翠翠出了王府。
  临行前,她将这十一个字写了下来,压到了沂王书房桌上的镇纸下。
  雇车,出城,奔青州码头,搭上渡船,船开时,翠翠紧紧地挨着兰宜,兀自发呆:“娘——奶奶,我们就这么出来了?”
  顺利得她不敢相信,看着外面的河水,她甚至有点头重脚轻。
  兰宜沉默地点了下头。
  她不意外,整个过程在她心里早已演练过无数回了,其中最难的关卡是避过王府中人的耳目,这一则归功于眼下王府内部的空虚,二则,是她这个王妃的说话分量。
  沂王不在的王府,没人能再约束得了她,她的吩咐,也没人敢于不听。
  即便不合理,也不会有人质疑她,所以再额外拉扯一下陆家,是因为侍女们都知道她和陆家的尴尬关系,她只带上娘家丫头,去的时间久一些,侍女们都不至于立即起疑,她能走得远一点。
  不过,最晚,天黑她还不回去,沂王府也必要找上门去了,到时候就要乱了。
  消息传到京中之后,她的侍女们只怕得吃点苦头。
  兰宜想及此处,有点歉意,希望沂王能从她的临别留言里看出是她早有去意,与别人无关。
  船到下一个渡口时,兰宜带着翠翠换了一艘船,再到下一个,又换了一艘。
  她一直走的水路,为了等大一些的渡船,中间也耽搁过一些时日,不过从一处悠荡到下一处,总体算得上安全,她从沂王书房里顺出来、藏在袖子里的匕首只派上过一次用场——那是遇到两个登徒子,兰宜亮出匕首,翠翠也举起半道上买的一把镰刀时,两个登徒子都悻悻跑了。
  乱民们这一世还在京畿周边活动,没有肆虐扩散得到处都是,船越往南,沿岸风物越繁荣,百姓们的日子看上去越太平和乐。
  翠翠高兴起来:“奶奶,我们以后就在这里也不错。”
  她说这话时,已经和兰宜两人走近了淮安府的高大城门。
  她们排在长长的入城队伍里,终于排到时,守城的士兵验看了她们的路引,例行问话:“青州来的,到湖州去?那要进淮安府做什么?”
  “看病。”翠翠挎着包袱,扶住兰宜,按事先套好的话说,“我们去投亲,半途上奶奶病了,想进城去找个大夫,请兵爷行一行方便吧。”
  边说话,边塞几个铜板过去,士兵得了好处,又见不过是两个弱质女子,兰宜行了这么远路,民间渡船比沂王府的大船条件差远了,她身体虽好了,这么多天辗转坐下来,脸色也不大好看,有些苍白,显出柔弱。
  便点头,挥挥手,对着兰宜又看几眼,还生出些怜香惜玉之心,指点道:“城南仁心堂的程大夫医术很好,你们可以去找他瞧瞧。”
  翠翠连忙道:“多谢兵爷。”
  等过了城门关卡,进了城,真真切切地踩在淮安府的土地上时,翠翠那种不切实际的感觉又来了,她环顾着前方的行人店铺,晕乎着道:“奶奶,我们真的来了啊。”
  她以为会很艰难,很危险,说不定因为种种原因根本就到不了。
  但她想的那些都没有发生,行路有难,没有那么难,她敢出来,就能行到。
  她们进城先找了间客栈住下,之后就是找牙人,租房子,方位选在了城南。
  不为别的,有好大夫在的地方,总叫人安心一点,而且邻近的地段往往不错。
  这意味着,租金也不菲。
  等小半个月后,她们终于暂时安定下来,兰宜盘点手中余钱时,发现碎银已全部花完,只有两个银锭没动,一共五十两了。
  按照淮安府内的物价,省着点用,大概够用两年。
  不算少,但真的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