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完饭,方野就和文职人员开会讨论起来其它各个展箱的设计,这么多展箱他一个人确实有点忙不过来,要查找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
文职人员前面一段时间搜集了不少资料,这时候都派上了用场,包括各种动物原本的生境,适宜的温度和食物,提出各自的想法和意见。
除了一般的展箱,两栖爬行馆里面还有一些空间更大的展区!
目前预备的两个一个是给竹叶青,另一个是给中国大鲵。
同属于中国名气很大,比较有特色的两栖爬行动物,给它们的展区当然要有排面一些。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虽然叫鱼,但其实并不是鱼,而是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最大的体长可达两米,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发现的最早的化石距今有1.65亿年,可以说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同样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历史也不过才800万年。
比起一般的青蛙蟾蜍,大鲵对于生存环境要挑剔很多,在自然界里凡是有大鲵出没的栖息地,都是植被覆盖率高达80%-90%的茂密山林,周围一定要水源充足有山涧小溪,大鲵需要靠湿润的皮肤来辅助呼吸,而茂密的丛林既可以遮挡阳光,又营造了湿度较大的空气环境,避免它因为皮肤干燥而窒息。
成年大鲵就算有爬上陆地的能力,也只敢在紧挨溪水的陆地活动,因此山溪和流水是大鲵这种两栖动物生存的必备条件!
除此以外9-20度的水温是大鲵最舒适惬意的,当水温低于4度或者高于26度时,大鲵的摄食量就会减少,行动趋于迟钝,生长缓慢。
大鲵对于栖息地的地质地貌也很有讲究,它喜欢栖息在石灰岩地区,在河水长期的侵蚀下,这些地区会产生许多有回流水的自然溶洞、暗河和洞穴,成年的大鲵一般是独居的,一但认准一个洞穴就不会轻易搬家。
这些洞穴不但成为大鲵最好的避难所,在这里避光休息、躲避天敌,还是它们孵化后代的后花园,正是因为有这种特定的隐蔽繁殖场所,大鲵才得以代代相传延续了上亿年。
而且大鲵对于水质也有很高的要求,说是有洁癖也不为过,适宜生活的水质必须清澈洁净富含矿物质,水溶氧量不能低于5毫克每升,幼体发育成长阶段,水氧含量甚至要高于5.5毫克每升,已经接近人类的健康饮用水标准。
茂密的森林、湿润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隐蔽的洞穴、流动的河水、洁净的水质、丰富的食物,这一系列的条件对于大鲵来说基本是缺一不可。
正因为对生存环境要求的苛刻,大鲵也被视为环境指示生物,被称为“煤炭里的金丝雀”,在野外能看到大鲵的话,说明这里的环境是相当不错的,基本上可以称为世外桃源了。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增多,环境污染,现在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经处于极度濒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随着中国大鲵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鲵甚至被搬上了餐桌,许多保护区也从大鲵的养殖场购入幼鲵进行放生。强牺 yunxuange.org 读牺
看似大鲵的保护形势一片大好,其实最近几年一项关于大鲵的研究显示,中国大鲵种群至少包含了5个不同的演化支系,也就是5个不同的亚种,无序的引种养殖和放归已经极大的破坏了大鲵的基因多样性,野生大鲵可能正在无声无息地灭绝中。这候 yun*xuan*ge.org 章汜
基因污染危害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家牦牛和野牦牛的杂交,杂交带来的基因污染会让野牦牛的体型变小,失去一些对高原耐寒、含氧量低的适应特征,能选择的生存范围变小,会因此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因此展出大鲵不光是展示这种远古的活化石,更是有很高的保护教育意义,看到大鲵面临的危机是很令人警醒的。
首先作为环境指示器,大鲵对于能导致物种灭绝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高度敏感,如果它们先一步走了,那么其它的物种也将逐渐步入后尘。
再一个可以引入关于基因污染的展牌,告诉游客基因污染的危害,不能随意乱放生!一定要有科学指导的进行放生,否则不是为善,而是在进行作恶。
前面浣熊展区的科普展牌介绍过放生造成的物种入侵,两相结合效果更好。
给大鲵设计展区环境,自然要模仿野外的山涧溪流,瀑布水潭。
大鲵的展区是狭长的一面,宽度为2.5米,长12米,里面先布置上一条弯折的小溪,溪水最浅处为20-30厘米,最深处的水潭有一米深。
溪水底部铺上一层小鹅卵石,上面再铺上一些大鹅卵石,一看就是溪水经年冲刷,把石头的棱角都抹去了,一个个圆润光滑。
装上水循环系统保持水体的净化,冷水系统模拟自然的水温,全年水温变化范围控制在6-24度左右,年均水温14度左右,按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制造昼夜温差,更加适宜大鲵生长繁育,喷淋、造雾、照明系统模拟自然的降雨、晨雾等等天气。
溪水是游客的这面,这样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水平面以下的水体剖面,大鲵在无比清澈透明的水里活动,水里还会放上一些伴生的冷水鱼如光唇鱼,身体细长同样生活在溪流中。
展区对面是黑色湿漉漉的溪岸,有山石耸立,一处滴水的岩壁下方,有一个凹进去漆黑的洞穴,仿佛神秘的溶洞一般,这里可以作为大鲵的居所。
选取湖南海拔700-1200m左右生长缓慢,耐阴性强的石菖蒲、蕨类、棕竹和苔藓作为植物,在岩壁上零零散散种上一些,再放置几块沉木搭在溪岸。
涓涓水流顺着岩壁不断往下滴落,时缓时急,有些直接低落到水中,有些打在蕨类翠绿的叶子上,棕竹在水中投下斑驳的影子,大鲵和青鳉在无比清澈的水中游动嬉戏,这样的环境里大鲵一定会生活得无比惬意。
搭配上对大鲵习性、叫声、生存现状等科普展牌,游客也会更加了解大鲵,进一步地认识到保护大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大制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