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朱棣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如果换做其他人,朱棣早砍了脑袋或者直接一撸到底,但是黄昏做过的事情太过特殊。
而且朱棣深知一点,黄昏做的事真是为国为民。
所以他放任黄昏。
也是为不打草惊蛇,免得让太子警惕。
正事说完,随意聊家常,“你家俩孩子取名了吗?”
黄昏笑道:“暂时还没,现在都叫小名,哥哥叫豆芽,妹妹叫豆苗,等几天忙过了,我好好去翻一下韵书,再结合我们黄家的族谱取名。”
儿子先出生几秒,就成了哥哥,也好,男儿才会更有担当。
朱棣哑然失笑。
强牺 lingchenks.com 读牺。黄豆芽,黄豆苗……亏你两口子也想得出来!
别说,还挺好。
因为幼儿成活率低,所以为了好养,民间在孩子小时候都用贱民,什么二狗、铁蛋之类的,当然,更多时候是因为确实没文化。
说到这一点,朱棣就想起了老爹的名字。
朱重八。
因为元朝时,如果老百姓没有当官或者上学,不能有自己的名字,而只能用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所以出身贫农世家的朱元璋的高祖叫做朱百六,曾祖叫做朱四九,祖父叫做朱初一,而他的父亲也叫做朱五四,而朱元璋就叫朱重八。
明朝当然没这个限制了。
不过对于黎民百姓而言,没点水平还真取不了好名字,所以农村里还是狗蛋、狗剩很多。
笑道:“要不要朕给你俩孩子赐名?!”
黄昏警惕的看着朱棣,“陛下想干嘛?”
取名字这种事,是老子作为父亲的专利,你这家伙赐名,荣耀是荣耀了,但剥夺了老子最大之一的成就感,那可不行。
朱棣看着黄昏雄狮一样的神情,无语。
这小子……
想得太多了。
就是简单的赐名而已,妻子一直是最喜欢徐妙锦的,所以这几日在后宫之中,妻子总在念叨,说黄昏十五六岁就入仕了,看的书虽然也不少,但取名肯定不行,陛下您要不要让翰林院的大才子给帮帮忙什么的,妻子甚至已经吩咐工匠打造一对金猪。
就等取了名后开工。
而且朱棣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有种莫名的感觉——妻子好像对黄昏有感激之情。
是因为他让妻子保住了青春?
又或者是他照顾了徐家?
不得而知。
微微笑道:“就是徐皇后喜欢你家俩孩子,她这个当姨母的,想凑个热闹。”旋即瞪眼恼道:“你以为朕想掺和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黄昏立即感激的道:“谢皇后关心,取名字的事情微臣可以胜任,陛下如果没事,微臣这就告退了?”
朱棣没好气的挥手,“滚!”
黄昏愣了下,圣意难违,那……还真就在地上滚了一圈,然后扬长而去。
朱棣也愣住,扯起了嘴角。
等下来几日,朱棣先是奖赏平安南的功臣,其中张辅被封为英国公,赐铁劵,好在是朱棣赐的,所以张辅并不担心这铁劵成了催命符。
而已经提前返回云南的沐晟,被封为黔国公,没赐铁劵。
这就看得出差距了。
也不怪朱棣对沐晟有提防之心,你大胜归来在应天待了几日,明明能猜到朱棣要回来,你却在朱棣回来之前先回了云南。
说难听点,是有点做贼心虚。
当然,朱棣也明白,沐晟尽快赶回云南,也许并不是这些私心,是云南毗邻的边境小国,确实不安生,沐晟不坐镇云南,别说沐晟心里没安稳,就是朱棣也觉得不安稳。
八百大甸的事情过去并不久。
有沐晟坐镇云南,毗邻邦国跳不起来。
跳?
那就打断腿!
其后,朱棣宴请得胜归来的张辅等将军,并当场口谕,让张辅总领交趾驻兵之事,并留将军李彬率兵长驻交趾。
这没什么。
但第二天,关于交趾三司官员任命的旨意出来之后,朝堂骤起掀然大波。
谁都没想到,交趾布政使竟然是那个人。
高贤宁。
高贤宁之前并没有正儿八经出仕过,也无功名在身,不过古代做官有个捷径:名望。
像高贤宁这种大才,只需要有人举荐,一样可以出仕。
也就罢了。
这候 a ime i43.co*m 章汜。毕竟陛下靖难登基之后,就曾“找到”高贤宁让他出仕,被高贤宁拒绝,连纪纲都没说动,不知道后来怎么回事,留在了应天,和黄昏颇为亲近。
现在过了几年,高贤宁心思转变后,愿意出仕不难理解。
众人无法理解的是,陛下竟然让他直接出任交趾布政使。
承宣布政使,从二品,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
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
一个本是白身的读书人,倏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事,打败了六部众多的侍郎,一跃成为朝堂二品大臣,这很不合理。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陛下干的不合理的事情少了?
安南是不征十五国之一,然而陛下一番筹谋,安南不就变成了大明疆域之内的交趾行政省。
太监监军,这事不合理,但陛下貌似登基之后就一直这么干。
亦失哈和郑和两人,地位低了?
但那些事情就不说了,亦失哈在奴儿干那边干得风生水起,郑和率领无敌舰队在西洋途中,交趾纳入大明版图,都是好事。
但你让高贤宁担任交趾布政使,这就相当于把大家都可以分享的蛋糕,变成了陛下和黄昏两个人独享的碗中肉。
朝野岂不沸腾。
反对声最强烈的,当属太子和汉王、赵王。
汉王和赵王的反对,朱棣在意料之中。
但他真心没料到,反对态度最坚决的竟然是他以为会大力赞成的太子,所以朱高炽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太子,真心迷惑了。
朱高炽跪了个满头大汗,悄悄抬眼看了一眼父皇,发现父皇还在神游天外,于是忍不住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儿臣恳请父皇收回任命高贤宁为交趾布政使的成命!”
朱棣倏然醒悟,看了一眼太子,不解的道:“太子你为何要反对?”
也是喟叹。
朝堂之上,果然没有朋友,只有利益。
制大 制枭。不用想,黄昏用高贤宁这一着棋,估计在某些方面触及到太子的利益了,想来也是,支持太子的都是文臣,而交趾布政使注定也会是一位文臣。
估摸着太子是想让他的人去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