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现言 > 春闺记事 > 第314章 异象
  太后骇然。
  她递了个眼色给成姑姑,让她把满殿服侍的宫人都带下去。
  内殿里只剩下皇帝和太后母子,太后握住了儿子的手。
  皇帝掌心冰凉,让太后惊惶。
  她心里担忧,语气仍是温婉:“……皇上六岁封太子,跟着你父皇习理朝政;二十岁登基,收服老臣,提拔新才。符瑞并臻,天下大治,上古明君也不过如此,怎么自言‘昏’字?”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
  太后的话,让他七零八落的心渐渐归位。
  他眼角有水光。
  他微微偏头,不经意将眼角的水光拂去。
  “朕气糊涂了。”皇帝道,“让母后受惊。”
  太后也在心里舒了口气。
  “朝中谁给皇帝气受了?”太后笑着问,“那些老臣,迂腐但忠诚,皇帝心里是知道的。主明臣直,若不是皇帝英明,他们也不敢和皇帝争执……”
  皇帝笑了笑。
  朝中的确有些不拉帮结派的老臣。
  可……强牺 kanzongyi.cc 读牺
  他心里又是一紧,揪得他透不过气来。
  “不是和谁争执。”皇帝脸色微敛,道,“是谭家。他们就在朕的眼皮底下,杀了御史王献。”
  “王献?”太后反问。
  皇帝点点头:“就是弹劾仲钧的那个王献。”
  朝堂上具体发生了何事,皇帝没有解释。
  他想,太后是很清楚的,没必要赘述。
  但王献死了是方才的事,太后未必知道。
  他重点说了说王献的死因。
  “……王献有错,到底罪不至死。若杀了他,青史岂不是将朕同纣、桀混为一类?朕便说,让三司再审,判个流放也好。”皇帝越说越气,“朕才说完,没过半个时辰,王献就‘畏罪自尽’了。母后,将来朕不封谭氏为后,是不是立马这宫里也容不得朕了?”
  他想起谭家的行为。
  在封太子之前,谭家还不敢如此嚣张。
  那时候,他们担心皇帝鱼死网破,不肯封大皇子。
  谭家就算想谋反,也要有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否则就是乱臣贼子。
  太子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不谋反,做个权臣,掌控皇帝,更是逍遥。
  现在,大皇子封了太子,能不能废立,从今天这件事上,皇帝是做不了主的。
  帝王者,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
  皇帝如今还能号令臣下吗?
  臣下都骑到天子头上了。
  如何不惊心?
  “皇上是否多心了?”太后笑着道,“也许王献真的是畏罪自尽呢?”
  皇帝摇头:“母后,您太善良了。”
  太后笑了笑。
  她很清楚自己的儿子。皇帝已经是个成熟的帝王,他有他的计谋和心思。他跟太后说这些,仅仅是发泄胸口的闷气,而不是寻求太后的意见。
  太后要做的,不是像个严师谆谆教诲,而是做个慈母,让皇帝倾诉得畅所欲言。
  她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顺着皇帝的意思道:“谭家行事,素来不留任何把柄……”
  “是啊。”皇帝道,“父皇最后那些日子,整日和朕说谭家。父皇说,谭家行事,谨小慎微。要耐着性子,和他们慢工细活,切不可鲁莽,否则就落了下乘。父皇句句锱铢。”
  太后接话,道:“皇上都记得你父皇的苦心,你父皇泉下有知,也足欣慰。”
  皇帝又是叹了口气。
  他问太后:“母后,您觉得朕太年轻了吗?”
  “皇上万岁,如今才二十六,自然年轻啊。”太后笑道。
  皇帝也笑了笑。
  他还年轻,谭家老侯爷却老了。
  除了老侯爷之外,谭家其他人都没有涉足高位,对朝廷争斗没什么经验。
  慢慢熬着。
  皇帝总能耗过他们。
  等他们走了下坡路,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现在,皇帝不鲁莽,谭家就不敢轻举妄动。
  彼此相安无事。
  皇帝希望如此,谭家更希望如此。
  想通了这点,皇帝开怀了不少。
  太后就趁机道:“皇上慈悲,谭家的走狗被谭家自己打杀了,也惹得皇上难过一回。”
  皇帝不过是对谭家有点心惊。
  这股子心惊稳定之后,想了想,御史王献欺瞒君主,背地里勾结谭家,够可恨的。
  如果没有和谭家的恩怨,皇帝也觉得,王献死不足惜。这候 kanzong yi.cc 章汜
  “朕到底年轻了。”皇帝自嘲。
  太后彻底松了口气。
  皇帝的情绪过去了。
  ####
  御史王献不过是弹劾庐阳王,结果未定罪就“畏罪自尽”在狱中。
  到底是谁下手的,外人不知道。
  可没人想赴王献的后尘,无人有胆再提庐阳王之事。
  既然庐阳王淫居之事暂缓,他大婚也该议一议了。
  第二日早朝,皇帝面对文武百官,说了自己对王献很失望等语,只说让王献的尸身家里人领回去,没有别的话,连是不是真的“畏罪自尽”都不追究了。
  谭家帮派的众大臣,心里得意起来:皇帝也示弱了,投靠谭家果然是有前途的。
  其他大臣,多少有点心寒。
  而后,皇帝便将话题转移,说起庐阳王大婚,问礼部尚书准备得如何了。
  礼部尚书邹时行忙上前回话:“微臣任副使,户部尚书王履祥为正使,刑部尚书胡泽瀚为主婚。王妃冠服已准备妥当,女官成宛引礼,内官常顺催妆送妆。一品诰命元平侯夫人张氏铺床。京中一品及其以下外命妇,朝贺四拜;王妃轿入午门下,右顺门入……”制大 制枭
  众朝臣听了,无不咋舌。
  庐阳王的大婚,光礼者的分量,就是史无前例。
  礼部尚书自认副使;明慧大长公主的儿媳妇元平侯夫人铺床;女官是坤宁宫的成姑姑成宛……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