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科幻 > 星际争霸战争 > 366章:突破阵线
  在隐没空间的这一次交战外星舰队6万艘作战母舰。瞬间一半儿就被林东冰冻在隐没空间。然后林东命令自己的发射节点使用。引力光线将这些3万艘母舰转移到小行星基地。
  这样一来,对手剩余的散落的3万艘母舰又立刻回到了现实空间。但是他们开启的信号仍然被林东马上接收到了。不过这一次,他们是散落回落。
  和以前的编组不同,所以要想包围这些散落回去的舰队,有些难度。不太可能完全将其彻底包围,不过林东命令第三纵队马上出击,能够包围消灭他,多少就包围多少。
  于是第三突击队按照林东的指令。瞬间传输到达下一个降落节点周边。还是采用环形包围战术。这一次又加上有第二突击中队增援。6000艘作战母舰形成了。交叉立体式的包围。
  尽可能的将降落在包围圈里面的外星散落舰队。全力进行打击消灭。还是使用冷冻光波。将对手的这些散落在里面的总计3万艘母舰分别进行照射。
  对方的母舰纷纷散落在现实星空里面,刚刚落下来就遭到冷冻光线的照射。有的母舰朝着四面八方直接穿越。由于林东舰队数量比较少。
  所以防御的包围圈的间距也比较大。因此上大约有1万艘母舰穿透了他的间距,逃出了包围圈。瞬间开始进行穿越,向自己的星球本部飞去。
  这段第四星球外围的。作战距离。距离星球本部大约有15亿km。所以这些散落回去了外星舰队。也是使用了瞬间传输手段。
  10万艘机动作战的外星母舰舰队。只剩下1万艘左右,逃回了星球本部阵线。损失超过9万艘。这等同于林东已经全歼了对手的机动作战部队。
  现在林东下令自己三支突击部队立刻在星球本部前方列阵。形成三个攻击方队,每个方队3000艘作战母舰。现在面前的是大约距离自己3千万公里的。
  对方环形小行星基地的外围。第三层防御圈儿。现在林东开始准备要打击他的小行星基地。而且前面的测试作战。已经验证了自己的判断结果。
  现在林东无需再冒险使用,有人母舰进行直接交战了。他的母舰舰队停留在距离对方第三圈儿小行星防御阵线3000万km之外。
  首先向小行星外围阵地发射第一批。1000万无人机。无人机的位置停留在距离对方阵线2000万km和自己的母舰编队距离1000万km。形成了两道阶梯。
  再由1000万无人机向前方发射200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这道发射节点单位距离敌军小行星外侧阵地只有1000万km。
  也就是说,只要发射节点到达位置,就可以马上开始对小行星基地发起攻击。而发射结点距离无人机的位置大约也是1000万km。
  这样在3000万km的距离上,林东摆开了三层攻击阵型。最后一层才是自己的,有人作战母舰。
  第二层是无人机舰队。第三层也就是攻击前沿,是它的发射节点单位。这一次,林东要打算消灭眼前并排环绕在星球外援的这一连串的小行星阵地。
  大约有至少100万个小行星阵地环绕着整个的星球外援。他们就像太空当中的一道珍珠项链。盘绕在星球的最外侧的边缘。
  比星球本部的外围轨道还要再远500万km。由于外星人的光波射程只有500万km。所以他们正线之间的间距都在500万km上下。
  也就是说第二道防线可以直接打击第一道防线。如果第一道防线失守,第二道防线不动,距离就开始攻击。这样就能形成前后防线的交叉作战。
  一个是便于打击,刚刚夺占防线对手的攻击部队,第二个就是便于小行星基地上面可能撤下来的部队的快速撤离。
  这种交替是掩护方式的阵型,和林东一般攻击的三层阵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对手是用于纯粹的防御,而林东适用于纯粹的进攻。
  林东其实想让这只外星族群归属于自己的麾下。但是他也明白,外星族群,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缴械投降的。
  眼前他们至少还有三道小行星防御阵地,对于这些外星族群来说,可以说他们的舰队已经基本上完全失败。
  躲藏在星球本部上空的10万艘作战母舰。林东觉得他们绝对不敢向前突击。那是最后一道防御的手段,是防御星球本部上空唯一一道屏障。
  如果丧失了这道防空屏障,整个星球本部就暴露在远征军的远程打击空中打击之下。从远程空中打击对手的地面防空系统。
  这就等同于高大的成年人,打一个弱小的孩子。在强大的地面防空系统也挡不住猛烈的空中攻击打击。
  这在人类的战争史上早就有了定论,所以真正最好的防控就是空对空作战。而地面防空的作战手段只是一种最后的被迫手段。
  因此上地球人。任何时候都不会忽视自己空军的建设。夺取星空的制空权,都是首先最重要的一场作战。
  现在林东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整个星空的战场控制权。而对手剩余的10万艘作战母舰,完全徘徊在星球本部的上空。
  形成了一个圆形的防御阵线,这应该是他最后一道防线。求本部上空阻拦,敢于充入到星球大气层内的舰队。
  由于这只外星族群没有无人机系统。所以他们作战都是依靠自己的母舰来作战。要想在分兵进行增援,前面三道防线。
  看起来外星人要将自己10万艘母舰当中剥离出来一小部分,作为增援部队。所以林东估算加上逃回去的1万艘母舰,对手可能会调动大约3~4万艘母舰作为增援部队。
  时刻防止自己的小行星阵地的陷落。但是到目前为止,外星族群还不知道远征军打击地面的强大手段。
  虽然林东已经进入了光波作战的门槛。大量使用光波作战手段。基本上淘汰了老式的导弹,佳光子炮,无人机的作战方式。
  不过对于打击地面目标来说,林东的舰队还保留了自己原来能源战争当中的传统作战方法。
  另外也有自己先进的光波作战方法。成本相对比较低的还是新型的光波作战打击方式。用自己强大的红外光波直接吞没所有的小行星。
  然后在一步步的向对方的阵线进行深入,让对方的阵线土崩瓦解。而相对消耗比较大的就是传统作战方式,采用远程攻击导弹模式。
  利用远程大型对地攻击导弹来打击他的小行星基地。这种模式消耗比较大。一次性就要消耗几百万,上千万枚导弹。
  才可能打开一个防空缺口,再让其他的导弹纷纷进入,炸开所有的防空体系。这是以前林东率领远征军攻打星球表面最常使用的办法。
  一般这种远程攻击导弹的生存概率都在30%以下。只有随着导弹波次不断的攻击,才能慢慢的提升生存概率。最终达到彻底摧毁星球表面的全部防御体系。
  而打击小行星基地,要是使用导弹的话,是可以保留下来这些基地。在战后如果进行重新修建基地。
  不过就是作战的时候消耗比较庞大。如果使用简易快捷手段的光波作战,红外光波可以瞬间吞没,这些小行星基地把它化成一片灰烬。
  但是作战完毕以后,没有可能再留下任何一个小行星基地。就只能把发射节点当做小行星基地放置在星球外围。
  根据星球大小的不同,一般要放置100~200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这等同于就消耗掉无人机的两次发射波次。
  所以后期成本要远远大于导弹攻击的成本。但林东这次觉得如果要想收留这只外星族群,舰队,还应该让他保留这些小行星基地。
  所以林都采用了折中混合打击手段。他这次还是利用两百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向对手的正面小行星基地发动攻击。
  兵分三路。另外两路从左右侧打击他的小行星基地的侧面。让他三年遭到同时攻击,使得上面的防护舰队无法选择重点支援。
  三面攻击小行星基地不采用红外光波的摧毁方式。使用自己蓝色光波的冷冻光波进行打击,将他的小行星基地全部冻结。
  让小行星基地上面的防御系统彻底失效。这就是林东想象的。和保留是打击方式。随后,林东的发射节点。开始围着第一圈儿的这些小行星基地三面攻击。
  他们向小行星基地上面发射出来一道道的蓝色光芒。而且都是开动了加速模式,使得冷冻光波速度得到了两倍提高。
  快速接近到小行星基地上面。由于他的小行星基地都是采用渡镇似的穿街方式,中间有很大的间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密集攻击。
  因此上林东采用分组分段式打击。每一个分组段上约有1万个发射节点。可以打击一到两个小行星基地。
  他一共有100万个这样的小行星基地。虽然林东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消灭这些小行星基地。但是至少可以打开几个突破口,让自己的超级卫士进入到小行星基地战线。
  那样的话,一切都将是顺理成章的,水到渠成。因为超级卫士是打击地面部标最佳的手段。只不过超级卫士的突防能力比较差。
  而且超级卫士的攻击手段。主要是在地面和中低空的范围进行打击。无法突破小行星上面密集的防空火力。
  所以就要利用导弹或者光波手段,将小行星形成的密集防空系统撕开几道口子。才能叫后面的工程母舰将大批的超级卫士发射到小行星基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