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 > 工业教父 > 第423章 再回漠北
  在1984年之前,世人对于“臭氧”和“大气臭氧层”这两个概念,基本都是没有什么认知的。
  直到几个英国科学家将“地球大气层有了一个巨大的臭氧空洞”这个惊爆的消息公之于众。大众这才开始关注这个肉眼根本看不到的东西。
  臭氧层的作用就是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辐射。阳光穿过臭氧层之后,只会携带很少量的紫外线。而当臭氧空洞产生之后,阳光总紫外辐射的总量就会急剧提升。
  而过量的紫外线会对地表的几乎所有生物都造成负面影响。
  科学家很快发现臭氧空洞的主要成因就是氟利昂r11的广泛使用。在这个消息一出,就引爆了舆论。
  国际社会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要消减氟利昂的使用,并大力开发替代品。即便如此,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到2070年大气臭氧层才能恢复到1980年的程度。
  这个r22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比r11小了几十倍。是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r11的主要替代品。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华夏科技是多花了点钱,却有可能因此而刺激刺激国内的市场。如果真的让很多单位愿意主动升级产品,总比未来被市场倒逼着不得不升级来的好。
  至于让福生大哥来决定以后的合作对象,胡杨倒是认真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既然他们能联合起来的抬高价格,那就要承受高利润带来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他们让大哥心里不爽了。那做兄弟自然要给他找个顺气的机会。
  这件事敲定之后,胡杨问郁工:“如果确定用他们r22,那成本会超出预算多少?”
  郁工摇了摇头说道:“不会超,现在看来。成本应该是是预算成本的90%左右。”
  这会轮到胡杨感到意外了:“竟然没有超预算,怎么做到的?”
  郁工解释道:“热棒的设计原理本身不复杂。制造上主要有三个重点环节,那就是主体材料,焊接和内部填充物。填充物这块虽然没有控制住成本,但材料和焊接都比预算低了很多,尤其是材料这块,比预期节省了将近三成。”
  胡杨随即问道:“这次是沈阳那边都派了谁过来?”
  郁工说道:“是陈琳和董师傅。”
  胡杨有些意外:“董师傅也来了?”
  陈琳是柏青亲自挖来的电焊高手,这次派到这边来胡杨是知道的。董师傅是华夏科技仅有的几个八级钳工之一,那可是全公司的宝贝。
  郁工接着说道:“是这样的,热棒对焊接这块的要求特别高。光是陈琳一个人操作,那效率太低了。
  正好董师傅他们在沈阳那边开发出了一个操作平台,可以辅助电焊过程中对于焊件的移动和调整。稳定非常性好。所以这次干脆就把董师傅他们都请了过来,在这边安装这个设备。”
  八级工在华夏科技的地位可是十分的高。这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他们工作的自由度也非常高。
  除了特定需要他们出手的重要工作之外,这些老师傅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带徒弟。偶尔搞些小发明之类的,单位也是持非常鼓励的态度。从研发的设备到材料,基本上都是尽量满足。
  有这么好的氛围,那些老师傅们时不时的就会鼓捣点东西出来。刚开始胡杨还是会特意关注,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太具有推广价值,所以慢慢的他们也就不会专门提到这些小发明小创造。
  郁工继续说道:“有了这个设备之后,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都提高了很多。另外铁西特钢那边最近进行了小规模的技术调整。新出炉合金的物理属性比之前提升了13%左右。
  这样算下来,整体的用量就可以减少5%。加上焊接那边的成品率提高,同样降低了单位成本。综合起来就是现在只用掉了预算90%的结果。”
  这个结果胡杨是非常满意。高级技工果然都是宝贝啊!他们鼓捣的那些东西,十个里面能出一两个好用的,就完全能可以收回所有成本。
  胡杨听了郁工的描述之后。这个东西应该是类似全自动加工平台上的自动上料系统。只是董师傅搞出来的应该是个半自动的版本。
  但因为出自他们几个高级技工的手,而且还是他这个老钳工亲自安装。这个平台的精度将会非常高。
  郁工进一步解释:“热棒的效果已经进行了两轮实验,虽然没有完全达到最佳效果,但完全可以正式进入量产阶段。除了热棒之外,其他路基覆盖材料都已经落实,这次进山就能看到。另外你再看看这张地图。”
  说这郁工从最下面抽出一张地图,指着上面的虚线说道:“这是按照你的要求,精确勘测出的季节性冻土的边界线。地温数据我们是以周为单位采集的,很多,所以这次我就没有带过来。”
  胡杨看着地图说道:“按照国外权威机构的预测,全球变暖至少在未来二十年是不可逆的趋势。这对季节性冻土是会有很大影响的。这条线要长期关注。”
  屋内几个人都有些惊讶于胡杨的再次惊人发言。
  郁工惊讶的说道:“二十年?这么久?”
  胡杨很肯定的点头:“我认为可信程度还是比较大的。工业革命之后整个世界的温度的确是在升高的。现在又是到处都在搞建设、发展工业。这个温室气体的排放只会越来越多。”
  福生大哥不懂就问:“什么是温室气体?”
  胡杨想了下,给出了最简单直观的回答:“主要是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了,温度也就会升高。所以说这条线会不断的向北面缓慢移动。”
  郁工挠者下巴说道:“这样的话,那我们要提前做准备才行。常规林地和季节性冻土的交界区域处理方法,我们本来就没有特别好的方案。”
  胡杨宽慰道:“变化肯定会有,但都是以厘米记,你们有充裕的时间解决交界的问题。”
  因为,晚上胡杨还有位重要的人物要见面,所以汇报就暂时到这里结束。
  这个重要的人,就是贺平源,是位高权重现管的现官。
  贺平源是从外地赶过来的,就是为了见胡杨。他这次也不是单枪匹马过来的,足足带了一个加强班的人。胡杨看着这么多人走进包厢,也是着实有些意外。
  胡杨跟贺平源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交流是非常多的。某冲程度上来说,包括他在内其他三个人与胡杨都算是有“过命”的交情。
  因为他们交流的内之中,真的有很多十分“敏感”的内容。对于刚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这种程度的交流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超出寻常的信任。
  再见贺平源,胡杨发现他也瘦了不少。原本还有点肉的两颊,现在都有点微微的内陷了。
  两只手握在一起,胡杨说道:“现在这个胖瘦刚刚好,可别再瘦下去了。”
  贺平源笑着回道,说道:“那今天你胡大老板可得请我们吃点有油水的。”
  胡杨眉毛一抬,故作惊讶状的说道:“今儿,不是你请我吗?”
  轻松的玩笑之后,贺平源把身后这些位都介绍给了胡杨认识。能被他带来的人,自然都是有些身份的。
  这些人里面包括财政口,工业口,市里规划局的,以及三个钢铁系统的代表。
  而这三位来自企业的代表,才是今天真正的主角。
  黑龙江省的铁矿石储量在国内也能排到十名以内,不算太多但也不能说少。铁矿和炼钢这两项收入在省财政的报表上也在靠前的。所以钢铁系统的人腰杆挺得很。
  虽然他们现在是在饭店,而且也的确订了满桌子的硬菜,但胡杨还是不喜欢在喝酒的时候谈正事,尤其是这些人并不是非常熟悉的时候。
  所以照惯例,今天大家还是先喝茶。
  今天的主题还是非常明确的,所以三个钢铁系统的代表就坐在贺平源的旁边。
  大家都落座之后,贺平源就直奔主题:“我先说下这个项目的进度。目前除了资金基本到位之外,其他都还没有最终拍板。今天咱们争取再往前推进一两步。齐工咱们开始吧。”说完扭头示意身边的那个齐工。
  齐工不是个名字,而是指姓齐的总工程师。这位年纪看起来也就四十多,正是年富力强且经验丰富的年纪。
  依然照惯例,一叠厚厚的资料先送到了胡杨的面前。
  齐工翻开资料之后,却习惯性的开始念起了数据:“我省去年铁矿石的产量,照比往年有所增长....”
  胡杨拿起来扫了两眼,发现基本全都是数据和各种报表,便立刻失去了兴趣。这类报告直接直接听结论就行了。
  于是胡杨看了贺平源一眼,后者立刻明白胡杨的意思,开口说道:“齐工,直接到结论。”
  齐工抬起头看向贺平源有些为难:“这个....”
  贺平源其实也能理解齐工的为难,于是说道:“这样,你就只需要回答胡杨同志的提问就行。胡杨可以吗?”
  胡杨点头,说道:“可以,我的问题其实就一个。你们需要多少矿石和矿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