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在沉吟许久之后,说道:“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制定规则,严格执行。一切都交给市场。你说的可能都没有错,但我恐怕只能赞同中间那两句。代价太大,我们能承受得了吗?”
胡杨喝了一口茶水,发现不太烫嘴了,于是拿起暖水瓶给俩人的茶缸子都续上水。
“改革哪有不付出代价的。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代价其实是在为过去犯的错还债。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改革开放。因为闭门造车的结果必然是被世界落下。
过去的几百年里,我们吃这个亏吃得太多了。必须要打开国门走出去,和这个世界紧密联系。而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推行的都是计划经济。咱们的工厂都生活自己的舒适圈里太久了。”
“舒适圈...”祝老重复了一句:“这次词有点意思。你这个孩子嘴里总会说出些有意思的新名词。”
胡杨习惯性甩锅:“都是在书上看到,我也不是原创。”
关于这个话题,胡杨就此岔了过去。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变革,胡杨也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关于这个胡杨早就跟罗鹏程聊很多次。积重难返、大势所趋,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
胡杨最多只能努力在可以影响的范围内,增加就业的机会。让下岗的职工能更容易的找到新工作。但还是那个问题,对于那些从工厂下岗的职工来说,心态的调整更加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户籍在就业方面的影响,就被大大被削弱了。工作的岗位有很多,只要你有能力应付这份工作就行。然而就是这个基本的要求,却成了很多人的拦路虎。
会干、肯干、能干还是有区别的。很多工人从工厂下岗之后,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因为他们之前的日子过的太安逸了。
铁饭碗让大多数人都没有了危机感。认真努力是一天,浑浑噩噩也是一天。可以躺着混日子挣工资,谁还会想要站着拼日子。
不是说这个群体有多懒,而是这个环境让惰性成为了常态,积极向上反而成为了异类。
在那个年代,城镇中人的工作并不是“找”来的,而是通过“分配”和“继承”得来的。
分配就是从各种学校毕业和从部队复员或转业回到地方。他们的工作都是通过人事口进行分配的。所以在很长的几十年里,当兵也是年轻人的一条重要出路。
而具体到祝老想要跟胡杨讨论的这个问题。更多的还是涉及继承的情况。毕竟在长时间里“以厂为家”都不只是句口号而已,而是真的深入大家的骨髓。
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只要建起来了,就很难会有倒闭的可能。所以很多人都是几代人在一个工厂里工作。工作岗位相对充裕的还好,到了年纪的孩子就进入父亲工作的工厂里做学徒。
然后一步步按部就班开始工人生涯。而那些工作岗位有限的,年青一代就会以“接班”的方式从自家父亲甚至爷爷的手中接过工作。
很多时候,为了能让孩子早点儿接班,父辈们甚至需要提前退休让出位置。付出这个代价的理由就是能让孩子有工作,这样才能好找对象。同样的,有了正式工作才有可能会分到房子。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和这个工厂有关。所以这个工厂也就变成了小而全的小社会。职工食堂、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甚至职工浴池……,你能想到的都有。
这些虽然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职工福利,但同样也是需要运营成本的。而这个成本最终还是要由工厂来承担。这也就是这个问题的根源,这么大的负担不去掉的话,绝大多数工厂都会被市场淘汰,因为负担沉重的他们根本不具有在非计划配给的市场里生存的能力。
除了破而后立,其他试图延缓死亡过程的尝试都是饮鸩止渴。胡杨也知道这个改变的过程对于普通工人和工人家庭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但想要变得更好,这一步总是要走的。
结束了这个话题之后,胡杨接着说那第二道坎儿“教育”。
关于这个话题,祝老也是知道一些信息的:“今年四月份刚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这难道不会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吗?”
胡杨微微摇头:“恐怕不如您想的那么乐观。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人才培养的重点还是在中职学校和大学。以现在的招生比例来说,这些学校的入学率其实并不高。而且大城市的高考考生入学比例,要明显比偏远农村地区的考生成绩更好。”
祝老有些意外,说道:“差距很大吗?”
胡杨点头:“这个数据还是很悬殊的。如果把教育也看做是一种资源的话。同样也在向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方聚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升学率。尤其是在高考全国统一卷之后,对比会更加明显。一个北京大院的孩子,想要考北京本地的大学,绝对会比内蒙牧区出身的孩子,要容易得多。寒门出贵子的难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大。”
祝老有不同的看法:“你说的是高等教育,但基础教育可能会应为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变好。”
胡杨说道:“恐怕没有您想的那么乐观。城市里工人家庭的孩子,大多都至少能保证小学毕业。而那些职工子弟学校有初中部就好多了,基本都能够保证初中毕业。所以义务教育法真正想要改变的并不是这个群体,而是在这之外的,那些有适龄儿童和少年的家庭。
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学费就是支出,课本文具是支出,早午饭是支出。而同时这个能够烧火,捡柴火,喂猪喂鸡,打水割草帮忙干家务的孩子,却被学校给绑住了。
在大多数的农村,大多数的孩子并不能靠学习改变命运。尤其是女孩,七八成以上都熬不到初中毕业。很多甚至连小学也不一定能读完。”
听胡杨的话,祝老有些唏嘘。
胡杨接着说道:“不是说没有聪明的孩子,而是因为大多数家庭都无法负担这笔开销。大多数的高中都是县城里的,农村孩子想要上高中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
关键是这些努力的付出,还不一定能够换来相对应的回报。因为大多数地区的教育资源是匮乏的。教师的数量明显不够,质量也跟不上。
在下面的中小学里面,现在虽然有大量的民办教师。但他们很多人自己也就只有初中学历而已。他们最多也只是把书本上的内容传达给那些学生而已,其实根本谈不上是在教学。但这就是下面中小学的现状。”
祝老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我们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胡杨点头说道:“真的是非常有必要。提高整体的识字率,对我们国家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条件。但必须要正视的是,在实施的初期会有非常多实际困难。
相对而言,农村的家庭面临的困难更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地区人口的密度要远远低于城镇。这就让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变低。所以在城镇人口密集的地方投入才会有更高的利用率。同样的问题在医疗资源的分配方面其实表现的更加明显。
祝老地轻轻点头:“医疗资源的问题,我多少也算是有些了解。去年一个老家的亲戚病了,从农村赤脚医生,到小县城的卫生所,再到市区医院和省会重点医院,这一套折腾下来就快要半年时间。
但其实他得的也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病。下面的医疗条件的确差些。普通的卫生所连常见病都不见得有能力全部解决。稍微严重点儿就必须往市区医院送。”
胡杨又拿起了暖水瓶,边续水边说道:“就业、上学和医疗,三道坎儿就横亘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不夸张的说,每一道都能难死人。”
祝老对这话表示了赞同,随即问道:“这三道坎儿已经说完了,你的迂回路线要怎么走呢?”
胡杨放在暖水瓶,然后说道:“祝老,我问您一个问题。”
祝老点头:“你说。”
胡杨接着说道:“您说农民进入城镇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祝老回答道:“是就业、教育、医疗,这些全部,就是你刚刚自己说的。”
胡杨接着又说道:“没错,但这些坎儿都是源于农民和土地的紧密联系。农民离开农村就会与土地分离。因为国家给他们分配的土地都留在的农村,他们只能孑然一身的走进城镇。所以他们的起点天然就非常低。”
祝老微微皱眉:“你难道有办法让农民带着土地进城?”
胡杨字斟句酌的说道:“或许,可以在小范围内做些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