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 > 工业教父 > 第332章 重心调整
  “华夏科技第一研究所”
  必须说,华夏科技的管理层对于起名字这件事,似乎都不是很擅长。或者也可以说是,都不太上心。
  名字就是一个代号,只要能满足区分和索引两个功能就够了。好不好听,上不上口,威不威风之类的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人类的好恶实在是太多变。可影响最终结果的变量太多且都是非线性变化和无逻辑变量,所以很难计算出一个结果。
  说人话就是,人心难测。思维越理性、越有逻辑就越难以理解。
  华夏科技第一研究所,应该是华夏科技账面上投资最大,弄出的动静也最大的项目。不光是因为某些象征意义,李亿峰还论证了这项投入的收益回报。
  只要是研究机构就一定是烧钱的。华夏科技第一研究所的定位,是大型综合性研究所。那就是烧钱的平方,或者立方。
  在最初的设想中,这里的地下设施会扩建并成为核心研究机构。不过有了第一水泥厂之后,这些设想就全部转移到了那边。这里的研究将全都是可以放在台面之上的。
  这也就让这里可以真正成为“综合”研究所。所谓综合,就是不止一种研究领域,不止一种模式,不止一种资金来源,不止一个参与方等等。
  李亿峰专门为第一研究所设计了一个经济模型。虽然没人能看懂,但结论还是很清楚的。就是华夏科技在这里投入产出比是正向的,而且收益还相当可观。而重点是,实际投入并不是非常高。因为不同形式的资金来源与合作模式,将会分摊很大一部分实际投入。
  简单来说,因为有拨款、投资、赞助、捐赠、奖金等等形式的资金来源,要维持研究所的正常运行并不需要华夏科技这边有太多的资金投入。
  但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前期投入要足够多,基础建设要足够好,配套设备要足够先进,还有最重要的,要足够多人看到这里。
  最后李亿峰列出了一个初级目标:中国最好的民营研究机构。
  李亿峰还特别重点标注了初级目标几个字。
  既然已经把cfo的位置交给了李亿峰,这种战略性的决定胡杨是不会过多干涉的。胡杨相信李亿峰智商和专业。
  资金和人手是有上限的,所以此消彼长之下,第一水泥厂那边进度就要慢下来。但这里慢所带来的损失并不高,是可以接受的。
  还是定位的问题,核心研究所当然研究的都是需要高度保密的的东西。研究的门槛高、设备要求高、保密等级高,所以相应的也需要更长的周期。这都是一般的情况,而具体到第一水泥厂,还有其特殊性。
  华夏科技最大特殊性就是胡杨。
  是胡杨脑子里的那些超前的东西。
  这些东西太过超前,所以胡杨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解决的问题,都是在解决现实和超前之前的断层问题。
  核心研究所内所研究的东西,都将是时下最尖端。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十年或者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内最尖端的东西。
  这是以国际水平为参考来说的,如果放在中国的话,还要再加上十年甚至是二十年。这就是我们科研领域的现状。
  这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在面对高等数学的考卷。我就是把答案都告诉小学生,他也不见得都能抄对。就算小学生能够把全部答案都背下来,保证都准确抄到这张卷子上,那换一张卷子该怎么办。
  办法只有一个,也是最笨的那一个。小学生需要学习小学数学,中学数学,然后是高数和高等数学。这个过程可以快但绝不能省。
  而李亿峰就把这个这个过程就安排在第一研究所发生。而发生这段过程的时间,正好可以用于第一水泥厂的筹备和建设。
  所以即便第一水泥厂更加重要,现在也应该慢下来给第一研究所让路。
  ——
  胡杨上辈子听一位文化圈的老前辈说过。
  人类赖以生存的是食品,而让人无法自拔并且堕落是法律禁止的违禁品,而在这两者之间的就是瘾品。
  不是错别字,不是饮品而是瘾品,是上瘾的瘾。
  凡是能让人上瘾的东西,在接触之初大多都不是那么让人舒服的。比如抽烟,第一次吸的人九成九会被呛到。比如喝酒,九成九的人第一次都会被辣到。
  但当你过了这个不舒服的阶段,就是开始上瘾的时候了。在全世界范围内,香烟和酒精饮品都是最赚钱的合法生意。
  李亿峰虽然不抽烟也不喝酒,但他还是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除了对第一研究所的战略重心和定位重新调整之外,对于啤酒厂他也要求做了调整。
  不过这次他没有给胡杨具体方案,而只是要求啤酒厂---必须盈利。
  最开始胡杨执着于酿造啤酒的原因,就是单纯因为现在的啤酒太难喝。而他同时还知道,未来的啤酒胡变得好喝,但也只剩下好喝。所以他要自己搞啤酒,说的直接点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原本并没有打算盈利,甚至有打算根本对外出售,只供应华夏科技公司内部饮用。
  但现在,李亿峰已经给出了必须盈利的要求,那就需要进行大的方向调整了。
  现在啤酒厂的精酿技术已经有了一点眉目,剩下的就是一点点积累成熟度。按照李亿峰的要求,胡杨接下来就要把拉格啤酒的酿造排上日程了。
  拉格啤酒就是工业啤酒。最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啤酒。通常酒精度不会太高,主要特点是易饮。
  所谓易饮,说白了就是喝着没有负担,喝了还想喝,最好还不太容易醉。每个国家都有几款自己代表的拉格啤酒。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几种,像百威,嘉士伯,喜力等等都是这种。
  这些拉格啤酒各有自己的特点,酒精度也都在5°左右。而咱们国内的啤酒大多没有这么高的酒精度,主要还是成本的因素。
  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如此,品质由成本决定,而价格则会决定市场。
  拉格啤酒不同于其他品种的精酿啤酒,定位是一种日常配餐酒精饮料。而精酿追求的则丰富的口感和风味,成本自然会高很多,所以基本上精酿是小众商品。
  针对大众口,也要针对大众的消费能力。
  咱中国的白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而啤酒则是本世纪才出现的东西。习惯了白酒的国人,在喝啤酒的时候的大多都追求大口大口灌下啤酒的快感。
  这也就意味着,通常要喝很多瓶。如果价格不够亲民,大家怎么敢放开了喝。国内大多数啤酒厂在创办初期,也都是走得这种路线。
  所以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多数的啤酒都很不好喝。技术不太过关,又要压缩成本,这个结果也是自然的。
  这种情况要带九十年代才会有改善。酿造技术有了提高,而作为原料的大小麦产量都有了大幅提高,自然单价也就降低了一些。
  这两项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口味提升而成本降低。那个时期也是国内啤酒工业发展的高峰期。
  胡杨当然不会想要跟随这个潮流。他之所以会想要在丹东建一个啤酒厂,只是因为现在的啤酒都太不好喝了。盈利当然更好,但底线是主要不赔钱就行。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啤酒会逐渐成为消耗品。进入九十年代,逢年过节时全国各地的啤酒厂门口,各种运输啤酒大卡车都会排起长龙。
  再往后,国产啤酒很多都开始有些跑偏了。因为一种新工艺产生了,那就是用淀粉酿造啤酒。淀粉只负责发酵产生酒精,而啤酒的味道和口感则都要靠添加剂调配。
  啤酒的酒精度都被控制在3°以下。酒精度低了,自然就能喝更多瓶。这个时候的啤酒更像是啤酒味道的饮料。就跟那些用香精勾兑的廉价饮料一样。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
  还会更糟吗?
  当然!
  永远不要低估国人在这方面的能力和下限。
  限制一个人的啤酒酒量的条件,除了本身的酒精分解能力之外,还有胃容量和水代谢的能力。胃容量没办法干预,但水代谢能力却可通过在啤酒中加入利尿剂来改变。
  有了利尿剂的参与,就可以在很短时间排出大量尿液,带动体内加速循环代谢。喝这样的啤酒,一顿饭能去若干次厕所。相应的这顿饭也可以喝更多的啤酒。
  在胡杨看来,淀粉做的啤酒就不能算是啤酒。
  回归正题,首先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起一个名字。鉴于已经有了第一水泥厂和第一研究所,所以这个啤酒厂就绝对不能再用第一做前缀。
  至少在起名字的方面,胡杨要比李亿峰高一点点才行。
  锦江,这是胡杨给啤酒厂起的名字。
  丹东有座锦江山,站在山顶能看到整个丹东。这个名字不管怎么看都比“第一”要好。
  锦江啤酒正式命名之后就是设备和原料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