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 > 工业教父 > 第277章 不玩了
  管冲这边的核心诉求非常简单明确,就是让赵鲲不断的在这里添油,然后不断的消耗,然后再添油,再消耗,不断循环。
  想要把对手引入这种添油战术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一直有种,马上就要能战胜你的感觉。
  管冲和房堃每天都给赵鲲精心设计一点新刺激,让他不断的增加投入。但因为管冲他们一直都小心的控制着火候,所以在最初的这段时间里,赵鲲和那个老于都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各地的反馈来看,他们都现在已经略占上风了。老于的确要比赵鲲他们几个稍微高明点儿,从投入之后的回馈上来看,有他把关之后的确提高了很多。
  从资料上来看,这个老于也是从美国回来的。一直在赵迁身边管钱,对于经营算是非常内行。如果现在是处于成熟的市场环境,老于应该会发挥比得比现在更好。
  在第二周开始之后,老于终于发现了某些不对劲的地方。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法回头了。之前所有的投入不断累加之后形成的巨大的成本,让他不能更不敢现在就放手。
  每多投入一分钱,他们的压力就会增大一分。老于已经想明白了这点,却还是不得不再继续投下去。因为他们现在面前就只有这条路可走。现在放弃所造城的损失,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华夏信息》会先承受不住。而支撑他们这个希望,就是《华夏信息》所表现出那种摇摇欲坠却咬牙坚持的状态。
  这不光说明管冲和房堃的确都有很有演戏的天赋,还有老于和赵鲲潜意识中对这个结果的强烈渴望。
  第二周结束之前,老于手中的资金就已经捉襟见肘。这并不奇怪,因为赵鲲的钱一直在被管冲有意识吸引到了名目繁多的各种地方。
  分散投资的弊端就不需要赘述了。在老于开始把关之后,虽然极力想要补救赵鲲之前挖下的大坑。但这个人性格中那种普通商人的精明,让他不太愿意主动放弃已经做出的投资。
  赵迁把管钱的责任交给他,老于当然要精打细算的花好每个钢镚儿。而这也是管冲他们最喜欢看到的结果。
  大半个月之后,就连赵鲲都觉察出了异样。这个时候老于也不得不再次向里德伸手。
  傲慢的里德在愤怒斥责之后,最终他还是和老于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因为他也不愿意接受之前所有投入都打水漂的结果。而且他也不相信会搞不定一个普通的刚成立没多久的媒体。
  kbc新闻集团和华夏信息杂志社,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里德一直没有真正抓住的重点是:这是在中国,《华夏信息》是中国大陆上第一份系统梳理商业信息的期刊刊物。《华夏信息》不仅发行期刊,还组织各种活动,甚至直接参与商业活动之中。
  在这么巨大的新生市场中,一个占据先机并迅速成长的媒体,它所具有的力量和韧性,是里德从来都没有正视过的。
  把《华夏信息》当做普通的杂志来对待,是里德犯得最大的一个错误。
  再次从里德那里得到支援之后,老于立刻发起了猛烈的反击。以广州这个核心区为中心,他们发行了一份叫《供求信息》的报纸。
  名字是《供求信息》,以报纸的形式发行,但内容却是与《华夏信息》有六成相似。其中四成的不同,那是某些选择独家在《供求信息》上刊载的企事业单位的广告。
  换句话说,《供求信息》就是在抄了《华夏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独家的东西。而且还是一周两期的高频率发行。
  理论上说,这已经从各个方面全面的超越《华夏信息》。
  从这个实际情况来看,包括胡杨在内所有人也都是认同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华夏信息》被全面压制,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
  这个半个月时间,赵鲲,老于还有里德都过得非常放松。在他们看来,曙光就在眼前了。也都不约而同的对提出这个方案的jim王不吝夸赞。
  其实能看到这一步,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见识。只是他们的思维都进入了小误区。因为从一开始,里德和赵鲲的想法就是收购《华夏信息》。所以在他们的脑中,就会自动忽略再弄一个杂志的想法。
  虽然最终选择了报纸的形式,但意思都差不多的。报纸相比杂志的优势,就是可以更快的出版。杂志从印刷到装订,周刊就是极限了。而报纸则可以做到每周两期。
  《华夏信息》是半月刊,而半个月时间《供求信息》就能出四期,你怎么比!
  而这半个月里面,《华夏信息》也真的被《供求信息》压得抬不起头来。
  局势乐观之后,他们在jim王的再次建议下,里德和老于也都再再次追加的投资,巩固胜利果实。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很有可能已经不需要收购《华夏信息》了,而是可以直接从正面击败,并且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媒体。
  几个被形式乐得冲昏头脑的人,并没有进行仔细的思考,就认同了jim王的想法。
  因为胡杨之前已经确认过了,里德那边只有十几万人民币的现金额度。一花完就要从香港再调,里德只能又从香港调拨了一笔资金。这已经是短期内,他第三次申请活动资金。上面已经对他发出了质询。
  而老于这边也再次从赵家调集资金。和上次一样,这笔钱也是从赵迁那边单独出的。这接二连三的掏钱,赵迁那边的压力也着实不小。
  虽然都有压力,但他们都还是非常坚定的把钱搞了回来。因为他们都认为,就差这最后一把火了,应该就这里结束了。
  事实证明,整件事也的确要在这里有一个了结。
  沈阳,华夏科技的分公司的办公室里,胡杨正在手里翻阅的就是最近一期的《供求信息》。
  胡杨对坐在对面的邢鹏说道:“这个供求信息的名字倒是起的不错。”
  邢鹏倒是不以为然:“就是印刷差了点儿,哪有咱的杂志好看。”
  胡杨放下手里的报纸:“报纸有报纸的好,杂志有杂志的好。”
  邢鹏说道:“听你这个意思,还打算留下这个破报纸?”
  胡杨点点头:“还真有这个想法。可以搞成那种以城市为单位的。内容上主要做当地的各种信息。我觉得是有搞头的。”
  邢鹏不解:“你说的日常信息,普通报纸上也有啊?还有什么特色?”
  胡杨想了一下说道:“特色就是全都是信息,招工、买卖、出租、出手、修车、修锁、饭店开张、旅社开业之类的都可以写在上面。但没有新闻,也没有时事。就是一份光有信息的小报。”
  邢鹏琢磨了一下,还是没有抓住胡杨的思路,摇了摇头说道:“你觉得有搞头,那就搞一下。”
  胡杨抓起电话,打到了广州。
  电话接通,那边先传来管冲的声音:“报纸好看吗?”
  胡杨打了个哈哈:“点子还可以,东西糙了点。”
  “我也这么觉得,点子可以留着用。”管冲和胡杨的看法不谋而合。
  “点子留下,人就让他们都去找地儿凉快去。香港那边找到了吗?”胡杨准备收网了。
  管冲点头同意:“找到了,地点和人员情况都已经全部掌握。”
  胡杨拍板:“那就收了吧,马上年底了不和他们玩了。”
  在没有真正可靠的保密线路之前,胡杨和管冲在电话中的对话,都是这种云里雾里的方式。很多时候就是邢鹏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不过这次邢鹏听懂了,就是不和他们玩了。
  就在管冲放下电话的24小时之内,所有与《华夏信息》签过合同并违约的企事业单位,都收到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正式通知。
  通知明确了合同中关于违约条款和企事业单位的违约事实。《华夏信息》杂志社作为合同的甲方,正式通知他们如果不能在三天内修正违约行为,就将会就此向法院起诉。
  同时收到通知还有那些与《供求信息》签订独家协议企事业单位。《华夏信息》将从今天起,停止刊发任何与这些企事业单位相关的信息。拒绝任何形式的合作。简单来说就是封杀。
  依然同时《华夏信息》出了份一共只有几页的特刊。内容就一个,列出了所有人合作单位和所有不会合作的单位。
  对于《华夏信息》与《供求信息》的故事做了简略叙述。对《供求信息》明目张胆的抄袭,给予了毫不客气的抨击和鄙视。
  发出这份东西的目的非常明确。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摆出来放在台面上告诉所有人。朋友就大家一起继续好好发财,敌人就不带你们玩了,而且还不允许再占我一丁点便宜。
  还是同时,赵鲲收到了一份上海浦东中院的传票。
  《华夏信息》杂志社,正式起诉的《供求信息》抄袭侵权,恶意竞争破坏市场秩序。
  而作为《供求信息》的法人代表,赵鲲自然就是第一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