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天兵在1917 > 501 互不相让
  对希特勒来说,要他承认失败,还不如直接一刀剁了他。德意志和第三帝国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如果丢弃掉这一切,他就是行尸走肉了。而现在英美不光要干掉德意志,还要让德意志赔上战争中好不容易赚来的一切收益,后三四辈人都要没头没脸的还债,这样的条件对希特勒来说简直就是羞辱!
  自然的元首是绝不会忍受这样的羞辱的,所以在他从德国驻瑞士大使那里获知了英美开出的所谓条件之后,是勃然大怒,断然命令中断同英美的接触,表示宁死也不受这样的侮辱。
  这样一来接触自然是无疾而终,反正李尔文是挺郁闷的,明明德国人都有投降的意思了,但是却被一个疯子给阻挡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很快李尔文就明确了一点,要想让德国投降,就必须先解决掉希特勒这个麻烦,有希特勒在,一点儿戏都没有。很快她就制定了一个屠狮计划呈报给丘吉尔批评。这个计划的核心和联合德国内部的希特勒反对者进行一次政治暗杀,除掉希特勒赢得德国的和平。
  不过丘吉尔却并不看好这个计划,因为上一次暗杀失败之后,希特勒就提高了警惕,盖世太保和秘密警察将德国国内的异己分子拉网式的过了一遍。大部分德国反对派不是被捕入狱就是被直接枪毙,被血洗的相当厉害。以这帮人当前的实力有能力再组织一次针对希特勒的暗杀吗?
  丘吉尔对此严重表示怀疑,甚至他认为这就是个笑话,只不过为了给李尔文留点面子,他才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允许李尔文给与这些人一定的支援,但是不要对他们抱太多希望。
  李尔文那边自然是干劲十足,不过丘吉尔和罗斯福已经放弃了政治解决德国的方案,转回到了之前蒙哥马利提出的第二次两栖登陆方案上来。
  在罗斯福和丘吉尔看来,这个第二次两栖登陆至少比暗杀希特勒靠谱一点。不过对于这个第二次两栖登陆的规模以及具体目标,两国之间是存在分歧的。
  丘吉尔自然是希望越快拿下德国越好,所以希望这次两栖登陆的规模能够搞大一点,最后投入两到三个集团军,也别袭击什么德军的侧翼,那没什么意义,不如直接向着荷兰、比利时前进。
  说到底,丘吉尔的这个方案其实受蒙哥马利的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就是蒙哥马利之前拿出的那个第一套方案的翻版。只不过将登陆的地点从风险比较大的荷兰转为了法国亚眠。
  之前就说过了,这个方案问题是比较多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兵力,之前蒙哥马利准备动用一两个集团外加三个伞兵师就已经够让盟军抓狂了。这回丘吉尔竟然要求动用两到三个集团军,这尼玛超出了好几倍好不好!
  这个规模已经不亚于第二次霸王行动了,丘胖子你不要搞笑好不好!
  当然,丘吉尔并不是军事白痴,他也有一定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兵力不足,用他的话来说,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嘛。反正卡昂这一线进展也不大,完全可以将部分部队抽调出来用于第二次两栖登陆嘛!
  至于物资紧张,丘吉尔的解决办法更是简单直接:“直接停掉对苏联的援助,反正我们的目的就是抢在红军之前拿下德国,为什么要提供给苏联宝贵的物资,让他们抢在我们前面呢?”
  好吧,这条建议真心是惊世骇俗,这么搞等于是直接解散了反法西同盟,苏联难道不会跳脚?丘吉尔大概是吃定了苏联不敢炸刺,反正苏联现在也是两线作战,难道敢跟英美翻脸?
  丘胖子就是这么无耻和没节操,更可怕的是依靠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他提出的这个建议在英美两国还都有一大帮人表示支持。于是乎压力一下子就压在了罗斯福的肩头。
  罗斯福喜欢丘胖子的计划吗?不好说,但老罗还是比丘胖子稍微有节操一点,所以对于这个搞法他并不是很认同。罗斯福倾向于搞一次小规模的两栖登陆,其目的也不是直插德国,而是从侧面袭击法国北部的德军,切断他们逃往德国的线路,将其歼灭在巴黎北部地区。
  按照罗斯福的设想,这支从侧面袭击德军的部队规模就不需要太大,一个集团军都嫌多,一个加强的军就足以胜任这项任务了。在他看来,应该给这支部队配属比较多的装甲部队,利用装甲部队的速度优势从侧面撕开德军的防线,将其包抄合围。
  这样一来也就不用为物资和兵力发愁,个把军的物资对土豪一般的美帝而言挤一挤还是有的。而且也没有得罪苏联的危险。最后历史上的名声也好听点,否则今后一说起来就是英美盟军如何如何无能,连德军在西线的二流部队都打不过,只能挖空心思的想歪招。
  当罗斯福提出这个主张的时候,英国人是有些不屑的,认为老总统确实是太老了,明明可以一举搞定德国但却偏偏要走弯路,这是多么的战略短视啊!
  反正最初的争论是相当的激烈,一度丘吉尔还占有某种程度的优势,但是在八月底,当红军绕开华沙直扑波兰腹地之后,这种争论很快就消失了。丘吉尔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为什么?因为情况很明显了,俄国人根本就是一头野猪,是不管不顾的往前突进,没有任何力量能将其挡住。这样的狂飙突进真心是让在卡昂周围打转转的英美很没面子。当然,让丘吉尔放弃原本的设想不是因为面子的问题,而是扎扎实实的实际问题。
  苏联红军连华沙这种巨大的具有政治影响的城市都可以不管不顾,都是埋头向前冲,这不正说明其已经铁了心的要去抢占德国吗?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既然如此丘吉尔就更加没有放弃的理由了,毕竟他的方案能更快的攻入德国不是吗?不尽然,前面说了,丘吉尔的方案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时间做准备,两到三个集团军的集结和物资准备,还有海空协同和侦察,不客气的说没有两三个月是下不来的。
  而现在英美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吗?那边红军都发狂了像公牛一样埋头向前冲,哪里有两三个月的准备时间给你!在丘吉尔看来,三个月之后红军恐怕都打到柏林城下了,那时候去亚眠登陆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丘吉尔觉得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实施蒙哥马利那个方案的时间了,只能尽快的突破卡昂一线,尽快的用现有兵力往德国冲。如果继续这么吵吵闹闹的讨论下去,真心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俄国人将德国这块肥肉吃下去了。
  所以丘吉尔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他支持的方案,转而同意罗斯福的那个方案。对丘胖子来说,现在不管怎么样赶紧上路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乎英美两国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准备最快在九月中旬最慢在十月上旬进行一次有限规模的两栖登陆,将一到两个装甲师和步兵师送到亚眠。很快方案就定了下来,不过就在英美准备积极实施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打断了他们的计划。
  什么情况?英美盟军总算将当面的德军打爆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简单,本来德军在西线的部队就算不上有多强,在卡昂一线同盟军对峙其实凭借的就是一口气。但是这一口气不可能永远不散,一旦达到了极限,自然而然就崩盘了。
  其实英国人和美国人只要死缠烂打不给德军喘息的机会,这种崩溃还会来得更快一些,只不过英美两国的大兵哥太娇贵了,打一段歇一歇喘口气晒晒太阳,又不集中装甲部队进行突击,这才让德军生生的坚持了下来。
  当然,一旦他们达到极限,不用玩什么两栖登陆侧袭,一样会崩盘。只不过这种崩盘来的有点突然,让英国人和美国人没有多少心理准备罢了。
  这样一来英美两国都有点傻眼,感情拖拖拉拉了半天都白搭了,早知道德国佬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鬼才搞什么两栖登陆,直接猛冲猛打让其崩溃就是了。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蛋疼的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蒙哥马利的“赛马场”行动遭受重挫,这位陆军元帅集中全力打出的一拳就那么被德国人挡了下来,这让英美两国心里头不能不犯嘀咕,不得不更加高估德军的战斗力,这才耽误了时间。
  好吧,英美两国的高层已经顾不上吐糟蒙哥马利和德国人了,既然通路已经打开,那就别等了,赶紧开路吧!
  慢!这里面有个小小的问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自然是出乎德军意料的一步好棋。德国人确实没想到盟军会在诺曼底那个穷乡僻壤登陆,因为这是不符合军事原则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诺曼底这一片滩头几乎没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深水港口,你问要港口做什么?上百万的军队物资消耗那是惊人的,没有深水港口就意味着大型货轮无法靠岸向滩头输送物资,而没有足够的物资美国人是不会打仗的。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周边可以利用的大型深水港口只有诺曼底西北方向的瑟堡,除此之外还像样一点的港口就是卡昂。可以想象仅靠这两个港口很难满足盟军那巨大的需求。
  不光是港口有问题,诺曼底这一片滩头往卡昂方向发展还有众多的沼泽,这也是个制约盟军运力的难点,哪怕是美国人投入了大量的两栖车辆问题也没能根本解决。盟军之所以登陆之后迟迟打不开局面,糟糕的地形也是一个因素。
  还不光是地形有问题,我们都知道路上交通运输铁路的吞吐量是最大的。而瑟堡、卡昂通向巴黎只有一条铁路线,就这么一条铁路承担百万级别军队的供给,那肯定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我们后来就看到,盟军一路向巴黎挺进,但就在接近巴黎的时候忽然准备绕开巴黎,原因是什么?还是这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负担太重,仅靠瑟堡通向巴黎的这一条铁路根本就撑不住。如果不是巴黎人民突然起义,盟军是真不打算那么早就解放巴黎的。
  也就是说,哪怕现在德国人正在大踏步的向巴黎方向撤退,但是盟军的追击速度也提不上来,毕竟德国人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甚至在走人之前将相关的设施破坏殆尽和洗劫一空。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人不能这么干哈!
  解放区的老百姓的嘴他们要管吧?还要修路吧?再加上运输能力有限导致的供应困难,这些问题极大的拖慢了盟军前进的脚步。
  这个时候不知道蒙哥马利是突然开窍了,还是丘吉尔给他施加了太多的压力。总之这位陆军元帅忽然提出:“咱们不搞这种一线平推了,这样速度太慢效率太低。不如咱们集中装甲部队向前突击,一举给德国佬捅个透心凉吧!”
  好吧,罗斯福和丘吉尔举双手双脚支持这个提议,但是问题也随之发生了。前面说了,供应困难,肯定不可能让所有的装甲部队都玩命向前突,肯定只能让部分装甲部队先飙起来。那么问题来了,是让英国的装甲部队向前冲呢?还是让美国的装甲部队冲呢?
  千万不要以为英美站在一条战线上就真的好得穿一条裤子了,不管是政客还是军人都是有私心的,荣誉谁不想要?谁不想做狂飙突进的大英雄?
  反正不管是蒙哥马利还是布雷德利都不想让这个美差落到对方手里,尤其是布雷德利,他觉得吧,明明俺们美国人掏的大头,自然的物资供应就应该向美军倾斜,就应该让他的部队打前锋,凭嘛要照顾英国人的情绪呢?
  不过这仅仅是美国人的想法,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儿,在英国人那边恐怕就是另外一种想法了。比如蒙哥马利认为这个事儿根本就没有什么好争的,理所当然就应该是他的装甲部队打先锋嘛!
  在蒙哥马利看来美国人根本就不会打仗,除了会用物资堆死敌人之外,就一无是处了。像这种充满技术性的活计就应该交给更职业也更能干的英国军人。更何况蒙哥马利还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建议是他提出的,就应该归他去执行。
  反正对于这个问题,英国人和美国人是吵得不可开交,反正是谁都不肯矮一头,都卯足了劲要抢着当先锋。
  “什么?蒙哥马利和布莱德利吵了起来。”听闻这个消息某仙人也有些欢喜,因为他早就盼着这一天了。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管是英国将军们还是美国将军们都不会允许这个捞战功的机会从嘴边溜走。
  历史上也是这样的,不过当年闹得最凶的是巴顿和蒙哥马利,如今巴顿解甲归田了,布莱德利没有出头鸟可用,只能自己挽起袖子开干了。
  其实李晓峰真正感兴趣的是艾森豪威尔的态度,历史上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美奸”,为了捞取政治声望,在英美两军内部大肆给蒙哥马利卖好,一度将补给优先权给了蒙哥马利,气得巴顿直跳脚。当然,最后让蒙哥马利狠没有面子的是,被捆住了手脚的巴顿依然抢在他前面突破了莱茵河,让丘吉尔和蒙哥马利变成了笑话。
  反正艾森豪威尔这个人是纯粹的政客,巴顿有用的时候当成个宝,没用了就像垃圾一样丢弃。阿登战役的时候,美军岌岌可危的时候是谁转头去救援的,还是被艾森豪威尔坑得很惨的巴顿。
  “艾森豪威尔偏向于蒙哥马利。”雅科夫一五一十的介绍道。
  对此李晓峰笑了笑,也不当一回事儿,反正这是英美之间的龃龉,闹得越凶越好,反正他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最好是狗咬狗打起来才好。当然,李晓峰要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那两家老流氓绝对会将纷争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不会出现撕逼大战的宫斗戏。
  想了想,李晓峰忽然又问道:“我们的情报员有关于英美对于巴黎态度的情报吗?”
  是的,对红军来说巴黎很重要,这个沉重的包袱如果落在了英美的肩上,必然要减慢他们本来就不算快的推进速度。反正李晓峰是决不允许英国和美国放弃巴黎的。
  雅科夫翻了翻笔记本介绍道:“从情报员的反馈来看,英美确实倾向于绕开巴黎。”
  李晓峰不知觉的皱起了眉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看来只能他再次出手去坑美国人和英国人一把了。想了想他吩咐道:“给我联系法国共产党和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我需要跟他们在苏联的联络员好好的谈一谈……嗯,另外致电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戴高乐将军,告诉他我希望近期同他进行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