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天兵在1917 > 549 默契球
  形势确实是很糟糕,英法联军突破白俄罗斯方面军阻击部队防线之后,阻击部队就乱成了一锅粥。大约五个师向华沙方向溃退,算是捡回了性命。
  而另外五个师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一番恶战之后,三个师勉强的从英法联军的直接打击下逃了出来,扔掉了绝大部分重武器(其实也不算是什么重武器,也就是重机枪和迫击炮)之后狼狈地逃往东普鲁士方向。
  至于剩下的那两个师,绝大部分被歼灭,残余的部队分散在战场上进行最后的抵抗。总而言之,图哈切夫斯基歼灭了一个整编的彩虹师,消灭和俘虏了上万人。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这么说吧,算上之前的阻击战和围歼作战,白俄罗斯方面军付出了伤亡六万余人的代价,而他们的对手伤亡才三万余人。
  也就是说,每两个红军士兵受伤或者死亡才能换来一个协约国士兵的伤亡数据。而且还必须看到,协约国士兵受伤之后能够获得比较及时的医疗救助,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恢复战斗力。
  而红军士兵则没有这个条件,首先红军的后勤体系是相当简陋的,能保证战士们吃饱肚子打仗就实属不易了,至于医疗?嘿嘿,落后的俄国真心没啥医疗可言,沙皇时代普通士兵就是灰色牲口,就是可以牺牲掉的炮灰。而红军时代,虽然一直在强调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战士,但实在没那个条件。
  其次,白俄罗斯方面军这回是被击溃了,失去了战场的控制权,大部分伤员都当了俘虏。这么说吧,和协约国相比,白俄罗斯方面军是纯减员,是不可恢复的。也就是说那六万伤亡,去掉死亡的一万大几千人,剩余的只有一万多人逃了出来,剩下的都进了协约国的战俘营。
  这么一战打下来,白俄罗斯方面军不光在武器装备上落后于协约国,连唯一的数量优势也消失了!
  所以图哈切夫斯基才会那么沮丧,才会赶紧地给托洛茨基发电报。原因非常简单,华沙肯定是守不住了,如果继续硬抗,整个白俄罗斯方面军都会被打残,到时候引发的连锁反应就吓人了!
  实际上现在的情况就已经很吓人了,至少托洛茨基是脸色铁青,在进军波兰之前,老托绝对想不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雄心满满,是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的。谁想到这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就没了?
  说实话,当时托洛茨基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更不敢相信他所倡导的世界大革命刚刚开了一个头,就准备谢幕了。
  “我们还有机会,”乌利茨基的脸色也一样不好看,他咬了咬嘴唇断然道:“乌克兰方面军就快到了,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可以在华沙打一个翻身仗,一定能够一举扭转局面!”
  托洛茨基眼眸中似乎有了一丝光亮,乌克兰方面军按照政 治局和军 委的指示正在向华沙挺进,有了他们的加入,似乎可以翻盘?
  不过托洛茨基眼中的光彩很快就黯淡了,因为他发现,现在能决定世界大革命和白俄罗斯方面军命运的并不是乌克兰方面军,而是协约国的军队。以白俄罗斯方面军眼下七零八落的态势,根本没可能守住华沙!
  “怎么会守不住呢?”乌利茨基急了,“我们可以收缩兵力在华沙打巷战嘛!”
  托洛茨基颓然地摇摇头反问道:“那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意义,到时候乌克兰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方面军从南北两个方向猛攻协约国的军队,必然可以将其击退!”
  托洛茨基苦笑了一声:“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乌克兰方面军不是已经在路上了吗?”乌利茨基很不理解地问道。
  托洛茨基颓然地叹了口气:“不是乌克兰方面军的问题,而是波罗的海方面军的问题!”
  乌利茨基还是不理解:“波罗的海方面军有什么问题?难道他们还敢不执行军 委的命令?”
  托洛茨基摇了摇头道:“他们还真敢不执行军 委的命令!”
  乌利茨基敢要说话,托洛茨基就解释道:“之前为了给白俄罗斯方面军减轻压力,波罗的海方面军向什切青、柏林方向发动了攻击,吸引了一大批敌人的注意力。如今敌人为了夺回什切青,为了彻底解决柏林方向的威胁,集中了十个师的兵力准备一举将他们消灭!”
  托洛茨基看了有些震惊地乌利茨基一眼,苦笑道:“所以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压力也是非常大,他们没有能力南下华沙……”
  从托洛茨基的话看,李晓峰那边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波罗的海方面军加上东普鲁士人 民解 放军一起也就是十几个师的兵力,面对协约国的军队并没有优势,形势岌岌可危。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很可惜,托洛茨基了解到的事实有些偏差,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压力其实没有那么大。一步步说吧,先说协约国的军队,诚然协约国是计划用十个师的兵力去扫荡什切青并威胁东普鲁士,这是确有其事。但是却不是马上就准备实现这两个目标。
  这么说吧,其实协约国的兵力也是很紧张的,因为国内的无产阶 级运动日益高涨,他们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去干涉俄国革命。这就导致前线的兵力很是捉襟见肘。
  福煦那边别看击败了白俄罗斯方面军,但是还是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老头也一直叫嚷着兵力不足,要求获得支援。而在协约国看来,什切青和东普鲁士是小问题,华沙方向才是重点。所以不管是兵力还是物资够更倾向于华沙方向。这么说吧,收复什切青和攻击东普鲁士根本就不受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集团觉得第一步先收复什切青,等收复什切青之后再看情况解决东普鲁士的问题。基于这种思想,那所谓的十个师其实是纸面上的,是计划中用于解决东普鲁士用的兵力,而收复什切青根本不需要十个师!
  根据协约国集团的侦察,波罗的海方面军在什切青及德国东北部地区应该只有三到五个师的兵力,而且还处于分散状况。消灭这些敌人,有六七个师就够了!
  那么协约国最后派了多少兵力去收复什切青呢?一个师外带一个独立旅。可能有同志要奇怪了,作者君你刚才不是说需要六七个师吗?怎么转眼又变卦了?
  不是变卦,而是协约国只能拿得出,也只需要拿出一个半师就凑成七个师了。因为德国的艾伯特政府也派了兵力去收复什切青,有多少人呢?五个师!
  德国人花了老大的劲才将这五个师从巴伐利亚调到了北方,准备恢复东北方向国土的正常秩序。在协约国看来,自己出一个半师就很给德国人面子了,接下来就让德国人打头阵好了。反正他们才是德国的主人,才该着急。
  说到这,大伙就该明白了,什切青方向说是协约国在主导,但是主力打手其实是德国人。而德国人跟协约国能尿到一个壶里?
  如果李晓峰之前没有跟阿基莫维奇达成高度共识,那德国人可能真心是比较急。可是谁让他们暗地里跟某仙人就长远发展达成了高度一致呢?这么一来德国人自然就没有那么着急了。
  为什么?
  因为李晓峰向他们承诺了一点,不再继续煽动德国东北部地区无产阶 级的情绪,双方合伙打一场默契球,最后德国人安静的恢复秩序,而波罗的海方面军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之后胜利的转进。
  波罗的海方面军,不对,应该说李晓峰想要些什么呢?很简单,什切青造船厂他是准备搬走地,这么一个老厂他才不会留给波兰擦脚布。至于德国人,他们也很清楚,什切青今后将不会属于德国了,他们不可能为波兰人和协约国集团拼命。
  搬走什切青造船厂只是一方面,李晓峰更想要做的是在什切青好好地敲打敲打协约国,打算一口气将协约国的那一个半师吃个干净。能在什切青打掉协约国的一个半师,那么波兰战场上就可以少面对一个半师的敌人。
  从这也就能看出来了,其实李晓峰那边的压力是非常小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告诉托洛茨基他没什么压力呢?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是某仙人不看好图哈切夫斯基,更不看好托洛茨基的作死手法。如果让老托知道他压力很小,那么老托绝对会逼迫他去填坑的。李晓峰可不愿意填坑,更不愿意帮老托填坑,所以叫苦叫屈就是必然的选择。
  其次嘛,没听过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吗?这一仗打完了,后面就是二十年的和平时期,不趁早多刷一点功劳,后面论资排辈论功行赏时怎么有理有据有节的捞好处?
  傻逼才不叫苦嗫!就是要让中央知道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压力有多大,就是让党 内上上下下都知道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功绩。不把形势说得恶劣一点,怎么突出功绩之伟大呢?
  所以某仙人是使劲地把敌人往强大了吹,总而言之一定得让中央觉得波罗的海方面军很苦逼,苦逼得他们都不忍心了才好。
  不得不说某仙人的策略很成功,当图哈切夫斯基的白俄罗斯方面军被打得焦头烂额,当托洛茨基也是愁眉苦脸的时候,波罗的海方面军的日子过得不错,或者说他们打得还是比较轻松的。
  停留在东普鲁士的主力就不用说了,依然在抓紧时间训练整编和换装,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波兰最后的决战。而前出占领了什切青的那三个师也比较轻松。
  当某仙人同艾伯特政府暗通款曲达成一致之后,立刻就将之前分散在德国东北部地区煽动工人情绪的部队收了回来,也就是说,之前协约国以为他们将要面对的是零散分散的敌人的判断是错误的。等待着他们的是严阵以待的三个满编师,弹药充足、工事完备、而且还拥有强大的海军支援火力。
  所以战斗刚刚爆发,协约国的军队就吃了个闷头亏,就在他们以为可以像波兰战场上用强大的火力欺负白俄罗斯方面军一样欺负波罗的海方面军时,立刻遭到了迎头痛击。不光是波罗的海方面军的火力比白俄罗斯方面军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敌人还拥有24小时不间断的海军火力支援。
  这么说吧,协约国的军队刚刚开始炮火准备,他们的炮兵阵地就会受到海面上10艘战列舰和巡洋舰的亲切问候,分分钟就会把他们的炮兵压回去。
  可怜的协约国炮兵一开始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两个配属的炮兵团50%的火炮被摧毁,75%的弹药也报销了。当时如果不是炮兵们奋不顾身的将火炮拉出预设阵地,恐怕就全灭了。
  说实话,协约国的炮兵根本就想不通他们的炮兵阵地是怎么暴露的,为了防备空中侦察,他们都在晚上修筑阵地,还覆盖了严密的伪装。按道理讲连他们自己人都被蒙蔽了,没道理还瞒不过俄国人啊!
  很可惜,这片战场上有bug一样的某仙人,无论什么样的伪装也别想瞒过仙人的眼睛。这片战场对俄国人来说根本就是单向透明的,协约国玩什么花样都没有意义。
  失去了引以为傲的火力优势之后,协约国的部队就很吃力了,进行了一两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他们很聪明的放弃了蛮干。而是选择了让德国人帮忙出头。讲心里话,协约国的这一手很卑鄙,这是让德国人去火中取栗,然后他们坐享其成。
  可惜,协约国集团并不知道德国人已经同某仙人暗通款曲了,所以德国人才不会傻乎乎的当炮灰。当然,德国人也没有拒绝进攻,如果拒绝的话,傻瓜都能发现有猫腻。
  德国人很服从的接过了攻击什切青的任务,也摆足了排场,先用大炮猛轰,然后步兵24小时不间断地攻击,似乎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德国人就这么猛攻了五天却没有夺取一寸俄国人的阵地。甚至在这种不计成本的狂攻下,伤亡都少得惊人。打了五天,德国人总共才阵亡了不到100人!
  也就是说每一天德国人才死亡不到20人。这是什么水准?过家家的水准!这个年月八个师一字排开,不要说真打个五天五夜,就算只是实弹演习,死那么十几个几十个都不稀奇。
  伤亡之所以少,那是因为德国人的战斗模式是这样的,进攻之前通过特殊渠道(阿基莫维奇)通知俄国人,我们要开始进攻了,会在几点几分开始炮击哪里哪里,请你们先躲一躲。
  而俄国人则说:“好的,我知道了。那也请你们注意,等你们发起进攻之后,我们会用空包弹还击。听见我们机枪发言之后,你们就撤,等你们撤回去了,我们再开炮做做样子。”
  很显然,德国人就是出工不出力。可偏偏协约国还没办法指责德国人磨洋工,因为对面的俄国人可是在报纸上呐喊了,不光刊登出了什切青遭受德军炮火袭击下的“惨状”,还说什么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也给了敌人重大杀伤。
  东普鲁士人 民共和国帮德国人背书,肯定了德国军队战果的同时,也说给了德国人重大杀伤,连犹太人都这么说了,还怎么指责德国人?
  当然,德国人也知道做戏做全套,他们也知道死亡的人数少了点,是有点说不过去。但是他们有办法糊弄哈,他们不提阵亡士兵的数量,而是改提伤亡数量了。
  伤亡数量上作假就容易得多了,受伤嘛,打断了胳膊炸断了腿是受伤,崴了脚扭了腰难道就不是受伤了?实际上德国人充分发挥了受伤的想象力,手指头蹭破了皮都得算进伤亡统计中去,至于什么感冒发烧头疼脑热,一样也算。甚至部分女护士大 姨 妈来了,都算进了受伤中去,谁让见血了呢?
  总而言之,德国人伤亡统计全都是水分,光看他们提供的数字,那五个德国师是妥妥的失去了战斗力,最好是立刻撤出战场休整。实际上这五个师是闲得蛋疼。
  德国人放水,让协约国压力山大,之前他们听着德国人那边打得“热火朝天”还想着佯攻配合一下,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佯攻的他们比“正面强攻”的德国人死伤要惨得多。俄国佬对德国人手软,可是下狠手往死里收拾他们。
  一来二去,负责配合德国人作战的那一个半师也明白了,赶紧地别犯傻了,人家是配合默契打假球,咱们没这个默契,上去不是找虐么!
  反正负责攻击什切青的协约国官兵也学精了,也跟着德国人学着磨洋工,看他们的意思这是不想继续打了。
  可惜,他们不想打了不代表某仙人会领情,在将什切青的工业搬迁一空之后,某仙人下达了对协约国军队的歼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