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 > 奶爸大文豪 > 第638章 需要大神来讲解
  帕克见保安让开,欣喜若狂地跑了上去。
  “pz,吕丁格校长,你们好。”虽然很激动,但是帕克还是先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好久没见啊,帕克先生。”张重笑道。
  其实张重这话有问题,因为他们之前从来就没有见过,只不过通过电话聊了一会儿而已。
  但是听在帕克耳朵里,还是让他非常高兴。
  张重为了吕丁格介绍,“这位是油管著名的up主,之前跟我有过合作,《沙丘》的英语音频就是他做的。”
  “哦,原来如此,当时这本书的音频我在开车的时候可经常都能听到。这样一说,帕克先生的声音我还真的感觉有些耳熟。”吕丁格笑道。
  帕克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只不过把书读出来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吕丁格摆了摆手,“事实并非如此,我看过《沙丘》原著,你的音频版跟原著还是有些区别的。我能感觉到,做了一些修改之后,这本书更适合听书了,你当时肯定花了不少功夫。”
  张重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我当时也是看到了帕克先生的才华,才决定将这本书的音频版权交给他的。”
  付出的努力被人肯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更别说肯定他的两个人,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另一位是他的偶像兼原作者。
  帕克激动道,“谢谢你们。”
  “你应该谢谢你自己。”张重笑道,“你是当地人?”
  帕克摇了摇头,“我不是当地人,不过恰好过来玩。”
  “那挺有缘的。”
  “是的,确实非常幸运,pz你今天的演讲让我非常感动,特别是最后的那首诗,真的……非常好。”帕克也找不出来什么形容词,憋了半天,只冒出一个非常好来。
  张重看了一眼等着他的作协代表团众人,说道,“一会儿我们要去吃晚饭,跟我们一起么?”
  帕克当然想跟张重一起进餐,但是他也知道分寸,就摆手道,“不了,不了,我就不耽误你们了,一会儿我也还有点事情。”
  “哦,那真的很遗憾。”
  帕克又扭扭捏捏地从包里面掏出一本《苏菲的世界》,“pz,不知道我有没有……”
  “当然可以。”
  张重接过帕克手中的那本《苏菲的世界》,然后掏出钢笔翻开扉页,就把书托在手里签上了名字,还另外写道:至帕克先生。
  帕克脸色涨红地接过书,又是弯腰又是点头,“谢谢,谢谢,pz,吕丁格校长,我就不打扰了。”
  说完帕克就走了。
  张重和吕丁格在台上笑了笑,然后并肩走下了台,去跟作协代表团会合。
  ……
  帕克一口气跑出了哥伦比亚大学,才喘着粗气看着手中的《苏菲的世界》。
  赚大了。
  他忽然有些感激之前在弹幕上撺掇他的那些网友们,要是没有他们,自己也不能鼓起勇气。
  想到直播,帕克再次打开直播间。
  让他意外的是,直播间竟然还有不少人。
  虽然直播关了,但是却有不少人依旧在直播间发评论。
  【老兄,你这可不厚道啊,怎么把直播关了。】
  【快开直播,让我们也看看pz。】
  【这up主吃独食,我要取关了。】
  【你们说,他能跟pz说上话么?】
  【不知道。】
  一群人在直播间里面发着评论,不知道帕克有没有跟pz说上话,也不知道直播还会不会开。
  就在这时,直播再次开了。
  帕克布满汗珠的脸刚刚出现在屏幕里面,一波弹幕就刷出来了。
  【你还敢回来!】
  【请罪吧。】
  【快汇报情况。】
  帕克笑着说道,“实在抱歉,不过跟pz见面开直播实在是一件不太礼貌的事情,也希望你们能够谅解。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情况吧,刚刚我跟pz说上了话。pz非常平易近人,虽然才通过一次电话,但是他还是把我给记住了。如果可以,我真的想把刚才那段画面路给你们看。”
  【……】
  【你这家伙……】
  【请up主不要再说这种无用且欠扁的话了。】
  【我怀疑你在炫耀。】
  就在粉丝们一致讨伐帕克的时候,帕克又做出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
  他笑呵呵地将《苏菲的世界》放在镜头前晃了晃,“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苏菲的世界,考我们呢?】
  【我去,你不会说拿到了pz的签名吧。】
  【……】
  帕克一只手拿着自拍杆,另一只手翻开《苏菲的世界》扉页,然后把书靠近镜头。
  随后他还一脸遗憾地说道,“唉,这大热天的,墨水都还没干透。”
  ……
  张重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的视频很快就在网上传播开了,他在演讲时读的那首《未选择的路》也很快地被众人所知。
  这是张重的第一首英文诗,这一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对华夏读者来说,张重出过不少优质的诗歌,不论是现代诗还是古体诗,他都经常有佳作出来。
  而且除了《荷叶集》里面一开始的那些诗,张重后面写诗都是看机缘。
  什么叫看机缘呢?
  就是只在特定场合,特定情境才会写诗。
  可以说,他后面的这些诗都可以牵扯出一桩故事来。
  不过大家还没有听过张重的英文诗,所以都想知道张重的英文诗到底是什么水平。
  不了解的人,可能觉得英文诗不就是将华夏语诗翻译成英文么?
  但是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就不会这样想了,因为他们知道英语诗也有自己的韵律格式。
  诗很快就被整理出来。
  但是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华夏人看不懂,是因为语言。
  而英语国家的人看不懂,是因为他们平时也很少接触诗歌,所以只觉得挺好听的,却对这首诗到底质量如何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这时候就需要一些专业人士出来评价了。
  而第一篇给出评鉴的人,竟然是来自华夏。
  燕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鲁麟在自己的微语上发表了一篇长达两千多字的评鉴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面,他除了解读这首诗蕴含的深刻意义之外,还着重讲解了这首诗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