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科幻 > 纳米崛起 > 第595章 月球(九)
  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打乱了nasa和中华航天局的节奏,双方只能被动做出应对。
  人类还太脆弱了,科技水平也没有达到一级文明的程度,就算是个别科技超强的大中华联邦,综合实力也顶多达到0.94,距离一级文明还有一段距离。
  现在人类连母星内的地震、火山、气候,都没有百分百硬抗的方法,就更别提太阳风暴这种宇宙灾害了。
  一旦太阳风暴的强度超过12级,对于没有磁笼保护的航天器而言,只能依靠本身的保护层和三倍冗余系统硬抗,扛不住就变成太空垃圾。
  这也是nasa重建空间站时,仍然选择在近地轨道区域的重要原因。
  如果将诺亚方舟号布置在蓝星的同步轨道,或者蓝月之间的拉格朗日点l1,那诺亚方舟号就失去了蓝星的磁笼系统,防护系统要复杂一倍以上。
  在太阳能电池板、核电池技术、激光散热技术、温差发电技术、常温超导体技术上,nasa全面落后于航天科工。
  如果nasa要建造一个人工磁笼,单单是人工磁笼系统的重量,至少需要达到250~300吨。
  而且由于核电池的散热技术不行,一旦在空间站上大量使用核电池,不仅仅成本会暴涨,核电池释放出来的废热,必须定期使用介质吸热。
  航天局的情报分析办公室,就做过跟踪调查,以目前nasa的技术水平,要维持一个人工磁笼系统,每月必须抛弃吸热介质8~12吨,才可以保证内部的废热被遏制下来。
  每个月抛弃8~12吨吸热介质,就算是航天局拥有特殊机制,都扛不住这样消耗,nasa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不是nasa不想建设同步轨道空间站、拉格朗日点空间站,而是臣妾做不到。
  当然,不搞磁笼保护,直接裸奔也可以。
  就是要好心理准备,空间站随时可能被太阳风暴干废,上面的宇航员估计要直接罢工了,或者问候诺亚会一众董事的全家。
  就像这一次,一次12.4级的太阳风暴,就摧毁了好几颗卫星。
  nasa现在又伤不起,只能将一部分有效载荷挪用,用在加强防护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年总有效载荷,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了。
  这一边,nasa在伤脑筋。
  而广寒宫基地这一边,石克己、李建先俩人的勘探工作进行到了第六天。
  此时俩人与广寒宫基地之间的距离,已经达到了102公里左右,他们现在的位置,是在虹湾平原3号热井中。
  石克己确定了这个热井的具体位置、深度、温度层,已经附近的地质条件。
  在平板电脑上,将3号热井的资料填写完毕后,他抬起头来:“建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这边返回基地吧!”
  “好的。”十几米外的李建先通过内置短波对讲机回道。
  收拾设备的石克己,看着探照灯照射的区域,周围仿佛有一层薄雾,笼罩着这一片区域。
  实际上,这并不是错觉,而是真实的情况。
  月球表面是存在稀薄气体的,就是含量相对比较低,但是眼前的“雾气”,其实是月球的月夜时期,特有的“月尘暴”。
  这种特殊的天气,其主要成因是月壤带有静电,在月球的低重力下,加上夜晚的超低温,导致月尘密集上浮在近地面,形成了特殊的月尘暴。
  这种特殊天气非常危险,因为带静电的尘埃颗粒物,很容易吸附在航天器、宇航服上,会造成电路电路、信号干扰、设备异常、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下降等。
  俩人上车之前,先进行了一次全身除静电工作,避免将尘埃颗粒物带入车厢。
  车厢相当于俩人的一个备用太空舱,里面的环境可以充当一个临时庇护所。
  万一外骨骼宇航服、内层宇航服接连损坏了,越野车的车厢,就是俩人最后的临时维生系统。
  而带静电的尘埃颗粒物,如果大量充斥在车厢内,不仅仅可能损坏内部的电子设备,还可能危机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比以为这是在开玩笑,月球的尘埃颗粒物比蓝星的尘埃颗粒物更加危险,因为这些尘埃颗粒物非常的“棱角分明”,可能会直接划伤呼吸道、眼睛。
  月球没有蓝星的流水风化过程,地表的月壤颗粒物都显得棱角分明,就相当于面对密集又细微的玻璃渣子一样,这些小东西可以杀人于无形。
  李建先打开导航系统,按照之前规划好的路线,驾驶着越野车绕路返回基地。
  越野车行驶在虹湾平原上,留下两条长长的车辙,人类的足迹正一点点改变着这里。
  前方虽然一片黑暗,但月球轨道上的导航卫星,却时刻指引着俩人,这就是人类探索未知的道路。
  车子的前进速度并不快,平均速度大概在6~9公里每小时。
  在月球这种充满未知的星球上,就算是平坦的月海,越野车的最快速度,一般会控制在20公里每小时左右,行驶速度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核心指标,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石克己俩人的行程,基本就是一半时间在开车,一半时间在做地质勘探调查。
  归程路线上,也有三个地下热井。
  这一次地质勘探工作,主要就是寻找适合的热井,用于建设地热发电站。
  从目前的初步勘探结果中,石克己只看中虹湾平原1号热井,距离、地形、供热层都相对合适。
  而虹湾平原2号热井,处于一条小谷地中,地形相对复杂了;虹湾平原3号热井距离最远,供热层在750~880米的深度,同样不太适合。
  看了一下导航位置,他希望接下来的三个热井有收获,可以再找出一两个合适的热井。
  毕竟虹湾平原1号蕴含的潜在地热能,大约在年3.5~4.2亿千瓦时左右,按照温差发电的效率,只能建设一个装机容量1.5万千瓦的发电站
  1.5万千瓦的发电站,只能勉强凑合着用。
  幸好当初规划基地时,就考虑到利用地热能的可能,在广寒宫基地东南方向,50~150公里的狭长区域内,存在至少37个热井。
  虽然不可能完全开发,但哪怕开发出一部分,也可以将装机容量堆积到30~50万千瓦。
  加上核衰变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保证基地的初步工业化,海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
  至于接下来的能源需求,那就要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小型化,以及摆脱烧开水的选择。
  其实在月球布置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还有另一个优势,那就是月壤中的氦3,以及相对丰富的冰水、地下水资源。
  不过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能不能如期小型化,眼前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