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一件接一件的传过来。
容洵身体好转,如今已经能吃的下饭了。
他吃得下饭,许多人便吃不下了。云宋才不管。
王誉也传来好消息,事情利利索索的办好了,正往回赶。这里离着湖广两地本就不远,事情办妥,钱和粮食有专人送到北边去,王誉不用管,便回来了。按着路程,也就十天左右的事情。
刘光亭隔一段时间写个奏折回来,路上也很顺畅,那些人穷怕了,知道回去了就有粮食和钱,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往回赶。这世道本就是这样,不是迫不得已,谁也不想背井离乡的。何况刘光亭巧舌如簧,那群难民看过几本书,认识几个字,被他说得好像回去有多好的日子似的。然后王誉办事顺畅,刘光亭把好消息告诉他们了,难民们脸色都不一样了,奔着往家跑。
云宋知道这件事,两个人都找对了,心情大好。
宫里头的妃嫔也跟着高兴呢。想着皇上高兴,怎么也得犒劳一下自己。谁知道云宋到哪还都穿着僧袍,照常吃斋,不沾荤腥,便知道她真的是要为民祈福的,不是说说而已。一个个又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
期间,云宋又着易兰去看了容洵两回。
容家的态度便和头一次完全不一样了,对易兰十分热情。因为此时皇帝的探望便昭示着容洵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他们当然愿意看到这样。
容洵一天天好起来,几日后已经能下床走动两步。百里苏简直就是被关在酒窖里,就差落把锁。实则不用容家几位小姐担心,百里苏在里头好吃好喝着,根本不出来。
容瑛时常感叹,“他这样修道的人还是头一次见到。哪有像他这样喝酒的?”
容静道,“他修道,又不是和尚,有什么不能的?他救了小六呢,光这一点,把相府赔给他都行。”
容瑛觉得有道理,但还是觉得这百里苏的确是个奇人。
容洵好起来,整个相府的氛围便不一样了。几位小姐终于被老夫人赶着回了夫家。
老夫人道,“你们都是有夫君有孩子的人了,上有公婆孝敬,下有孩子需要照顾。如今小六好起来了,你们也该回去了。”
容瑛嘟囔,“我们不在,他们也过得好好的。”
老夫人便白她一眼,“我就是嫌你们吵了,扰了小六静养。你们那么多人呢,吃了多少米粮了?”
非逼着老夫人把这话放出来,容瑛只得讪讪。
走时,容敏还宽慰,“娘是故意说得呢。就怕我们和夫家闹不和。”
容瑛笑着摆手,“我又不傻,这点话听不出来吗?得了,咱们也该回去了。我们这些日子不在家,那些男人指不定到哪鬼混去了,可不能轻饶了他们。”
几个人只笑,也不接话。
容洵自能下地走路时便没闲着,骤风给他打听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情,然后陪着他散步的时候告诉他。几日,容洵便将大小事都掌握清楚了。
朝堂的风向已经开始有变化,大家知道,容洵回来是迟早的事情了。到时候,不知道要怎么和王时斗了。
王时没拿这件事太放心上,因趁着容洵病重的时候,他几乎是大洗牌,把能换的人都换了。容洵上来,也拿他没办法。只要好好办事,不叫他抓住什么把柄,容洵就没办法撼动他。这样自信想着,他又派亲信把手底下的人一个个都打了招呼,这样便高枕无忧了。
可他近几日眼皮跳的厉害,心里有时候也会莫名其妙的不安,说不出什么缘由来。这事和陈氏说了,陈氏去给他求了个平安符。王时马背上打的江山,不信这些的。可陈氏执意,他便收了。可心里还是时不时的不安起来。
——
永安城内,一条街的尽头,有家医馆。算不上一流,但来往瞧病的也不在少数。
这日,一辆马车在门口停下,下来一个妇人。
便是瞧着身边侍奉她的侍女穿着打扮,便知道这二位不是一般的贵人。
两个人进了医馆,到了里屋。
大夫把了脉,又瞧了一眼眼前的贵人。那贵人是带着帷帽,面纱挡在跟前,看不清容貌。只大夫经手的人很多了,便是摸到了手腕上的皮肤,也能大约猜到这贵人的年纪不算小了。
贵人身边的侍女道,“有什么便说,到你这里来,便是瞧病的。”
大夫捋着胡子道,“夫人没病。”
那贵人听到大夫的话,纱动了动。
侍女道,“是个庸医?怎么就没病?我家主子时常不舒服。”
大夫道,“夫人这是喜脉,恭喜夫人了。”
只口气实在是不像是恭喜的。
他说着,又去看一眼那面纱,虽然根本看不到里面那位贵人的表情。
侍女没说话,贵人也没说话。
屋内安静了那么一会儿。
贵人终于开口,道,“知道了。赏。”
侍女便递过去一个荷包。大夫接过来,沉甸甸的,打开来一看,竟是发着光的金子。
金子太多,大夫便多说了一句,“夫人听老朽一句劝,夫人这个年纪,恐有危险,夫人慎重考虑。”
贵人微微偏头,像是看了她一眼,然后伸出手,叫侍女扶着她出去了。
二人登了车,很快马车便消失在了街道。
贵人又进了一家酒楼,只是侍女却没跟着进去。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侍女带回来一个人,推开了楼上雅间的门。
贵人在看到那人的那一刻,将头上的帷帽摘了下来。
两眼通红,泪水涟涟,唤他一声,“三郎……”
王时两步走过去,秀年已经悄咪咪的退了出去,守在门口,不叫任何人接近。
王时将她一揽,问道,“出什么事了?”
秦雉嘴巴也红了,微微抽泣的样子,让王时看着很心疼。想起了当初他要出去打仗,她送他时的那副样子。也叫他心疼。
秦雉没开口,还是掉眼泪。
王时已经很多年没看到她这副样子了。那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王时捏着她的手道,“说出来,别怕,有我在呢。”
他现在自认为有足够的能力帮助秦雉解决一切的问题。
秦雉和他四目相对,看了好一会儿,好像才有了一些信心说出来。
“三郎,我有孕了。”
王时的脑袋轰隆一声。他终于知道,他这几日为什么总是眼皮跳,原来在这等着他呢。这实在是一件太大太大的事情了。
他脑子里一下子很乱。
这比兵临城下还令他乱。
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了一会儿。先是想秦雉为什么不喝避子汤?当时就不该这么大意的。后来又想为什么自己不能收敛着自己一点?如果次数少一点,兴许就不能怀上了。
可这些他都没说。而是问道,“这事确定吗?”
只有确定了,才能想下一步怎么办。若不确定,那还考虑个屁!
秦雉咬着嘴唇点头,道,“去找大夫看过了。且我的月事许久不来了,也会干呕,吃什么都容易吐,睡也睡不好,都是符合的。”
这方面秦雉更有发言权。她毕竟是生过两个孩子的人。
那就是确定了。
难题又在眼前了。
秦雉看了看他,道,“我不为难你。大夫说了,我这年纪,不该生了,有危险。我想回去,就喝药,把这孩子打掉。”
王时却按住她的手,道,“你别拿主意。这事不是小事,你容我想一想。你也好好想一想,过两日我们再商议该怎么办。我们现在都不是最清醒的时候,做的决定指不定以后后悔。我们这年纪,不该再做什么后悔的事情了。”
秦雉温柔的看着王时,头倚在他的肩头,道,“我就知道我能依靠你,三郎。”
王时心乱如麻,却还是宽慰道,“别怕,我在呢。”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然后秦雉要回宫。王时不好送了她等车,只在雅间内就给她戴好了帷帽,叮嘱道,“听我的,先什么都别做,好好想一想。”
秦雉撩开轻纱,点点头,又踮起脚在王时的唇上亲了一下,道,“我听你的。”
她现在是个温柔的小女人,让王时看着很喜欢,有种保护她的欲望。
秦雉放下轻纱,往外走。
临走时,王时问她,“你看的那个大夫是谁?”
秦雉道,“没问过名字,只记得位置。是街尾那家医馆。”
“知道了。回去吧,当心些,叫马车慢些。”
“知道了。”
秀年扶着秦雉下马车。
她方才根本不必提起看过大夫的,因王时不在意这些。可她刻意提了,因那大夫多了嘴,看出了多大的年纪。也许只是个大概,但他不该看出来的。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多好,偏偏要多嘴。
所以,那大夫便不能活了。
王时和她想的一定一样。这事情,除他们当事人知道,谁都不该知道。哪怕一点点微小的苗头也不行。
当晚,街尾的那家医馆突然起了火。七口人全都烧死了。
京兆尹派人来查了,是煎药的炉子没有灭,火星子点燃了旁边的柴火。大家都睡得熟了,火势一下子大起来。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扑都扑不灭,人全烧死了。
但其实这里头疑点重重。京兆伊查了几天,什么头绪都没,便草草结案了。他只记得,有个人对官府的人说,白天里医馆里来了一位贵人,戴着帷帽,神秘的很。
昙回没放在心上,这种贵人永安城内遍地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