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北宋熙宁志 > 第三百章:大宋朝廷最大的错误
  “听村里在渔州城求学的孩童们说,学堂里的先生不多,知州大人在春节之后便会发布聘请先生的榜文,我打算去试试。”
  渔州城简直是大宋境内的乐土,只要在城中谋得一个职位,每月便会有免费的口粮发放,官府更加会安排住处,此番过节,官府与民同乐,城中所有的百姓均领到额外的一份分红,便连在城中读书的城外孩童,也捧回了五两银子,这样一笔银子,在从前的二人眼中不过是一顿午膳的开销,在如今看来,却是令他们不敢想象的巨资。
  能够进城固然是好,凭借自己夫君的能力,在学堂里谋一份差事也是绰绰有余,只是渔州距离泸州不远不近,若是他们两家有人寻了过来,他们因此而暴露了行踪被捉了回去,只怕两人今生便再无相见之日了。
  念及此处,潘可欣皱了皱眉:“当日我随你私奔,只是为了与你厮守一生,只要有你在身侧,纵然日子再过清苦,纵然住在这柴棚里吃糠咽菜,我也无怨无悔,若是因为我们进了城而被家中发现,我宁愿一生不出这个村子。”
  看着意志坚定的妻子,杨子墨心中也是一阵纠结,不入渔州城,他们将来的日子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房前屋后的几块菜地盼着老天爷赏饭吃,潘可欣宁愿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跟着他隐姓埋名,在深山中过苦日子,他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又如何愿意妻子吃这种苦?
  而入了渔州城,便如潘可欣所言,他们有暴露的危险,到时候两人面临的结局便是两家人棒打鸳鸯,他们劳燕分飞,若是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潘可欣,他还不如一头撞死。
  再三思索之后,杨子墨还是决定前去试试,他实在不愿潘可欣那原本用来写字弹琴的纤纤玉手去做那些往昔里从未接触过的粗活。
  “我们乔装打扮一番,再将名讳换掉,为人处世再低调些,平日里稍加注意,想来应该不会如此轻易便暴露,只要攒够了盘缠,我们便离开成都府路离开大宋,找一处没有人知道潘、杨两家是非恩怨的地方,届时便在没有人会反对我们的结合了。”
  夜深人静的山坳里,新婚夫妇相互依偎着憧憬未来,情到浓处,杨子墨看着自己怀中娇媚可人的妻子,感受着她的温柔似水,再也压不住浑身的悸动,在潘可欣的额头轻轻一吻,站起身吹灭了灯火。
  漆黑的棚屋之内,两人在感受初经人事的紧张与羞涩,同一时刻,城内唐家的三夫人房内,唐钰也在不辞辛苦地耕耘。
  看着棉儿渐渐长大,听着琉璃牙牙学语,水慕儿果然有些着急了,虽然唐钰也曾劝说,这种事情急不得,却总是时不时便被外表柔弱内里刚强的三夫人要求加练。
  开什么玩笑?紫月都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若是被新婚不久的芙儿比下去,她可真就没脸见人了。
  一个城池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相较于从别处吸引外来人口,辛赞更愿意看到城内人口基数的自然增长,毕竟外来的人身份不明来历不清,渔州城的秘密实在太多太杂,若是一个不小心被泄露出去,对整个城池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而城内人口的自然增长便无此顾虑了,虽然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十多年的精心培养才可成才,他们对于渔州城的忠诚却是刻骨铭心的,区区十年而已,他们这一帮人还等得起。
  计划生育不是大宋的基本国策,渔州城更加不存在什么人口压力,辛赞公布的帮文中明确规定,但凡家中添置人口,无论是男是女,官府一律按成人标准发放口粮。孩童虽没有每月的一百文补助可领,到了启蒙的年龄,便可免费进入学堂读书,遇上城中喜事,更有分红可领,如此政策,根本是官府在帮助百姓养孩子,自己又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支持辛知州的决策,渔州城春意盎然。
  只是这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一柄有利有弊的双刃剑,辛赞的政策幸福了已婚人士,却苦了那一大帮子单身狗,为了顺利脱单,军营里住着通用四人间的士卒们见了单身女子便眼冒绿光,若非渔州城军纪严明,无端骚扰百姓者判斩立决,这帮兵崽子们都恨不得去打家劫舍强抢民女了。
  如此巨大的择偶需求也令周边县城中的媒婆们赚了个笑逐颜开,但凡是渔州城的未婚男子说是要相亲,家里待嫁的姑娘根本不会回绝,媒婆家的门槛似乎都被踏平了一些。
  虽然入渔州的手续十分繁琐,需要通过严格的排查,一旦拿到了渔州的户籍,那便是彻底摆脱了贫困,这才是女方家里最为看重的。
  整个正月都是百无禁忌的黄道吉日,身穿嫁衣被送入渔州的新娘络绎不绝,辛赞预留的房屋充足,即便是那四千名将士都成亲,他也能从容安排住处。
  后山的饲养场已然初具规模,菜园的地也已平整完毕,正是需要大量人手之时,城中不会有一个闲人。
  看着日趋繁华的渔州城,辛赞万分佩服唐钰的高瞻远瞩,若是由他做了皇帝,那当今天下又会是何等模样?
  只是唐钰无心做皇帝,便连入朝为官也是兴致淡淡,否则以他手中掌握的武器,早已将周边的几个政权推翻了不止一次了。
  与唐钰相处得越久,辛赞对他便越是捉摸不透。
  他视钱财如粪土,韩卓送来的三十万两银子,除去扣下城池建设所需的银两,他尽数分发给城中百姓,说他悲天悯人,面对异族,却也是说杀便杀从不留手,他才高八斗,终日与石头为伍,对各类岩矿的属性了如指掌并能够加以利用,却又是从何处得来的传承?
  可正是这么一个怪人,一首缔造了渔州这个世外桃源,唐钰的功绩,堪称旷古烁今。
  “逼走唐钰,只怕是大宋朝廷最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