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献俘(上)
“什么?” 宛若腊月天里被兜头浇了一大盆冷水,李彤心头的热血瞬间凝结成冰。
选锋营今天占尽优势,只要将子母连环炮架上砺石岭,就可以对着山谷里的倭寇狂轰烂炸。届时,哪怕山坳后的地形再复杂,哪怕前来增援岛津义弘的倭寇的数量再多三倍,也挡不住大军全力一击!
而新院店距离朝鲜王京还不到二十里,中间几乎是一马平川。在平原上,骑兵的战斗力,可以得到更充分发挥。以选锋、锐士两营的现在的士气和战斗力,即便无法直接冲入城内,也可以在城外拿下一块落脚之地,迎接李如松提督亲领主力到来!
“少爷,北京距离此地有数千里之遥。” 李盛的声音,忽然在他身侧响起。很低,却将每个字都说得非常清晰。“皇上下旨之时,肯定不知道弟兄们已经修整完毕,即将拿下朝鲜王京!以您和袁赞画的交情,咱们即便回去得晚一些……”
“少爷,你有临阵自决之权!” 另外一名家丁出身的把总李固,也悄悄凑上下来,用更低的声音怂恿。
“将军,何去何从,我等惟您马首是瞻!” 周围的其他将佐见状,胆子也顿时大了起来,纷纷开口,表示支持李彤的任何决断。
一场大胜就在眼前,这个时候服从命令停止进攻,绝对非智者所为。而只要选锋营不吃败仗,李彤哪怕暂时来一个“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也无须承担太多后果。
“李将军,李将军,是宋经略派袁某来的!” 仿佛预先已经猜到了李彤等人的反应,赞画袁黄一边继续策马狂奔,一边高高地举起手臂,“前来传旨的是司礼监张掌印,身边还跟着兵科主事张晋,礼部郎中许恒和御史王逩。碧蹄馆不过弹丸之地,早打下一天,晚打下来一天没任何差别。您,您可千万不要鲁莽行事!”
“张诚?他不是失势了么,怎么这么快就又被启用了?” 李盛身体一震,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张诚,又是这个死太监!皇上怎么专门用这种人?!”
“除了太监就是清流,朝廷究竟要干什么?”
……
四下里,议论声纷纷而起,每一句,都开着无尽的愤懑与迷惑。
作为圣旨的直接针对目标,此时此刻,李彤心中,更是惊怒交织。惊的是,自己不过是一个区区的参将,居然受到如此多大人物的惦记。怒的则是,一堆高官正经事儿不干,偏偏争先恐后来扯东征军的后腿。
还没等他决定到底听不听袁黄的劝告,不远处,忽然又传来了一阵低沉的号角声。紧跟着,一小队骑兵簇拥着一名武将,迅速出现在他的视线之内。在武将身侧,斗大的“查”字,于认旗上随风翻滚。
“查总兵,他居然也来了?!” 所有愤怒瞬间都化作冷水,李彤苦笑着咧嘴。
从认旗款式上,他很容易分辨出,来者是辽东副总兵查大受。此人无论资历、威望还是官职,都远高于自己。今天此人只带着不到五十名亲兵匆匆赶至,很明显,是专程前来接管自己对弟兄们的指挥权。
如果在此人没来之前,刘继业已经带领火器部弟兄,将字母连环炮安放到位。自己还能按照李盛等人的提议,拒绝立刻回坡州接旨,先下令全军不惜代价将新院店山坳拿下。而现在,却已经没有了任何拖延接旨的可能。
子母连环炮再轻,每门炮也有两三百斤。砺石岭再矮,也是一座山丘。没有任何工具相助,光凭着人抬马拉,火器部不可能在一刻钟内,将连环炮抬上山顶。而一刻钟之后,战场的主将就变成了查大受,自己就没有权力再对弟兄们发号施令!
“李将军,你已经击败了强敌,碧蹄馆已经尽在我军掌握!” 赞画袁黄的声音终于赶至近前,飞身下马,一把拉住李彤的胳膊,“宋经略处事公正,绝不会让人窃取了你的功劳。至于收尾之事,做与不做,其实没什么两样。不如图个清闲,叫上张守义和刘继业,一并交卸了任务,跟老夫回坡州接旨!”
“是啊,没啥两样!” 李彤缓缓将大铁剑插在地上,声音忽然变得有气无力。
只要控制住了砺石岭和浅草泽,大军基本上就胜券在握。即便倭寇有援兵赶至,也很难翻盘。而接下来,自己能做的,顶多驱逐新院店山坳内的残寇,兵临朝鲜王京城下。却不可能只凭着区区两个营兵力,就夺回整座王京!
所以,袁黄的话,其实半点都没错。只是,只是为何听了之后,竟让人如此心灰意冷?!
“袁某先在这里恭喜李将军了!” 见李彤神色落寞,赞画袁黄一边笑,一边大声安慰,“袁某听说,这回是皇上亲自点了你,张守义和李如梓的名字,要你们几个押着俘虏,进京接受校阅。这份荣耀,多少人求神拜佛的求不到,可是比跃马王京强出太多。在袁某临行之前,宋经略特地向袁某叮嘱,要袁某告诉你,千万要分得清孰轻孰重,不要任性行事!”
‘我倒是想任性一回!’ 李彤心中暗自叹气,脸上却强装出一丝笑容,“多谢袁赞画!等查总兵赶至近前,李某就立刻交割了军务,跟你回去接旨。”
“不客气,李将军不必客气!” 袁黄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长出了一口气,笑着摆手,“袁某只是提前给你报个喜而已。其实要谢,也该袁某谢你。借你当初的安排,袁某坐镇平壤,临致仕之前,终于也扬眉吐气了一回。此番回京面圣,袁某的名字也在清单之上。见了皇上之后,刚好交卸了印信,衣锦还乡!哈哈,哈哈哈哈……”
“哦,那就提前恭喜袁赞画了!” 能听出来,袁黄是真心为了能够荣归故里而感到高兴,李彤打起精神,笑着向对方拱手。
“不客气,不客气!袁某这次,真的是因人成事!” 放下了对功名的执着后,袁黄看起来非常洒脱,笑呵呵又摆了下手,大声补充,“张参将和刘游击呢,怎么没见他们两个?你把他们也叫回来吧,这里距离坡州甚远,咱们别让钦差等得太急。还有,圣上要咱们押送俘虏进京,为了避免沿途出现闪失,兵部准许你带两千精锐同行,你最好也提前做一下准备。至于这里,杨总兵带着八千弟兄已经在路上了,用不了太久就能赶到。”
“两千,这么多?” 李彤楞了楞,本能地追问。随即,又笑着拱手 ,“末将奉命就是。李盛,吹角,让各部向帅旗下靠拢。李固,你带两百骑兵外围警戒,避免倭寇趁机反扑!”
“遵命!” 李盛和李固两个,高声响应,然后分头去执行任务。每个的脸色,都看不出是喜是忧。
“怎么,今天这仗,到底还打不打了?” 始终站在旁边呆呆发愣的金命元,忽然扯了下权粟的战袍,用极低的声音询问。
“打什么打?明军临阵换将,没一两天功夫理不顺。光凭着咱们两个手下这些弟兄,怎么可能是倭寇的敌手?!” 权粟狠狠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回应。
“换将?为什么啊?李将军不是打得好好的么?” 金命元被瞪得好生委屈,哑着嗓子,继续刨根究底。
“你问我,我哪知道!” 权粟愈发没有好气,冲着他大翻白眼。
在权粟心目中,一直以为,朝军之所以屡战屡败,最大问题是国王糊涂,百官昏庸。而明军之所以能以一敌十,最主要原因也是上下同心,君正臣直。而现在看来,大明那边,远不似他先前所想像。很多问题,几乎跟朝鲜一模一样!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伴着晚春时节微醺的热风,吹得人昏昏欲睡。
分散在战场各处的选锋营和锐士营弟兄们,听到角声之后,终止各自手头的任务,开始朝主将旗帜下靠拢,每个人脸上,都 写满了困惑。
然而,令行禁止,乃军中第一要求。无论他们心中再不解,也只能按照军令行事。
包括张维善和刘继业两个,虽然都气得两眼冒火,却只能在听到角声的第一时间,就不折不扣地做出 响应。并且不能当着弟兄们的面儿,质疑李彤为何要这样做,质疑袁黄为何要来得如此“及时”!
他们的困惑,在当晚扎营休息的时候,终于得到了解答。
“皇上懈怠了!” 趁着周围没外人,赞画袁黄用极低的声音,向李彤、张守义和刘继业三人说道。嘶哑声音里,充满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