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晋颜血 > 第213章 大战开启
  “咚咚咚!”
  沉闷的牛皮大鼓重重擂响,那穿透力极强的声音,直刺每个人的心底,紧张、沸腾,渐渐杀气盈野。
  其实有一个词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那就是裹挟,毕竟小民多愚昧,只有从众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宁,从大型战争到农民起义,莫不是裹挟着大量的民众,哪怕再怯懦,再老实的人,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下,都敢于拿起刀枪杀人。
  为什么现代社会人情淡薄?
  这绝不是世风日下的必然产物,首先是人有知识了,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精神上不再空虚,不必往人多的地方凑,心里也能获得安宁,从众心理相应减弱,独立性渐渐彰显。
  其次是包括科技、工作、志同道合、路线斗争、世人皆醉我独清等一系列的外在因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最终产生了人情淡薄这个化学反应。
  这时,众多先登被裹挟着,他们的血液逐渐沸腾,杀人的冲动也越来越强烈。
  “嗯~~”
  陈川一一打量着,目中现出了满意之色,随即猛一挥手!
  鼓声顿时变得激昂,发出了催促进军的号召。
  “杀!”
  阵中猛爆出喊杀声,数千人一窝蜂的向前涌去。
  密密麻麻,漫山遍野。
  还别说,这样的场面并不是一无是处,纯以气势取胜,完全不在乎自身的伤亡,确实挺震憾人的。
  这一战,双方都没有可用于远程投掷的重武器,几乎就是人力与意志的碰撞,在防具方面,由于长途行军的缘故,孔苌不可能带着木驴、挡箭车等器械提供掩护,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陈川的部曲配置了很多简易的木盾,临时伐木打造,能提供有限度的防护,裹挟而来泰山乡人也不甘人后,往往几人合力顶托着门板或者柴板,不管实际效果如何,至少能提供些心理上的安慰。
  面对着如浪头般涌来的敌军,阵中一道道命令接踵而下,弓箭手张弓搭箭,弩手用力蹬着大黄弩,枪兵伏于车后,杨彦的眼里却是闪出了难以掩饰的阴森。
  冲来的数千人,都是晋人啊,真正的羯人全躲在后面呢。
  对于自己人打自己人,杨彦在理智上表示理解,毕竟那时没有民族主义,按时人的普遍说法,五胡夷狄也,本为晋人奴仆,后趁司马家内乱反噬其主,在本质上是以下克上,以奴噬主,与汉初北击匈奴的性质不同。
  但杨彦是现代人啊,感情上没法接受,在他眼里,那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就是伪军,皇协军。
  其实也是巧了,蔡豹和候礼虽然暂时听从杨彦调度,却不是不作为,而是自带部曲与杨彦各自守着三个点,形如一个三角形,首尾相顾,一边有事,另两边可迅速支援,这第一阵,刚好冲着杨彦来。
  “放!”
  眼见着敌军奔入了射程,代掌弓弩手的弓兵尉鲍令猛一挥手。
  刹那间,弓弦绷绷连响,一簇簇箭矢射入敌阵,杨彦仔细观察着,陈川军那简陋的防守设施对于弩就如纸片般的不设防,哪怕是木盾,被弩射中往往都会爆裂,短矢透盾而过,把后面的军卒射穿,并有余力再射倒一个。
  同时,爆裂飞溅的木屑又形成了二次伤害,有数十人便猝不及防,被打的满面鲜血。
  相对而言,弓明显不如弩,军卒用的弓,可不是杨彦专用的七八石强弓,普遍为三到四石之间,三十步内,可射穿木盾,五十步内,可射穿门板,能对后面的军卒造成一定的伤害,未必致死。
  虽然弓的威力不够大,却是实行三段式射击,一人射完,退去一边,换下一个射,三人一个轮回。
  这样做,可保证箭矢的连续性,不至于出现射击空隙被敌抓住可趁之机,而且还能起到轮换休息的作用,一名弓手射完一箭,平均可休息八到十秒。
  不要小看这点时间,往往力竭并不真是力竭,是因乳酸堆积,肌肉酸痛难当,再难以开弓。
  作为医生,杨彦清楚乳酸产生的原理,剧烈运动到一定时间后,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供氧不足,只能通过无氧酵解来补充能量,产生乳酸这种代谢中间物,而有几秒的休息时间,就可以调整呼吸,吸入大量氧气,尽可能的保持着有氧运动状态,代谢时只排出水和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
  杨彦曾以两组各二十名弓箭手做过实验,样本的身体素质相差不大,一组连续开满弓,平均开二十到二十五次就难以为继,但身体依然有力气,直至又以中速奔跑了近十里,才彻底精疲力尽,说明人体潜能未能充分挖掘。
  另一组每隔则两息,约七到八秒开一次弓,普遍能开到五六十次,不过后遗症也很明显,开过弓后之以中速奔跑只能跑三到四里,这显然与人体潜能的进一步压榨有关,因此军中的弓箭手都按三段式训练。
  只是三段式在弩中没法推广,毕竟弩的射速本就慢,搞三段式没有意义,这让杨彦想到了神臂弩。
  神臂弩射速快,射程远,威力强大,是宋朝的一大利器,原理与制做方法也被现代人解析的非常透彻,但可惜的是,弩臂只能以产自于甘陕的桑拓木制做,其余各种木材在弹力方面都达不到要求,而杨彦要占领甘陕,前提是灭了刘曜,或者走迂回路线,由荆襄进占汉中,再出歧山攻占陇西,这两个都是短时间内没法完成的任务。
  那么,弩臂有没可能使用替代品呢?
  杨彦觉得可以参照复合弓,用木片夹着薄钢片试一试,毕竟钢的弹性是非常大的,东海军的铁匠队伍也在快速膨胀,目前已达到了近千人,平均日产钢三十吨左右,军中的武器逐步更替,钢制武器越来越多。
  “嗯?”
  杨彦突然拨出佩剑,朝身前一剑斩下!
  “叮!”
  一支箭矢被磕飞,这是一支流矢,对面的弓箭手开始放箭了。
  虽说斩去羽箭应与射手距离过远,箭速陡降有关,但杨彦颇为沾沾自喜,有了暗劲,他也是高手啊,反应更加灵敏,也看的更远。
  其实暗劲可以归类为压榨人体潜能的一种方式,用多了对身体有害无益,主要用于单打独斗,毕竟围殴时发暗劲,因潜能被激发,耐力必然下降,只会让自己虚弱的更快。
  “将军,还是往后面退一点吧!”
  荀华小心肝猛的一揪,急声劝道。
  “无妨!”
  杨彦摆了摆手,按剑观看。
  天空中箭矢交错,带走一条条的性命,阵前尸体层层叠叠,鲜血染红了地面,不过弓弩打击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了敌方的弓箭手阵中,这使得前冲的步卒压力大减,纷纷加快了奔跑的速度。
  “建功立业,正于此时!”
  一名步卒队正忽然大喝一声,灵活的攀上车顶,操起长矛向下攒刺,硕大的矛尖一捅一个,前胸贯入,后背透出,居高临下,势无可挡!
  所属步卒也纷纷跟着跃上车顶,有的举盾,有的出矛刺击,动作整齐一致,后阵的弓弩手加紧射箭,用以压制对方的弓箭手。
  一时之间,车阵外惨叫连声,一方是锐卒,训练有素,另一方是先登,乌合之众,又是从上方刺来的长矛,由下往上出招,天然不占优势,短短时间,阵前就多出了数百具尸体。
  这种当面搏杀最为惨烈,那些所谓的先登们,并不是人人都有战阵经验,有一些是石虎掠来的佃农和家奴,既是头一次操刀作战,也无衣甲防护,被一阵猛杀之后,热血渐渐冷了,头脑也清醒了,不乏嚎哭哀鸣,往回退走。
  但后面是陈川的部曲,挥着刀厉喝。
  “后退者斩,别忘了,你们的亲眷还在奉高,陈将军一一记着!“
  ”弓箭手,快射!“
  “杀!”
  接连斩杀了数十人,如潮般退回的先登又如浪头卷了回去,战斗陡然间进入了白热化,登上车顶的步卒披着甲,就算中了箭,只要不是被射中面门,防护力还是很强的。
  不过杨彦却是暗暗叹了口气。
  这并不是说他不满意,而是人手不足,蔡豹部与候礼部自有驻守之责,不到紧急关头不能调用。
  哎,什么时候才能走出缺人的困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