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翻页 夜间
PO18文学 > 都市 > 大戏骨 > 第1928章 争议漩涡
  “旧金山纪事报”,五十分。
  “洛杉矶时报”,四十分。
  “村之声”,六十分。
  “卫报”,五十分。
  当看到这清一色不及格的分数时,简直不敢相信,这居然是“诺兰加霍尔”的合作项目,令人跌破眼镜。
  除此之外,还有“综艺”杂志,他们也同样给出了六十分的评价。
  “这部电影可以有多种展开的方式,但遗憾的是,诺兰选择了以最无聊也最小气的一种方式来呈现出这个野心勃勃的题材项目,彻底迷失在了太空的浩瀚和渺茫之中,就连霍尔高级的表演都没有能够拯救主题核心的平庸和俗气。
  请问诺兰对亲情的理解就只有这样的程度吗?还是说,诺兰的电影语言不足以展现出人性的错杂与深度呢?当初拍摄出’黑暗骑士’的那位导演,请问现在还在吗?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太空里的那些自言自语,地球上都听不到。”
  从“播放清单”的严重差评开始,“星际穿越”就正在遭遇着影评人们的围追堵截,严厉的批评不绝于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业内人士们的恨铁不成钢,对于诺兰的故事核心以及主旨方向完全无法苟同。
  如果仔细浏览影评就可以发现,批评主要来自于失望和落差。
  “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等科幻电影能够经受住时光的考验,最终蜕变成为影史经典,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人性的探讨,在科幻背景下——人类与克隆人、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人性探索,无疑将电影的思想内核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但“星际穿越”却把所有重心落脚于……“用爱发电”,从思考深度和广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严重的失手。尽管电影结尾部分,蓝礼再次用表演扳回一城,赋予了主旨更多延伸可能;可是从库珀与墨菲的重逢开始,整个故事就已经失去了深刻思考的可能,不要说经受时间考验了,现在就可以看出其“肥皂剧”的本质。
  这绝对不是人们所期待的太空史诗。
  似乎,这是自“超脱”以来,蓝礼作品遭遇批评攻击最为严峻的一次,准确来说,即使是“超脱”也没有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至少,“超脱”是一部作者电影,影评人们不管喜欢与否,他们也都知道导演没有在试图讨好观众;但“星际穿越”却是一部商业电影,与观众的沟通无疑是最重要的,这也使得影评人们火力全开。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的“滑铁卢”就这样出现了呢?
  遗憾的是,仇恨者们还需要再等等。
  差评的凶残,中评的扼腕与失望,最后全部都淹没在了好评的欢呼与掌声之中,足足三十八个好评,吹响了“星际穿越”媒体综评的启航号角!
  “纽约时报”,一百分,“它是另外一部’2001太空漫游’吗?显然不是!’星际穿越’仅仅只是讲述了一个非常轻盈也非常私人的故事,把所有的重心都落脚于’爱与牺牲’的主题上,带来了2014年最沉重也最深刻的一次情感冲撞!诺兰带来了一次比’盗梦空间’更加真诚的情感羁绊体验。”
  “好莱坞报道者”,一百分,“我可以预测到,势必许多人都把这部电影放在’2001太空漫游’旁边作比较,其实这就是一种赞誉;但遗憾的是,这不是另外一部’奥德赛’,而诺兰也不是另外一位库布里克。诺兰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重新回归家园的故事,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撇开了人性与神性的探讨,而是真诚地讲述了人类最为真实也最为贴近的羁绊。”
  “2001太空漫游”的英文原名就是“2001:太空奥德赛”,借鉴了荷马史诗的下半部分“奥德赛”故事来演绎出了一场太空冒险;现在,“星际穿越”也同样讲述了一个奥德赛式的回家故事,所以“好莱坞报道者”才有这样的说法。
  “芝加哥太阳报”,一百分,“无疑,这是新世纪最为出色的一部科幻电影,用一场惊心动魄的太空冒险来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家庭的意义,甚至进一步探讨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赋予了太空科幻电影全新生命力!以霍尔、海瑟薇和查斯坦为首的演员们奉献了精彩演出,更是让故事充满了无数魅力,值得细细咀嚼。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大师之作!”
  “帝国”,一百分,“新世纪以来观影体验最精彩的电影之一!充满智慧!充满特效!也充满反思和沉淀!几乎相当于斯蒂芬-霍金的’星际迷航’:一场发生在大脑内部的太空歌剧,进而演绎出灵魂在时空穿梭之中的变化,将科学与人性完美结合起来!最最最惊喜的部分则依旧是蓝礼-霍尔,他的独特触感赋予了角色和电影惊人的独特魅力,还有谁能够对他说’不’吗?”
  “每日电讯”,一百分,“这就是诺兰至今为止最具野心也最为出色的一部作品!技术与思想的高度结合!真正地把所有科学理论和拍摄技巧全部都服务于情感,角色!角色!角色!这才是整部电影的核心,进而充分发挥出了强大演员卡司阵容的独特魅力,绝对足以位列新世纪最佳行列,不容错过的佳作!”
  一百分。
  一百分。
  还是一百分。
  给予了满分评价的媒体足足多达十家,其中包含了“纽约时报”和“好莱坞报道者”这样的绝对业内权威媒体,以坚定不移的姿态为“星际穿越”的媒体综评奠定了基础,十家专业媒体的满分数量恰好与十家给出中评的媒体数量持平,换而言之,不满意的媒体有多少,那么毫无保留给出完美赞誉的媒体就有多少。
  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中评媒体最为不满意的就是“情感”部分,太过肥皂剧也太过煽情的持续渲染完全破坏了科幻电影的深邃与厚重感——其实,这也可以看成是“硬科幻”与“软科幻”的区别,硬科幻总是在技术层面拥有更多探讨可能,于是在人工智能、人性与神性等等层面都具备了延伸拓展的可能。
  “地心引力”可以算是半个例子,这部作品不能算是硬科幻,但内核关于生命起源的探讨,却具备了升华与演绎的可能,于是就得到了影评人们万众一致的称赞;“星际穿越”则恰好反之,可以说是众神回到了人间。
  而满分媒体则恰恰认可了“软科幻”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是诺兰对于人性的一次探讨,尽管稍显俗套也稍显简单,但也完成了从科幻到情感的落脚——这不能算是一种升华而应该成为一种回归,让观众能够寻找到共鸣。
  “2001太空漫游”是经典吗?是!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科幻电影都需要朝着“2001太空漫游”的方向展开。
  同样的因素,在某些人眼中是缺点,在某些人眼中则是优点,这就是区别。
  除了十家满分媒体之外,另外还有二十八家媒体给出了好评,评分区间则从七十分一路延续到了九十五分,跨度之大还是可以侧面感受到,“星际穿越”所引发的激烈争论,那种模棱两可的观影体验确实是好坏掺半。
  “名利场”,九十五分,“出人意料地,’星际穿越’成为了好莱坞这片原始丛林里的生猛野兽,恢弘的画面呈现出了史诗感,而细腻的情感则唤醒了共鸣,看似轻盈而简单的羁绊叙事,却引起了诸多反思的汹涌。虽然我知道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蓝礼-霍尔依旧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他的表演再次点亮了大屏幕!”
  “纽约邮报”,九十分,“如同过去所有成功的科幻电影一般,克里斯托弗-诺兰利用强大的影像语言和视觉特效营造出了一场太空冒险,并且最终把所有镜像全部都折射到了人类自己身上,通过科幻来审视自身。虽然诺兰这次的讨论话题有些狭窄,但深入程度和复杂程度却有了惊喜,比此前任何一部作品都更加真诚。”
  “完全电影”,八十八分,“虽然电影时长令人吐槽无力,还有第三部分完全沦为了肥皂剧;但依旧无法掩饰’星际穿越’是一部太空歌剧的事实,它值得所有形式的赞誉,真正地通过影像来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柔软和灵魂深处的思考,关于人性也关于时间,最最有趣的是,关于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羁绊和孤独。
  这部电影的精彩和出色让人不由再次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所有科幻电影的导演和制片人全部都拉到一间放映厅,然后集体观看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分镜头——那已经是一个光年以前的手稿了,却依旧是行业内部最为顶尖的存在,诺兰仅仅学习到了一半功力,就已经奉献出了新世纪最佳科幻电影的候补。”
  “独立电报”,八十三分,“充满智慧也充满惊喜。’星际穿越’恰恰是当代好莱坞工业最迫切需要的那种作品,不管影评人们有多么讨厌肥皂剧和煽情的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商业与艺术之中寻找到了一种平衡,诺兰将神秘莫测的太空演变成为了孩子们的游乐场,但视觉特效和音响效果的每一个画面都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至少,它在鼓励你思考,关于时间,关于亲情,关于孤独,还有关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