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243节
  金色的阳光映照海面,绚烂而夺目。
  范夫人看着看着,竟无声落下泪来。
  她笑着说:“真好。”
  范文载喉头发紧,双目微红。
  这样的盛世繁荣之景,他有多久没见到过了?
  眼前的一切,与京城虚浮的繁荣不同。
  京城的繁盛是由天下人供养出来的,沧州却是老百姓一点一滴辛苦耕耘出来的。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掌管者的呕心沥血、宵衣旰食。
  听说庆王世子才十七岁。
  他才十七岁。
  范文载沉默半晌,吩咐车夫:“去府衙。”
  马车行至府衙,早有人通报范玉笙。
  范玉笙、楼蔚、方临立刻出来迎接。
  “范公,范夫人。”楼蔚行了一个晚辈礼。
  范文载拱手道:“老朽见过沧王。”
  范夫人亦回礼。
  方临眼眶红红道:“小子问范公安,问夫人安。”
  “这是方家阿临吧?”范夫人慈祥笑道,“没想到你也在沧州。”
  范文载见方临眼中隐露担忧,遂安慰道:“方小郎不必担心,方侍郎此前因公务离京,未遭此难。想必他得知消息后,应该会赶来与你团聚。”
  方临大松一口气,郑重道:“多谢范公。”
  几人同入内衙。
  范文载一眼就看到桌案上的办公文件,不由颇觉新奇。
  “这是什么?”
  “这是季度报表,”范玉笙解释道,“需要呈送庆州的。”
  “这又是什么?”
  “这是制式公文,避免繁冗废话,便于办公。”
  见范文载还要继续问,范玉笙不由笑道:“祖父,孙儿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不如我拿几本书册给您瞧瞧?”
  “好。”
  于是,范文载就携范夫人一起,在内衙寻了个小角落坐下。
  范玉笙特意挑选几份文件和册子,交到范文载手上,说:“祖父,这些可都是世子殿下的心血,您仔细看。”
  范文载不耐烦地挥挥手。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文件上,有些刺眼。
  范文载一开始还没注意,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倏地抬首去看。
  他看到了明亮光洁的玻璃窗。
  透过玻璃窗,他还看到了外头的小池与翠竹。
  范文载愣住了。
  他拍拍老妻的手臂:“老婆子,我是不是看错了?”
  范夫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这……是什么?”
  她情不自禁伸手去碰,指尖碰上一层坚硬而冰凉的东西。
  范文载猛地低头去翻册子,然后指着册子上的一段话,默念出声:“府衙翻新,需木料、水泥、砂石、玻璃……”
  “这是玻璃。”楼蔚忽然出现,笑着解释道,“是庆州工厂造的呢。”
  范文载:“……”
  活了这么多年,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井底之蛙。
  楼蔚继续道:“范公和夫人要是感兴趣,可以去庆州新城看看。咱们沧州到庆州修了官道,马车快的话,半日就可抵达。”
  范夫人果断道:“去庆州新城!”
  范文载拗不过她,又“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得知范文载要来庆州,楼喻便吩咐人好生接待,不可怠慢。
  “阿喻不打算亲自去见范文载?”霍延一边替他按矫,一边问。
  “老人家好面子,我若亲自去了,他是该夸我好呢,还是该骂我好呢?”楼喻开玩笑道,“岂非让他为难?”
  “太子弃城而逃,想必范文载已经对他失望,阿喻让人救出范文载,是想借他之名,招揽更多人才罢。”
  楼喻颔首:“范文载桃李天下,门生遍布,若他在庆州的消息传出去,定会吸引不少人才。”
  这就是名人效应了。
  霍延手指微顿,却道:“就算没有范文载,凭殿下黜昏启圣之能,亦可做到群贤毕集、四方辐辏。”
  楼喻自诩脸皮厚,却也被夸得脸红心跳。
  “阿延,你都这么说了,我若不能做到,岂非辜负了你的信任?”
  霍延眸色温柔深邃:“我信你。”
  第二天,范文载携妻入庆州城。
  接待人员是杨广怀。
  不论是庆州旧城还是庆州新城,都令范文载和范夫人大为震惊赞叹。
  对比庆州之外的乱象,老两口是真的心服口服。
  杨广怀只充当解说,其余一句废话都没有。
  参观完庆州城,杨广怀亲自将他们送至南门。
  金乌西坠,流景扬辉。
  他道:“天色已晚,范公与夫人不如在这歇上一晚,何必赶夜路?”
  范文载意味深长道:“日星隐曜,长夜难明,老朽走一遭夜路,倒是遇见了光。”
  杨广怀一笑,“范公保重。”
  回到沧州后,范文载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遍又一遍研读庆州相关书册,一次又一次被感动到落泪。
  皇宫里,史明简直要气得吐血。
  “找了这么多天还没找到!你们都是吃干饭的吗!”
  数日前,范府失火,史明本以为范老头和他妻子葬身火海,虽觉惋惜,但心里头还是挺畅快的。
  可万万没想到,灭火之后,他们居然没有找到尸体!
  范府被围后,范府仆从全都被赶出府,府中只剩下老两口。
  却未见一具焦尸!
  火虽烧得旺,但后来救火还算及时,人不可能一下子化为灰烬的,毕竟范府书房都没烧尽呢!
  所以,人到底去哪儿了?
  史明派人全力搜查,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直到一篇《观庆赋》横空出世,天下为之传颂。
  第七十六章
  《观庆赋》甫一问世,庆州城便名震天下。
  文章乃范公妙手书就,精彩绝伦,引天下文人士子赞叹不绝。
  “范公词华典瞻,蹙金结绣,实在是字字珠玑啊!”
  “此赋璧坐玑驰,沈博绝丽,可谓是舂容大雅,笔底烟花!”
  “范公呕心沥血之作,实在是荡气回肠,读罢令人深思!”
  以上这些人的关注点都在文章用语和结构上,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也有不少人读懂了范文载文中的深意。
  范文载并没有大赞特赞庆州,他只是从一个寻常百姓的视角,用朴实无华的笔墨,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东风入律、击壤而歌的盛世之景。
  同时向世人传达了一个讯息——
  范公在庆州!
  之前范文载被困京城,不少人哀泣吁天,唯恐范公这等鸿轩凤翥不幸桂折兰摧。
  而今得知范公身在庆州,思及庆王世子那篇声振寰宇的《讨史明檄》,不由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许多饱学之士纷纷踏上赴庆之路。
  这还没完。
  《观庆赋》后,范文载再次丹青妙笔,不易一字,著《窃盗》一文,匕首投枪,义正辞严,气势磅礴,如万钧雷霆,一针见血。
  虽一字未言“史明”,却字字都在痛陈窃盗之恶行。
  其中一句“行不义者,天亦厌之”,更是令人感时抚事,发人深省。
  在范文载的影响下,史明已经成为天下人耻笑鄙夷的对象,少有人承认他莫名其妙得来的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