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绝代宦爷 >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走向世界(三)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走向世界(三)
  黄锦收到了刘赐的信笺,他压根就没有将刘赐的意思往朝廷上面送,他知道朝廷不可能支持刘赐,而且在他的立场,他觉得刘赐应该好好地下西洋去完成万岁爷交付的任务,这般去马六甲和弗朗机人打仗,实在是不合时宜又不识好歹。
  黄锦压根就不在乎什么“打通马六甲航线”,也压根不在乎和弗朗机人的博弈,他的心思只在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所以他看着刘赐信笺里面洋洋洒洒地陈述的关于“打通马六甲航线”的诸多想法,他只觉得刘赐实在是不知轻重。
  黄锦甚至觉得,刘赐这般“离经叛道”,说不准会把他也给搭进去,万岁爷、李芳、裕王爷等都不会在乎什么“马六甲航线”,他们会将刘赐视为异端,所以黄锦自然更加不会让朝廷知道这些事情,甚至在南直隶,黄锦也是将刘赐的信息往下压,所以朝廷方面并不知道刘赐下西洋的举动。
  黄锦给刘赐送去了严厉的命令,他勒令刘赐安分守己,不要和弗朗机人较劲,赶紧去完成那下西洋寻长生之道的任务,不要在马六甲海峡折腾,而他压根就没有提刘赐所请求的求援一事。
  刘赐对于黄锦的反应并不意外,他知道大明朝廷的这些人眼里只有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只有集权和官僚,还有闭关锁国,他们不会理解大明为何要走向世界,不会理解做生意的可贵。
  基于黄锦的态度,刘赐对朝廷死了心,对南直隶官府也不抱希望,他转而向日本求援,这些年在与日本的贸易之中,刘赐结识了数位颇有实力的日本大名,其中有一位大名与刘赐的交情颇好,此人名为“织田信长”,这位大名如今年仅三十岁,但是已经执掌被称为“尾张国”的一个藩国,这个藩国在织田信长的执掌之下蜕变成为一个颇具实力的藩国。
  织田信长很有胆略和远见,他怀有大野心,努力地试图扩张尾张国,为此他寻找机会与各方势力联合,来自大明的同济会就是他联合的一个目标,一开始织田信长与同济会接触比较单纯的就是为了购买同济会的火器,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织田信长与刘赐结识,他们称得上一见如故,彼此很是投契,于是织田信长与同济会的商贸规模迅速地扩大,他基于对刘赐的信任,将外洋的贸易大部分交给了同济会,除了在同济会进口火器,也进口大量的棉布、瓷器、铁器。
  刘赐也将织田信长视为在日本的内部能够密切来往的一股重要力量,因为织田信长的尾张国处于日本的腰部,而且紧靠着一个被称为“伊势湾”的海湾,所以织田信长手握着可观的商贸资源,而且具有对外贸易的挤出,这些年来刘赐和织田信长已经建立了颇为默契的联系。
  所以刘赐将织田信长视为了求援的目标,他的信笺在送达黄锦之后,很快也送达了织田信长的手上,织田信长显然无心参与遥远的南洋尽头同济会与弗朗机人的战争,他眼下已经彻底地统一了尾张国,他的目标是进占全日本,统一全日本,所以他对于南洋尽头的事情不感兴趣。
  但是织田信长出于对刘赐的交情,他仍是作出了表示,他增加了与同济会的贸易量,集中了财力向同济会购买了大批的火器和丝绸,这有效地缓解了同济会在断绝与弗朗机人贸易之后的窘境,但是仍然难以对刘赐在马六甲海峡的战局产生有效的帮助。
  刘赐尝试了诸多的方式,但是他难以取得有效的、实质的援助,而弗朗机人显然也是看透了这一点,他们看准了刘赐是孤立无援的,所以他们的围困显得胸有成竹。
  到了十二月,刘家军已经被围困了四个多月,刘家军的士气依然维持着高昂的状态,但是不安的情绪不免在军中蔓延开来,毕竟这些将士们的亲眷、财富都在双屿港和大明,他们会担心如若这般困死在这里,客死他乡了,他们的亲族可怎么办。
  而此时刘家军的弹药和各式武备、衣物也已经开始不足,如今他们已经被彻底断绝了和双屿港的航线,所以可预见的时日内他们难以获得补充。
  刘赐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尝试向各个倭寇集团送去了求援信,而这些求援信也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了音信,这也在刘赐的意料之内,因为这些盘踞在大明海疆的倭寇将大明沿海视为他们的“田地”,离开了大明海疆,他们就断了自己的生路,他们自是不会来南洋的尽头掺和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