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444章 丽妃求官
  “啪!”
  “连娘娘的路都敢拦,还不让开!”
  一声清脆的巴掌声传来,不过却不是打在张威脸上。
  笑话,张威可是跟随圣上多年的近侍,深得圣上信任,即便是孙梅这个丽妃也只是说说,却不会真的动手打对方。
  被打的是张威身边的一个小太监,看着那白嫩的小脸,估计连20岁都没有。而打人的却是孙梅身边的宫女,显然是得到了孙梅的授意。
  动不了张威,她一个丽妃还动不了张威手下的小太监吗?
  “公公!”
  被打的小太监眼神中闪过一丝怨恨,然后便捂着脸,可怜兮兮地看着张威。
  也幸好张威没胡子,不然绝对掩饰不住他的愤怒。
  他面笑皮不笑地看着丽妃,“娘娘气消了吗?陛下的脾气,娘娘比老奴更清楚,若是在陛下休息的时候为了一些小事而影响到陛下休息,想来陛下会很不高兴。”
  “哼!”
  见张威这么油盐不进,孙梅黛眉微蹙,狠狠地瞪了一眼张威,不甘地看了一眼眼前的殿门,还是不敢去打扰圣上的休息。
  就在孙梅离去没一会儿,身后的殿门突然被人从里面打开,众人回头才发现是李晔,连忙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
  “起来吧!”李晔淡淡道。
  看着孙梅远去的方向,不知道当初那么一个文静的女孩,怎么变成了现在这样。难道是这宫廷的生活,让人改变这么大吗?
  过了好一会儿,李晔才回头看向那个刚才被打那个小太监,“带他下去医治一番,赏钱两贯!”
  “谢陛下!”
  “皇后现在在哪里?”李晔突然问道。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在东内苑骑马。”
  “那算了,去何修仪那里!”
  何修仪就是何含烟,这大殿肯定没法待了,至于皇后刘晨妍在东内苑骑马,他现在也没这心情,于是便去何含烟那里避避难。
  不过李晔还是小瞧了孙梅的决心,这次吏部尚书换届,以后想要再有这种好机会可就少了。
  孙烨年岁已大,过几年也得到致仕的年龄了,错过了这个机会就真的错过了。
  至于孙辰等人,那是孙梅的叔叔辈,即便有这样的机会,她也不会那么用心。
  至于她的几个兄长,暂时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就在第二天早上,孙梅直接在何含烟的寝宫前堵住了正欲离去的李晔。
  至于当天晚上,孙梅很知趣的没有直接去何含烟的寝宫去找李晔,要是那么做了,到时候反而会得罪何含烟。
  “陛下,难道妾身现在就已经人老珠黄了吗?想要见陛下一面就这么难?若是臣妾不在含烟妹妹这里来寻陛下,是不是陛下又要故意躲着妾身?”
  说着,孙梅也不管此时的场合,两行珠泪便顺流而下,宛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晶莹剔透,低落在绛红色的宫装衣襟之上,惹人怜惜。。。
  “丽妃,你这是干什么?大庭广众之下,怎么如此不注意仪态?”看到是孙梅,李晔也有些头疼。
  他本以为自己故意躲着对方,会让对方明白自己这个时候不想见她的意思,可看现在的情况,他还是小瞧了对方的毅力。
  “若不是陛下故意躲着妾身,妾身何至于会如此?”孙梅继续掩面而泣,大有豁出去的感觉。
  虽说在场的宫女和太监不敢乱嚼舌根,但李晔也觉得很丢人,曾经那个文静、单纯的女孩去哪儿?
  没办法,李晔只能借何含烟的寝宫暂时接见孙梅,起码先把对方安抚住,然后打发走。
  何含烟倒是知道这件事不是自己能掺和的,在让宫女把茶这些上了后,她便吩咐自己寝宫中的太监和宫女退了出去,然后带着女儿在寝宫的花园里玩耍。
  “丽妃,你这么想见朕到底有什么事?直接说吧!”李晔的脸色不太好看,显然对孙梅的胡搅蛮缠有些不满。
  看到圣上有些生气,孙梅心里有些担忧,不过想到这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陛下,妾身的父亲自从担任卫尉寺卿以来,一直在卫尉寺无所事事,不能为陛下分忧。
  家父身体依然健壮,所以妾身才冒着被陛下的责怪的风险,代家父向陛下求一能发挥才能的官职,也好为陛下分忧。”
  “丽妃是想为宋国公争取吏部尚书一职吧?”李晔淡淡道。
  “臣妾认为家父一定能为陛下分忧的。”孙梅肯定道。
  “朕知道了,爱妃回去等消息吧。作为丽妃,爱妃要熟知礼仪,朕不希望再发生今天这样的事。”
  “陛下放心,臣妾以后会注意的。”
  在孙梅看来,圣上已经答应她的要求,便不再打扰对方,然后高兴的离去了。
  虽然会因为这是而惹圣上恼怒,但若是自己的父亲可以担任吏部尚书,对于整个家族,还有自己,都有很大的帮助。
  有着家族的撑腰,自己在宫中的地位也能得到保证。
  不过她忘了,她和其背后的孙氏家族有现在的地位,都是李晔的赏赐,没有李晔的支持,就什么也不是。
  在孙梅走后,李晔的脸色一下就变得阴沉下来。
  何含烟小心翼翼地回到殿内,看见在那脸色阴晴不定的李晔,犹豫了一会儿,轻声呼喊道,“陛下!”
  “没事,朕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李晔便拂袖而去。
  对于这件事,何含烟和张威都下令知情的太监和宫女闭嘴,所以知道的并不多。
  因为孙梅的掺和,对于吏部尚书空缺一事,李晔也很快拿出了人选。
  不过当任命的圣旨出来后,被惊到的可不是一个人,因为这是数道圣旨,涉及的人事变动不止王徽一人。
  “大唐皇帝诏曰:吏部尚书王徽,任吏部尚书期间,兢兢业业。。。。特准许其致仕,加太傅衔。”
  “大唐皇帝诏曰:礼部尚书李磎。。。。。。现调任吏部尚书。。。”
  接任吏部尚书的不是孙烨,而是礼部尚书李磎,至于孙烨则是担任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