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者的颜面和威严很重要,尤其是像突厥这样的崇尚实力为尊的游牧民族,颉利出了这样的丑,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威严丧尽,他属下各个部落的酋长以后将不会再那么听他的话了。
而少了他在场,会盟的细则问题,就好确定的多了,越冬场的建设问题,主要是各部派多少人手在哪个场帮忙干活,摊牌多少牛羊食物提供给干活的人食用的问题。
在于秋承诺,出了人手和牛羊牲畜的部落,可以在越冬场修建好之后,将所其折算成费用,抵扣各部牛羊在越冬场所越冬产生的费用之后,大家对此就不抗拒了。
一百只羊,在每年第一场雪下来到次年冰雪融化的五六个时间里,存放在越冬场的羊圈里,由越冬场提供草料吃食,只需要缴纳十头羊作为费用,这个价格在突厥各部的酋长看来是很公道的。
毕竟,一百只羊如果安全的过冬,次年至少能够繁殖出好几十头羊出来。
而在越冬场修建过程中,任何提供了一个青壮男丁,帮忙干了半年活的部落,都能在之后的过冬费用结算中,减少两百头羊,等于是这个青壮在这里干半年活,就挣到了二十头羊,这让各部酋长也觉得比较划算。
毕竟,青壮男丁在部落里是会消耗食物的,而在这里干半年活,不仅不消耗食物,还纯赚二十头羊,一年的话就是四十头羊,至于放牧这样的活计,现在本来就是那些妇孺在干,这也是突厥人为什么要在打草谷的时候消耗掉一些男丁的原因。
依此类推,突厥各部的酋长认为,牛马等其它牲畜也应是按照这样的比例收费,他们知道牛马的食量比羊大两三倍,但却忽略了,牛马的价格,比羊贵几倍,甚至十几倍。
至于提供吃食方面,也很简单,各部提供多少,到时候抵扣回去多少,于秋这么给这些酋长们说完之后,所有酋长都以为自己并没有因此遭受损失,毕竟,会补回来的嘛!
而实际上,修建越冬场的大部分人手,和所有伙食的消耗,都是突厥人自己提供的,于秋只是出了技术,派一些人过来组织一下,就能得到四个每年至少都会为自己创造超过数十万头牛羊收入的产业。
修建方面的和主营业务方面敲定了之后,就是其它贸易方面的问题了。
这里,李世民有不少话说,朝廷可以允许大部分物资在这里交易,但是有些物品必须管制,限量销售,尤其是铁器,只允许售卖少量生活工具方面的,兵器铠甲严格禁止买卖交易。
而且,越冬场必须要允许大唐所有的商贾来此贸易,洺州方面负责越冬场所的管理,可以在越冬场所内修建铺面,租售给这些商贾,平常可以管理他们的经商行为,但也必须保障他们的安全。
这一点,于秋只是在限量方面跟李世民有交涉,武器兵器确实应该禁止交易,但粮食和盐,他觉得未来要逐步解除限制,价格也交给市场供需来决定。
李世民想到了那些高产粮种未来几年可能种的到处都是,而且洺州似乎完全不担心盐矿石会开采完的样子,便也退了一步,同意了于秋的要求。
越冬场只是会盟的基础,借助它,达到两族人民和平共处的目的,才是大家想要完成的共同目标,而想要和平,首先就是领土界限的划分,这方面就是值得详细商讨的问题了。
一张标注了李唐北方所有州县以及突厥几乎全部草场的地图被于秋拿了上来。
然之后,大家开始吃着烤骆驼肉,商讨边境的界限问题,由于科技水平的原因,这个时期没有什么很准确的定位,于秋设置四大越冬场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设置一个缓冲区域了,即,出了李唐边镇关口,向草原深入三百里的范围。
经过反复很多轮的讨论之后,四方最终同意,将这三百里宽度范围的地区,设为军事缓冲区,属于双方共有,只允许四方平民和千帐以下小部落在这片区域放牧或者耕种狩猎,超过千人以上配备武器的军队穿过片区域,必须提前跟对方协商,获得允许,否则被视为入侵。
一旦有一方出现背盟入侵的情况,越冬场就将会对其进行制裁。
比如李唐方面背盟,越冬场就将对李唐过来贸易的商贾进行惩罚性征税,补足突厥被入侵方所受的损失。
突厥哪个部落若有入侵李唐的行为,便根据其造成的损失,增加其在越冬场的费用,将其用于补足给被入侵遭受损失的李唐百姓,严重的,甚至可以禁止其牛羊和百姓在越冬场越冬,并且起联军强制性的制裁这个部落。
于秋故意以部落为单位,来施行奖惩制度,就是想弱化可汗对于各个部落的控制,让他们更多的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不敢轻易犯禁。
而且,这个盟约达成,洺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获得了制裁处罚李唐或者突厥的权力,这是于秋在为将来成为世界之主,打造联合国政权做预热。
而有了这个基础框架在,再之后的一些问题上就好谈了,于秋让各个部落酋长将各自的问题提出来,他们主要是担心一些汉商偷奸耍滑,坑蒙突厥百姓的问题,于秋汇总了情况之后,做了一个大家都能整体接受的规定,基本就算是谈妥了。
今后洺州会在越冬场设置公秤,设置各种商品的保护价,设置钱币,货物成色坚定处等等,尽可能保证公平的交易。
而且,还会派不属于交易双方的市场公证员,帮忙跟进大宗交易的成交,货物的质量检测等。
细节敲定的当夜,执失思力在颉利的帐篷里和他谈了一夜,突利则是在散会之后,很快就跑到于秋这边来求见他了。
一进门,他就将一份十分厚重的礼单交到了于秋的手中,对他的来意心知肚明的于秋笑着接过礼单了之后道,“看来,对于大势的判断,你要比颉利强的多,洺州现在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确实需要许多财货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就不跟你客气了。
不过,我也不会白收你的好处,你知道我为什么将几大越冬场设置在现在的位置么?”
突利将自己之前的猜测说出来道,“同心越冬场与洺州最近,团结越冬场,与东部各方势力的距离都不远,于都督是想更加紧密的与在这两处越冬场附近活动的我合作,并且让我吸纳活动在东部的几大部落,壮大自身。”
于秋笑点了点头道,“可不仅仅是如此,最东边团结越冬场辐射的范围,大部分都不与李唐直接接壤,从这些范围进入团结越冬场的货物,可以不走李唐的关口,所以,其成本价格,会比其它三处越冬场低很多,这意味着,你在这里采购任何需要的物资,都比其它三处越冬场便宜很多。”
闻言,突利眼睛一亮,顿时知道了于秋要说的是什么。
他只需要将部落的重心向东移,那么,就能比颉利占到更多的实惠。
毕竟,东胜越冬场和共荣越冬场那边距离洺州的距离超过两千里甚至达到了三千多里,洺州的货物过去,会有至少两三成的运输成本,还要交一成左右的关税。
即便是关中的其它商贾去到那边去贸易,也必定要走胜州,河曲,偏关,路程超过两千里,加上过关需要缴纳的税收,其出售的商品最终在这两大越冬场的售价,至少会上浮五成到一倍以上。
反观同心越冬场和团结越冬场则不同,从洺州到同心越冬场,距离在一千里以内,而且都是开阔好走的平原和草原,到团结越冬场的距离,也不过是一千三百多里,这会让洺州与他们往来的货物的成本降低很多。
如果走水路,将一些商品运到契丹和奚人部落活动的沿海区域上岸,再运送到团结越冬场,不仅能将运输的费用降低,还能避免掉很多关市税,这就会让突利获得所需物资的成本比颉利低很多,出售商品的利润,又比颉利高很多。
这还是他不知道,未来于秋会把制盐的场所直接放在东部沿海,将在其它地方贸易获得的物资直接走海路运送到这里的原因,到时候,他获得这些生活必须物资的价格,会比他想象中的还低。
这样的差距,会很快让他旗下的部落比在颉利旗下的部落富裕,从而,让很多原本效忠颉利的部落转投到他旗下。
“于都督你一定是长生天派过来帮助我的天神,今后,只要我突利在草原上一天,都将与你精诚合作。”突利很是狗腿的抚胸向于秋施礼道。
于秋觉得自己抱拳弯腰给他回礼的话,似乎有些不妥当,开口道,“要不,咱们推动一种两族人们都适用的新的礼仪吧!就在明天的会盟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