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亲朋好友抬着半只猪、两只活鸡(一公一母)、两把分别六斤重的面、男女各一套新衣服新裤子新袜子新鞋子,分别用萝兜抬着,准新郎带头走在前面,一队人披红挂彩地就往女方家去过礼去了。
抬着这些东西去送给女方家的,然后再从女方家把嫁妆抬过来。
王家湾离贾家湾说远不远,就隔着两个山头,但这两个山头也不近,按照山里人的脚步也得走上个吧小时呢,所以大家一吃完中午饭去出发了。
贾二妹牵着暖暖,向国强抱着阳阳,小弟背着小尾巴,紧赶慢赶地跟在过礼队伍的后面。
因为热闹,跟着暖暖一路走山路的暖暖竟然没有喊累,精力旺盛着呢。
一众人吹吹打打地到了女方家,将送给女方家的礼物一样一样摆放在女方家门口,然后女方的父母从屋里走出来一一审视,就像领导检阅似的,这样点一下,那样摸一下,感觉还算满意,这才吩咐女方亲戚把这些礼物一样一样搬进屋里去。
然后女方请送礼的人往屋檐下那摆着的高矮长短不一的板凳上坐下歇口气,女方的亲戚再把女方准备的嫁妆一样一样搬出来,往送礼人的担子上放好。
看得出这年月比从前的生活稍微要好那么一丁点了,女方的陪嫁也丰富了一些了,四床被子、两口红漆箱子、搪瓷盆子暖水瓶镜子梳子等等等。
准新娘王家英躲在屋里没有出来,但一张脸还是在门里晃来晃去往外瞄。
贾二妹可算是看到这个准弟媳妇了,心里也凉凉了一下……
说实话,在没见到准弟媳妇之前,她听说这个女子这样那样的刁,心想一准是个天仙般的女儿吧?就算不是天仙也应该是明艳动人的,这样的女孩儿家傲娇一点也是应该的。
可是,这一透过门缝看到的准弟媳竟然离天仙和明艳动人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她,个子不高,一米五五左右的样子(这个子还算行吧),身材敦实,皮肤微黑,脸若盆子,牙齿还有些微龅。
尼玛,尼玛,这是准弟媳?
不错,千真万确,因为她亲耳听到王家爸爸在对屋里那姑娘喊了一声:“家英,你不出来见见贾万里的二姐和二姐夫吗?”
门里面的准弟媳没有应声,也没出门来,而是躲到里面去了。
新娘子嘛,要矜持,要等到明天出嫁的时候才出门来见男方家人,这也正常。
可是新娘子这容貌真真把贾二妹的心凉了一大截,再看看自己的大弟,高瘦的身材,虽然不太壮实,但好在清秀,像个白面书生。
这弟媳妇跟大弟简直……不般配啊!
可是她想起了母亲对她说过的话“在咱农村里就要找个身体壮实的媳妇儿,容貌都是其次的,王家女子看着也敦实”,母亲这隐晦的话原来是暗指她的这个弟媳妇容貌不太好看啊!
那……好吧,农村里娶媳妇儿不就是图个身体壮实吗?嫁过来挑水担粪能干农活就是好的!
既然已经到了男婚女嫁的这一步了,贾二妹也就无话可说了,收起心里的凉凉吧,要高兴,大喜的日子要高兴。
于是,她扯了扯嘴唇,努力往脸上扯出一丝笑容来挂上。
可是一直在随着她眼睛溜来溜去的暖暖这个小精怪却开口了,“妈妈,你是一张假脸。”
贾二妹一惊,就像被人当场撕了遮羞布一样,当即低下了头,小声瞪着暖暖说:“不许胡说八道!”
小暖暖伸手捂了下小嘴巴,笑着将一张小脸凑到她耳朵边,悄悄说到:“妈妈,我晓得你不高兴,大舅舅的新娘子好丑哦!”
“嘘!”贾二妹唬了她一下,低声说:“不许说!”
“嗯,我不说,我保证。”这个小人精举了举小手。
贾二妹假装若无其事地用眼睛瞟了一眼四周,见大家也没注意她们俩母女,这才嘘了口气。
由于路程比较远,送礼的队伍也不敢太久耽搁,于是说了很多吉祥的话,这才把嫁妆抬着往回赶路。
又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把女方的嫁妆抬回来了,接下来贾二妹和大姐开始布置起新房来,大姐让贾二妹给大弟铺床,笑着说她:“你是军官太太,沾你的福气。”
贾二妹也笑嘻嘻地推给她:“大姐,你头胎就生个儿子,咱贾家还是沾点你的运气吧。”
都知道的,农村人喜欢儿子,贾二妹也不得不这么说。
“你们俩姐妹都是有福气的,你们一起铺床,一起铺。”三婶在一旁笑着说。
“好吧,既然三婶这么说那就借三婶的吉言吧,一起铺床。”贾二妹也笑着说。
正在跟张秀芝和向国强一起的暖暖这时候跑了进来,嚷嚷道:“我要铺我要铺!”
“暖暖,你一个小姑娘瞎闹什么,出去跟弟弟他们玩。”贾二妹一边铺着床一边说。
这时张秀芝进来了,笑呵呵地说到:“二妹,你真是越长越漂亮了。”
“秀芝姐……哦,喊错了,”贾二妹笑道:“秀芝娘娘,你还是没变得,还那么年轻。”
“哈哈,我三个娃都那么大了,你家娃娃崽子都叫我姑婆了,我还能没老!”
张秀芝还真不显老,风韵犹存,不过人家才不过三十多岁呢,本来就不老。
想想之前和张秀芝一起做的那些整人的事,贾二妹就冲着她相视而笑,回头空了她会带着孩子们去张秀芝家走走的,毕竟曾经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而且又是亲戚。
……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贾二妹就把三个娃娃穿起来了,今天早上要去女方家里吃酒席,吃了酒席再把新娘和女方家人亲戚借到男方来吃酒席。
这里的风俗就是这样,早上女方摆酒席,中午男方摆酒席。
天才麻麻亮就出发了,一队人马吹着唢呐抬着大红花轿拉到王家湾女方家,一到女方家门一柄喜炮放响,表明:我们来接新娘子了!
唢呐停下,花轿就摆在女方家门口。
新娘子没有露面,由女方父母和长辈将男方家来的成员迎接进门,进来就入席,然后吃啊吃。
一般吃到九点钟左右酒席就结束了,这时候新娘子也换上了一身大红色衣服了,头上盖着红帕子,由新娘子的姐妹兄弟们护着出来了,然后媒婆说着吉祥的话将新娘子牵上了花轿。
鞭炮再次响起,在一声“起轿”的吆喝声中,花轿抬着新娘子出发了。
一路上花轿是不能落地的,所以抬花轿的人必须是青壮年男子,而且还要多备两个备用,抬到半路的时候若有人需要换一下,就把轿子停下不走,但不要放到地上,就这样换人。
这一套婚嫁民俗是从古到今传下来的,就算是在大文化运动期间这山区里都没有被取消的,现在就更不用了。
这一群人,包括女方家的家人亲戚,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地扯了一个山路十八弯,可真是壮观啊,引得一路的山民看热闹。
紧赶慢走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可算把新娘子抬到家门口了,然后才能落轿,迎接新娘子的鞭炮声响起,由新郎掀开花轿的帘门将新娘子牵下来,然后牵着手跨过火盆,再跨门槛进屋。
跨门槛也是有讲究的,新郎先出左脚,新娘先出右脚。
这样繁复的婚嫁,也难怪人们还说去媳妇不容易啊!
这样一折腾也就是中午了,酒席又开始了。
这时候的新娘子一般是在新房里看男方置办的东西的,比如“三转一响”。
新娘子最开先进屋的时候还是高兴的,但当她把贾二妹送给她的那只手表戴上手腕仔细看了一番后,脸一下就垮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