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石小菊就跑了。
石婶正要叫住她,可是女儿已经一趟子跑远了,正沿着沟边往大队部奔去。
“这女娃子,说起风就是雨……”石婶嘀咕了一下,想想也是了——
小菊说向大婶装病,这样去喊来大夫给她看看不就知道是真装病还是假装病了吗?
如果是装闪了腰,她自然是不敢扎银针的;
如果是真闪了腰,扎扎银针也好得快,毕竟这伤筋动骨一百天,也是挺难受的。
……
石小菊一趟子跑到了大队医疗站,对赤脚医生张云洞说到:“张老师,我们对上有人闪了腰,听说县医院的老师来了,银针一扎就会好,我特地跑来请你们去一趟。”
张云洞看了她一眼说:“县医院来的师傅还在午休,等他午休后还要给我上两堂课,所以……这上门去扎银针嘛可能要等一阵了……”
“等多久呢?”
“晚饭前吧。”张云洞说:“是哪家哪户什么人你给我说,我记下来,等这里忙完我就去。”
因为这年代里赤脚医生给队员看病是不花钱的,医药费也是不花钱的,这是任务。当然一般也就是些治头疼脑热的药,或者一些简单的小伤口包扎那些,也值不了几个钱。
人生什么大病肯定大队医疗站也医不了,那是得上医院去的,医院里就要收费了。
赤脚医生上门去诊疗也是免费的,遇到大方的人家也会封点红包啥的,那也是在允许的范围,毕竟上门一趟也是辛苦的。
至于闪了腰这回事又不是急性病,能中午去就不上午去,能傍晚去就不下午去。
知道什么原因吗?
反正都是免费的为人民服务,跑一趟万一得不到红包还可以得一顿午饭或晚饭招待吧?
呵呵,就是这个意思啦。
“嗯,好。”石小菊便吧啦吧啦地将谁谁说给了他,然后告辞离开。
……
“二妹吃午饭了……”陈云芝端着一大碗鸡汤进来了,鸡汤里还有一个两个鸡腿,“你先把鸡汤喝了,鸡肉也要吃。”
熬了几个小时了,这会终于好了。
“谢谢芝姐,”对这个话不多,但懂得感恩的女人,贾二妹非常有好感。
而且经过这么久时间的接触,她渐渐发现这个女人其实还非常的聪明,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待人接物那些都很有分寸。
醒醒睡着了,贾二妹从床上起来,坐到了那个她淘来的圆凳上,面前摆着一张小方桌,鸡汤就放在小方桌上。
鸡汤闻起来很香,上面的油都撇去了,看起来很和胃口。
这样看来陈云芝真是一个细心的人,她知道贾二妹比较讲究,而且很注重自己的身材,所以
才将鸡汤面上的浮油撇去的。
而为她也知道新妈妈的饮食不能过于油腻,以免伤了胃口影响奶水的分泌,影响到小宝宝的口粮供给。
虽然她没啥文化,但是千百年来的产妇坐月子的经验传承就是这样的,她已经从生活中学到了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说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容小觑啊。
“你吃着,我去端饭来。”陈云芝说,“我还炒了莴笋,你可以少吃点来下饭的。”
民间都说月母子不能吃蔬菜,但贾二妹一再强调自己一定要吃蔬菜的,不吃蔬菜营养不均衡,陈云芝也貌似采纳了她的意见。
“你和温温都到这里来吃吧。”贾二妹说,“给温温舀点鸡肉和鸡汤吃,小孩子在长身体需要营养的。”
她知道陈云芝一定又是给小温温舀了点饭就让她在厨房里吃了。
“我知道,我知道。”陈云芝一边往外走一边说。
“你就只知道说知道知道,把温温带过来一起吃吧,大家在一起吃饭才热闹。”贾二妹说。
“好,我知道。”陈云芝说着已经走出门去了。
这里贾二妹咬了一口鸡肉,淡然无味,根本就没放盐的样子。
这里人坐月子的饭食要么是甜的,要么是不放盐的,都是走的极端啊,哪怕放一点点盐呢?
哎,没法,入乡随俗吧,贾二妹喝了一口鸡汤。
过了一会,陈云芝用一个小筛子当托盘端着一碗炒莴笋和三碗饭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跟班燕子。
不,现在应该叫她温温了。
她跟在她妈妈身后,小心翼翼地翻过门槛,进来了。
“温温过来,嬢嬢给你吃鸡腿。”贾二妹向小女孩招呼着。
小女孩睁着一双黑漆漆的眼睛看看她妈妈又看看贾二妹,想过来,但又没有迈开脚步。
看得出来妈妈私下里教过这小女孩不要跟贾嬢嬢争鸡吃的。
“云芝,都说了要给温温舀点鸡肉吃的,你怎么不给她舀呢?”贾二妹问。
“舀了,舀了,你看这碗里的饭都是鸡汤泡着的。”陈云芝说:“你别管她,她也不爱吃鸡,你倒是快把碗里的鸡腿吃了,然后好吃饭。”
“嗯,”贾二妹咽下口中的汤,“没放盐,你要给温温碗里的鸡汤稍微放点盐,小孩子才爱吃。”。
“是没放盐啊,”陈云芝想了一会才恍然大悟,说到:“我不是忘了放盐,你要给娃娃喂奶最好少吃盐或不吃盐,不能吃的太油腻、不能吃辣椒等刺激性的东西不然会影响到奶娃娃的身体,你还要多喝鸡汤多吃鸡肉,多吃鸡蛋,像青叶子菜水果那些凉性的东西也要少吃”
吧啦,吧啦……
一连串的饮食顾忌又向贾二妹砸来。
看着贾二妹吃得如此没滋没味的样子,陈云芝笑了,“这也是二妹你赶上了好时候,今年没搞啥大的运动,还能允许每家每户养几只鸡,至少鸡和蛋足够你坐月子吃了。我前年我生燕子的时候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