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大唐第一狠人 > 第331章 【古代治国习惯科普】
  李世民的目光同样看向书册,皇帝面色明显沉吟一下,这才好奇李云问道:“此是何物?有何稀奇?”
  “户薄!”
  李云直接开口,这次回答的干净利索。
  “原来竟是户簿……”
  “难怪他会郑重拿出……”
  “此物若是上缴陛下,果然可算天大之礼,但,户簿上缴之后,渤海还是诸侯国吗?”
  “且先默默观看,勿要直接置评,这位渤海国主一向行事诡异,他干的任何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需要举一反三,三之再三,不断推测,多方联想,即便做到如此谨慎,仍然可能掉进大坑……咦,这位同僚你想干啥,莫非要站出去进谏不成?吾劝你赶紧打消念头,今天的事咱们只看不阻。”
  “对对对,只看,不阻拦,这位同僚赶紧回来,千万别去掺和他们伯侄俩的事,掺和不起,容易把自己搭上。”
  一本户簿拿出,直接引得大臣们窃窃私语,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户簿这东西太过特殊。
  说它重要吧,其实不重要,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人口登记册,记录的乃是人口百姓田亩分配,这东西并非只有一册,而是拥有很多很多册。
  比如在大唐那边,每个县域都有各自的户簿,然后县域根据属地汇总,上面的州衙拥有一册州级户簿,州衙继续往上汇总,级别就是道级户簿,贞观年间大唐总共划分十道,所以整个中原拥有十册道级户簿。
  这十册道级户簿再次汇总,就变成了大唐户部掌握人口变动情况的参考书,因为古代人口普查极难,所以户簿这东西数据不准,有时候户簿上面记载人口五百万,可能实际人口已经变成一千万,若是时局换成动乱灾荒之年,数字则又会成反向递减的情况,也许户簿上面记载人口五百万,实际人口已经衰减到了两三百万。
  正因为如此,所以户簿才显得不太重要,历朝历代虽然年年编订这个,但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把它当做参考。
  所谓参考,就是参而考虑的意思,为什么要参而考虑呢,因为这东西不准啊。
  如果很准,那还需要思考吗?直接按照户籍所载的数字进行政策制定,何须户部大臣们每年都要争辩不休。
  但要说户簿不重要,其实这东西又很重要。
  此物乃是人口百姓的最主要记载,属于官方性质的人口普查,天下何其大也,治大国并非烹小鲜,百姓需要田亩,人口需要粮食,倘若某个地方出了天灾人祸,朝廷需要借助户簿推算受灾的人数。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能掌控税收。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自然不便,这就导致了贪腐容易滋生,地方上很容易在税收上做手脚。
  打一个比方,大唐户部拥有一本总户簿,记载着整个中原人口数字,贞观六年的时候曾经统计一次,当时的数字乃是2800万。但是实际情况呢,全国人口最少也得4000万。
  至少1200万人口没有记录在册。
  而地方上的官员由于直接管理基层,他们是能够直接接触这一部分人口的,自古有句俗话,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税丁,只要你这个老百姓活着,有些地方官才不会管你有没有在册,先派出税丁把钱粮收了,然后再回来根据户簿核实。
  这一核实就出问题了。
  钱粮收上来了,结果户簿上面没有这么多人口。
  咋整?
  塞进自己腰包呗。
  但是大唐户部也不是吃干饭的,能成为朝堂大佬的都是基层爬上来的,下面那一套塞腰包的手法,其实都是大佬们玩剩下的……
  这时候就显出户簿的重要了!
  全国记载人口只有2400万对吧?
  你们实际收了4000万人口的钱粮对吧?
  哼哼,想要私自塞进腰包,不行!
  咱们会推算,会根据户籍进行参而考之,如今乃是盛世之年,不比大唐刚刚建立的时候兵荒马乱,这种年月,人口肯定猛增,既然如此,各地钱粮按照增减补缴。
  什么是增减补缴?
  说白了就是后世所谓的数学系数。
  古人的智慧,其实比后世更加高远,他们虽然不懂得现代科学,但他们积累了无数的经验。
  有时候经验比科学手段更神奇。
  大唐户部制订增减补缴的时候,玩的就是这个经验手法……
  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多收,有的削减,看似毫无道理,然而符合实际,户部大佬们才不会管你们下面报屈叫苦,大佬们制订的增减系数保证让你们无法自塞腰包。
  经验这东西,有时候真的很吓人。
  据传贞观六年户部进行全国税收押解入库,各地粮仓竟然连一百斤粮食都无法贪,这是何等吓人的精确,简直超出了后世人的想象,全国几千万人口的税收,数字差距竟然只有一百斤上下,这种操作即使放到拥有无数科技手段的后世,恐怕也只能对古代之人说一声佩服。
  因为,后世人做不到这么精确。
  而大唐之所以能够如此精确,正是因为朝堂大佬们根据经验制订的增补系数。
  打个比方,河北道比较穷,虽然道级户簿上面记载了人口200万,但是实际可能因为青黄不接饿死了很多人,那么税收肯定和实际不符,钱粮肯定收不齐200万人口的税。
  怎么办,增减系数啊,大唐户部大佬们大笔一挥,直接给予河北道‘两成并四’的减免。
  两成并四是什么意思?
  搁在后世就是8.4折。
  对,大家没看错,朝堂户部大佬给河北道打折了。
  你们河北道按说应该上缴国库100万石粮食,但是根据增减系数只需要上缴84万石入库……
  如果能多剩下一些,那很好,自己塞腰包好了。
  如果一点也剩不下,甚至还有所缺口,那也无所谓,地方官员和税丁自掏腰包把空缺补上。
  就是这么任性。
  看起来似乎不讲理。
  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河北道上缴朝堂的粮食绝对会和地方实际税收一模一样,注意,是实际地方税收,而不是户簿上记载的那个不准数字。
  朝堂大佬们根据年年经验积累,制订的河北道折扣保证不差毫厘。
  ……
  再打个比方,关内道,大唐长安所在,一国政治中心,钱多,人广,豪门扎堆聚集,奴婢下人皆不在册,户簿所载人口300万,实际可能达到了400万,那些豪门圈养的奴婢下人能干活能种地,但是律法却规定奴婢下人不记典籍,怎么办,眼睁睁看着豪门逃税吗?
  想的美!
  税收增减系数,外加‘三成并二’。
  明白了吧,河北道上缴钱粮的时候打了8.4折,关内道想都别想这种折扣,不但想都别想,你还得额外多缴……
  朝堂大佬们可不管地方官员叫苦连天,你们上缴钱粮的时候就得按照1.32的系数进行。
  如果敢抱怨征不到这么多粮食?
  没关系,自己掏腰包补足。
  不想自己掏腰包?
  也没关系,去豪门大院普查人口去,逼着他们按照实际人口上缴,替换你们当官的自掏腰包。
  这就是古代的税收制度。
  也是大唐一直奉行的手法。
  所用参照之册,正是一国户簿,户簿虽然数字不准,但是朝堂大佬们可以根据经验参而考之,故因如此,又说户簿其实也很重要……
  而现在,李云拿出了渤海国的户簿。
  ……
  “这便是你渤海一国的总账户簿么?”
  李世民忽然悠悠开口,皇帝的语气不知为何有些异样。
  然而李云却似乎没有听出异样,只是郑重点头道:“是,此册正是总账户簿,虽然属于草记粗统,但它确实是渤海的户簿。”
  李世民呵呵一笑,淡淡问道:“也就是说,此册极其不准喽?”
  李云轻吸口气,抱拳行礼道:“陛下赎罪则个,确实不太准确,臣的渤海国乃是草创,麾下办事之吏颇有短缺,虽然他们努力普查人口,但是限于人力物力两皆欠缺,所以只能粗粗统计个大概,勉强制订了一个渤海户簿。”
  说着微微一停,忽然拱手把书册举起老高,李世民面色似乎更显异样,伸手把这本代表渤海户籍的书册接在手中。
  但是皇帝并未翻阅,反而目光依旧看着李云,询问道:“就算极其不准,总有一个数字,朕现在问一你问,渤海人口有多少?每城多少人?每县多少人?男丁有几多,妇女占几成?另有按律减税之蒙童,总数又是多少个?”
  皇帝这话,问的李云直接怔住。
  渤海人口有多少?
  这个问题他肯定能回答出来,毕竟只需要记住一个笼统的数字。
  但是……
  每城多少人?
  每县多少人?
  这怎么回答!
  渤海现在有城吗?
  有!
  可惜满打满算只有两座城,分别是靠近幽燕之地的朝阳城,以及李云国度所在的渤海城,其中渤海城还在建设之中,严格来说并非真的城池。
  城池尚且只有一座半,县城肯定一座也没有,这让李云如何回答,他压根无法回答。
  偏偏皇帝后面的问题更加奇葩。
  男丁有几多?
  妇女有几何?
  还有按律可以减税的蒙童,总共又有多少个……
  这简直是在刁难人啊。
  李云哪里能记住这么确切的数字。
  他实在想不通李世民为什么要问这些东西。
  ……
  ……第一章到了,今天嫂子加把劲,等会再上传一章,我去整理了,等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