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帝国争霸 > 第204章 鱼雷袭击
  别看“刘长勋”号是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的大型航母,但是机动性能并不差,高速转向的时候,舰体外倾超过30度。因为是向左转向,所以舰体是向右倾斜。从军官餐厅的舷窗往外看,灰暗的海面变成了一块迎面而来的水墙,就像发生了海啸。只不过,这个时候也没人朝舷窗外观看。
  必须得说,“刘长勋”号很幸运。
  因为还有几架舰载机在准备降落,所以在遭到袭击之前,“刘长勋”号保持着相对比较高的航速,接近28节。关键是,接下来就要让防空战斗机升空,4部弹射器将以最大功率运行,需要储备足够的蒸汽,所以4套动力系统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能在15秒钟内达到最大推进功率。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海军从“陈炳勋”级开始采用燃气轮机的主要原因。
  虽然为了配合4部大功率蒸汽弹射器,专门配置了4套回热式蒸汽发生器,占用了不少舰体空间,但是跟传统动力系统,也就是蒸汽轮机相比,燃气轮机拥有启动速度快,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所需时间更短的优势。
  正是如此,在完成紧急转向之后,“刘长勋”的航速就达到了30节。
  不过,只是跑得快,还远远不够!
  去司令舰桥的路上,白华伟他们听到了爆炸声,是从外面传来的,而且离得比较远,应该在航母后方。
  爆炸声很低沉,而且在听到爆炸声的同时,航母还在猛烈的震动。
  显然,爆炸发生在海面之下,声波才跟冲击波同时传到。
  如果发生在海面上,因为声波在空气当中的传递速度比在海水中的速度慢得多,所以会在冲击波之后到来。
  毫无疑问,肯定跟鱼雷有关!
  来到司令舰桥,根本就不用询问。
  爆炸发生在“刘长勋”号的后方,中雷的是负责近距离掩护的反潜护卫舰,而且舰体已经被鱼雷炸断,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
  那艘护卫舰替“刘长勋”号挡了一枪!
  虽然帝国海军没有做出强制规定,更没在作战守则中要求护航战舰为航母挡枪,但是保护航母本身就是护航战舰的头号使命,拦截射向航母的雷弹,更是包括护卫舰在内的所有护航战舰的天职。
  在战术编排上,舰队指挥官往往会留下1艘护卫舰为航母提供近距离掩护。
  显然,这个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
  不要忘了,护卫舰都以反潜为主,防空能力算不上强大。在现代反潜作战当中,除航母搭载的反潜巡逻机,主要就是由反潜战舰搭载的反潜直升机,而反潜直升机的作战区域一般都在50千米之外。在50千米之内的反潜作战,由各战舰搭载的反潜导弹,也就是火箭助飞反潜鱼雷承担。
  关键就是,几乎所有的护航战舰都能够搭载与使用反潜导弹。
  此外,巡洋舰与驱逐舰同样搭载了反潜直升机,而且通常是2架,也配备了包括拖拽式阵列声纳在内的各种探潜与搜潜设备,反潜作战能力并不差,只是说得更加重视其他方面的作战任务。
  不说别的,即便是“青州”级防空巡洋舰,都搭载了2架反潜直升机,以及1套完整的反潜作战系统。
  如果只是为了反潜,根本不需要让护卫舰留在航母身边。
  其实,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执行反潜任务的驱逐舰都是在编队外围活动,留在编队内层的都是以防空为主的战舰。
  那么,留下1艘护卫舰跟随航母行动,真实用意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为航母挡枪!
  要说的话,这也跟在战后诞生的各种性能先进的制导鱼雷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尾流制导鱼雷。
  在理论上,没法通过干扰让尾流制导鱼雷失的。
  此外,为了获得最大的毁伤效果,鱼雷一般都采用以磁感应为主,主动声纳或者触碰为辅的复合引信。说得简单点,只要磁感应引信正常工作,鱼雷将在战舰的舰体下方,大约2到3米的深度引爆。只有磁感应引信失灵,备用的引信才会启动,通过直接撞击或者是在足够近的距离上引爆。
  在搞明白这些之后,帝国海军才找到了“对付”尾流制导鱼雷的方法。
  负责在近距离掩护航母的护卫舰,其首要任务,就是挡住射向航母的鱼雷,尤其是尾流制导鱼雷!
  通常,这艘护卫舰上都有一套强磁场发生装置。
  不是什么先进设备,也就是一个特制的电磁铁,在启动之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以此模仿吨位更大的战舰。
  如此一来,就算鱼雷的定深远远超过护卫舰的吃水深度,在正常情况之下,就算从护卫舰的肚皮下面穿过,也不会引爆,而在护卫舰启动了强磁场发生装置之后,就肯定会在护卫舰的下方爆炸。
  只是,负责挡枪的护卫舰肯定是凶多吉少。
  尾流制导鱼雷只能用来对付海面战舰,因此全都是重型鱼雷,战雷头的重量通常在250千克以上,而且一般都会装填威力巨大的混合炸药,威力是普通炸药,也就是TNT的2倍以上。
  别说是护卫舰,即便是万吨级巡洋舰也抗不住重型鱼雷。
  要说的话,也就是因为威力巨大,所以在进入导弹时代之后,各主要海军强国依然高度重视重型鱼雷。
  在理论上,只需要4到6条MK48这个级别的重型鱼雷,就能够击沉一艘大型航母。
  西陆集团的65式重型鱼雷,在理论上只需要3条就能干掉1艘大型航母!
  换成导弹,哪怕是重型反舰导弹,至少需要10枚,还要在运气的帮助下才有可能击沉大型航母。
  显然,保护航母免受鱼雷的攻击,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要。
  相对对言,损失一艘4000吨级的远洋护卫舰,肯定要比损失1艘8万吨级的大型航母更加“划算”。
  只是,射来的鱼雷不止一条。
  过了差不多半分钟,白华伟他们来到司令舰桥之后不久,那艘正在沉没的护卫舰再次发生了爆炸。
  从爆炸点,以及炸起的水柱高度来看,应该是被第二条鱼雷击中所致。
  几乎同时,安装在航母舰尾的2套火箭深弹发射器突然开火。
  几十枚深水炸弹前都射向了航母后方,落点在航母与护卫舰之间,而且溅落区域跟航向平行。
  接下来就是数十次爆炸。
  深弹的定深都很浅,不是在对付潜艇,而是在对付鱼雷!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保留火箭深弹发射器的原因。
  在现代反潜作战中,深水炸弹的价值已经变得微乎其微,最多是由反潜直升机携带,用来对付机动性能差,潜航能力更差的小型潜艇。在与大型攻击潜艇的战斗当中,主要得依靠反潜鱼雷。
  相对来说,火箭深弹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射程太近。
  虽然最新式的火箭深弹,射程超过了10千米,但是反潜导弹的射程在20千米以上,部分超过了30千米。
  不过,射程近也有好处,比如反应速度快。
  关键还有,深水炸弹更适合对付水下目标,比如潜航深度在10米左右的反舰鱼雷。
  因为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上千倍,阻力也远远大于空气,所以在这个深度,就算是大口径舰炮也很难发挥作用。
  正是如此,火箭深弹成了拦截鱼雷的最后一道防线!
  只是,火箭深弹能不能击中来袭鱼雷,完全看运气。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测试,火箭深弹直接击中鱼雷的概率几乎为零,主要依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破坏鱼雷。
  虽然无法彻底摧毁鱼雷,但是有很大的概率让鱼雷失效,准确的说是让鱼雷因为制导设备受损而无法正常工作。
  关键就是,现代的先进鱼雷都配有精密的制导系统。
  毫无疑问,越是精密的系统,越容易受到损坏。
  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帝国海军摸索出了一套反鱼雷战术,也就是往鱼雷的航线上投掷足够的深水炸弹,并且让这些深水炸弹在离鱼雷近可能近的距离上引爆,通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毁坏鱼雷。
  要说的话,这套战术主要针对的就是尾流制导鱼雷。
  道理也很简单,尾流制导鱼雷在航程末段,往往沿着相对较为固定的航线航行,也就具有一定的规律。理论上,只需要获取鱼雷在连续3个转向点上的准确信息,就能够计算出鱼雷的航迹。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的战舰依然保留了火箭深弹发射器,而且像航母这样的大型战舰一般部署在舰尾,而护卫舰与驱逐舰等以反潜为主的护航战舰则部署在舰首,以获得更开阔的射界。
  在演习中,这套战术得到了证明。
  只是,在实战中的效果如何,还没人知道。
  又过了几分钟,在作战指挥中心发来消息之后,大家才松了口气。
  虽然没有探测到鱼雷发生的爆炸,但是过了几分钟,航母还没有中雷,足以证明已经成功拦截了鱼雷。
  即便首轮拦截失败,也有机会进行第二次拦截。
  随后,作战指挥中心解除了鱼雷袭击警报。
  射向“刘长勋”号的鱼雷总共有3条,其中2条击中了“镇元”号护卫舰,另外1条被火箭深弹拦截。
  该舰是“南安”级的第8艘,也是帝国海军最新锐的远洋护卫舰之一。
  只是,不得不承认,“刘长勋”号的运气确实是太好了。
  能够在一次战斗中,应付3条尾流制导鱼雷的攻击,绝对是一个奇迹,至少在过去的演习中,从来没有取得过类似成绩。理论上,能对付2条尾流制导鱼雷,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镇元”号战沉。
  虽然抢救行动还在进行,而且在“镇元”号被鱼雷击中之前,“刘长勋”号就出动了搜救直升机,其他的护航战舰也采取了行动,在中雷后5分钟之内,有3架直升机飞到了“镇元”号的上方,但是该舰在首次中雷后就断成两截,并迅速沉没,战舰上的200余名官兵肯定是凶多吉少。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发动袭击的是一艘“洛城”级大型攻击潜艇。
  道理也很简单,“洛城”级有4具鱼雷发射管,而在作战的时候,往往会保留一条自卫用的鱼雷。虽然从第二批次开始在艇首增加了12具垂直发射管,能装载反舰导弹,但是在近距离战斗中,特别是在鱼雷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没有哪个潜艇艇长会使用反舰导弹攻击水面战舰。
  不止是反舰导弹的威力比鱼雷小,还因为反舰导弹会让潜艇暴露行踪。
  关键就是,反舰导弹在出管之后,会直接浮上海面,然后才点火起飞,并且产生极为明显的信号。
  不说别的,火箭助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烟尘,在40千米之外都能看到。
  对反潜直升机来说,飞行40千米也就是大约10分钟的事情。如果再近点,反潜导弹能在3分钟之内落下。
  显然,在敌舰队附近这么玩,等于是找死。
  相对而言,使用鱼雷要安全得多。
  关键就是,可以设定鱼雷的航速,而且很多先进鱼雷能够在航行途中改变航速,以此来提高发射平台的隐蔽性。
  往简单说,就是在发射之后,先以较低的航速航行,在逼近目标之后,再全速冲刺。
  这样一来,在鱼雷产生较大噪声,被敌人的反潜战舰发现的时候已经远离发射平台。
  正是如此,对潜艇来说,只要能使用鱼雷,就肯定不会使用导弹。
  其实,多数大型攻击潜艇搭载的导弹,都是用来攻击地面目标的巡航导弹,而不是反舰导弹。
  毕竟,相对于舰队防空系统,潜艇搭载的那点导弹根本就不够看。
  如果发起攻击的只是一艘“洛城”级,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偷袭之后,那艘潜艇肯定会转向逃逸。毕竟鱼雷在航行的时候会产生很明显的噪声,仍然有可能导致潜艇暴露行踪,至少会暴露潜艇所在方向。那么在发起第二次攻击前,肯定得转移阵地。
  在“刘长勋”号遭到攻击的时候,附近的护航战舰已经采取行动,往鱼雷来袭方向派遣了反潜直升机。在解除警报之后,“刘长勋”号还立即做出调整,把2架反潜巡逻机送到了弹射点上。
  最多只要10分钟,反潜直升机与反潜巡逻机就会覆盖鱼雷来袭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潜艇肯定得逃命。
  正是如此,在作战指挥中心解除警报之后,司令舰桥里的紧张气氛才一扫而空。
  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刘长勋”号用光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