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备巡逻是一件很枯燥,甚至有点痛苦的事情,对于重型战斗机的飞行员来说,那就更加如此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帝国海军的飞行员都不是很喜欢重型舰载机。
原因也很简单:重型舰载机的续航力实在是太强了!
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重型舰载机的飞行员都会准备几个专用的密封袋,用来盛放排泄物。在螺旋桨飞机的时代,飞行员还能把装满了的密封袋丢出机舱。上次大战中,出现过巡逻机用“屎弹”袭击敌方船只,迫使敌人弃船投降的奇事。只是进入喷气时代后,就没那么方便了。等到返航的时候,特别是降落到航母上,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密封袋,就会被屎尿糊满一身。
此外,在驾驶战斗机的时候撒尿,而且不尿到裤子上面,那还是一门技术。
当然,在“战-9”服役之后,这门“技术”基本没有了用武之地。
跟以前的舰载战斗机比,“战-9”配备了更加完善,也更加先进的自动驾驶仪,极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
关键还有,后座的导航员也能驾驶战斗机。
虽然海军从来没要求导航员达到飞行员的技术水准,但是在设计“战-9”的时候认真的听取了基层官兵的意见,为导航员保留了一套操作系统,确保在飞行员发生了意外,无法操作战斗机的情况下,能够由导航员驾驶战斗机进行紧急迫降。哪怕只是控制战斗机飞行,也比直接失控好得多。
这个设计还有一个好处,不用为“战-9”采购配套的高级教练机。
“战-9”的飞行员都是在飞过中级教练机,拿到了上舰许可之后,在“战-9”上完成最后的5次考核飞行。
通常,负责考核的教官坐在后面,而接受考核的新手在前面。
虽然帝国海军还是采购了高级教练机,主要就是“战-9”飞行一个小时的开支,足够让教练机飞行10个小时,因此采购高级教练机进行日常训练的费用反而低一些,但是通过同型机训练,“战-9”飞行员的培训合格率远高于“战-6”,结合高级教练机,能够让培训效率达到最优。
正是如此,在换装“战-9”之后,帝国海军并没有遇到飞行员不够的情况,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就把飞行员系数提高到了1.5,达到形成作战能力的最低标准,而之前往往需要耗费5年时间。
此外,一些有天赋的导航员,还有机会成为飞行员。
朱廷伟的搭档,胡海涛少尉就是如此。
6月下旬,他才通过了三试,也就是飞行考核。在经过半年的观察期之后,他就会成为战斗机飞行员。
推荐他的,就是朱廷轩。
当然,推荐导航员去参加飞行员考核,对朱廷轩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
现在的帝国海军航空兵司令,朱耀祖中将就是朱廷轩的小叔,也是帝国海军大将朱华圣的小儿子。
起飞之后,胡海涛才告诉朱廷轩,他已经收到调令,过几天就要去新部队报道。
大战已经爆发,帝国海军一直在扩充编制,新建了几支联队,需要飞行员,因此观察期全部取消。
按照海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通过三试的准飞行员直接编入作战部队。
当然,这并不是说两人就要分开。
他们所在的第十二舰载航空兵联队本身就是一支“预备队”,其存在价值,就是为了在战时扩编。
准确的说,充当扩编的骨干。
虽然帝国海军总共保留了15艘航母,以及15支舰载航空兵联队,但是在任何时候,最多只有10艘航母处于部署状态,也就只有10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充当主力,另外5支联队是替补。
关键还有,按照第三次军事改革做的调整,舰载航空兵联队不与航母对应,而是以轮替方式部署。
这么安排,就是要让充当替补的5支联队处于超编状态。
比如在第十二联队,除正规的2个战斗机大队与3个攻击机大队,还额外编有5个混成大队。即便在和平时期,第十二联队都拥有140架作战飞机,而在战时还可以把规模再扩充一倍。
为了保持作战能力,联队里的正规大队都会以轮换方式,临时编入其他的联队,并且随其他联队执行部署任务。
只是,额外编入的大队,通常配备从一线部队退下来的老旧飞机。
说得直接一点,其实就是要保持规模,让更多的飞行员获得训练机会,在和平时期也能保持状态。
相对而言,培训飞行员的难度比生产战斗机高得多,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更加如此。
因为编制过于庞大,就只有几个正规大队,所以替补联队平常部署在地面,以海军航空站为基地。
朱廷轩早就收到了消息,第十二联队即将一分为三。
在现有的联队之外,还将新增第二十二与第三十二联队,而且由第十二联队的骨干去担任联队长与大队长。
不出所料,朱廷轩将去第二十二联队,担任重型战斗机大队的大队长。
关键,胡海涛也有可能被分配到第二十二联队,并且编入重型战斗机大队。
这样一来,他还是朱廷轩的部下。
只是,朱廷轩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胡海涛,毕竟他是通过关系获得的内部消息,相关任命还没有下达。
飞了接近1个小时,才与加油机汇合。
不是说“战-9B”的巡航飞行速度不够快,而是要让前出的战斗机先补充燃油,也就得飞慢一点。
前后用了差不多5分钟,朱廷轩驾驶的“战-9B”从那家空军的“油-29A”获得了5吨航空煤油。
飞行高度超过8000米,在云层上方,气流很稳定,算得上顺利。
随后,加油机就转向返航了。
在此之前,这架“油-29A”已经为另外7架“战-9B”战斗机各补充5吨燃油。
要说的话,这也是大型加油机的优势。
换成海军自己的攻击机,哪怕是“攻-5”,在飞行700千米之后,最多也就能够为其他飞机提供6吨燃油。
只是,有一个问题,朱廷轩一直想不明白。
为了给海军舰载机服务,空军专门改进了几十架“油-29A”,准确说是为这种加油机增添了1套软管加油设备。
有趣的是,每架“油-29A”只有1套,安装在左翼外侧的挂点上,1次就只能为1架舰载机加油。
空军给出的理由是,“油-29A”只有1名加油设备操作员。
显然,这个理由根本就说不过去!
“油-29A”在通常情况下有5名机组成员,出了正副飞行员,还有加油设备操作员,领航员与机械师。进行加油作业的时候,完全可以让领航员或者机械师控制一套加油设备。再说了,对内部空间充足的加油机,多安装1套控制设备,增加1名加油设备操作员,根本就不是难事。
西陆集团一直使用的是软管加油设备,其大型加油机有3套加油设备,在理论上能够同时为3架飞机加油。
就算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也可以在右侧机翼下安装一套加油设备。
要说的话,真正的原因,或许是空军不想承担额外任务,想让海军自己掏钱采购大型加油机。
其实,海军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是租用。
当然,这些跟朱廷轩没什么关系。
补充了燃油后,朱廷伟追上了中队里的其他7架战斗机,又向东飞行了100多千米。
在他东边还有2个中队。
严格的说,其实只有1个半中队。
“战-9”是帝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与最重的舰载战斗机,而且采用可变后掠翼,主翼无法折叠以缩小停放时占用的甲板面积,部署状态下,占用的空间比上一代,即“战-6”多出大约20%。
受此影响,装备“战-9”的重型战斗机大队的编制规模缩减到20架,由3个中队减少为2个半中队。
因为“战-9”的性能更好,特别是截击能力远远超过了“战-6”,所以缩编之后的战斗力非但没减弱,还增强了一大截。
通常情况,由大队长直接指挥那半个中队,也就是1个小队的4架战斗机。
现在,那半个中队的“战-9”就在最前面。
这4架“战-9B”从南到北,保持大约150千米的间隔距离,在预警机前方大约550千米处搜索飞行。
如此一来,等于把搜索范围往东延伸了200多千米!
关键就是“战-9B”的火控雷达。
做为帝国海军有史以来最为强悍的舰载战斗机,还是全球第一种配备远程空空导弹,能够朝150千米之外的敌机开火的截击机,“战-9B”拥有帝国,乃至是全世界最先进,探测距离最远的火控雷达。
“战-9B”装备的平板缝隙火控雷达,理论上对高空飞行的B-52,拥有超过300千米的探测距离,跟踪距离不低于200千米。即便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探测距离都不会低于200千米。
正是如此,“战-9B”完全能独自完成截击任务。
在舰队防空作战中,“战-9B”还经常被当成小型预警机使用。
此外,这么安排也有战术方面的考量。
“战-9B”前出用火控雷达搜索前方空域,如果敌人出动了预警机与电子战机,未必能发现跟在后面的“指-8C”,反到有可能认为,那些“战-9B”是单独活动,或者是来自某艘航母。
如果敌人试图发起突袭,就得首先干掉这几架“战-9B”,也就会暴露作战意图。
跟在后面的就是第一中队的8架“战-9B”。
这8架战斗机,全都保持无线电静默,不但没启动火控雷达,甚至没有使用会被敌人截获的长途电台。
战斗打响之前,只接收预警机或其他战斗机提供的战场信息。
在理论上,8架“战-9B”能够同时朝48架轰炸机开火,然后还能够用格斗导弹与航炮对付漏网之鱼。
从战术层面看,肯定是绰绰有余。
虽然纽兰空军拥有上千架战略轰炸机,只是B-52系列就生产了1000多架,但是当今的指挥体系,特别是使用空射巡航导弹进行远程打击,能同时出动2个大队,也就是40架轰炸机,就是极限了。
不是说看不起纽兰空军,而是没有哪支空军办得到。
帝国空军也不例外!
至于像第二次全球大战那样,组织发起千机大轰炸,不是不可能,而是没什么意义。
所谓的千机大轰炸,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往往会持续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并且以小机群为单位,分批次投入战斗。
其实,随着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弹药诞生,就不再以投入的轰炸机的数量来衡量战略轰炸的规模。
只是,并不等于说,防御压力减轻了。
不说别的,谁能保证AGM-86C的射程只有1500千米?
虽然军情局的分析有较高可信度,纽兰空军会根据对手,即帝国空军与海军的重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确定空射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确保载机能够在防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投射导弹,提高载机的生存能力,但是帝国空军有数百架加油机,防空战斗机能飞到1500千米之外执行截击任务。
其实,帝国空军自己就在研制射程超过2000千米,甚至是2500千米的巡航导弹。
如果AGM-86C的射程超过了1500千米,那么纽兰轰炸机就能够在更远的地方开火!
关键还有,更远的射程,让发起攻击的一方有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比如说B-52机群可以向南绕行,在霍努岛的东南方向发射导弹,避开霍努岛东边的防空战斗机。
不管什么时代,主动权都在进攻方的手里。
正是如此,才得让一个中队留在后方。
为了应付来自其他方向,特别是南边与东南的威胁,朱廷轩的中队分成了2个小队,由他直接指挥的小队在预警机的东南方向上,另外1个小队在预警机的东边,2个小队保持着差不多100千米的距离。
这样一来,如果敌机从南面杀来,至少有1个小队的4架“战-9B”能够及时赶到。
其实,朱廷伟一直想不明白。
既然相信纽兰共和国会出兵参战,还很有可能跟梵罗国一样,在正式宣战之前发起突然袭击,那么帝国当局为什么不先向纽兰共和国宣战,然后出动轰炸机,对纽兰本土,至少是其西海岸地区发起打击。
哪怕不会有多好的效果,也总比被动防御强吧。
只要双方正式开战,那么现在这种防不胜防的状态就不会存在了。
不过,朱廷轩同样相信,帝国当局肯定有很重要的理由,因为现任首辅周涌涛,是他最崇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