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铁血山河志 > 第494章 大将军封号
  吴三桂也曾听说朱由榔在柳州,但以他的脑袋瓜子,怎么能看清朱由榔的心思?
  听了刘玄初的一番话,吴三桂算是吃了定心丸。
  同时吴三桂也彻底看明白了,高人刘玄初,并不情愿给自己这个汉奸帮忙。他的一腔热血,都是为了华夏文明的延续。他帮助自己,名义上是为了报恩,实则是对大明的绝望,是想通过自己,积蓄力量,谋求让华夏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吴三桂自己,和大清也是同床异梦,刘玄初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尽管刘玄初的异心,和自己的私心有些相左,但吴三桂还是能够接受的。
  想了半天,吴三桂试探地问道:“请军师明言,三桂接下来该如何做?”
  “大明那一边,暂时就不要操心了,由他们自己玩去吧。”
  刘玄初摇了摇头,接着安排道,“目前的首要任务,先将大将军的封号,给揽过来,借机掌握军权。”
  有了大将军封号,在依靠自己强横的实力,就能掌握湖广所有的军事力量。这个道理,吴三桂比谁都清楚。
  所以刘玄初话音刚落,吴三桂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我这就上表,请朝廷封赐征南大将军的封号。”
  “不可。”
  吴三桂刚要转身离开,听闻刘玄初急促的警告,急忙反问:“为何不可?”
  刘玄初没有回答,而是紧紧地盯着起起伏伏的鱼浮。突然鱼浮一下子深入水中,刘玄初一提气,钓竿一抬,顿时钓起一条大鱼。
  “沉住气,方能钓到大鱼。”
  军师一语双关,吴三桂见说,只得又坐了回来。
  刘玄初一边摘鱼,一边反问吴三桂:“征南大将军的封号,本是敬亲王堪尼的。衡州一战,堪尼连命都搭上了,你却急不可耐地抢他的封号,朝廷会怎么想?”
  清军惨败,众将皆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而自己却在这个时候,主动向朝廷索要军权,即便是个傻子,也会怀疑自己有异心。
  吴三桂狠狠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要不是军师提醒,三桂几乎犯下了大错!”
  刘玄初将大鱼扔进了竹篓里,提醒吴三桂:“即便是如今,看似风雨飘摇之时,军权也是个极其敏感的问题。所以这件事,你绝对不可以露头。”
  “军师所言极是。”
  吴三桂点了点头,忽然又疑惑道,“如今长沙城中,还有济朗和多尼,他俩都是皇家的人,如果我不出头,那大将军封号,怎么可能落在我吴三桂头上?”
  刘玄初微微一笑:“咱们手中有八万雄兵,济朗和多尼又不是傻子,能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吗?”
  大将军的封号,谁能抗得住,那是要看实力的。当初八旗实力强劲,尽管堪尼无能,征南大将军的封号,还是落在他头上。如今吴三桂实力爆棚,八旗军却如丧家之犬。
  所以即便朝廷庇护满人,长沙城中,包括济朗和多尼在内的众多满人将领,也没有一个人,敢接大将军的职位。
  当今形势,湖广清军当中,只有吴三桂的实力最为强劲,因此大将军的封号,也只能落在他的头上。
  听了刘玄初的话,吴三桂明白过来,大喜过望:“军师不愧是神人!这么简单的问题,三桂竟然没有看出来。”
  刘玄初点了点头,缓缓点拨吴三桂:
  “大将军封号,朝廷肯定会首先考虑济朗和多尼。这两个家伙,虽然不是什么大才,但也不是猪脑子。自己手里没那分量,所以他们一定会极力推脱。”
  “表面上看,目前大清危在旦夕,迫于形势,济朗和多尼二人,一定会极力将你推出。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千万不能立即答应,一定要三让之后,才能接受。”
  “这样一来,朝廷不但不会怀疑你的异志,反而会对你,临危受命的勇气,大加表彰。济朗和多尼,以及长沙城中,说得上名号的满人高级将领,他们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至于那些说不上名号的小角色,由于没有话语权,他们也只是胡乱议论议论而已,对最终的大局,产生不了影响。所以到了那个时候,掌握军权,在广大的西南地域,给自己打下一块地盘,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经这么一点拨,吴三桂心里透亮,连忙起身,给刘玄初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
  刘玄初捋了捋胡须,接着说道:“衡州惨败,我们却捞了不少好处。树大招风,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你一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无论别人怎么议论,即便是极其难听,甚至恶毒的话语,你也要把自己当成聋子。千万不能因为两句废话,而上了人家的套。”
  “军师告诫,三桂一定铭记在心!”
  吴三桂又行了个大礼,忽然吴三桂心中闪过一丝不安:“还有没有其他人,能洞悉当今的形势?”
  “当然有了。”
  吴三桂闻言一惊:要是他们把奥妙告诉了其他人,自己的前程,不就落空了吗?
  吴三桂想到此,伸手做了个抹颈的动作。
  刘玄初见状,哈哈大笑。
  吴三桂不解:“三桂这么做错了?”
  刘玄初毫不客气:“大错特错。”
  吴三桂急忙恳求:“还请军师明示。”
  “能够洞悉当今形势的,那一定是高人。”
  刘玄初看了吴三桂一眼,反问道:“你掂量一下,能对付的了他们吗?”
  吴三桂不以为然:“那要看是谁了。”
  刘玄初笑了,指了指吴三桂的鼻子:“第一个高人,就是你的老上司。”
  “督师!”
  吴三桂惊呼,“不怕军师笑话,三桂这点本事,岂敢在督师面前卖弄?”
  刘玄初点了点头,接着道:“第二个高人,就是火器营都统。”
  “佟六十!”
  吴三桂吃惊,“这人表面看,不显山不露水,极为平常。然而三桂和他接触过几次,感觉他高深莫测,令人难以捉摸。”
  刘玄初又点头,继续道:“这第三个高人,和前两位都有关系,被人视为妖异。”
  “曹继武?”
  吴三桂哈哈大笑,“督师和佟六十,三桂自然是佩服。要说曹继武,乳臭未干,三桂要是对付不了他,岂不白活了几十年?”
  “甘罗年十二,拜为上卿。所以高人不限年龄。”
  刘玄初感叹一声,提醒吴三桂:“海战的难度,远非常人所能想象。一出东洋,二下南洋,纵横海疆上万里,无一败绩。千余饿殍流民,经过曹继武的手,愣是变成了强悍的精步营,就连狂傲的八旗军,也是甘拜下风。”
  “曹继武所干的事,皆常人想都想不到的事,所以他才被人看成妖异。就连洪承畴和佟六十,都对他青眼有加。你又有多大的能耐,敢小觑这样一个人?”
  吴三桂无言以对,低头不语。
  是啊,一千流民,放到吴三桂手里,指不定成什么样子了。乘风破浪,纵横大洋,更是吴三桂想都不敢想的事。桂林之战,被曹继武事先预知。衡州之战,又被他事先预知。洞悉先知,明察秋毫,吴三桂如果有这样的本领,能混成当今这幅熊样?
  过了半晌,吴三桂终于自己承认不是曹继武的对手,感慨道:“怎么这么多高人,都在湖广?”
  刘玄初感慨道:“和蠢人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人与高人之间,虽然政见有所不同,但内心还是惺惺相惜的。所以高人身边,向来不缺高人。”
  看来以吴三桂的水平,不足以和高人相提并论。但牵涉到自己的利益,吴三桂不得不有所顾虑,于是恳求刘玄初:“请军师明示,三桂心中也好有个谱。”
  刘玄初点了点头,缓缓分析:
  崇祯末年,大明有两根支柱,一为孙传庭,二是洪承畴。这两人的才能,不相上下。唯一最大的不同就是,孙传庭秉性纯正,而洪承畴懂得适时低头。
  到目前为止,华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就不太适合能人生存,尤其是孙传庭这样的人。所以孙传庭最终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而能人洪承畴尽管低了头,但仍然被挤来挤去,毫无安全感。
  松山之战,洪承畴明知不敌,但还是出击了。因为他洪承畴知道,如果抗命,等待他的结果,就是被崇祯下狱,甚至是在前线被直接处决。收拾了他洪承畴,崇祯还会派另外一个人,来指挥松山之战。
  因为崇祯决心开战,所以洪承畴抗不抗命,对松山之战的结果,没有任何影响。松山之战打得异常艰苦和惨烈,明军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洪承畴都没想过逃跑。所以从崇祯命令下达的那一刻起,洪承畴就已经对大明绝望,他是带着决绝的心志,去参加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