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城面临赵燕联军的威胁,皇室搬迁,使得王城内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人心惶惶,纷纷逃难出城。
整个临淄古城,完全没有了往日王城的庄重与繁华,如今却是车水马龙往城外逃走,禁卫军护送王宫和皇室宗亲嫡系,往东面的即墨城赶去。
贵族和大臣们,需要自己的家将和奴仆搬运行李前往。
城内百姓们,则是各自搬家,用小木车推着粮食和孩子,带着媳妇,逃离临淄。
一时间,喧闹声、吵骂声、孩子嚎啕哭声混合在一起,混乱不堪。
潜龙特工行动组在一些木质结构的宅院点起火来,秋风势大,大火一起很难扑灭,城内四处火光,浓烟滚滚,使得逃难的百姓和贵族们,更加心惊,有的甚至以为敌军杀来,更加慌忙逃走。
锦衫卫的间谍们,按照名单上的地址和样貌,抓了一些贵族和士子,秘密送往城外,放入箱子里,要遣送回燕国,一些有希望继承复国皇室的田氏贵族,要么被俘虏,要么被暗杀一些。
其余跟着齐王一起迁都即墨的皇室宗族,暂时没有下手机会,只好作罢。
即墨城在齐东半岛的东面平原之地,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而得名,再往东面,就是黄海和崂山了。
这一日,三十余艘大型战舰,扬挂着云帆,在黄海上航行。
燕国的海军水师出动了,浩浩荡荡,一个大型战船编队,扬帆破浪,直济沧海。
船队中,有大型战船十艘,船长十五丈,宽六丈。船外包有铁皮,可挂起六面大帆,划橹在船底部,有近百水工在滑动,由于暂时还未发明出蒸汽设备,只能依靠人力来驱动。
战船体中层和上层,都有炮台口,左右可各安置四台铜门大炮,一旦与敌军的水师作战,肯定所向无敌。
除了战船外,还有马船,用来装运战马,马船长二十五丈,宽十二丈。第三种叫“粮船”,是一种远洋运输船,用来装运粮食,粮船长二十丈,宽九丈,除随军粮草外,还有军械装备。
这只船队共有三万海军陆战部队士卒,都是精锐之兵,还是第一次参加远航登陆突击战,船板上的将士们,一个个身披精良战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忍不住心中的激动
他们自己知道,这是一支王牌军队,即将崭露头角,到齐国实行枭首行动,以最快速度,从齐国崂山湾登陆,撕破周围的防线,雷霆一击,攻破即墨城,掠走齐王和一切皇室人员、大臣,反抗和逃散者,可就地格杀,彻底灭了齐国。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燕国海军陆战队终于派上用场了。
荆燕负责此次远征的统领,一身铠甲,系着大红皂角披风,站在甲板上,望着越来越近的海岸线,气定神闲,神采飞扬。
“前方就是崂山湾海岸线了。”
荆燕拿起超距离望远镜,眺望着齐国的海岸线,微微一笑道:“先锋军准备,即将登陆,迅速扫除河岸的烽火台和驻军。”
其实齐国、楚国这等濒临大海的国家,从未收到来自海上的威胁,所以在海岸线的上,只建造了一些零星的烽火台,用来监视海啸来袭或者异常情况,并非防御海军的,这海岸驻守的边防军,其实不足几百人,有时为了防御近海流寇靠近,或者犯人从还上逃跑而设立的。
当先锋军的战舰靠岸时候,有百余齐军守卫,伫立在礁石滩上,盯着庞大的战船,完全惊呆了,一位百夫长喝问道:“来者是哪一国的使节番邦异域吗”
回答他的是一轮弩箭,直接把岸边的一百多齐军守卫射杀,紧接着,战船上落下一些小船和长梯木板,三千名先锋突击战士,迅速登陆海滩,然后快速涌向了崂山边关。
半炷香过后,清除光了沿岸所有齐兵守卫和附近渔夫,海军大部队开始登陆。
锵锵锵
盔甲晃动,整齐的步法,发出着有节奏的韵律,但从这股扣人心弦、沉稳如泰山般的声响,就能看出这支精锐的威武气势。
“西北十里,崂山边塞大营”
“喏”
没有多余的废话,行动指示下达后,全军立即出发,骑兵迅速冲前,数十车兵拉着三台铜门大炮,还有一些炸药包随行,遇到激烈放抗和坚固城门堡垒,直接开炮炸开。
这支海军陆战队的行军速度非常快,哪怕是背着一些装甲和食粮,军械厚重,但是跑起来仍比普通人马快上不少,体能充沛,而且全军都是一个节奏,凝之如山。
当大部队感到崂山边塞营寨时候,那里早已被先锋突击队攻破,斥候散出,方圆数十里,全部控制了。
“原地休息一个时辰,黄昏时候,兵发即墨城”
“得令”军令上下通达,将士用心,众志成城。
即墨城,古老沧桑,已经巍峨耸立数百年了,自春秋时期,还是姜齐政权的时候,就在这里建立了即墨古城。
数年内过去,经过数代齐王的经营,反复修缮和扩建,成为齐东半岛的东部,几乎最大的一座城池。
齐宣王带着后宫嫔妃和皇室子嗣、宫女、贵族们入住了即墨行宫,一片惨淡。
寂寞深夜,冷清的宫殿,人心惶惶,往日富齐王室的庄严已经荡然无存了。
宋王妃妲榕一身素裙,身段妩媚不已,丰腴极美,她看着现在的齐王行宫,与她离别宋王宫时,又有何不同呢
刚来齐国的那些日子,侍奉齐王,枕宿风月,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位明君霸主,以后不必过着担惊受怕的亡国生活,可是想不到,昔日不可一世的齐国,刚辉煌两个月,就被五国盟军打破山河,美梦成泡影。
这时候,她站在宫廷院落内,握着栏杆,看着院内梧桐落叶,不禁想到了当年魏国一位名士的诗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诗词,正是辰凌当年在魏国时候,思念故国燕朝,而背写下的,用来临摹练笔,被洛才女发现,收入了洛雨诗刊中,落款写的自然是辰凌所作。
宋王妃妲榕平时很酷爱诗词,也曾派人到魏国购买了一套诗集,特别对魏国辰凌的诗词,格外倾慕不已,当年听到他阵亡在小卫,还曾为他伤心好一阵子,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
若不是他已经阵亡了,宋王妃妲榕都想着现在独自逃离,前往魏国寻他了,只有能写出这样真性情的诗文男子,才更值得她托付身心,而不是依仗权贵君王,那种身在心不属的感觉。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一声炸响,从城门的方向传来,吓了她一跳,但紧接着,铜锣和鼓声急促响起了,听那警示声,似乎有敌军袭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