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调教大隋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捷报
  率军离开寿春的杨广有些亢奋,就如同一只冲破牢笼的小鸟,时刻渴望着自由的飞翔。
  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但杨广并不无聊,他每日都在和一众将领和智囊探讨着战局。
  团结力量大,但人多同样代表着嘴杂,尤其是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时候,想要从驳杂的计划中挑选出一个最为合适的计策,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而这就要考验一个统帅的决策能力了,有时候名将和庸才之间所间隔的无非就是这么一条浅浅的沟壑,迈过去,那就是闻名天下,甚至是名垂青史的名将,迈不过去,不管你之前做的再多,顶点就是赵括。
  唯一幸运的是,大的策略已经定下了,沿着整条大江,八路进军,但究竟哪一路作为主力却争执不休。
  以高颎、贺若弼为首的一派以为应当由其他七路佯攻,从广陵出一支精兵渡江,然后直插建康!
  说实话,这个策略不能算错,贺若弼在吴州经营多年,积累了战船无数, 麾下的兵马也绝对称得上兵强马壮,但杨广却不愿意。
  不谈给秦风捅的那一刀,就说支持这军略的都是太子一系,就算杨广随了他们的意,他们也断然不会背叛太子支持他杨广,那为什么要支持?
  以伍建章为首的一派则坚定地站在了高颎等人的对立面,他们以为,应该由晋王殿下亲自驾临广陵,然后收拢战船,厉兵秣马,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韩擒虎军为主力,从荆襄一线直插建康!
  这一派的理由同样很充足,南陈没有多少骑兵,步卒也就一般,但水军却颇为强悍。大江乃是天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曹孟德赤壁之战的覆辙。既然如此,陆路进可攻,退可守,绝对是上佳的选择。
  两派谁也没办法说服谁,至于杨素则表现的很暧昧,这个不错,那个也行的敷衍着,明显是准备当墙头草。
  如果子玉兄在的话,他会怎么抉择呢?
  “捷报!”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
  杨广双眸中精光一闪,喝道:“来人,去看看!”
  贴身侍卫吴胜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出帐查看情况。
  高颎皱眉道:“殿下,我大军未至,何来的大捷?”
  要知道大捷可不是能够乱报的,而且这里面还有不少的学问,如果没有上千斩获的话,你敢说这是大捷,引起别人笑话还是小事,此后定然会在皇帝和军中大佬的心中留下不稳重,轻浮,好大喜功等等不好的标签,以后再想得到重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可问题是,大军已经出发,甚至八路攻陈的消息也放了出去,难不成陈国还敢派上千的大军渡江?
  大隋和南陈交战多年,对手有几斤几两大家都清楚,南陈一直处于守势,那还是在萧摩诃和他麾下十万大军还在的时候,如今的南陈凭什么渡江?
  陈叔宝是不聪明,但也没傻到这种地步吧?
  杨广摇了摇头,他已经准备好拿这个胡乱报捷的家伙开刀了,反正吴州是贺若弼的地盘,不管收拾了谁他都不会心痛。
  很快,大帐之外就响起了脚步声,而且不光是一个人的。
  吴胜挑开帐帘,躬身道:“殿下,报捷士卒到了。”
  虚报战功还是确有其事都与他吴胜无关,帐内一群大佬,根本就轮不到他说话,他也不会蠢到在这个场合找什么存在感。
  刘哲明作为监军,或者说杨坚的耳目,此时站出来轻笑道:“恭喜殿下,大军未至,敌军就已丧胆也!”
  恶心人?
  杨广可不会天真的以为刘哲明是在恭维自己,所以他根本没搭理刘哲明,而是淡淡道:“让他进来。”
  当杜伏威别人带着进入大帐以后,那股凝重无比的气氛让他不禁垂下了头,一双双饱含着各种各样情绪的眸子更是让他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他不敢抬头,甚至忘记了自己前来的目的,傻愣愣地就站在了原地。
  刘哲明看到杜伏威这等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先是鄙夷的扯扯嘴角,然后喝道:“晋王殿下在此,还不行礼!”
  “噗通!”
  杜伏威二话不说,直挺挺就跪了下去,仿佛一截从中断裂的木桩一般。
  老实说,杜伏威确实不知道该用什么礼节,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秦风和孙伟彦,至于什么晋王,乃至皇帝,那都是存在与人们口中的生物,他从来没奢望自己能够有见到这种大人物的一天。
  杜伏威跪的很重,如若不是帐内铺着厚厚的地毯,只怕他这双腿不废,也得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
  看着杜伏威年轻到不像话的脸庞,杨广皱了皱眉。
  吴胜干咳一声以后轻声提醒道:“无需紧张,把你来的目的说清楚就行。”
  杨广赞赏地看了吴胜一眼,心中暗叹着这小子越来越有眼色了。
  作为大军的统帅,不管他喜不喜欢,杨广都必须保持威严,但除此之外,一个合格的统帅不能仅以威势压人,必须让人感到崇敬才行。
  在这方面,杨广是一个新手,吴胜的提醒不仅避免了杜伏威继续发愣,同时也让杨广的形象高大起来。
  杜伏威如梦初醒一般从怀中掏出奏报,开口道:“殿下,小的是秦先生麾下斥候杜伏威,大半月前,陈军不知从何处探查到了我军的消息,夜袭孙伟彦将军的大营,秦先生带着两千兵马前往救援,一战破之!”
  “秦先生...子玉兄?”
  杨广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轻咳一声掩饰,然后伸手结果战报,但却没看,而是开口问道:“你叫杜伏威?今年多大了?在军中担任何职?”
  这不是废话,更不是杨广闲得蛋疼,而是施恩,用这种和蔼的态度来对待军中小卒,那么他回去以后定然会将晋王殿下威严无比,同时又不失和气的话散播出去。
  这是杨坚临行之前教杨广的,那段时间他几乎一直在随杨坚学习在军中该怎么做,如今下意识便用了出来。
  “启禀殿下,小的今年十六...不,是十五!”
  大隋男子二十算成年,开始戴冠,十六或者十五的差别并不大,都是未成年,但杜伏威却习惯了虚报年龄,可一想到上面坐着的是高不可攀的晋王,他连忙又改口说了实话。
  杨广微微一笑,没有怪罪的意思,旁边的吴胜连忙开口道:“殿下面前,你实话实说就是。”
  杜伏威不敢怠慢,连忙开口道:“启禀殿下,小的本是齐州章丘人,父母早亡,没了活路,这才跟着南征大军去了南边。为了填饱肚子,小的只好虚报一岁,好能跟着斥候出去,回来才有饭吃。”
  杨广脸色一沉,可没等他开口,旁边的刘哲明却好像逮到了什么天大漏洞一般,阴恻恻道:“那你是如何进入军中的,可是有人舞弊?”
  这话就差指名道姓的说秦风舞弊了,杨广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杜伏威连忙解释道:“小的不是军籍,是自己跟在大军的后面到的南陈,后来因为熟悉地形被送给了秦先生。”
  刘哲明没有放弃,继续问道:“那秦先生为何让你来报捷?”
  这话听着很普通,就和拉家常一样,可其中隐藏的陷阱却让杨广的脸色异常难看。
  刘哲明根本没有顾忌杨广的脸色,他是监军,又是杨坚身边的内侍大太监,只需要对皇帝一人负责,况且他的问话也不算出格,杨广就算想发怒都没有理由。
  杜伏威不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径直说道:“少...秦先生说小的这次有功,不可甘于人下,所以皆派小的前来报捷。”
  刘哲明的耳朵很灵,杜伏威虽然止住了下意识的少爷称呼,但他还是开口问道:“你可是秦先生的家丁?”
  没理由制止刘哲明,又不想听他鸡蛋里头挑骨头,杨广便伸手打开了报捷的文书,可听到这个问题,他还是忍不住向杜伏威看去。
  “小的自小父母双亡,无着无落,这才想着从军立功,秦先生好心收留了小的,小的本来是打算给秦先生当家丁的,只是秦先生不愿意,说小的留在军中更有前程,不能耽误了。”
  听到这话,刘哲明阴笑一声,仿佛已经达成了目的一般,微微后退一步,双手拢在小腹前,一脸的恭敬。
  谁都清楚,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把军队变成自己的私军,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点出了杜伏威的身份,他相信,远在大兴城的杨坚很快就能得到消息,然后...
  秦子玉,报捷?咱家看你还是先承受陛下的猜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