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随身带个老祖宗 > 第34节
  又因为建文帝前后总共当了四年皇帝,哪怕确实做了蛮多事情的,但对于撰写朱元璋那辉煌且跌宕起伏的人生,他的修撰工作量还是蛮小的。
  总之,大概已经完成了,路谦就直接跳过了细节部分,转而开始逼逼永乐帝。
  还是春秋笔法,将永乐帝谋反那一段写了个精彩纷呈,几乎可以让说书人直接拿去招揽生意了,可见路谦有多能耐。
  明史馆每隔一段时间是需要送奏表到御前的,当然,就算每次的进度都不多,康熙帝也不会责怪的。他找这些人进来,与其说是为朝廷效力的,不如说是养一群吉祥物来得更恰当些。能不能做事暂且不提,他们的存在能让那些仍然忠于前明的百姓放下仇恨,就算值得了。
  于是,至五月里,康熙帝就看到了来自于明史馆的进程奏报,以及附带的一份路谦所撰写永乐帝生平的摘抄。
  全部那是不可能的,永乐帝可不是建文帝那个短命鬼,他做过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因此,路谦特地摘抄了一部分,取的就是永乐帝谋朝篡位那一段。
  ——只差没明着说,看,这家伙的皇位也是抢来的!
  不提祖宗的脸色,反正康熙帝看得是很欣慰。
  照例说,但凡是撰写史书,那肯定是要讲究一个客观公正。但问题是,康熙帝是疯了吗?故意找人修纂一本对清朝不利的史书?他原先想的是,在完全不介入明史馆修纂工作的前提下,那群人肯定会磨叽的,这是人的通病,反正上头又不着急,慢慢来不好吗?慢工出细活嘛!
  也因此,康熙帝估算,等写到明末的时候,最快只怕也是七八年以后的事儿了。当然,如今看来,他显然是估算错误,这都两年多时间了,明史馆才修纂到永乐帝。
  明朝十六位皇帝啊!这第三个才刚开了口!
  康熙帝估计,乐观的看,二十年大概是能修好了吧?不过,其实就算是七八年后修到明末历史,问题也不大了。时间这玩意儿才是世间最残忍的东西,能够抹去一切痕迹。届时,就算曾经抱着深仇大恨,在入仕多年后,也该平心静气了,对于明末的那段历史,以及清军入关的情况,怎么着也应该会稍稍美化一番了吧?
  如果不是七八年,而是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那就更没问题了……
  康熙帝盘算得很好,只是他再怎么英明都没想到,明史馆里出了个叛徒。
  这叛徒,长得浓眉大眼器宇轩昂,乍一看绝对不会想到这么个人居然是个马屁精。
  为了拍马屁,为了能够升官,竟是不惜将永乐帝往死里踩。
  人都死了啊!这是鞭尸呢!
  康熙帝满脸凝重的翻着折子,在房里伺候的太监总管观其脸色,还道是出了什么天大的祸事,忙暗示准备送宵夜的小太监退下,又将油灯稍稍挑亮了一点。
  然而,康熙帝此时却是将路谦此人单独拎出来想了想,还忽的开口问道:“你觉得路谦此人如何?”
  太监总管:……谁啊?
  别看路谦在明史馆里得了一群人的嫉妒,但其实放眼整个朝廷,他连个屁都不是。太监总管想了一圈才依稀记得,翰林院里有个姓路的。
  这还是因为他的姓氏比较罕见,不然还不一定能想起来。
  所幸,康熙帝也就是随口一说,本来就没指望听到回答,他只将折子丢到旁边,嗤笑一声:“溜须拍马,奸佞小人。”
  踩永乐帝有什么意义呢?他还能去仇恨一个两百多年就已经死去的人?再说了,一直都是明朝的后裔在痛恨大清,作为大清的皇帝,他想的是如何坐拥这如画的江山,而不是拉踩。
  太监总管默默的将康熙帝的话记下,他没打算多言,只是觉得这人的官途就此凉凉了。
  哪知,康熙帝吩咐道:“从库房里择一套上好的名家文房四宝,明个儿让人去明史馆赐予路谦。”
  呃……
  这就有点儿令人费解了。
  不过,路谦倒是不觉得这有啥好费解的。
  面对来自于康熙帝的赏赐,以及众同僚那羡慕嫉妒恨的眼神,路谦心里别提有多舒服了。
  瞧瞧!
  瞪大你们的眼睛仔细瞧瞧!
  来自于圣上的宠爱,以及同僚的嫉妒,这些都是佞臣的标配啊!
  路谦觉得自己太成功了,等他发现御赐之物是文房四宝后,更是恨不得当场跳个嘚瑟舞。
  祖宗却没看明白:“你不是不在乎文房四宝的品质吗?还是你觉得御赐之物……”
  眼见祖宗又要黑化,路谦赶紧叫停。待四下无人时,他才将文房四宝一一摆好,笑眯眯的边欣赏边解释:“这是何意呢?嘿嘿,这是让我没事儿多用用这些御赐之物,文房四宝嘛,多使用不就是多写文章嘛?这还能不是对我的文章特别满意?”
  “他不知道你是在拍马屁?”祖宗开始认真的怀疑康熙帝的智商。
  “知道吧?肯定知道啊,我做得那么明显,这得有多迟钝才会不知道呢?”路谦看够了御赐之物,又仔细的收好了,还一脸感概的摇了摇头,“果不其然,忠臣不懂佞臣的想法,更不会揣摩君心。”
  都说君心难测,但前提是皇帝有意识的隐瞒自己的想法,如今都表现得那么明显了,也就是当了一辈子忠臣的祖宗想不通了。
  路谦啊,他写了一篇文章将永乐帝从头到尾骂了个遍,只差没指着人家鼻子骂是乱臣贼子了。
  康熙帝啊,他看了路谦的文章想说干得漂亮,但这么干又显得格外没格调,于是他赏赐了文房四宝,一切尽在不言中。
  “圣上的意思是,会说话你就多说点儿!”路谦挑眉看向祖宗,示意这下总该懂了吧?
  懂了。
  祖宗原地炸成烟花,恨不得立刻冲进皇宫里跟康熙帝同归于尽。
  “黑心烂肠的狗鞑子!你娶媳妇必被你克死!你生儿子必是个祸害!你……”
  第31章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日子就在祖宗的骂骂咧咧声中过去了。
  一转眼, 路谦也在明史馆里待了两年多光景,今年又是科举年,等于说, 到了明年的四五月间,就会有一批新人过来了。
  理论上是直接去翰林院的, 但想也知道, 这两年多的光景里, 明史馆陆续离开了好几人, 兴许人数不算多,可要知道,明史馆本身的人就不多啊!
  邵侍读已经开始盘算着进新人的事儿了, 又特地瞅了一眼路谦刚送过来的新修撰部分,心下逐渐有了个轮廓。
  尽管明面上,明史馆自打设立之初, 就担负着修纂《明史》的重任。但实际上这个重任有点儿扯, 修书嘛,还是史书, 这个周期本身就是很长的,假如再人为的拖延一番……
  总之, 绝不可能发生一群人就这么耗在明史馆,等着《明史》全部修纂完毕后再离开这种事儿的。
  但有一人应该不会这般早就离开。
  邵侍读当下便有了个章程,决定等新人进来后,拨一部分让路谦来带。毕竟, 尽管路谦年岁轻、资历浅, 却架不住人家讨得了帝王欢心,从五品的侍读学士,都可以直接接手整个明史馆了。
  要知道, 邵侍读入仕十几年,这期间兢兢业业的做事,从不曾出过任何差错,更因为上头有需要,愣是放弃了原先的官职,重新通过博学宏词科出仕,到如今也不过跟路谦平级。
  也不能说是嫉妒吧,但终归心里略有些不舒服。
  邵侍读略一犹豫,索性不准备等来年进新人了,立刻将路谦历练起来。要不然,以路谦那个晋升速度,搞不好没等他将明史馆这个烂摊子交出去,路谦自个儿就已经调职飞升了。
  于是,毫无预兆的,路谦手头上的活儿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甚至于在七月间,路谦临时赶鸭子上架的被弄去了南书房轮值。
  呃,也不能这么说,假如他还是那个从七品的检讨,那无论怎么欠缺人手,都不会轮到他的,因为他不配。但谁让他接二连三的升官呢?哪怕实质上的工作内容并无变化,可只要品阶在,翰林院缺人时,确实是可以拿他顶上去的。
  路谦是懵圈的。
  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哪怕提前了两天通知他,他也没能缓过来。
  总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他被安排到了南书房轮值。
  就很离谱。
  希望祖宗别搞事。
  正常情况下,南书房这边还是很安静的。轮值的任务也很轻松,康熙帝最近读的是什么书,会提前通知翰林院,免得临时掉了链子。当然,这个所谓的提前通知,只是告诉翰林院大概的范围,不会具体到某一本书的。
  路谦得到的消息便是,康熙帝最近对经书颇为感兴趣。
  啊……这……
  这就是为什么有两天的缓冲时间,他依旧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的真正原因。
  他就不明白了,康熙帝这才二十九岁呢,读个什么经书?就算要读好了,怎么就还要别人来讲解呢?真要讲解也就罢了,干嘛非要扯上他呢?这他娘的都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这个时候,就只能依靠祖宗了。
  路谦是茫然的,祖宗则趁机摆起了架子,一副你求我的欠揍样儿。
  及至小太监过来喊路谦过去,他依旧处于神游天外的状态之中。
  这题超纲了啊!
  你还不如继续问实务题呢,起码咱还可以瞎扯一通。
  祖宗抱着胳膊哼哼唧唧,一副等着看好戏的吃瓜群众模样。
  路谦已经决定躺平了。
  不想,康熙帝抬眼见是他,面上微微一怔,随后倒是想起来了,笑道:“差点儿忘了再过一个月就是乡试了,翰林院只怕是寻不出人来了吧?”
  祖宗立马开口:“他在骂你!他绝对是在骂你!翰林院为何派你前来呢?因为没人啊!绝对绝对是在骂你!”
  路谦面上的表情不变,心说挑拨离间这种低级的伎俩,他才不会上当。再说了,不就是挨骂嘛?他从小到大挨过的骂还少吗?都被骂皮实了!
  上前一步行过礼,路谦表示确实如此,又一脸惭愧的道:“臣头一次在南书房轮值,尽管老翰林告知了不少规矩,可如今乍一看到圣人您,却又忘了个一干二净。”
  康熙帝:……
  想想他最近读的那些书,他大概也明白路谦为啥摆出一副苦瓜脸了。又转念一想,只怕这人因着接连升品阶一事,在翰林院惹了红眼病,被人算计了吧?
  “无妨,朕今个儿也不想读书。”
  康熙帝似是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儿,轻笑一声:“朕打算过两日赐宴于瀛台,你可知是为何事儿?”
  这还能是为了什么?当然是平定三藩啊!
  路谦本人是不关注这个的,说白了,他是出生在康熙四年间,尽管那时天下尚未完全太平,时不时的就有前明遗孤搞事儿,可说真的,这又与他何干呢?他自家的事情尚且折腾不完,压根就不可能去关注天家的事儿。连清廷的仇恨都无,更不提吴三桂等人了。
  可架不住他有个祖安祖宗。
  明明二三月间,那祖宗还见天的变着法子的诅咒康熙帝,一会儿说他是克妻命,一会儿又说他注定会面对儿子们骨肉相残一事,一会儿又……
  其实吧,路谦不觉得那玩意儿叫做会看面相,这分明就是咒人嘛!
  结果,骂了两个月后,祖宗仍是一天到晚的咒骂,只是这对象却是突然变了。
  变成了吴三桂等人,还不光是骂,中间夹杂着若干痛快、活该之类的词儿。以及……
  狗咬狗一嘴毛。
  这里头说的当然是吴三桂和清廷了。
  还有什么比痛恨的两方互相残杀更痛快的事儿?如果是两败俱伤就更棒了,但像如今这般,吴家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后代,偌大的基业几乎被清军彻底毁灭殆尽,在祖宗看来,简直如同是三伏天里喝了一大碗冰水那么痛快。
  如果可以选择,他当然希望吴三桂和清廷火拼,双方都彻底凉凉。但假如只能死一方,他希望是叛徒死!
  敌人可以慢慢的消灭,但叛徒必须立刻马上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