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界很大也很小
在前往世安厂的路,张小兰道:“你从胜利电器弄回来的这一批货来到厂区,没有进行复检,直接开砸。高总很信任你啊。”
小车在老公路穿行,车灯将黑暗打破了一小段。
老公路弯道多,路面不平,在晚挺难开。侯沧海太熟悉这一段路,车在路如鱼入水,很顺畅。他听到女友问到这个问题,笑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高闻涛是搞技术出身的领导,怎么会不了解海龙空调产品的质量问题。我只是了解一点皮毛,他是真正专业。他给我发奖金是千金买马骨,砸空调类似于辕门立木。”
张小兰道:“不是辕门立木,应该是不破不立。”
两人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词来形容高闻涛做法,互相争论,斗着嘴,其乐融融。
进入世安厂老厂区,来到六号大院前,侯沧海神情略为暗淡,随即脸又绽出笑容。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戏言,他的笑容稍有些演戏成分,心情暗淡才是最真实的。在这个院子里,有过美好回忆,也有深深伤痛。
他将车停在院外,握住张小兰的手,一起回家。
开门的是侯水河。侯水河惊讶地道:“哥,小兰姐。”
她刚刚生下小溪和小河的时候,张小兰出于偶然来看望过双胞胎。张小兰气质独特,给侯水河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只是见过一面,侯水河仍然一眼认出了她,准确叫了名字。
大哥和张小兰进屋时,侯水河看见了两人手牵手,神态亲密,用手指着两人,道:“你们,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侯沧海道:“什么意思,很简单啊,我们在谈恋爱。”
“真的。”侯水河眼光在大哥和张小兰身来回打转。
“千真万确,你应该叫嫂子。”侯沧海伸手搂着张小兰的腰。
张小兰羞红了脸,幸福满满。
周永利和侯援朝闻讯从里屋出来。张小兰第一次到家之时,周永利便心有所感,今天见到张小兰进了家门,反而不如侯水河吃惊。她热情地道:“小兰,吃饭没有,家里有才做的新鲜腊排骨,我给你们蒸。”
侯沧海在吃晚饭时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望着秀色可餐的张小兰,吃得半饱,举双手赞成母亲的提议,给女友介绍道:“我家的腊排骨起黑河张氏老腊排骨也不差,妈,你去蒸一盘,我们吃夜宵。”
侯援朝见儿子终于走出了熊小梅离开后的困境,暗自高兴。他完全不知道如何与张小兰寒暄,打过招呼以后,便坐在沙发听大家聊天。当周永利到厨房去做腊排骨时,他也跟了过去。
“你忘了吗,小兰次到我们家来过一次,还给小溪和小河买过礼物。侯子到高州工作和她在一起。”周永利脸有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张小兰家里很富,是富家女,我们家的条件这样,门不当户不对,不般配啊。”侯援朝想到两个家庭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起愁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两人牵手进了屋,难道因为一家穷一家富,让他们分手,既然分不了手,那我们不管,让他们自己相处。我们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小兰是富二代,我儿是富一代,富一代总富二代强,这样论起来,我儿配小兰没有任何问题。” 周永利是得过重病差点死去之人,病好以后外孙女又丢了一个同,算是历经磨难。有些人是遇到困难变成软蛋,她是越遇到困难越是把背挺直,不向命运低头。
张小兰进屋看到熟睡的小溪挪不开步子,坐在里屋和侯水河聊天。聊天必然是绕不过走失的侯小河。看到侯水河落泪,张小兰抱紧爱人的妹妹,陪着她流眼,将衣襟全部打湿。
前几天侯沧海一直在强调建设全国性销售体系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寻找小河。张小兰当时还觉得这个理由牵强,把寻找亲人和建设销售体系强行捆绑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商业行为。可是今天坐在床边看到纷雕玉啄的小溪,她突然理解了侯沧海想法,知道他的构想都是真的。而且,她现在也支持这样做。
侯沧海进卧室,见女友和侯水河很亲密地聊到一起,很是欣慰。他又回到客厅,应对母亲连珠炮式的追问。
“你这次从国外回来,还准备回去读书吗?”侯水河得知张小兰刚从大洋彼岸回来不久,压抑着一丝异样情绪,轻声问道。
“现在出国很方便,对我来说,到国内偏远省份还要方便。” 张小兰知道侯水河的故事,听到其提起国外的事,猜到了她的心思,主动道:“妹妹的爸爸叫什么名字?在米国有山南同乡会,东岸一个,西岸一个,每年春节时,东岸和西岸的同乡会都要聚会,一年安排在东岸,另一年安排在西岸,说不定我认识他爸爸。”
侯沧海曾经谈起过小河与小溪的爸爸,因为没有直观感受,张小兰在当时没有太在意。今天看到孤零零睡在床的侯小溪以后,她的母性顿时被激发出来,对侯水河的痛苦感同身受。产生这种强烈情绪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她和侯沧海关系刚刚突破了最后一个环节,实际算是新婚燕尔,情感正是如漆似胶。她爱侯沧海,也爱他们家的每一个人。
侯水河在多年来都没有从口发出这三个词,张了张口,没有发出声音。她看了一眼熟悉的女儿,鼓足勇气,道:“他叫杨永卫。”
张小兰在东岸,东岸没有叫杨永卫的留学生,那么杨永卫十有八九会在西岸。她到大洋彼岸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参加过东岸和西岸的大聚会,便打电话委托一个居于东岸的老留学生帮忙打听杨永卫。
侯水河原本以为这一辈子再也得不到杨永卫的消息。对于她来说,找到杨永卫是很难的事情。谁知与哥哥新女友见面,她似乎随意打个电话能找到小溪和小河的爸爸。
等待回音的过程只不过十来分钟,侯水河却觉得仿佛十来个小时,等到张小兰手机响起来之时,她的心脏咚咚地狂跳起来。谁知这是张小兰母亲打来的电话,而且电话一打是十为分钟,侯水河觉得这个电话打得实在是太过漫长。
张小兰刚放下电话,电话又响起来。这一次电话来自大洋彼岸。张小兰对话时,侯水河没有胆量旁听,起身到卫生间,然后又到客厅,假装陪着大哥、父母聊天。周永利见到女儿脸色苍白,问道:“你不舒服?”侯水河摇头道:“没事,小兰在打电话,我等她打完再进去。”周永利道:“这么快称呼小兰了?”侯水河勉强笑了笑,道:“她很好,我喜欢她。”
张小兰打完电话,出现在门口。
侯水河步履迟疑地跟着来到卧室。
侯沧海发现异常,也跟了进去。
周永利见儿子进了卧室,也来到门口。
张小兰道:“刚才我的朋友回了话,在硅谷确实有一个叫杨永卫的山南留学生,公派留学。”
在场所有人侯家人都如被点了穴道,静静地站在屋内。
张小兰又道:“杨永卫为人性格孤僻,不喜欢与大家来往,没有什么朋友。他参加过一次西岸同乡聚会,然后再也没有参加过留学生的同乡活动。在参加西岸聚会时,他当时是孤身一人,没有女朋友。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情况不详。刚才,我那朋友的朋友试着打杨永卫的电话,电话停机。如果真要找杨永卫,肯定能找到。”
屋子里仍然很安静,侯家人仍然没有说话。侯水河默默地回到房间,看着熟睡的小溪,目不转睛。
侯沧海握着张小兰的手,道:“谢谢你。”
此时,离开祖国三年的杨永卫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走出机场时,他突然觉得国内城市灯火辉煌,已经变得格外陌生。
母亲病逝,父亲出了车祸,女友分手,杨永卫感到他在南州和在大洋彼岸的感觉一样,没有了真正的亲人。自己仿佛成了无根浮萍,从南州飘到了硅谷,又从硅谷飘到了南州。
当初自己是一门心思要出国,如今独自在国外,又总是想起小时候生活的世安厂老厂区。无数个梦里,自己和小朋友们在六号大院里玩得十分开心。
世安厂是三线厂,三线厂大多承担着军工任务,科技水平当地高得太多,职工多是城里人,而厂区又普遍处于大山深处。所以小孩玩耍颇有城乡结合的特色。杨永卫小时候玩过捏泥巴、吃桑果、吹肥皂泡、捉昆虫、折飞机、滚铁环、打仗、放风筝、跳马、打板、拉马、斗鸡、打弹子、丢沙包、玩弹弓,更有特色是半大小孩做火药枪,将鞭炮的火药拆出来,集在一起炸玻璃瓶,或者炸牛屎。
白天晒了硅谷阳光,晚做梦总是小时候在世安老厂区的往事,侯水河有时是少女的样子,有时是读大学的模样,甚至还是侯水河童年的模样。
闷闷不乐地离开了机场,随意找了一家宾馆住下。第二天,他在寒风来到江州公墓。母亲和父亲先后走完了人生路,安静地躺在了一起。从此,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晴日落,他们都将在一起,永远不在分开。
父母坟前有香蜡的残渣,不用说肯定是侯家人来过。杨永卫看着残渣,内心哆嗦了一下。他强自镇静下来,点了一枝烟插在坟前,道:“爸,以前老是不准你抽烟,其实抽点也没有关系。”他又拿出一个u盘,埋在坟前,道:“爸,妈,你们大半辈子住在大山深处,看电视连续剧是你们唯一的共同爱好。我这里有个u盘,容量很大,有十部电视连续剧,等到明年再给你们换另一个u盘。”
给父亲和母亲坟以后,杨永卫没有在江州停留,前往岭西省阳州市。
杨永卫在大洋彼岸的师兄赵建设回国以后,在岭西市工业园区搞了一个项目,目前急需人才,屡屡向孤独侠客一般的师弟伸出橄榄枝。
杨永卫到了大洋彼岸以后,往日开朗性格变得格外阴郁,轻易不和外人接触。他唯一朋友便是同一个导师的师兄赵建设。赵建设是岭西人,为人挺仗义。如果当年没有赵建设帮助,他初到大洋彼岸很难将情绪调整过来,说不定已经彻底沉沦。
接到师兄招唤以后,杨永卫对留在美国还是回国颇有一番踌躇。想留在大洋彼岸的原因是不想见到世安厂旧人,而想回国的原因是世安厂旧人在山南。
阳州市是岭西省省府所在地,发展水平与南州接近,更关键的是不在山南,也见不到世安厂的熟人,杨永卫考虑到这一点,才同意到阳州工业园来看一看。
师兄赵建设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胖子,与杨永卫见面以后,直接将其拉到工业园,道:“岭西工业园专设了一个留学生创业园,政策优惠,我希望你能留在这里,一起开创事业。”
杨永卫道:“我没有想好。”
赵建设道:“你这种情况,有几个优惠条件,一是办理户口,这个不重要,毕竟岭西户口不如北京海户口值钱;二是经岭西海外学人心组织的认定评估的,入选岭西省海外人才聚集工程,那么政府会给予你个人一百万元人民币的奖励;三是在职称有优势;四是如果你是创业,你的企业还会得到政府的资金资助,十万以。优惠政策还不少,到时我给你一个手册,可以慢慢研究。”
岭西工业园颇具规模,入驻企业也很多。小车从一家又一家企业开过,赵建设则详细介绍这些企业的情况。
杨永卫道:“导师已经推荐我进入lu公司,他们在机器人领域也很牛,应该国内企业在技术更加进步,更加前沿。”
“我劝你一定要回国,国内经济发展迅猛,正是千载难逢的创业好时机,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我们这种人这种情况在美国别谈创业了,唯一的选择是进入公司,为美国人打工,永远只能在下层,不管你再优秀,头顶很近的地方有个玻璃板压着,让你无法进入真正的核心层。我们本科毕业以后班同学有三分之二留学,三分之一留在国内创业,现在留在国内创业的基本都有自己的公司,财富增长很快,到美国的大多数是产阶级,可是财富很难持续增长,从现在看起来,留在国内同学的总体实力完胜留在美国的。不是说留在国内的同学要能干一些,而是大环境造成的。”
赵建设不遗余力地劝说着,道:“岭西工业园正在大力建设数控机床暨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渐形成产业群,这是你和我最擅长的领域,你到我这里来,以技术入股,这是共同创业。”
杨永卫仍然处于徘徊之,道:“让我再想想,一时之间难以决断。”
赵建设没有再劝,道:“你在我这里玩两天,随便看,随便瞧。”
杨永卫在国内无家可去,便在岭西工业园暂时住了下来。早起来跑跑步,白天到工厂去看一看,晚与赵建设等海归喝点小酒。这样过了三五天,仍然没有最后决定是留在岭西还是回美国。
(第二百六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