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扛着AK闯大明 > 第202章 兵发夔州城
  什么叫流年不利?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看看大西将军艾能奇就知道了,石柱之战不仅未得寸功,别说蚀把米了,裤衩子都丢光了。
  若不是白杆兵无力再战,京营不熟川地地形,外加上夜色的掩护,艾能奇能不能跑的出石柱地界都是一说。
  连夜行军折腾了一晚上,艾能奇终于带着两千残兵败将来到了自己的驻地。
  这下惨了,干爹交给咱的一万兵丁,这才几天,就没了六千,这下可如何交代?
  艾能奇手里端着一个粗瓷大碗,咕咚咕咚饮下一阵烈酒,还没待躺下休息一番,就听到军帐外一阵响动。
  艾能奇还以为是白杆兵追过来了,拎着鬼头刀就冲了出去。
  “圣旨到!艾能奇将军是哪个?”一个操着川蜀口音的太监高举着圣旨来到艾能奇的军帐前。
  这太监第一次出来传旨,眼见一个大汗拎着刀张牙舞爪的跑出来,差点被吓尿。
  ‘大西皇帝’张献忠宫里的太监除了一部分是从周边强抓来的民夫外,另外一部分便是打仗时不出力的兵丁。
  跟着张献忠攻打城池时,凡是被他捉到胆怯后退的士兵,皆被他阉掉做了太监。
  把人家强行阉掉,还放到自己身边伺候自己,天底下也只有张献忠敢这么干。
  事实上这厮发起狠来,连自己的老婆儿子都杀了个一干二净。
  前来传旨的太监之前就是艾能奇的部下,因为临阵脱逃成了太监。
  艾能奇除了军帐发现并不是白杆兵,鬼头刀往地上一扔。
  “罪将艾能奇接旨!”他知道干爹肯定是已经得了消息,是以也不多言跪下接旨。
  传旨太监嘴角上扬,眼中充满得意,先前都是他跪艾能奇,可现在他是传旨太监,艾能奇必须跪他。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咱老子叫你不要往石柱去,你强要往石柱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
  驴球子,入你NN的毛!’
  钦此。”传旨太监像骂自己孙子般宣读完了圣旨。
  “罪将艾能奇领旨谢恩!”艾能奇从太监手中接过圣旨。
  太监传了旨意也不多言,带着一队小喽啰,满面春风的回宫复命而去。
  艾能奇对这奇葩的圣旨一点不奇怪,毕竟这才是他干爹的风格!
  同时他也很高兴,干爹这么骂他,代表他还有救,代表着不用死了。
  反之如果干爹真的生气了,哪会有这般言语,直接拉出去就咔擦了。
  庆幸之余,艾能奇又突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若不是这些新加入的士兵,石柱早已被他拿下,说不定现在秦家那几个崽子都已是他的刀下鬼!
  石柱那些兵从何而来?有多少?意欲何为?艾能奇拎着酒坛子皱起了眉头。
  “外头的瓜娃子,给老子滚进来!”艾能奇对着外面两个站着的士兵喊道。
  “将军!叫小的干啥?”士兵不明所以,随口道。
  “干你N咧,龟儿子!去给本将军查查石柱昨晚那些鸟兵什么来头、有多少人?
  查不明白不用给老子回来了!”艾能奇把手里的瓷碗摔向士兵,被士兵轻巧的躲过。
  ……
  三日后,石柱城。
  旭日初升,石柱小城城下,自京城而来的三万余军士列队而立。
  经过三天的修整,石柱成的城防已恢复如初,城中的百姓也皆已回复了日常劳作。
  只不过不少人家家门口都挂起了白帆,白杆兵经此一役,几近零落。
  好在朝廷这次很豪气,直接派送来一百万两白银。
  秦良玉相信,只要给她半年时间,她可以再打造出一支更加强大的白杆兵。
  但是,她没有时间。
  圣上对她报以厚望,她不能再窝在这个小小的石柱了。
  孙儿马万年经此一役,也已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主动接下了石柱城的担子。
  为了以防万一,秦良玉留下了少了一只左臂的秦佐明。
  秦氏三兄弟皆是能征善战之辈,有了秦佐明外加三千京营军,石柱城自当万无一失。
  把秦佐明留在石柱还有一个原因,朝廷让她征兵十万,并未言明不能征土人。
  是以她给秦佐明下令,让他在周边府县征兵三万,重新组建白杆兵。
  川地作战,京营这等外地兵是发挥不了多少力量的,想在川蜀打败张献忠不难,但要想活捉他,必须用本地兵。
  否则,不出两年,张献忠便又会卷土重来。
  张跑跑为人很务实,打不过就跑,跑不了就投降,降了以后再反叛,如此反复十几年。
  论兵败和投降次数,张献忠能令数千年来所有降将汗颜。
  秦良玉与张献忠死磕了数年,自然知道张献忠的秉性。
  她活了七十年了,上阵杀敌也有数十载,这个贼将,若论无耻程度,大明无出其右。
  白杆兵最盛时也不过三万,如此大规模的征兵,让得秦佐明兴奋的恨不得身上的伤赶紧好起来。
  安排好石柱城内的诸多事项,秦良玉终于得以脱身,城外的京营士兵已经等候她多时了。
  秦良玉腰配长剑,身披已经数十年不曾穿戴的红盔战袍,立于城头。
  寒风吹过,撩动她额前的银发,露出一张苍老而矍铄的脸。
  底下的京营士兵也皆在看着城头的女将军。
  这支京营兵大都历经江北三镇叛乱,已是真正的敢战之兵。
  从京城一路而来,听多了关于秦老将军的战绩,他们也坚信自己肯定比得了那些白杆兵,城头上的女将军也定能带他们再立功勋。
  “大明的将士们!随我出征,兵发夔州城!”
  多少年过去了,她似乎又找到了当年的豪情。
  ……
  不论是黄得功,还是秦良玉,除却一腔报国之情外,多是对刘鸿渐深感知遇之恩。
  在他们二人眼中,安国候不仅忠君爱国、骁勇善战,而且在大的战术、战略上皆是颇有造诣。
  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才干,肯定是整日里从早到晚习文练武、熟读兵书战阵,是以他们对安国候极是佩服。
  但他们二位如果知道,他们所崇敬的安国候大人如今在京城干些什么,想必一定会惊掉大牙吧!
  PS:我见不少书友每日签到帖子无缘无故就没了,大家觉得有没有必要像其他书一样专门弄一个置顶的签到楼,如果需要请告诉寒寒。
  PS:如果您喜欢这个故事,可以开启自动订阅功能,支持一下寒寒,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