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突然地绕过南阳向洛阳发起了进攻,确实是打了杜预一个措手不及,杜预也的确是没想到姜维会做出如此大胆而冒险的举动来,姜维人送外号姜大胆,果然是人如其名,一点也不假。
正常的情况,绕过正面之敌迂回到敌人的后方,这样的做的风险极大,很容易受到腹背之敌的攻击。不过迂回攻击也不乏成功的先例,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突袭的手段,往往会收到奇效。
杜预扼守的南阳等同于是洛阳的南大门,如今姜维弃门不走,却翻墙而过,等于是给杜预出了一道难题。
洛阳现在的情况如何,杜预可是心知肚明,如果洛阳那边不危急的话,又何须调走自己这边的三万人马,要知道,杜预这边应对姜维和钟会的联军已经是很吃力,再抽调走三万人,杜预的实力明显大损,对付起姜维和钟会来,倍感吃力。
但洛阳那边承受的压力,显然要比杜预这边大的多,这个压力自然是黄河北岸的刘胤施加的,为了维护黄河防线不失,晋国朝廷已经是倾尽所能了,几乎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如果此刻姜维钟会率十万大军从南面偷袭洛阳的话,那么这个打击无疑是灾难性的,杜预相信,现在司马炎的手中,根本就无兵可调,在洛阳南面的辕关是唯一能阻止蜀军北进的关隘,不过此刻辕关相必也没有多少的守军,想要挡住蜀军的十万人马,又谈何容易?
杜预是眉头紧皱,坐立不宁,如果说单守南阳的话,杜预还是有着相当大的信心的,但现在出现这个突发的情况,杜预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继续坚守南阳的话,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如果洛阳一旦有失,晋国都不存在了,南阳一座孤城,就算是守得住,也无济于事。
但是如果放弃南阳回师洛阳的话,在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前,那就等同于擅离职守。而且回师洛阳,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前面有姜维钟会统率的十万大军,后面尚有蒋斌王舍的数万追兵,兵力上处于劣势的杜预如果和蜀军来打野战的话,将很是吃亏。
野战不比城防战,野战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强悍的战斗力,只有拥有压倒性的力量之时,野战获胜的把握才会比较大,晋军目标兵力只有蜀军的一半左右,如果守城作战的话,尚可勉力维持,如果野战的话,就连杜预也是信心不足。
权衡再三,杜预决定还是回兵洛阳,死守南阳固然没有犯错,但如果朝廷亡了,杜预做的再对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身为荆州都督封疆大吏,杜预还是有着相当大的责任心的。
不管将来的结果如何,总之是自己努力过了,就算是战死沙场,也死而无憾了,至于朝廷是否会追究丢失南阳的责任,杜预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杜预下令荆州的晋军全部集结起来,放弃了宛城,也朝着辕关的方向急行而去。
蒋斌王舍虽然奉了姜维的命,来牵制南阳的守军,但姜维留给蒋斌和王舍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三万多人,毕竟守襄阳也是需要大军的,钟会的一半人马就留守在襄阳一带。
以三万多人去围攻南阳的七万守军,蒋斌自知不敌,所以压根儿就没有采用四面包抄的方式,而是将这三万蜀军集合起来,在南阳的的城南扎下大营,每日派遣军士到城下骂阵,希望可以诱使杜预出阵应战。
但杜预却丝毫没有理会蒋斌王舍,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已经向北进军的姜维身上,他放弃了宛城,率领着荆州晋军的的全部兵力,扬长而去。
蒋斌王舍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宛城,不过他们却深表愕然,杜预行事也极为地果决狠辣,宛城如此重要的城池说弃则弃。
这件事发生的也是极为地突然,蒋斌来不及请示姜维,和王舍商量了一下,决定除了留守一部分的军队之外,所有大军立刻是挥师北进,跟在杜预的屁股后面,也向洛阳挺进。
从南阳到洛阳的这条道上,几乎被进军的军队所占据了,姜维钟会一马当先,杜预是则是紧随其后,而蒋斌王舍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三股人马,分批而进,场面蔚为壮观。
各支队伍似乎都在埋头赶路,由于彼此之间还是相隔着一段的距离,所以暂时尚未发生冲突。
不过这种状态定然是暂时的,随着姜维的军队距离辕关越来越近,爆发大战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在洛阳的司马炎也接到了告急的文书,他也吃了一惊,光一个刘胤已经够他头痛的了,如今又杀来一个姜维,这是要人的命吗?
怎么办?
司马炎有些傻眼,现在黄河防线吃紧,他确实已经是无兵可调了,姜维的大军可是有着十万之众,仅凭着辕关的三千守军,如何能抵挡得住?
这个时候,还是和峤给司马炎出主意道:“陛下,姜维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单凭辕关的守军,是无论如何阻他不住的,而现在河防这边更是重中之重,刘胤马上就要从孟津渡河了,孟津关的守军万万是抽调不得的。唯今之计,也只有令荆州都督杜预放弃宛城,回师辕关,不惜一切代价和辕关守将杨肇共同守住辕关,以化解此次的危机。”
司马炎立刻是听从了和峤的意见,下旨给辕关守将杨肇,要他严防死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辕关。
同时也下旨给杜预,要他即将弃守宛城,回师洛阳,协防辕关。
接到圣旨的杜预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朝廷那边下旨了,自己不用背擅离职守这个锅了,这回杜预总算是可以轻装上阵了。
同时杜预也为自己的明智之举自鸣得意,幸好自己提前了几天出兵,这样的话,接到圣旨的时候,杜预已经距离宛城几百里之外了,这无疑也让杜预占得了一定的先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