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超级中华帝国 > 第342章:青岛光复(下)
  但是,事实证明,人越多,越乱,登船撤离的速度也就慢。
  因为青岛已经不可守,筱冢义男等人自然不会在留下等死,而是早就悄悄乘坐小船舰艇率先撤离了。
  城内少数几名日军高级军官又都身兼断后重任,所以码头上虽然拥挤不堪,却无人能够统一指挥撤退。
  而顶在前线殿后的日军,因为早就获知了今晚撤离青岛的消息,所以毫无战意,个个都归心似箭,想要离开这鬼地方,离开让他们日夜不安的中**队。
  当第48军等部猛攻了一个多小时后,日军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了,尤其是虎贲军的装甲旅,其强大的突击火力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
  失去了己方空中火力的支援,防守日军根本奈何不了张旭东的装甲部队,有了装甲突击部队的头前开路,步兵的进攻显得极为顺利。
  当装甲部队将日军的防线生生撕裂后,无数的步兵便从突破后蜂拥而上,趁机向两翼扩大战果,本无战意的日军官兵见防线被突破,顿时崩溃,纷纷争先恐后的朝后退去。
  黑夜中,日军自相践踏,争先恐后的逃命,张旭东所率领的坦克装甲部队趁势突击,直接冲进了青岛闹市,沿着大街一路撵着日军屁股朝青岛码头方向轰隆追去。
  同时,城外的的11集团军开始了全线出击,十余万将士纷纷怒吼着冲过日军郊外防线,涌入青岛城内,开始与第48、31军各部队联合追杀四处溃逃的日军陆军。
  当张旭东率领装甲突击部队追杀到已经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的青岛码头时,原本负责接应岸上军民的日军舰艇吓得急忙开动撤退,完全不顾岸上的数万己方军民哭喊和哀求。
  张旭东没有丝毫的心软,当即向各战车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一场异常惨烈的血腥屠杀在青岛码头上演了。
  次日清晨,整个青岛码头已经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无数的血水汇集成河,流入了大海。
  至此,整个胶州半岛全部光复,历时将近二十天的青岛会战以第11集团军全面胜利而告终。
  此战中,日军华北方面军仅存的几个师团尽数覆灭,其中包括号称日军刚军的第五师团、精锐第10师团。
  …………………………………………北平,华北日军方面军司令部。
  司令部内的氛围显得格外的压抑,参谋长山下奉文捧着一份电文一脸悲痛的念道:“此役,我华北方面军之主力第五、第10师团,第14师团,除少数人乘坐海军舰船侥幸脱险外,其余全部玉碎,加上先前徐州会战之损失,我华北方面军已无成建制之师团部队。”
  杉山元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山下奉文想劝劝他,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青岛会战的失败,也就意味着大日本帝国皇军将彻底丧失巩固华北的实力,最后可能连平津地区都确保不住,最后结果,可能只有退出关内,撤往满洲了!
  想到这里,山下奉文心中也是一片惨然,而且,祸不单行,福不双至,大日本帝国的本土广岛也被支那军在三日前攻占,广岛的军港、工厂等基础设施全部被摧毁殆尽,而且东京也遭到了袭击,这对本就情势急转直下的中国战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日军上下一片惨然,而中**民却无比的兴奋和欢舞,因为不但青岛会战胜利,薛岳将军的第九战区与顾祝同的第三战区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分别光复了武汉、南京,目前顾祝同正调集大军雄心勃勃的准备进攻上海,全国上下的抗日形势一片大好!
  同时,远在日本本土的乔安邦也率领他的空降特战队离开了广岛,令匆匆赶到的日军海军联合舰队及海军陆战队扑了个空。
  离开广岛后,乔安邦率部直奔日本此时有名的工业城市大阪而去。
  大阪郊外的一片树林中,乔安邦正向特战队员们隆重的宣布青岛会战之胜利:“弟兄们,由于我们的牵制,我军在正面战场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青岛一战,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被我军一战全歼,从此黄河以南再无战事!这中间,弟兄们功不可没啊!等到凯旋回国后,我一定给你们应得的嘉奖,但是眼下,我们的任务还远未完成!”
  说着,乔安邦指着身后大阪方向道:“我身后的这座城市叫大阪,是日本仅次于东京的工业城市,日军百分之三十的武器弹药、飞机零部件都是从大阪的兵工厂、军工厂生产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对这座城市进行彻底的破坏,尤其是他们的工厂、必须给予最严重的破坏!”
  “是!请总座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尝到了在广岛之战中的甜头,战士们纷纷齐声回应道。
  “不过,出发之前,我要告诉大家,大阪不同于广岛,而且由于先前我们袭击广岛的原因,日军肯定都加强了守备,所以,这次袭击要等到晚上,趁夜袭击,而且,这次我们不以攻占大阪为目标,只要达到我们的袭击目标即可撤退,决不可恋战,否则一律军法从事!”乔安邦沉声严令嘱咐道。
  “总座,日军在大阪集结的兵力很多吗?”高初带着疑惑问道。
  “当然,大阪的日军至少有一万人左右,而且日军近卫第三师团距离这里不足三十公里,如果我们恋战,或者被日军缠住,那很有可能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到时情况就危险了,所以坚决不能恋战,一击得手之后,迅速撤退!不得有误!”乔安邦解释了一番又不忘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