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战国侠义 > 第203章 偷梁换柱
  尽管是敌对的双方,表面是还得扮成一见如故,哈哈笑着拱手施礼:
  “虞先生在咸阳讲学时楼某便闻知您的大名如雷灌耳,可惜无缘聆听您的教诲。
  不想今日竟相逢于邯郸,也可算是他乡遇故知了!”
  虞卿也拱手还礼:
  “楼公乃秦王宫中贵客,那时在下怎敢高攀?
  虽然今日幸会,便有仰仗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楼缓当然听出虞卿的弦外之音,故意装傻开玩笑:
  “虞先生可是缺钱用?
  楼某虽是客居在外,身上也总带着千儿八百的,您有难处尽管开口,勿以萍水之交而见外。”
  虞卿一笑:
  “楼公果然慷慨仗义,但我可是要为劫后的数十万黎民每人各借十金以度难关,您肯帮这个忙吗?”
  楼缓一伸舌头:
  “这个口开得太大了,恕楼某无能为力。”
  虞卿意味深长地望着他:
  “其实不用借钱赵国人也能挺过去,就怕有人帮倒忙。”
  楼缓知道虞卿是在暗含着讽刺自己,不由得不收敛笑容:
  “这忙帮得是倒、是正,要从哪个角度上看。
  就如同昨天我建议大王主动向秦献地求和,也许有人就认为是让赵受屈辱,属于帮倒忙;
  但惨败之后元气大损,面对强敌压境,你不求和还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妙计?”
  赵王按虞卿预先教的说道:
  “楼先生,由于寡人的错误,使赵国面临危难。
  您虽是秦国人,但也怀有仁者之心。
  既不惜辱身莅临敝国,就是不想抛弃我们。
  赵国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寡人诚心诚意想请您伸手相援。”
  楼缓原以为虞卿会严词厉色地同自己展开一场激烈地辩论,没想到赵王先给自己戴了一堆高帽子。
  而自己又的确口口声声想给赵国帮忙,只得就坡上驴,叹口气道:
  “我虽不是赵国人,但经常到邯郸来做生意,往往一住就是半年。
  时间长了,朋友也多了,人地两熟,自然会产生感情。
  赵国有了难处,我也不愿袖手旁观。
  只是军国大事,区区商人能效多大力?”
  虞卿微笑:
  “楼先生有此盛情我们就感谢不尽了。
  当然,我们要量您之力而行,不会让您勉为其难。
  我知道您虽非秦国权贵却能接近秦王和范雎,所以想求您为赵做回说客。
  秦赵之争缘于上党,如今地已归秦,赵也惨败,四十万卒尸填杨谷,所受的惩罚也就够重的了。
  但是为了弥补秦国的战争损失,我们仍准备割地赔款。
  秦王何其贪也,为什么还要割代郡肢解赵国后才肯谈和?
  我们想请您说服秦王,勿为已甚,为以后两国的友好相处留下余地。”
  楼缓摇摇头:
  “这我做不到。
  试想,秦王怎肯对放在面前的大块肉撂下筷子掉头而去呢?”
  虞卿的态度变得严肃了:
  “那就请您告诉秦王,赵非煮熟之牛腿,而是受了伤的虎豹!
  怕不会那么容易任人宰割,让秦王一口吞进肚里!
  赵败,在于误用赵括,虽然损失不小,但还有百万民众,绝不肯坐等国破家亡;
  而秦在倾全国之力夺得长平大胜后,还有多少力量继续支持破都灭国的这种大战役?
  所以您还是劝他见好就收,对秦对赵,都有好处。”
  楼缓也板起脸:
  “我是商人,不懂军事,却也觉得您过低地估计了秦国的实力。
  如果认为秦经过长平之战已经精疲力尽,就大错特错了。
  就拿白起来说,他曾在楚国转战三年,连下七十余城。
  既不用回国休整,也不要给养补充,可见他们的续战能力很强;
  何况大胜过后士气更旺,拿下邯郸应该没有问题。
  至于动员民众,请原谅我坦率地说,是小孩子的主意。
  试问,向来没有受过训练的一群百姓,怎能抵御久经沙场的精锐?
  更何况还是杀人成性的残暴秦军?
  只怕邯郸城攻后,所受的损失就不止是代郡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
  以割地做为换取休养生息的缓兵之计,对赵有利。
  俗话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勾践入吴为奴三年,卧薪尝胆,终报会稽之耻,何况赵失代郡后,还有一多半国土呢。”
  赵王点点头:
  “先生之言有道理,不过割地和谈之后,秦国是否就不再攻打了?”
  楼缓咧咧嘴:
  “这可不敢保证,据臣了解:
  秦王的性格是服软不怕硬,谁向他亲近他就对谁好。
  就三晋来说,贵国惠文王时两国约为兄弟,关系密切,所以没发生过较大的冲突;
  相比之下,韩魏疏远,就屡受征战;
  这次您是上了冯亭的当,自己引火烧身,向秦挑衅,秦王自然要把赵当做头号敌人。
  由此可见,今后是否还有战争,只取决于您对秦的态度是敌对还是亲善。
  韩、魏恭顺如子,赵却杵倔横丧,您说秦王会以谁为敌,以谁为友?
  所以各国现在都是攀比着讨好秦王,惟恐落后,力争出头。
  您也听说了吧?
  为了向秦祝贺长平大捷,各国的赠礼,一家比一家丰厚,惟赵与秦结怨最深,却毫无表示。
  秦王能高兴吗?
  以后事态的发展变化,只能说是‘事在人为’。
  大王愿意走到哪一步,非臣所以预料。”
  楼缓果然是个伶牙俐齿的说客,偷梁换柱的好手。
  隐去秦国掠夺别人的恶行,反把引起战争的责任归咎为各国对秦表现得不够殷勤。
  其引导作用,不言而喻。
  虞卿笑了:
  “依楼先生之言,各国同秦王如父子,谁最孝顺,就能讨得欢心,相对差的,便要挨打。
  所以都得比赛地看谁向秦王贡献的财货、土地最多,以求活得平安。
  只是,六国终日看秦王的脸子行事,活得也未免太累了!”
  楼缓装模做样假做无奈似的叹气:
  “唉,没办法呀,谁让人家最强大呢!”
  虞卿仍留一丝笑意:
  “如此说来,秦王的‘友好’只是用来换取别人的贡礼,毫无真情实谊:
  今天送的多,就是好朋友;
  明天送的比别人少,便成了敌人,用烧杀抢掠来给你警告;
  对于他,战争与和平都是他用以增加财富、扩展疆土而交替使用的手段。
  您所说的‘事在人为’无非是教导我们今天送万金,明天献十城来表示自己对秦王的恭顺,求得他一时的宽容。
  但是,财物与土地是有限的,总有被献完的一天,而秦王的贪欲是无底洞。
  到了最后,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人民,您的‘国家’还在何方?
  这岂不就是用自己的血肉喂壮了敌人,换来取自己的灭亡吗?
  有一个卖肉的,晚上回家遭到一条狼跟着他。
  屠户想,准是它饿了,就割下一块肉给它,狼果然叼到路边去吃。
  但吃完后又追上来。
  再扔给它一块,狼便再停片刻,然后继续追。
  而且吃了肉后追得更加有劲儿。
  最后,屠户的肉扔光了,狼就朝他身上扑去……
  秦国就是这样一条狼,它贪得无厌,要吞尽天下。
  而您所谓的‘事在人为’之妙处,就在于秦王连手都不用动。
  只须坐在那儿等着我们一块一块地往他嘴里送!
  楼先生,您可以不必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但您起的作用已经可以证明您是在为谁服务吧?”
  楼缓见自己的面目被揭露,知道已经不能达到目的。
  也暗暗承认自己不是虞卿的对手,继续留下来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便起身向赵王施礼:
  “虞先生果然怀疑臣是秦国派来的,臣只得告辞,将来如何,你们自己走着瞧吧。”
  说完,转身就要走。
  “请留步!”
  虞卿却又把他拦住:
  “请转告秦王,割出代郡,邯郸失去依托孤立难存,等于不战而降。
  所以不能答应。
  但在正常范围内的和谈条件,我们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