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 >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139
  赵受益满心期待第二天.朝堂之上的大战。
  每五日一场的大朝会,皇帝端坐于崇政殿之上接见群臣,太后垂帘坐在偏殿。但一应国事都是由垂帘听政的太后做主,皇帝向来是插不上什么话的。
  赵受益早就习惯了这种装聋作哑的戏码,但是这一次,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他悄悄地攥紧了拳头,深吸一口气。
  最开始发难的是刘娥一党人。
  刘娥一党有个御史叫王嘉言,颇为直言敢谏。每次讨伐寇党,他都冲在最前头,这次也不例外。
  赵受益听完他洋洋洒洒的一番议论,大致是说御史包拯知江南茶政知得茶农倾家荡产,此等无能之臣怎可重用,还请陛下严加惩处,还江南茶农一个公道。
  这些确实是在扬州发生的事情,赵受益点头,问刘娥:“母后以为如何?”
  刘娥在帘后:“可。”
  意思是要赵受益同意处置包拯。
  赵受益道:“太后制可。”
  他扫视一周:“诸卿还有何议论?”
  晏殊办事他放心,既然刘娥这边已经接到消息连劄子都写好了,没道理寇准那边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果然,一位从穿着打扮上都能看出是寇准一党的大臣出列:“陛下,臣以为此事有蹊跷。”
  寇准生性.爱奢华,寇党中人也爱奢华。刘娥的大宋主人翁意识比寇准强些,不乐意挥霍国家财产,上行下效,刘党比寇党朴素了能有一个量级出去。
  这位出列的大臣,从头到脚无一处不是在叫嚣“老子有钱”,赵受益都不用知道这人是谁,就能知道他是个铁杆寇党。
  他手指微微一动,刘恩会意,轻声说到:“夏竦。”
  这一声密语,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再无人能听见。
  原来这就是夏竦。
  赵受益道:“夏卿请讲。”
  夏竦道:“王御史方才所说,御史包拯在江南肆意妄为,扬州茶农不胜其苦,有倾家荡产者。可据臣所知,包御史在江南官声颇佳,将茶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军民上下,无有不称赞包御史公正廉明的。分明是一个人,怎么臣所知的包御史与王御史口中的包御史简直判若两人呢?”
  赵受益道:“王卿,这是怎么回事?”
  王嘉言手执笏板道:“臣身为御史,所言之事皆是所知之事。至于夏枢密所知之事为何与臣不同,这臣倒要有所请教。”
  晏殊辞官后,夏竦接了他的任,做了枢密副使,因此王嘉言称他为夏枢密。
  夏竦道:“难道王御史怀疑下官别有用心?”
  王嘉言道:“不敢,只是听说那包御史十分得莱国公的青眼,夏枢密又是莱国公的门下人,恐怕夏枢密有所顾忌罢了。”
  这就是明指夏竦与包拯官官相护了。
  夏竦刚想再说什么,就见刘娥在帘后发话了。
  “好了,”刘娥道:“王嘉言肩负御史之职,监察百官、风言奏事是他的本职,夏卿乃是枢密副使,恐怕对包拯此人与扬州的局势都无甚了解。此事还是依王御史所言,将包拯革职,押解回京,听候发落。”
  寇准道:“无论是御史还是枢密使,都是大宋的臣子。若只有御史所言可信,那以后朝会不须百官,只需置二百御史于崇政殿,叫他们互相挤兑,便可解天下之事。”
  刘娥道:“夏枢密久居汴梁,连扬州都没去过,妄议茶政岂不可笑?”
  寇准道:“难道王御史是刚从扬州回来不成?”
  赵受益暗道,朕才是刚从扬州回来的。
  他深吸一口气,扬声道:“好了!都停下!”
  争执中的众人都闭口不言,略带惊疑地看着忽然开腔的小皇帝。
  小皇帝继位有两年了,还是第一次在大朝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赵受益道:“无论是王御史还是夏枢密,都不知扬州茶政细情。若要追究此事底里,不若遣人去扬州将与此事有关之人接回京城,详加盘问,真相自白。”
  寇准带头道:“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