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 > 独立电影人 > 独立电影人_206
  在黑暗中,莘野想,他的宝贝能公映了,光明正大,光芒四射。
  作者有话要说:
  2003年11月,电影局与青年导演在电影学院举行座谈。
  这段还是挺重要的。
  在现实中,从8月起,电影人就接到电话,知道官方“既往不咎”,也知道要个搞座谈会,一直到11月搞起来了。为了剧情的连贯性,这里改成突然袭击。那时候电影局是打电话给王小帅,王小帅和贾樟柯又分别叫上其他人去。
  当时,七个电影人上书电影局,被称为“七君子”:何建军、雎安奇、贾樟柯、娄烨、王小帅、张献民、张亚璇。张献民是北电教授,一直研究独立电影,张亚璇是策展人、影评人,撰写独立电影专栏,举办独立电影影展。
  查了一些当时资料、开会流程。这一章里有些东西是参考了当时现实,比如上书大致内容和开会的大概过程,还有那句“会被抛弃”(大概意思),有些东西是我自己胡编乱造。
  上书之前草拟文案时,非要念诗的是娄烨……
  第82章《一见钟情》(五)
  次日,谢兰生醒过来,脑子还是有点儿晕。
  莘野又是用手扶床,笑问:“又要被抱着去吃早餐?”
  谢兰生也乐了,掀被起床:“今儿不用。”
  “嗯。”
  早餐还是比较西化。谢兰生对他的莘总详细说了开会经过,莘野点头,他其实早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最后,兰生说到领导的话“以后,你们不会被电影局抛弃,可你们会被市场抛弃”,有些惆怅,道:“我一方面非常高兴,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最早,制片厂拍文艺电影,中影负责推广发行,可现在……电影完全市场化了,一切一切都变化了。观众会看文艺片吗?资本会投文艺片吗?文艺导演在市场上真的可以立足吗?”
  莘野说:“兰生,你……”
  谢兰生把莘野打断,因为知道对方想的话:“对,我应该是不用愁的,毕竟两个金熊在手。可其他年轻的导演呢?电影市场刚刚放开,资本逐利是必然的。电影公司还非常少,电影作品也非常少,资本没到欧美那个市场细分的程度,不会想,与其争到头破血流、可能血本无归,不如关注小众群体。大约未来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只要出个大片就能赚。而且!中国这个‘商业’‘文艺’的说法儿非常讨厌。欧美可没‘商业’‘文艺’,只分喜剧片、动作片、浪漫片、科幻片等等。我们这呢?电影一旦比较现实,就被打上‘文艺’的tag,没地方要,太碍事了。此前,电影公司基本没人想要出个文艺电影。”
  莘野知道谢兰生有他想要说的东西,便只是聆听。
  “莘野,”兰生晃晃莘野手腕,“欧美、日本这些地方都有一些电影基金,支持鼓励好的电影。我想了想,我是不是也能搞个电影基金?让没资金的好导演可以摄制他的电影。我这些年卖的版权应该足够撑一阵子。”
  莘野闻言笑了:“好不容易有俩钢镚,就这样儿全扔出去?”
  “一部分了……一部分。”谢兰生的眼睛清亮,“我想问问宝贝儿你啊,知不知道咋开基金?”
  莘野嘴角依然含笑:“还真知道。”
  “那……”
  莘野吃完,十指交叉:“创立基金会,原始资金必须到账。你把资金梳理梳理,我将材料准备出来。”
  谢兰生点头:“好的。”
  顿顿,他又道:“莘野,我昨天跟王先进还有个电影的策展人在开会后聊了会儿。我们都觉得,这些年轻的导演们还是需要一些观众——喜欢他们、支持他们的真正的电影观众,光能拍片并不足够。莘野,你这个人比较聪明,你觉得,如果学习欧美那边,开个文艺影院,那这个文艺影院有没有可能运营下去?甚至赚一点儿?放映放映没地放的文艺电影、实验电影,有经典的老片子,也有动人的新片子。”
  莘野抬眸看谢兰生,说:“没有可能运营下去。”
  谢兰生:“…………”
  “中国现在根本没有文艺电影的受众群。欧美那边,文艺电影一直有着一批拥趸。有人喜欢某个大师,有人喜欢某个新人,他们会在杂志、网站等等地方筛新电影,搜寻感兴趣的题材或者感兴趣的内容,主动去看。landmarktheaters这样的文艺影院更是有着固定顾客,他们每周查看片单,对影院的忠诚极高。这边呢?你看看吧,今年,能进影院的大导演票房也才几百万,没有过千的,它们还有明星加盟,有资本助阵,全国上了600块屏幕。别说那些冷门的了。一部电影赚三五万,这不可能cover成本。别被论坛给蒙蔽了,受众可能全在上面了。”
  谢兰生:“……”
  他真希望中国也能诞生、拥有文艺影院。
  可是莘野说的没错。
  欧美那些文艺影院不是慈善,而是能赚的。虽然受众十分小众,但他们能撑起运营。比如,美国最大文艺影院landmarktheaters1974年成立,是连锁的,有50家影院,200块屏幕,日本也有早稻田松竹等影院,1954年就有了。
  可……
  他扁扁嘴,沮丧地道:“哦……”
  莘野盯着谢兰生,突然开口问:“非常想开文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