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权柄大明 > 第746章 紧急奏折
  无主的战马,在不停地嘶鸣着,似乎它们也都很通灵性,得知自己的主人战死了。
  到处都是尸骸,很多尸体,都已经变成了肉泥一般,那是骑兵的宿命。
  因为走得急,张三五没有掩埋这些人的尸体,张三五最要紧的,就是将那些胆敢犯他边界的女真骑兵,鞑子骑兵,全部干掉。
  西风呼呼地吹着,除了偶尔飞来的老鹰,就没有什么动静了。
  慢慢地,远处却走来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走得小心翼翼,似乎在担心身后有什么人追来似的,看到这战场,其中一个人的眼睛亮了,大步地向前走去。
  “公子,小心,那里都是死尸,我们还是别过去为妙。”另一个人说道。
  虽然还没有走近,那股浓郁的血腥的气味,就已经传了过来,这个人捂着鼻子,简直要吐出来了,虽然他也曾经杀人不眨眼,但是,这战场的惨烈,还是让他难以平复心情。
  倒下的,几乎都是身穿蒙古骑兵服饰的人,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
  是谁?有这么强悍的战斗力?这里离大都还不是很远,不用想,就是用脚趾头,陈理都能猜出来。
  陈理和手下王起,两人在跳入了水里之后,就向对岸游去,但是,却发现依旧无法躲开对方的搜捕,于是,两人用芦苇杆通气,在水下憋了足足一天,等到那些反复搜索的骑兵都走了之后,才敢上岸。
  上岸之后,陈理浑身冰冷,衣服湿透,更重要的,身上连一丝财物都没有。
  这个时候,还能回大都去吗?豆腐店里的人失踪了两日,恐怕早就引人怀疑了。
  所以,陈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在大都外围游荡。向南?还是向西?自己恐怕在大明的土地上,是不能呆下去了。
  陈理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哪里,而且,不论是去什么地方,都是需要盘缠的,他的身上,没有带银两。
  在大都外晃荡了两日,谁知,正好看到了这战场。
  看到之后,陈理一阵激动,就向这些尸体上走去。
  后面的王起,不愿意过来,这都什么地方?这可是死尸遍地之地,在这里做什么?
  找银两,找粮食啊!这些人的身上,肯定是有银两,也有干粮的,两天没吃东西了,手里没武器,连个野兔都没有逮住,即使逮住了,也不敢生火,每日只能吃些野果,陈理早就饥肠辘辘了。
  现在,看到这些死尸,陈理立刻跑了过去。
  还没有到那些死尸堆里,陈理就被绊了一跤,低头一看,脚下已经出现了一具尸体。
  那就从你开始吧!陈理立刻在这个人的胸口,乱摸了起来。
  胸口硬硬的,看来是好东西,陈理伸手进去一摸,金光闪闪,居然是金子!这么大的一个金元宝!
  陈理脸上乐开了花,突然,却感觉到下面的尸体,动了一下。
  尸体的眼皮使劲地眨了眨,终于睁开了,看到眼前出现的人,尸体的嘴唇张开,慢慢地说出了几个模糊不清的字。
  “水,水…”
  这个人还活着!而且,既然能够携带金元宝,那么,一定是个重要的大官,蒙古人的大官!而且,从衣服上看,是蒙古人,而从前面的半个光头看,却是女真人无疑。
  想起自己一直不知道去投奔哪里,遇到了这个人,陈理脑子里,突然有了计策。
  虽然陈友谅是坚定的反抗元朝的,但是,到了陈理这里,最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以及,如何给陈友谅报仇。
  其他的,都不再重要。
  救了这个人!陈理向远处的王起说道:“过来,拿水来!”
  ………
  “皇上,臣妾的身子已经复原了。可以自由走动了。”李丽珍说道:“最近,一直听大臣们在说,皇上久离应天,该回应天去了。皇上,若是为了臣妾,那臣妾真的会因此而内疚。请皇上立刻下旨,回应天吧。”
  虽然李丽珍很希望呆在大都,不希望去应天,但是,李丽珍也知道,自己不能做妲己。
  想要给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争取以后的地位,那么,在现在,就要笼络这些大臣。所以,当李丽珍知道了大臣们的意思的时候,就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必须要劝皇上回去。
  本来,朱元璋是打算要回去的,而且,来的时候是走水路,那么回去的时候,就该走陆路了,陆路不但快捷,而且,还能够沿途查看周围的百姓们生活如何,朱元璋是从放牛娃开始的,深知下面的百姓们的疾苦。
  但是,朱元璋得知了碽妃怀了龙种之后,就想要多呆几天,太医说了,碽妃需要的是静养,肯定无法适应旅途的颠簸。
  朱元璋留下来,还真的是为了碽妃,这在朱元璋的生平里,可是第一次。
  “碽妃,你就安心住下吧,这些国家大事,不是你所能操心的。”朱元璋说道。
  “请皇上恕罪,臣妾无意,更不敢干扰皇上的国家大事,但是,皇上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我们大明朝的江山社稷,臣妾斗胆,请皇上带臣妾回应天去吧!”
  李丽珍的话,让朱元璋一阵感动,他现在,看着李丽珍,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碽妃,你真是朕的爱妃!”朱元璋说道,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李丽珍的肚子,那里,有一个小生命。
  “启禀皇上,应天府送来紧急奏折。”就在这时,高公公走了进来,向朱元璋说道。
  紧急奏折?朱元璋在临走之前,已经安排好了应天的事务,一般情况,都由李善长和刘基两人处理就可以了。
  现在,还有什么紧急情况?
  “呈上来!”朱元璋说道。
  接过了奏折,朱元璋打开一看,顿时,眉头一皱。
  奏折是刘基上来的,刘基请求要斩了中书省都事李彬。
  在出发之前,朱元璋命令李善长总领所有事务,不过,却命令刘基整顿吏治。
  无论是宋朝,还是元朝,都是因为过于宽纵,导致官员作奸犯科,贪赃枉法者过多,所以,朱元璋命令刘基整肃纲纪,这是在朱元璋出发之前,就已经赐予了刘基的权力。
  虽然朱元璋离开京城了,这个任务,刘基依旧在不折不扣地进行着,李善长虽然和刘基是对头,不过,也没有在这点上为难刘基。
  只是这次不同了,朱元璋也知道,这个李彬,乃是李善长一派的,或者说,他也是定远人。
  刘基在奏折里,列举了数条,证明了这个李彬,的确是贪图私利,纵容下属,刘基请求治这个李彬的罪。
  本来,这种事情,朱元璋已经赋予了刘基绝对的权力,可以先将这个李彬抓起来,等到朱元璋回应天之后,再在刘基断案的基础上,签上自己的印章,就可以执行死刑了。
  但是这次,李善长却遇到了问题,这个李彬,已经跑到了李善长的府上,而且躲起来了。李善长明摆着是包庇李彬,毕竟没有皇上的旨意,刘基是不能去搜查李善长的府上,将这个李彬给抓起来的。
  这又是一个好机会!朱元璋看完了奏折,顿时,在脑子里想出了处理的办法。
  作为皇帝,除了要主持这个庞大的国家的正常运转之外,更需要治理得了手下的这些大臣,要有高超的御人技巧。如果手下的大臣,都团结一致,惟命是从,那么,皇上的权力,随时都会被手下的头号大臣,也就是丞相所把持,皇上就会被蒙蔽,这是作为皇帝的悲哀。只有手下的大臣不停地掐架,那才是江山社稷久远的方式。
  这个刘基,为人非常正直,又不惧权贵。最初自己去请他的时候,数次不来,就是生怕他正直的性格得罪人。而在朱元璋手下,出谋划策,每次都符合朱元璋的心意。而李善长,就不同了,仗着和自己是老乡,团结了几乎所有的家乡人,在朝廷之中,隐隐出现了淮西这个利益集团,有把持朝政的倾向。
  如果当了官,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贪赃枉法,那么,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就危险了。朱元璋将刘基高高提拔,让他整顿吏治,就是这个想法。
  想到这里,朱元璋从身边将自己的佩剑摘下来,说道:“传朕的口谕,将这把剑,赐给刘青田,见此剑者,如果见朕,凡违法者,可以用此剑斩立决!”
  “是。”高公公接过了剑,向外面走去,那两名从应天来的使者,还在宫门口的房间内休息,将这柄剑,以及皇上的口谕带过去。
  “皇上,朝廷之中,各种事务繁多,都有待皇上亲自去处理,臣妾恳请皇上,立刻回应天去。”李丽珍看到了皇上处理完了事情,又回到自己的身边,立刻说道。
  “爱妃甚知朕意,得爱妃,朕一生足矣!”朱元璋怀拥着李丽珍,感叹地说道。
  虽然朱元璋的剑,会给刘基足够的信心,刘基会去查李善长的丞相府,不过,这事这么一闹,肯定就大了,朱元璋知道自己必须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