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古言 > 锦衣卫 > 皇明祖训
  天色昏暗,侍卫们回了房,各房内点起灯,元宵刚过,窗纸儿还未撕下来。
  五颜六色的镂花将房中灯光切割成零落的碎块,投在院里。跳动的光斑,犹如斑驳的皮影戏,令云起看得出了神。
  朱允炆与云起并肩坐在井栏上,云起道:“给你带了些北平的土产,好吃的。”
  朱允炆微笑答道:“现不太吃零嘴儿了。”
  云起漫不经心道:“太傅定的规矩?”
  朱允炆轻轻叹了口气,忽道:“戒指呢?”
  云起哭笑不得道:“被我弄丢了,在北平做客的时候,不知怎的,一觉睡醒就给磕碰没了。”
  朱允炆微愠,房内的锦衣卫们竖着耳朵,偷听君臣对答,纷纷为云起捏了把汗。
  云起心念电转,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无数个想法,捕捉到了最好的时机。
  怎么说?籍此事表达对朱允炆的婉拒?那枚戒指可是他的定情信物,自己有了拓跋锋,无论如何不可再招惹皇帝。
  况且伴君如伴虎,该怎么说?是说允炆,对不起,我仅是个侍卫,也只能是个侍卫,戒指丢了便是天意,从此……
  在这风口浪尖上拒绝朱允炆,情势会变得如何恶劣,谁也无法猜测。
  罢了,长痛不如短痛,总须有割清的时候。
  云起把心一横,咽了下口水,艰难道:“允炆,对不起……”
  朱允炆打断道:“算了。”
  “……”
  云起茫然看着允炆,朱允炆道:“回来了就好,以后再给你个。”
  瞬间院内各房中响起桌翻椅倒的声音,朱允炆轻飘飘一句话,等于是解了套在所有人头上的枷锁。
  云起思绪犹如乱麻,欲言又止道:“允炆,我……”
  朱允炆笑了笑:“我原以为你不会回来的。四叔没强留你?”
  云起在心内叹了口气,一个头两个大。少顷一笑道:“怎可能不回来?”
  朱允炆点了点头,起身离去。
  这就走了?没别的话说了?云起愕然,也不知起身来送,好半晌后方跟上朱允炆,送到门口时,云起终于道:“明儿还得值勤不?”
  朱允炆答道:“歇够了便值勤罢。”
  刹那间所有人心头放下一块大石。
  朱允炆转过身,淡淡道:“太傅与方学士联名上书,要撤锦衣卫编制,到时若再说起,你明白该怎么说的。”
  说着朱允炆促狭一笑,一君一臣,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合伙作弄朝臣的时光。
  云起莞尔道:“要说甚大道理,只恐怕云哥儿不是太傅的对手呢……”
  朱允炆道:“没事,有我给你撑腰么?云哥儿去北平的这些日子里,忽然没了你,才知道……”
  朱允炆恰到好处地截断了话头。
  云起蹙眉不解,正要再说点什么,朱允炆却朝云起招手。
  云起比朱允炆高了半个头,心中一动,便俯首听朱允炆有何妙计。
  孰料朱允炆竟是一手勾着云起的脖颈,把唇凑近前来。
  春凉如水,满庭落花。
  皎洁月光中,君臣二人的身形在大院门口,形成了一个接吻的黑色剪影。
  云起脑海中一片空白,未料朱允炆对自己竟是情深至此。
  朱允炆冰凉的唇一触即离,转身时小声道:“可算是回来了……”
  云起愣在原地,目送朱允炆孤单的背影转过拐角,消失于高墙后。
  云起点了点头,抬袖抹了把嘴,脸上红得发烫,尴尬得无以复加,转身入院,却发现院里小伙子们穿着单衣,赤脚站在地下,无数道目光聚在云起脸上。
  荣庆深深地吸了口气,严肃道:“云哥儿……你可回来了……”
  轰一下满院大老爷们炸了锅,一拥而上来揉云起,各个嬉皮笑脸道:“赫赫!赫赫!你可算回来了!!”
  “哎,你们干什么!”云起叫唤道,淬不及防被一班兄弟挤到了墙角,荣庆大叫道:“嘿哟——”
  于是众侍卫开始玩命挤了。
  提心吊胆这许多日,终于得到了解脱,压抑的情绪一瞬间尽数爆发出来,锦衣卫当惯狗腿,自然懂得察言观色,从朱允炆与云起的一吻中,森森地看到了他们锦绣的前程!
  那一刻所有人都发了疯,只把云起推在墙角使劲挤个没完,锦衣卫宿舍里竟是变得与疯人院一般。
  “好了好了……”云起仓皇躲闪。
  “我说好了!”云起大吼道,把荣庆推了个趔趄。
  云起呼哧呼哧喘了片刻,道:“都别闹!正烦着呢!”说毕径直进房,狠狠摔上了门。
  锦衣卫们面面相觑,不知云起缘何发火。
  话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大明朝廷早朝时间,见到徐云起立于龙案一侧时,几乎所有的言官与文臣都如是想。
  从云起与朱允炆各自的黑眼圈上,判断出了昨夜定是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朱允炆呵欠连天,云起却只得苦忍着。
  黄子澄立于殿前,朗声道:“日前所奏,撤去内廷锦衣卫一议……”
  云起冷笑道:“黄太傅失心疯了?锦衣卫决不可撤。”
  那是自明朝建国三十二年来,锦衣卫首次在朝廷上发出声音,一时间满朝文武哗然,齐泰排众而出,戟指怒道:“你是什么东西?!大明朝廷焉有你等侍臣说话的地方!”
  云起得了朱允炆授意,全无畏惧,今日更是有备而来,早已想好说辞,讥道:“我是什么东西?”
  “我是徐达之子!”云起斥道:“我父乃是开国元帅,与李善长,胡惟庸是同僚,我徐家供有□□钦赐铁券,我自□□在位之时便入宫当差,如今皇孙继位,蒋师告老,本正使可谓三朝老臣,论资排辈,皇孙尚且要喊我一声‘叔’,哪位大人不服?!”
  朱允炆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似是听得十分有趣。
  朱允炆温言道:“既是如此,云叔但言不妨。”说着挽了衣袖去取笔,身旁宦官忙揭开墨砚。
  云起堪堪忍着笑意,续道:“今日逾了廷矩,云起甘领此责。然而各位大人,可是想当千古罪人?!”
  方孝孺冷冷道:“内廷制度冗繁,锦衣卫一职本无存在必要,洪武年间,□□亦曾考虑过撤去锦衣卫职务,为君分忧,何罪之有?”
  云起反问道:“□□撤了么?”
  方孝孺面若寒冰,不予置答。
  云起朗声道:“锦衣卫乃是前朝所设,二十二卫,以锦衣为首,此乃《皇明祖训》上所记,敢问方大学士,意欲废黜祖制,该当何罪?”
  方孝孺这一惊非同小可,不料徐云起竟是对朱元璋留书亦得知一二,朱元璋在位之时,便留下《皇明祖训》《□□宝训》两本祖制。
  祖制上通篇俱是“不可”“要”等字眼,来为子孙后代确立了一整套明确的法规制度,并屡屡强调,若有臣子敢于冒犯、更改祖训,便应将其“全家凌迟处死”,这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朱元璋早就去了阴间,是否沿用祖制,全看在位皇帝。
  言官,文臣最重规矩,云起抬出了祖训,方孝孺竟是哑口无言,锦衣卫之制本未入编录,只是一两句话约略带过,但云起抓着这点无关紧要条文,咄咄进逼,又道:“方大学士没读过皇明祖训?”
  方孝孺终于想到对策,道:“规矩由人所定,亦可由人所改,当今皇上英明睿智……”
  云起大笑数声,调侃道:“方大学士改规矩的规矩,又是何人所授?”
  方孝孺只懂研读,不善诡辩,云起一开始瞎绕,廷下众文人俱是懵了,正思索云起的话时,黄子澄已暗道糟糕,不可着了这奸宄的道儿,怒道:“规矩不合时宜,便需更改,穷则变,变则通,此乃圣贤所言,有何不可?!”
  云起悠然道:“也就是说,撤锦衣卫,改祖制一奏,在当朝寻不见凭依。”
  黄子澄冷冷道:“你又有何凭依?”
  云起道:“我自然有。”
  “《皇明祖训》第九章‘内官’,□□皇帝亲笔:锦衣卫执六廷仪仗,责王诛臣,唯听命于天子,诸臣不宣,莫可逾礼。”
  “第五章,慎国政!士人,庶民不可妄议内臣,锦衣卫可是内臣?!不可妄议祖制,黄太傅与方大学士,可是在更改祖制?若有妄改者,九族凌迟!”
  云起冰冷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回荡,言官们吓出了一声冷汗。锦衣卫向来是所有朝臣的天敌,言官,文人天不怕地不怕,忤逆君王不过是一条命,被斩了正好成全一世清名,然而若是落到锦衣卫手上,廷杖一打下去,将人打得不死不活,半条命吊着,却是比杀头更可怕。
  方孝孺被打折了腿,如今仍是一瘸一拐,一时间文武百官无人敢看朱允炆,目光齐刷刷聚集在方孝孺的屁 股上。
  云起道:“九族凌迟……各位大人若执意想改祖制,便请做好准备。徐云起甘愿奉陪,锦衣卫四十八人,尽数丢了饭碗,大人们家中老小性命,却是远远不止四十八条了。”
  殿上静了下来,黄子澄打了个寒颤,不敢再说,方孝孺却抛了拐杖,静静与云起对视,傲然道:“以孝儒蜉蝣之力撼祖制巨树,除毒瘤,肃朝纲,纵是灭十族又如何?!”
  好胆气!云起暗自赞叹道,不料方孝孺胆子竟是这么大,议事虽已陷入僵持,然而云起仍忍不住钦佩方孝孺的硬气。
  朱允炆见戏也演得差不多了,便开始打圆场,柔声道:“大学士无过,此事朕自有打算。”
  朱允炆怕的只是鸭子般叫唤不停的言官们,倒不如何惧方孝孺,当面赏了颗糖,道:“方大学士与徐正使俱是为国分忧,也谈不上孰对孰错,此事改日再议。”
  言官们这才集体松了口气,方孝孺家小的命不值钱,他们家小的命却是值钱的,自杀不打紧,拖上九族就冤了。好不容易圣明天子在位,还被诛了全族,太也说不过去。
  方孝孺势单力薄,长叹一声,不再坚持。
  朱允炆又好言安抚几句,取来奏折,道:“齐泰,数日前撤藩信报离京,如今可有回音?”
  云起心头一凛,昨日竟是忘了撤藩之事,当即凝神静听。信使到了北平么?朱棣该如何应对?
  齐泰出列道:“回陛下,周王橚已交出兵权,徙于云南;湘王柏接旨后……闭府自焚而死……”
  云起与朱允炆同时震了下,云起将目光投向朱允炆,见朱允炆抿着唇,眼眶略红,不发一言。
  他早就计划好了?圣旨上写的什么?
  云起背脊一阵发凉,朱允炆何时定下的计划,这哪是削藩?这分明就是赐死!
  朱棣如何了?云起几乎有种冲动要揪着齐泰衣领逼问,朱允炆却道:“四叔……那处如何?我本意只是让他交出兵权给张老,依旧驻留北平……”
  朱允炆话中深意不言而喻,后半句,自然是解释给云起听的了。
  齐泰答道:“若路上不耽搁,今日便有回音了。”
  云起浑浑噩噩,还未想明白,忽听午门外一报接一报地递了进来。
  “北平来信——!”
  朱允炆忙道:“快宣!”
  “燕王私自扣留朝廷信使,囚禁北平布政使张昺大人!信使生死不明,我等连夜仓皇逃出,前来回报!”
  满朝大臣倏然炸了锅!
  朱允炆持笔那手微微发抖,难以置信道:“怎会……怎会如此?朕并未责他,只是……”
  云起一手按在朱允炆肩膀上,朱允炆镇定下来,道:“燕王可有口信给朕?”
  云起心中此刻比之朱允炆,更是天翻地覆,然而那信使还未应答,又有一骑仓皇入午门,传道:“报——”
  “燕王朱棣长子朱高炽,朱高煦入京,于奉天门外候宣!”
  朱棣竟是来了这一手,将自己两名儿子送进京来当人质?!
  这下所有人都晕了。
  早朝散后,满朝廷都是诅咒徐云起全家不得好死的言官。
  朱允炆竟决定在御书房宣见燕王子嗣,随侍黄子澄方孝孺,凭什么不当着大臣们的面,宣朱高炽朱高煦进殿?!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凭什么瞒着大家?凭什么偷偷摸摸的,不让人听!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
  朱允炆心情甚好,是以傲娇地心想,才不关你们事呢。
  云起得足了天大的面子,这下要拒绝朱允炆的感情,便更难说出口了。
  云起仍旧侍于一侧,允炆在书案后坐定,方柔声道:“传那两兄弟。”
  论辈分,允炆乃是他们堂兄,虽久未谋面,心中依旧是带着几分亲情。
  朱高炽素有脚疾,一瘸一拐地带着幼弟进来了。
  朱高煦心中忐忑,尽数写在脸上,显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这般远,只靠兄长照料,此时见到云起,心中一喜,便唤道:“小舅!”
  云起忙竖指唇边,微笑点了点头,示意不可无礼。
  “不妨。”朱允炆安慰道:“路上辛苦了。”
  朱高炽这才拉着幼弟便拜,口称:“吾皇万岁。”
  朱允炆示意平身赐座,朱高炽又喊了声“皇兄”,便让弟弟坐了,自己仍站着。
  黄子澄坐于一旁,冷眼去瞥朱高炽,嘲道:“休要惺惺作态,你父扣留朝廷钦差,私囚北平布政使……”
  “闭嘴!”朱允炆怒道。
  黄子澄心中一凛,未料朱允炆竟是发这么大火。
  朱允炆本想先叙一番家事,无奈被不知好歹的黄子澄提前引入正题,什么兴致也没了,只得作罢,问道:“四叔派你俩入京做什么?可有亲笔信?”
  朱高炽一笑道:“回皇兄,父王说他的字见不得人,有几句话,交代我们两兄弟来回禀皇兄。”
  朱高炽便那么病怏怏地站在书房里,云起看了于心不忍,道:“先坐罢。坐着说。”
  朱高炽略一沉吟,点头,却不就坐,待朱允炆问道:“什么话?”朱高炽方胸有成竹,答道:
  “允炆,四叔为你守着北平,你可是不放心?怕四叔造反?实话告诉你,你若撤了四叔与十七叔的藩,北元再卷土重来,这朝廷上下,一群书呆子,上了前线就只有掉脑袋的命。”
  “你当真要撤藩?成。俩儿子交你手上,话给你说到这份上了,你若要疑四叔造反,便把我儿子杀了,看四叔造不造反……”
  云起瞬间出了一背冷汗。
  朱高炽那话学得惟妙惟肖,竟是与朱棣似了个十足十。
  朱允炆脸上阴晴不定,朱高炽手心满是湿汗,又鼓起勇气道:“知道你……下不了手,四叔也一样地下不了手。退一步罢,别撤了,四叔给你守着这江山,万里长城,没四叔在,终究是不成的。”
  “允炆,登基头一年,你便要学你的爷爷,我的老爹不成?!”
  御书房内落针可闻,众人屏息,朱高炽说完,抬袖擦了一把额上的汗,这才坐下。
  ※※※※※※※※※※※※※※※※※※※※
  正史中朱高炽与朱高煦入京时不是靖难前期
  而是朱元璋死时,朱棣不敢进南京
  派遣两个儿子前来吊唁
  此处顺应剧情,略作改动
  俺是做电台的q_q,最近上头又有新文件……所以一直加班
  更新慢了,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