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 > 周郎周郎[三国] > 周郎周郎[三国]_101
  而故意设计顾雍当着众人闹到李睦面前,就是要趁这个机会正式让他们之间的“明争”人尽皆知了!
  既然如此……
  “公瑾所言不错,主公当以民生为重。”李睦微微一笑,伸手在孙绍牵住她衣袖的手背上拍了拍。
  孙绍见她面上并无不虞,弯了弯唇角,重重点了点头。
  “只是你水军船只充足,我城外匠所却急缺人手,不知公瑾可否借一支精兵相助?”
  汉礼重仪,故匠人的地位极低,为世人轻视。要不是李睦先以四百步射程技惊四座,又有投石机破江夏的战绩在前,再以江东官方的名义建立了匠所,根本就不可能令人注意到匠之一途还能有如此作为。
  但意识到是一回事,深植在观念里的偏见轻视却非朝夕能改。因而李睦向周瑜要精兵充匠所的话一出口,就换来在场所有人或明或暗地抽了口冷气。
  自徐州回来后没多久,汉帝的诏令也如曹操当日承诺一般如约到来。只不过除了吴侯的爵位外,原本孙策两地太守之职被拆了开来。
  孙绍主吴郡为侯,李睦为会稽太守,承乌程侯爵,而江夏太守一职则落在周瑜头上。
  对于曹操这点挑拨的意图,李睦心知肚明,除了给孙绍当作人心险恶的教育题材细细讲了一遍之外,也不再理会,江夏一切照常,以会稽郡丞行太守职,他二人也继续留在吴郡。只不过与周瑜领兵而不沾政务不同,吴郡的税盐粮铁,李睦都或多或少会过问。
  日子一久,她与周瑜争锋的传言也慢慢在人后传了开来。但那毕竟都是众人茶余饭后,经过无数口口相传,脑补而生成的闲谈之资,任谁也没真正亲眼见到这两人不和。
  直到现在!
  一个截了另一个定下的盐民,而另一个则立刻开口要其精兵为匠。还当着孙绍的面,这不是不和又是什么?
  于是,当周瑜浅笑着躬身应喏时,各种猜测在众人心中浮现出来。而这些猜测背后,无人知晓当周瑜回到军营后,将要点一队人去匠所的消息放出去后,为了能挤进这“一队”的名额,从刀枪剑戟到马术军令,军中几乎天天都有数十场比武,从早打到晚。
  这些军中儿郎都是见过投石机下的尸山血海的,不管世人如何看法,他们最清楚正是这些匠人的劳作为他们带来军功战绩,以及战场上更大活下去的机会。
  而李睦和周瑜也正是清楚这一点,才坦然在众人面前上演了如此一出戏码。知道他们明争暗合的自然心里有数,不知道的,也就会如他们所愿将今天这个交锋场面传扬出去。
  只是顾雍生性谨慎,还是不放心,又追问道:“此才吴郡一地,若六郡盐场皆按权公子之法改制,公瑾还需都征来开通水道么?”
  这句话,不等周瑜回答,李睦就率先开口:“顾公此言有差,晒盐之法并非出于我手,又如何能改六郡之盐制?虽都处长江以南,但各地地势各不相同,如何改,能否改,还要烦劳太史将军回去请令妹赐教。”
  此言一出,仿佛一颗石子投落湖心,众人或惊或愣,面色各异,随即纷纷交首接耳,相互打听起来。
  有人如张昭等早就听李睦提及过晒盐之法不是她想出来的,原还当她是谦逊,就算是真信了的,却也从不知道这晒盐之法竟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
  或惊异或怀疑,唯有太史慈看到周瑜在李睦说到“烦劳太史将军”时猛地挑眉,又惊又喜的目光湛然生辉,其中的欣喜得好像阳光铺洒般的笑意激得李睦的脸腾的一下红起来。他知道李睦之前就在吴太夫人那里,更清楚吴太夫人会与李睦谈论些什么,因而顾雍说了些什么,指责了些什么,说实话他并没有听进去多少,也没多在意。自从李睦携着孙绍一同出来,他的一颗心就悬在半空。既想从她脸上的神情里看出些什么来,却又偏不敢抬头。双手掩在袖中垂在身侧掌心出了一层薄汗,记忆里,除了头一次上战场以外,他似乎从未如此紧张过。
  太史慈轻叹一口气。
  他虽然也早看出自家妹子对周瑜素有情义,但他为长兄,许多事不便多问。更何况,自家的这个妹子在他眼里还只是个没长大的女娃,即便知道周瑜是诚心求姻,可如何开口将此事告诉李睦,他却一直犹豫不定。
  现在李睦的这一句话显然不但表明她已经知晓了周瑜的求娶之意,更无疑等于是认同——允了他求姻之许。
  心头莫名忽然松了下来,不等顾雍发问,他就向孙绍抱拳道:“舍妹既将此法献于主公,自然任凭主公决断。”
  一语坐实李睦的名望,也在江东世族之中掀起滔天巨浪。而周瑜转头就求娶的消息,更是令江东六郡一片沸腾。
  李睦这时候万没想到,这一年真的遭逢大旱。正是周瑜一句观天象,江东伐道开水,疏通了境内大半被淤泥堵涩的河流。条条水道,细细脉脉,倒是四通八达,降水量少了,蓄水量反而有所增长,一来一去之间,水稻的长势收成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因此在这各处缺粮的一年里,江东的百姓过得还算平稳。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一年里,由于产量的关系,吴地的盐产,尤其是经过点滤的细盐,价格已经跌至往日的一半。形势并不严峻的旱灾根本挡不住各大行商源源不断地往江东而来,带着大批的粮草生铁,绸缎锦帛,甚至还有西凉客商带来了百余匹雄健的配种骏马,要与江东交换低价的食盐,转手以稍低一到两成的价格卖往北地,赚取巨大的差价利润。
  吴郡的入江口很快就因为船行繁忙而显得吞吐量不够了。于是李睦在和张昭、顾雍等商议一番之后,果断拍板将原来的渡口拆了重建,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则由一徐州广陵郡的客商以一张半年的盐引为酬统统承担下来。
  从匠所到盐场,再到渡口,李睦忙得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加班赶项目时的情景,还要带孙绍看访周瑜军中操练,水寨造船,再到马场练习骑射,这一年来虽然粮草收成,税赋抚民各有所职,不用她再操心,却还是没几天能安安稳稳地留在郡府内,直将六郡之地都跑了个遍。
  也就在这一年里,太史慈家中幼妹滤海成盐的名声也随着周瑜求娶的消息一同遍传江东。
  转过年来的第一场春雨之后,周瑜将留驻皖城的吕蒙调了回来。
  江夏的局势经过这一年也渐渐稳定了下来。初时刘表还派兵征伐,企图夺回这一郡之地,然而长沙四郡响而不应,要兵不出兵,要粮又说逢灾无粮。刘表派兵跨郡来攻,耗粮太重不说,又被甘宁接连打回去数次,更有一次愈从江北宛城绕到江夏背后,避开甘宁水军之锋,却被吕蒙看准了时机拦腰截断,不但一口吃掉了其前锋部,若非宛城张绣反应快及时出兵救援,便是全军覆没之局。
  自此之后,荆州军就再没有轻入江夏境。
  吕蒙入城的那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蒙蒙地在天地之间激起一层水汽轻雾。两千步卒在城外春耕百姓好奇的注视中踏着点点飞泥在城门口列队驻步。
  李睦右手边是周瑜,左手则牵着孙绍,带了一队亲卫就在城门口相迎。
  吕蒙当先走在最前面,遥遥就看到了那个依旧单薄的身影站在最中间,隔着透凉的烟雨,心口一片火烫,突突直跳。
  “蒙聊无寸功,何敢劳主公亲迎?”
  跳脱的少年郎经过这一年的风雨锤炼沉稳了许多,身量也高了些许,脸颊也消瘦了些许,古铜色的面容线条更显刚毅,举止之间,隐隐显出一派为将者的风姿威仪。
  李睦手一松,孙绍当先走上去,往吕蒙手下一托:“子明将军与众将士在外浴血奋战,各有功绩,孤高坐堂前,不历疆场之险,只多行几步迎一迎,又有甚可劳?”
  小小少年的声音清脆,因为四处跑,到哪里都不落下骑射,原来白团团的模样褪去,和李睦相似的小麦色皮肤看着极为精神,身高也比同龄的孩子高出半个头。
  这句话是周瑜昨晚教他说的,这一年里他虽然没经历这种场面,但见人见事,看多了李睦巡营,周瑜操演,又听多了顾雍及张昭的说教,面对这乌压压风尘仆仆的百战之军,口齿清晰,一派少年老成模样,纵然还看得出些微紧张,总的来说,对一个七岁多的孩子而言,已经极为不容易了。
  见这孩子腰板挺得笔直,扶起吕蒙后还回过身来飞快地朝她眨眼,高高扬起的下巴尖尖向她求表扬,李睦不由笑了出来。
  她没带过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只能遵行以身作则四个字,无论到哪里,干什么,都带着他,多听多看多问,让他看到她看到的,听到她听到的,告诉他她想到的,也听他讲他的想法。有些讲不清楚的,她不知道的,就问周瑜,问张昭,问每一个可问之人,给出的答案不一样,再一起想为什么会不一样。设身处地,慢慢分析这些答案中隐藏的各人不同的想法。
  不得不说,孙绍是个极懂事,极自律的好孩子。
  吕蒙行足全礼,起身抬头时,恰好看到李睦望着孙绍微微而笑。
  天空还飘着细细的小雨,将她束在脑后的长发打得半湿,几缕飘散着和鬓发缠绕到一起垂贴在脸颊两侧,泛着一层黑亮的光泽,衬得她的笑容仿佛也浸透了水一般润泽。吕蒙只觉得心里也如同浸了一汪水,点点雨丝直落其间,激起层层叠叠的涟漪,一圈一圈往他四肢百骸荡漾开去。
  孙绍转身走回李睦身侧,仰头朝她咧嘴一笑,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着她。
  于是李睦任由他又牵住自己的衣袖,趁着周瑜点军,腾出两只手来,朝吕蒙拱一拱,然后就像以前那样往他肩头砸了一拳:“快一年未见,子明可还记得昔日的酿酒之诺?”
  李睦当日谈及此事时两眼放光的模样,吕蒙自然没忘。只是之后周瑜回来,李睦随军走得匆忙,紧接着又因孙策之事各城戒严,千头万绪的军务一下子都压到他身上,便再无暇细想。
  此时突然提起来,他正自暗暗生疚,不想却见李睦展眉而笑,就像当初哄他念太公六韬时一般熟络地朝他招手:“今晚我在城中设宴犒军,就请子明试饮此酒。”
  吕蒙一愣:“此酒……酿成了?”莫名生出一丝可惜之念。
  “寻常三瓮酒方能蒸出这么一坛子来,”李睦伸手比划了一下坛子的大小,冲他眨眼,“子明今晚可切莫贪杯饮醉了。”
  依旧是那副单薄纤瘦的身板,还是那副坦然率直的性子,吕蒙看着眼前这个仅比他小三岁,却比他矮了大半个头的少年,方才手足无处安放的拘谨、心跳骤然加速的惶然一下子就消散了开去。咧嘴朗然一笑,回手就李睦肩头回了一捶:“胡言!我几时醉过……”
  话音未落,拳头连李睦的衣衫都没沾到半分,就突然被人一把拦住,肘弯处猛地一痛,吕蒙尚未反应过来,伸出去的手已然不由自主地缩了回来。
  “公瑾你……”望着不知何时挡住李睦半边身子的周瑜,吕蒙甩着手不解。
  周瑜淡然一笑,眉梢轻扬,接了他的下半句话:“今晚就看你能饮多少不醉。”简简单单一句话,吕蒙却听出了丝丝寒意,下意识缩了缩头,往脸上猛地抹了一把。
  李睦的犒军宴设得财大气粗,一瓮瓮美酒流水一般管够,更有蒸馏过的烈酒散发出的酒香浓烈冲鼻,全不比普通酒水的绵软。入口火辣,对这个时代已经适应了酿制酒浆的喉咙而言,极为刺激,非常符合这些大头兵们对酒的审美。
  席上的烈酒是李睦耗尽所有的存酒蒸馏出来的,而由第一批出产的食盐换来的粮食又足够再酿一批新酒。亏了周瑜提前引渠,这年江东的粮产平稳,再加上源源不断的盐产,这点酿酒所耗,她完全承受得起。
  几轮酒过,数名贪杯的将士已经头重脚轻被席间侍者搀至屋中稍歇,而吕蒙一双眼睛透亮,正与周瑜拼第二坛子,周遭一众叫好声,起哄声热热闹闹,更有军中气盛的小将借着酒劲来向李睦“讨教”。
  李睦在这种场合从来不摆架子,端了酒盏面带微笑,几乎有问必答。就算是被问及何时迎娶昔日出征在外时心念所思的女郎,她也只挑一挑眉,一句轻飘飘的父母之命,再摸一摸孙绍的脑袋,就自然而然地打发了过去。
  吴太夫人深居浅出,显然还沉浸在长子之丧中,而孙绍更是父孝未除,再加上年纪幼小,如此场合只端了一盏果浆跟在李睦身边随她举杯。
  一时之间,半醉的兵士稍稍清醒,吵嚷着要敬酒的人也收殓了少许。只片刻,就立刻又有人转开话题问起军械。李睦洋洋一笑,一句只凭军功便允他们入匠所一观,顿时又激起一阵热血兴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