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福孕连连 > 第32章
  七嘴八舌里,全是杜家村女眷们的夸赞话。当然,里面也不乏着想沾些光的意思。
  杜明月是笑着,一直没来得及回了一句半句的。因为,这些婶婶啊,嫂嫂啊,那是说话时,连空隙都没给留。除了笑,杜明月还真是没法子做其它回应了。
  倒是杜秀娘不憷这些事儿,她笑道:“明月一个媳妇子,头上有太婆婆和嫡婆婆两位正紧的长辈在,她一个小字辈哪能多嘴?没得多插手,让人讲闲话,说咱们杜氏的姑娘不懂礼数。进门不久,就是想挑衅长辈们的管家权。”
  杜秀娘这么一提,在场的女眷是讪笑两声,挺尴尬的样子。
  “今个儿是弟弟娶亲,我跟姑姑回来,就是想见见新媳妇。”杜明月转了话头,把气氛是拔回一点,免得继续的尴尬下去。
  “听人讲,弟媳妇是个好的,人长得有福气,里外做事也是一把好手。”继续夸了弟弟新娶的媳妇,杜明月又道:“往后,爹娘就等着享受媳妇的孝敬。”
  “好,好。”杜明月的亲娘杜卫氏在旁边连连应承,看嘴角笑开一朵花儿的样子。这个喜庆日子,她是真心高兴着。
  女眷们在屋内聊天,堂屋里的男人们也是述着话。
  只不过嘛,对于上门来的女婿赵子殷,杜家村的长辈们还是掬紧着的。就是说话时,也是思量一二,免得哪儿让赵子殷不快了。
  从古至今,阶级是一直存在的。
  出身大户人家的赵子殷自然是觉察出,杜家长辈们的不自在。不过嘛,他是一个晚辈,倒不好点明这些。免得挑破了,大家都是尴尬。
  “成家立业,青云已成家,应当谈立业。”
  “不知岳父大人有何考量?”
  赵子殷心中早有腹稿,不过,还是问了他的岳父是否有别的想法。毕竟,他想办好事,也得看看人家的心底如何打算嘛。
  杜父看了大哥一眼,又看了他爹一眼后,回道:“这孩子没啥本事,在家种地呗。咱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青云跟我一样也吃这碗饭。”
  赵子殷见此,心中明了。于是,他本着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想法,道:“我在灵安县的吏曹当文书,得到确切的消息。最近捕役那边要补人。当然,暂时是没有正式的编制,只能补为白役。”
  “如果青云先去补上白役,好好表现,上下活动一翻的话,被补为正式的衙门捕快,也不是没可能。”
  县衙有六曹,分别为吏曹、户曹、礼曹、兵曹、刑曹、工曹。再加上县令手中直属的捕快等一些胥吏,整一个就是微缩版的朝廷内阁。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至于赵子殷口中的白役,就是正式捕快的跟班手下,平日里协助办理差事的。
  白役听着没什么正式编制,却是许多贫民百姓眼中的铁饭碗。因为,衙门里的人员,那是扩编容易,裁减一定不可能的。更别说,披了胥吏的皮,一些明里暗里的好处,真是一入衙门当差,全家吃喝有保证了。
  “这真是太好了。”
  “只是青云能行吗?”
  杜父是先喜后缓,脸色有着迟疑神色,似乎怕赵子殷拒绝一样,小心的问道。
  “衙门那边没问题,我已经跟捕房打过招呼。眼下就看青云是乐意去衙门当差?还是不乐意去衙门当差?”赵子殷非常自信的回道。
  天下官吏事,虽说,有个察举在那儿摆着。事实上,上层的高官显贵,一直是士族门阀垄断的。而给寒门留下来的,都是浊官小吏。
  寒门,可不是贫家农户。在地方上讲,寒门就是指着那些家里良田百千亩,没有家族人员当了五品郡官的普通小官家族,又或是地方的土豪乡绅。
  而像普通的平民百姓,别说官,就是一个小小的胥吏,都能让他们倾家荡家,死无葬身之地。
  “他敢拒绝?”杜父尚未回话,满眼羡慕杜父大哥就是大声喝道。
  “对,这是好事。青云一定答应。”杜父接着大哥的话,跟着笑呵呵的应承下赵子殷给内弟安排的差事。
  “青云是有你这姐夫提携,成家之后,马上立业了。”杜父大哥隐去眼中的羡慕,想着都是一家人,青云这个侄儿到衙门当差了,整个家里都沾光嘛。所以,马上也是乐呵起来。
  第31章
  杜青云是一个农家小子,有一身力气,能干庄家活。要说什么本事嘛,种地算吗?
  赵子殷在给妻弟考虑前程时,还是下了功夫的。毕竟,杜青云没特长,不识字,除了卖卖力气外,再无其它。那么,想岳父一家将来留在县城内居住,就必须给岳父一家找得收入来源啊。
  至于,赵子殷为何想把岳父一家弄进县城里居住,自然是为了安全。
  县城,是有城墙保护着。若非太大的战事,一般的小乱子,保县城内的居民平稳生活,还是妥妥的。
  景泰六年后,天下局势并不稳定。
  赵家有身为封县城八品主薄的赵传福老爷看护着,完全不需要赵子殷多操心。集族而居的杜氏,赵子殷一个小人物,保护不了多余的旁人,帮扶一把岳父一家,却是力所能及的。
  当晚,回了家。
  冬藏苑内,杜明月对于夫君给弟弟的帮衬,笑道:“往后青云吃了公家饭,我可得给他好好说道说道,让他逢年过节记得多稍些黄酒。一定不能漏了你好的这一口。”
  “小饮两杯,闲情意致嘛。”
  赵子殷笑的得意。
  他道:“我会跟青云叮嘱,在灵安县城里安顿妥当后,把岳父岳母也接过去一起生活。”
  “白役是衙门里的差事,收入还算不错。节省些的话,养活一家子几口人,绰绰有余。”
  待赵子殷说完,杜明月想了一想后,回道:“也成。”
  杜明月解释了话,道:“爹娘是次子、次子媳妇。娘家那边的家产大头,应该是伯父一家子继承。按风俗习惯,守了杜家村给祖爷祖奶养老的人,也应该是伯父伯娘。”
  “想爹娘和弟弟、弟媳妇几口人到灵安县城里安家,还能再寻些活计,总能多挣些家业。比着守了杜家村,光刨田地里的吃食好。”
  杜明月打算着,这般能把爹娘一家拢络到灵安县城去,是好给娘家多挣些家底。就是祖爷祖奶百年之后,自己娘家的家底子厚实了,也不必为了一些身外物闹得伤了感情。毕竟,自古以来,家贫万事哀。
  不缺了那几枣几零头的,一家人也是容易和和气气的。
  夫妻二人的打算,虽说目的不同,结果奔着的方向还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