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三国有君子 > 第174章 筹 谋
  几人进入客厅后,分宾主位置坐下,陶商随即为诸葛玄介绍道:“陶某携丹阳郡校事府主事郭嘉,冒昧前来拜见诸葛公,因事紧急,事前不曾知会,还望诸葛公勿要怪罪。”
  郭嘉在一旁听的一愣神?
  丹阳郡……校事府主事?这小子给自己封的是什么名头?这是个什么鬼差使?
  诸葛玄笑呵呵的冲着陶商一拱手,道:“陶府君客气了,府君大驾,老夫未曾远迎,多有失礼,说勿要怪罪的当是老夫才对。”
  陶商回礼笑道:“诸葛公海内贤能,众所周知,您从荆州回了徐州,怎地也不派人知会我陶府一声,也好让晚辈早点过来跟你请教学习。”
  诸葛玄呵呵一笑。
  他暗道老夫又跟你不认识,你跟我有什么可学习的?虚伪。
  心中想法如此,老头面上却是笑道:“老夫疏忽了,日后再有闲暇回徐州时,老夫自当谨记府君的教诲。”
  陶商也不多墨迹,直接把事带入正题。
  “诸葛氏乃是琅琊大族,我父子久有倾慕之意,只是琅琊郡现在与彭城多有不通,晚辈此来,乃是奉家父陶使君之命,有意请诸葛公入驻彭城,并担任要职,为徐州一方之地谋福?不知诸葛公可有意乎?”
  “这个……”
  诸葛玄没有想到陶商如此直接,上来就要请自己去彭城任职,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该如何作答的好。
  在他旁边,早有诸葛瑾笑盈盈的替他叔父回答道:“陶府君的美意,家叔着实是心领了,只是家叔前日已经得了后将军之信,其意是他愿意向朝廷表奏,请朝廷敕封家叔为豫章太守,若是有朝廷的名诏,这陶使君的好意思,我叔父只怕是……”
  陶商眉头一皱,暗道诸葛玄果然是和袁术有些瓜葛。
  袁术那老小子的手够快的啊,那边刚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私任了吴景为丹阳太守,这边又要拉拢诸葛玄替他镇守豫章,他是真的想把荆、豫、扬三州都吃了不成?
  还有这个诸葛瑾,年纪轻轻的,也不是什么善茬,把袁术摆出来压自己不说……还用“朝廷敕封”这四个字来挤兑自己。
  他话里话外没有明说,但意思却很明显了。
  若是朝廷真任了诸葛玄为豫章太守,那诸葛玄便是和陶商一样,都是一郡之长。
  如此,陶商也就没有必要在诸葛家的面前装大尾巴狼了。
  话里藏针的,有点讨人厌。
  “诸葛兄这话不对。”陶商笑盈盈的道:“你说欲要表奏,那就是还没有表奏,既然袁将军只是有意向,还没有施行,那就说明诸葛公现在去彭城之举还是使得的。况且,就算是袁将军表奏诸葛公为豫章太守,朝廷之意若何,咱们谁也说不清楚不是?”
  诸葛瑾见陶商言辞犀利,微微一笑,也不反驳。
  陶商心下暗叹……果然是涵养很好啊。
  诸葛玄“咳嗽”了一声,打着哈哈道:“多谢陶使君和太平公子的美意,只是老夫年纪大了,诸葛氏的杂事又过多烦忙,使君麾下都是能人,老夫平庸之才,怕是挑不起什么重担的,况且老夫现有意要举族南迁,怕是要拂了公子的美意了。”
  陶商眉毛一挑,道:“举族南前,怎么,诸葛公是觉得徐州不够好吗?”
  诸葛玄摆了摆手,道:“徐州怎会不好呢,琅琊阳都乃是我诸葛氏的立族之地,诸葛氏焉能轻易舍得?只是家兄有遗愿,言之诸葛氏兴旺之气乃在南方,需南移方可旺族,兹事重大,老夫不可因一人之喜好而断了家族的前程,故而只能忍痛背井离乡。”
  说到这,便见诸葛玄重重的叹了口气,哀怨道:“对此,老夫也很是无奈啊。”
  陶商心中不由的冷笑。
  这老头真能糊弄人,连风水气运都搬出来说事。
  按照你这种说法,你们诸葛氏是前朝皇室还是上古魔族?
  陶某干脆找人替你们修一座王陵成不成?
  “诸葛公,按照你这种说法,这事当真是没得谈了?”陶商心中不满,但脸上却笑了,但笑容中已经多了几分危险的阳光意味。
  这是他开始准备挖坑的节奏。
  诸葛玄不了解陶商,特别是此老此刻还被许子将的十句金评所误导,以为这小子真是如朝廷所敕封的那样,是一位人如其名的太平公子。
  风评误人啊!
  “老夫等人心意已决,还请陶府君多多体谅老夫的难处,待老夫将族人迁毕之后,定将亲往前往彭城,向陶公子负荆请罪。”
  陶商心下冷笑,面上却表现的很是和善。
  他笑盈盈的看向身边的郭嘉,道:“奉孝还有什么要跟诸葛公说的吗?”
  郭嘉适才一直听着两人的谈话,此刻见陶商询问自己,随即清了清嗓子,就要出言相劝。
  他很想告诉诸葛玄叔侄一句——快跑吧!你俩危险了!还在这嘚瑟!
  “奉孝既然没什么要说的,那我俩就权且告辞了。”
  郭嘉一窒,不为人察觉的飞快的撇了撇嘴。
  你既不打算让郭某说,那还问我干甚?
  诸葛玄心里沾点虚,见陶商和郭嘉要走,随即起身相送。
  来到府门口,陶商转身对诸葛玄拱手道:“诸葛公不必远送,陶某权且告辞。”
  诸葛玄很是局促不安,露出一副颇为惋惜的表情:“陶府君,你看这事闹的,老夫我着实是惭愧之至,等我诸葛氏的迁移事毕,老夫自当亲往彭城,向陶使君和太平公子请罪。”
  陶商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诸葛公不用灰心,事情还没有到最后,此时言之凿凿,还为时尚早,陶某有预感,咱们马上就会再见的,权且告辞了。”
  这一番话说出来,只把诸葛玄和他侄儿诸葛瑾弄的心下忐忑莫名。
  这小子表面上虽然一副和善之相,可是怎么听他的话中之意,好似是在说:今儿这事没完!
  送走了陶商和郭嘉,诸葛玄不淡定了,急忙领着诸葛瑾回到正厅商议对策。
  “谨儿,事情好像有点不太妙,怎么好端端,陶使君父子却是把咱们诸葛家给盯上了呢?”
  诸葛瑾虽然只有十八岁,但沉稳老成,分析起事情来也是颇有头绪。
  “叔父,侄儿看那陶商的意思,似乎是颇不甘心的,眼下是多事之秋,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咱们还是赶紧开出路引,火速南迁,以免再生变故。”
  诸葛玄显得略有些迟疑:“那陶商表面上虽然客气,但言辞之中却颇具锋芒,他会不会阻拦咱们南迁?”
  诸葛瑾寻思了一下,摇头道:“这一点叔父经管放心,咱们诸葛氏好歹也算是琅琊士族,颇具名望,陶商若是要扣下我们,必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可是我诸葛氏多年来奉公守法,毫厘税务不欠,又不曾欺辱平民,他若想扣下咱们怕是没有理由,陶商若执意用强,那陶氏在徐州士族之中也必将是多了一份恶名,这一点,想必便是其父陶使君也断断不会允许的。”
  诸葛玄听到这,方才放心了一些:“咱们在琅琊的田地处理的怎么样了?”
  诸葛瑾恭敬的回复:“基本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族中的老宅,尚未有人接手。”
  “不卖了!”
  诸葛玄做下了最后的决定:“老宅暂且封存,等翌日有机会再做变卖不迟,即刻命令族中人,收拾行囊辎重,三日之内务必南下,咱们得赶紧走,别给陶氏找到机会,挑出咱们的毛病。”
  “诺。”
  ……
  ……
  诸葛玄和诸葛瑾商量三日之内迁移,陶商和郭嘉那边也没闲着。
  “你得赶紧想想办法了。”郭嘉摸着光洁的下巴,若有所思的道:“今日你与诸葛玄一谈,已是把这老头弄的惊了,如郭某所料不错,三日之内,诸葛老头必举族南迁!就算田宅处理不完他也会迁!”
  陶商听了不免有些憋气:“诸葛氏若要南迁去豫章郡,会走哪条路?”
  郭嘉闭着眼睛寻思了一下,慢悠悠的道:“这个好说,他南下最好走的有三条路,但西面那条经过开阳,郭某料定诸葛玄不敢,中路那条经过郯县,而丹阳精兵和泰山军则是在郯县演武,也是多事之地,所以说他目前最好的选择,就走东路的厚丘。”
  陶商鼻息粗重的以拳击掌:“那我就在派兵在厚丘截住他们!”
  郭嘉呵呵笑道:“你当是在劫持郭某呢?我一个外地的旁支寒门子弟你欺负欺负就算了,他诸葛氏可是你们徐州的本地士族,你毫无理由的把人家扣下,回头事情传到了彭城,你陶氏在徐州士族中的风评就臭了!那些士族首领不说,你爹第一个就得揍死你。”
  陶商皱了皱眉,不爽道:“怎么,我这么大一个郡守,徐州长公子,还是太平公子,还动不得他诸葛老头了?”
  “你现在记着你是太平公子了?你干那些腌臜事时怎么不记?”郭嘉略带调戏的笑道:“其实也没什么难的,郭某适才是说你不能毫无理由的把人扣下,那你找个合适的理由把他们扣下不就得了?”
  陶商寻思一下,轻道:“找什么理由比较合适?”
  郭嘉把两只手一摊开:“当然是他们诸葛氏犯法的事了,只要是犯了法,你陶氏身为一州之长,自然又权将诸葛氏扣下拿问,正所谓名正言顺。”
  陶氏又问道:“那诸葛氏会犯什么法?”
  郭嘉慢悠悠的道:”偷税、渎职、不尊古礼,什么都行,挑毛病你不会?……再说这种事你应该到汉律里去翻,而不是问我。”
  陶商闻言豁然开朗,对许褚言道:“打听一下阳都县府在什么地方,咱们去一趟……调查诸葛家的犯罪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