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古言 > 春意闹 > 第349章 局面
  “这些时候你们辛苦了,出去一个月,也累了吧?你与夏奶妈换着回去探亲吧,一人三天。”庄皎皎道。
  夏奶妈忙谢过她。
  奶妈子们还喂奶的时候,至少一年里是不许回去的。
  有些严苛的,三四年也不许。
  不过断奶了之后,就可以隔段时间回去看看,毕竟都是有家室的人。
  赵拓起身后,一起用了膳,就去前院溜达了一圈,没什么要紧事,有也不办!
  就又回来后院消磨时间了。
  两个小的他也很想,抱一下这个,抱一下那个的。
  庄皎皎就跟他说起了凌阳候:“我只是送信试探了一下,至于日后如何,看他们自己。只要是,我们没说反对,想必那凌阳候自己应该会有打算。”
  赵拓点头:“这倒是个合适的人选。这马家我倒是熟悉。”
  “那就叫他们自己折腾吧,一切都看缘分。”庄皎皎道。
  赵拓也是这么想,也不急,主要是马进怎么也得替那倒霉公主守一年的妻孝。
  当然了,不守着也没人说什么,但是那毕竟是公主,不守着也不好看。
  好在也快了。
  庄皎皎将一串葡萄叫人洗了拿来。这还是个新品种,一般来说,这时候七月里没多少葡萄吃。
  赵拓舒舒服服的歪着吃葡萄,瞧着自己的俩小儿子在哪闹,闹着闹着就都困了。
  伸手要抱抱,奶妈子就抱起来抱回他们屋里去睡觉。
  “要不要叫那两个大的搬出去?”赵拓琢磨着:“过几日就得进宫读书了,搬去前院里如何?”
  庄皎皎想了想:“也行吧,不过栎儿恋我,怕是不大愿意。这样吧,前院收拾个院子给他们两个人一起住,还小呢,不用分开。我这边的住处也还放着,到时候看他们自己,想住哪里都行。我也把要跟去宫里的书童找好了,都是比他们大两岁的孩子。都是七岁。到时候一起进宫,也一起吃住就是了。”
  “人呢?叫来我看看。”赵拓道。
  庄皎皎点头,叫人去传了。
  书童不是伴读,自然不是什么好出身的,这两个孩子一个是前院管事钟伯家的孙子,一个是夏奶妈的侄子,她家弟媳妇的儿子。
  因为要进宫读书,这几日这两个孩子就养在府里了,虽然还没正式见面呢,但是先要熟悉府里的规矩。
  两个孩子被叫来,小四小五也来了。
  互相见过。
  “这是钟义,这是夏十一,过几日就与你们一道进宫读书去。”庄皎皎道。
  两个孩子自然是高兴的,有小伙伴是好的。
  这种跟去宫学的孩子,虽然不能与皇孙们一起念书,但是也能坐在后头听。
  虽然比不上伴读,但是也是有前途的。日后大了,不方便进宫了,自然能谋求出路。
  如今可还不到做官只能科举的时候呢,只是一般人没有门路。
  再说了,他们也算见解师从名臣,日后就算要走科举的路子,也是加分项。
  并不是谁都有这机会。
  云娘子那边,也是选了门下人家的一个孩子,八岁。
  王娘子那,选了她娘家侄子,也是八岁。
  庄皎皎都没意见,王娘子家里是白丁,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就不错了。也不算稀奇。
  话说回来,这两个孩子跪下叩头行礼,还算规矩。
  看得出有些惧怕,也是正常,毕竟都还小。
  赵拓好奇:“怎么叫夏十一?你家十一个孩子?”
  庄皎皎失笑:“怎么会呢,他是个独子,姐妹也是没有的。说是有个道士看他爹娘生育艰难,说是生了孩子就叫十一,意思是求个多子多福的。”
  赵拓点头:“原来是这样,挺好的。”
  夏十一腼腆的一笑,心想太子殿下也很和善,当然娘娘最好了。
  “日后跟着住前院就行,要学的规矩,就跟着前院的管事的好好学,你们都还小,事情做不好没关系,只要好生陪着他们念书。”庄皎皎耐心道。
  两个孩子应了。
  至于谁跟谁,庄皎皎叫榆儿栎儿自己选。
  太孙动让弟弟:“弟弟你选。”
  栎儿就指了指夏十一,既然爹爹和娘亲都夸,他就要这个人。
  榆儿也没意见,就选了钟义。
  定好了小伙伴,就一起玩耍去了。
  如今的书童能做的事少,无非就是替主子们收拾一下笔墨,跟玩伴一样跟着去就是了。
  庄皎皎是不许他们进宫还带着奶妈子和丫头的。
  只能跟一个书童,再跟一个年长些的小厮就行了。
  小厮不能跟着进宫学,也就是照顾中午用膳什么的。
  至于进宫早晚,自有府中派专门的人接送。
  哥俩一个车坐着就是了。也不费事。
  七月十五,中元节,今年宫里和各家府里都出资,在城里一个湖边集中烧了不少元宝。
  为去年死在天花里的人。
  时至今日,城中所有的种痘都已经基本做完了,剩下就是年纪小的孩子们还要陆续做。已经开始发展到了下面。
  虽然说,到了地方上,就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能做完的,但是也慢慢来吧。
  今年中元节这样的阵仗,叫百姓也十分的感激,倒有个城中的富豪主动捐资万贯,说是要为痘厂花用。
  痘厂是去年新建的一个机构,现在直属东宫管辖,日后再说分去哪里。
  他们主管种痘事宜,当然不光是汴京城里,还有整个大宋。
  有这位富豪带头,竟一来二去的有不少人跟随,光是捐了万贯的,就有十来个。
  当下人,富足的不少,大约是实在感念,城中竟有不少百姓也捐资。
  富庶些的,捐个一贯钱两贯钱。
  当然了,这么大手笔的还是少的,更多百姓们,捐几文,或者更少。
  不管多少,都是百姓的心意。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朝廷也没想到能有这个收入。
  痘厂得了这些钱,自然是有用处,至少能叫各地办事了。
  新建的机构,自然最是清廉的时候,尤其是,这痘厂立的这个从四品的执事也是个新官职。
  最最要紧的是,如今这位执事,姓唐,名仲。
  是的,唐二管事,如今走马上任,成了从四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