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大明1630 > 第211章 ,士林(6)
  这个时候旅游业并不像后世那样已经是能赚大钱的行业,山上的路自然也比不得后世,翠峰山上的路大部分都属于鲁迅先生先生所说的“走的人多了”就自然出现的那种,还有一些路甚至可能是走的动物多了就出现了的那种,只在极少数的,很有些陡峭的地方,才有人工在岩石上凿出来的一些又窄又浅的台阶。而且因为走的人少,台阶上还长满了青苔,显得格外的湿滑。
  一行人沿着山路慢慢向前,进到了一处山谷中。然后又沿着一条清澈的溪水向着上游走了一段,就听到远处传来了隐隐的轰鸣声,远远地听去,就像战舰上24磅火炮的低沉的炮声。
  郑森知道,快要到地方了,这声音大概是披雪瀑布发出的声音,前天难得的下了一场雨,想来这瀑布应该变得壮观了不少。
  “一会儿他们多半又要吟诗的,不知道公子准备好了没有。”李香君坐在肩舆上笑盈盈的对郑森说。她知道,郑森不是不能写诗,考上了秀才的人,无论如何,试帖诗还是会写的,只是郑森的才华并不体现在诗歌上,或者说,郑森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诗歌上,所以写出来的诗歌,不要说和方以智他们比,就算,嗯,就算是和旧馆的那些姐妹比,也算不得出色,不过是能押韵,能合平仄罢了。
  “准备个什么。”郑森笑道,“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我?便是准备了,其实和没准备也没太大差别。好在我酒量不错,总有办法应付的。”
  听了这话,李香君顿时笑得花枝乱颤。李香君知道郑森的意思是做好了罚酒的准备了。依着秀才们文会的规矩,一般要作诗的话,常常会点起一根线香,用来限定时间,若是到了时候诗还写不出来,那自然是“依罚金谷酒数”了。不过我大明虽然已经有了烧酒,但是秀才们的酒量却普遍有限,而且秀才们又不是讲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水泊梁山的好汉爷,用的酒具一般来说倒也小巧,若是用烧酒,那多数时候用的酒具就不过是两三钱的梅花盏而已。郑森在穿越的时候,却似乎是把上辈子的酒量一起带过来了。想当初,他可是在酒桌上放倒过俄罗斯专家的人物,就算对上智深长老,也不是不能比一比,对付罚酒什么的自然是不在话下。
  两人说笑之间,脚下的路却又转了个弯,于是一条雪白的瀑布就出现在几个人的眼前。瀑布不算高大,但却显得很是秀气。肩舆继续向前,一直到距离瀑布很近的一处平旷之处才停下来。秀才们纷纷从肩舆上下来,而这处地方也早就有人摆好了座椅,以及各色的果品和瓜子什么的。
  方以智从肩舆上下来,活动了一下手脚,却对郑森道:“大木,你可注意到这瀑布有什么特别之处?”
  郑森听了,便携了李香君走过去道:“却是不知。还等密之兄指点。”
  “你看那里。”方以智用手指着瀑布旁边道,“看到那边了吗?那里有个洞。”
  郑森细细看看,在瀑布旁边背阴的地方确实是有个洞口。
  “那就是披雪洞。”方以智道,“若是夏天来,这洞口不阴常雨,盛夏犹雪,却是一处避暑的好地方。不过如今来,山花正盛,却也是别有风味。”
  “不错,上次小弟来的时候,正是盛夏,的确和密之兄说的一样。如今春天里来,一路上山花烂漫,却又是一番美景。”郑森还没有答话,侯方域却摇着扇子走了过来,对方以智说。接着他又向郑森一揖道:“大木兄弟是第一次来这里吧?这里的山泉,用以烹茶,虽然比不得龙井,却也很是不错。也算的是一绝了。”
  郑森见侯方域似乎毫无要来找场子什么的意思,自然也不会有意去找他的麻烦,两人便攀谈起来,当然,谈来谈去,无非是骂朝中有奸臣,而且翻过来覆过去的也就是骂他们是阉党余孽。自打八千女鬼被灭了之后,只要是和东林不对付的,东林党人骂他们的时候,几乎就只有一个骂法,那就是:你是阉党余孽。
  不过他骂的人倒还真能算是奸佞,(话说如今大明的朝廷上,还有几个不是奸佞的?)而且也确实是阉党余孽。侯方域在痛骂的正是当今的首辅薛国观。郑森当然知道侯方域痛骂此人的原因,侯方域的老爹侯徇因为得罪了温体仁和薛国观被关进了监狱,如今已经好几年了。侯方域四出奔走,一来是为自己养望,二来也有联络力量,帮自己老爹脱身的意思。
  “唉,好不容易,去了温体仁这奸贼,不想又上了薛国观这奸贼!”侯方域痛心疾首的道,“我等正道,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其实薛国观也不难对付。”郑森突然道,“就像当初温体仁,看着地位何等巩固,还不是一朝瓦解?我听说因为内阁理财无方,使得国用日蹙,薛国观为了救急,便鼓动圣上向天下勋贵捐助朝廷,逼迫之下,吓死了武清侯,甚至弄出了孝定太后冥责之事,令天子受不孝之责。出了这样的事情,天子哪里还会继续信赖他?我又听说,天子知道奸党的官员多有贪贿,尝以此问薛国观内阁何以不能治。薛国观却道:‘此非内阁无能,实在是厂卫无能,若是厂卫得力,安能有如此之事?’此言一出,天子自然不喜。朝宗先生,您想,天子问此事于内阁,是信任内阁而不欲使厂卫随意参与其事,以免内宦权大。那薛国观却不但不能为天子分忧,反而诿过于厂卫。是不得于天子,并不得于内宦。只不过前些时间天子过于信重此人,加上朝中少有正人,所以彼尚尸居余气而不自知耳。如今之时,只要有一正人,上书弹劾此奸,则此奸之罢黜,可计日而待。待到此奸倒台之时,那些蒙冤被害的正人君子自然能重新回到朝廷。”
  侯方域听了,吃了一惊。他原本知道郑森颇有背.景,能量很大。而且此前他去找张溥商量的时候,张溥也让他好好结交郑森。不过侯方域还是没想到,郑森居然能对数千里外的京师中的动静如此清楚。
  “大木你说的可都是真的?”侯方域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小弟家里在京师也有些生意。”郑森却缓缓说道,“京师中的一些外戚勋贵也参股其中,所以小弟能听到一些传言。至于是不是真的,小弟却也不敢肯定。不过小弟觉得,此事倒是值得一试。诗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奸佞当道,祸国殃民之时,仁人志士,便是没有机会,也当鸣之不已,况如今还有这样的可能呢?”
  事实上,郑森说的这些,不过是原先的历史上的记录,而且那些发生了的事情,比如吓死了李国瑞,孝定太后在阴间发怒之类的谣言也是在这一时空中得到了验证,所以郑森判断,这段历史应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侯方域听了,赶忙向郑森深深一揖道:“谨受教!若是能就此救出家父,方域自当结草衔环以报。”
  郑森也赶忙还礼道:“我等皆是出身东林。自当勠力同心,一扫奸氛。何必如此?近来小弟听说朝宗先生和宁人兄因为小弟的《物种起源》,有了些争执误会。郑森想,这定然是因为郑森学养不足,有些地方写得不够清楚,才弄出了这等误会。好在家师也看了这书,且又加以斧正。匡正了这书中很多的错漏。小弟也将家师斧正后的书带来了,朝宗先生要是有兴趣,也可以看一看,说不定就没有误会了。”
  侯方域也知道,郑森抛出的这个消息对于自己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说对自己绝对是有大恩。如今郑森提出“误会”的事情,他要是不赶紧跟着把这个误会消除掉,那只怕就要被人说是忘恩负义了。况且他的本意也不在学术,而且为此向郑森低头,也不会有损他的声望。同时他也知道,学术上的声望对于郑森的重要性,所以他赶忙道:“此事全是我自己性子太急,没有细细研究,就胡说八道。这些日子我又细细的研究了一番,确实是微言深意,令人佩服。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向大木好好学学。”
  “其实大木如今有一件为难的事情,朝宗贤弟倒是正好能帮得上忙。”方以智恰到好处的插了一句。
  “不知何事,但有能效力之处,方域安敢推辞?”侯方域赶紧说。
  方以智便将郑森打算招募流民开荒之事对侯方域说了。又道:“朝宗,张献忠祸乱地方,害的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偏偏又没有赈济的钱粮,难道真的眼睁睁的看着那些百姓饿死?况且百姓失了产业,便失了恒心,就容易为流寇所用。大木招揽流民开荒,也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是他在湖北并无太多门路,所以需要朝宗贤弟帮个忙。”